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毛木耳出耳期的管理关键技术

时间 : 01-05 投稿人 : 慧慧 点击 :

毛木耳出耳期在每年的5~10月份,生产优质高产的毛木耳,科学的管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把毛木耳出耳期管理的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毛木耳出耳期的管理关键技术 | 食用菌种植

一、控制温度耳片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6℃~35℃,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4℃~28℃,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耳片生长越快,温度低于18℃时耳片生长缓慢,温度超过35℃时,耳片生长受到抑制。当温度低于20℃,要减少通风,做好保温工作。温度超过33℃时要注意喷水降温,加强通风。

二、调节湿度耳片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可通过人工喷水来维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喷水时可用水管直接向耳片和空间喷淋,但主要向空间和地面上浇水。喷水要根据气候、耳片的生长状况而定,晴天、温度高、耳片大时,喷水量要大,每日喷水3~4次;阴天,耳片小时,少喷水或不喷水。当耳片边缘卷曲,变黑变硬时,表明环境中湿度不足,就要及时喷水。毛木耳耳片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即使耳片变黑变硬,干燥卷曲,喷水吸水复原后,又能恢复生长,因此在管理上应采取干湿交潜,使环境处于干干湿湿的状态,有利于提高耳片的质量和产量。

在高温期间,特别要做好干湿交替管理,如果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出现“流耳”.每次喷水后,结合通风换气,让耳片上过多的水散发掉。在连续阴雨天,必须加大通风换气,防止出现“流耳”。

三、增加光线光线的强弱对耳片的质量影响较大,在强光下,长出的耳片肉厚,颜色深、柔软,绒毛粗而长,耳片干燥后,为黑色。在弱光或接近于黑暗的环境条件下,耳片颜色浅,为淡红色,耳片较薄,腹面绒毛细而短,不明显,干燥后耳片为红褐色,呈半透明状。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出耳环境的光照强度,来生产出不同质量的耳片,满足市场的需要。

四、保持通风在耳片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如果耳棚内通风不良,就会造成一个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耳片则不能正常分化形成,而长成“手指状”的子实体。在耳片生长后期,遇到温度高、湿度大时,就会造成“流耳”,因此在出耳期间,要保持耳棚内空气流畅,空气新鲜。由于通风与保温、保湿是相矛盾的,在通风时要根据温度和湿度来进行。温度低、湿度小,要减少通风;温度高、湿度大,要加大通风;在连续阴雨天时,要一直保持通风状态,降低湿度,防止出现“流耳”。

五、二茬耳的管理毛木耳正常情况下可连收3~4茬,1~2茬量多质优,3茬以后的耳质较差。采收第一茬后,为促使迅速转潮生长第二茬子实体,管理上要注意如下环节:

1.清理耳基。第一茬子实体采收后,如耳基没除净,遇气温高时,易出现霉烂,导致杂菌污染,无法再生。为此,采收时要沿袋面整朵割下,并用利刀铲除穴口上的残留耳基。

2.控湿养菌。采后的菌袋要停止喷水3~5天,同时加强通风,并把阴棚上的遮盖物拉稀,增加光照,使表面水分收缩。袋内菌丝继续吸收养分,由原来生殖生长转回营养生长,此时温度应掌握在24℃~26℃,促进菌体复壮,为第二茬出耳提供强壮的菌丝体条件。

3.加湿诱耳。毛木耳采收后,培养基水分已消耗部分。为了诱导原基形成,必须用雾化水少量喷淋料面,每天正常揭膜通风,更新棚内空气;同时采用温差刺激,干湿交替,促进迅速形成原基,并分化成耳芽,长成子实体。

每一茬子实体采收后,由于袋内水分、养分含量都相对减少,所以在喷水的次数与喷水量上,要相应依次逐增,也可以喷洒一些增产素,以增加营养,促使耳片肥厚,提高产量。

相关文章

  • 草菇应采用阳畦式栽培
    草菇应采用阳畦式栽培

    草菇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食用菌,是北方夏季栽培食用菌的首选品种,主要是7—9月进行栽培。草菇的生长周期短,从播种到收获只需2—3周,栽培草菇主要的培养料有麦秸、棉籽壳和废棉。利用棉籽壳栽培草菇的技术。棉籽壳营养丰富,质地疏松,保温、保湿性能强,通气性能好,是栽培草菇的理想培养料。棉籽壳栽培草菇常用的配方是:棉壳96%,...

    290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微喷技术减少幼菇死菇现象
    微喷技术减少幼菇死菇现象

    使用微喷技术与普通灌溉相比用水量明显减少;在使用上人工相比,省时省工,劳动强度明显减小,仅需控制一两个开关即可;在夏季使用,降温效果明显。因为在高温的天气下,水温比气温低,棚室内进行微喷灌溉后,能够增加空气中悬浮的水分子,同时水蒸气可以带走部分热量,从而降低棚室的温度。一般每天喷水3-5次,棚温可比气温降低2-4℃;能...

    299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套纸筒促金针菇盖小柄长
    套纸筒促金针菇盖小柄长

    金针菇优质的标准是菌盖呈半圆球形,直径0.5~1.3厘米,菌柄长度14~15厘米,整齐度80%以上,无杂质无褐根。通过套纸筒可促使金针菇达到这样的标准。套纸筒就是当金针菇长到一定高度时,在平栽的金针菇菌袋上再套一个高约12厘米的纸筒,但不适用于堆袋栽培的金针菇。套纸筒有三方面的好处:首先,可以限制菌柄、菌盖与外界空气的...

    186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冬香菇出菇巧管理
    秋冬香菇出菇巧管理

    一、拉大昼夜温差。秋末冬初白天气温高,夜间气温低。白天盖层薄膜,使菇畦内温度比膜外高出2℃~3℃,夜晚10点后打开薄膜,使温度迅速下降。连续几天,原基就会大量暴露在菌筒表面,发育成菇蕾。二、控制菇场湿度。转色后,初期维持菇畦相对温度在85%左右,随着大量菇蕾分化出菇盖、菇柄后,降低空气相对湿度至80%左右。三、创造适宜...

    101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松茸生长在什么地方?松茸生生长环境与生长习性
    松茸生长在什么地方?松茸生生长环境与生长习性

    松茸主要分布在海拔1600至3200米的地区,需要和云南松、华山松、栎属的须根发生共生关系,这样才可吸收养分和水分,多生于20-50度山坡上,土壤的腐殖质含量丰富,并且呈中性,松茸对环境要求是非常严的,不能有任何的污染,也不能接受人为的干预。松茸产地 松茸在世界上的分布范围广,非洲、欧洲、大洋洲、亚洲、北美洲都有种植,...

    1459 植物百科 松茸生长环境 松茸生长在什么地方
  • 新型优质食用菌栽培---白令菇
    新型优质食用菌栽培---白令菇

    白令菇又名白阿魏菇,原产于新疆,所以又叫天山神菇。白令菇栽培技术简单,生长周期短,适应性强;菇体洁白,肉质肥厚,菇柄粗长,质嫩味鲜,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珍稀食用菌。白令菇冬春季栽培产量高,质量好。江苏地区9月初制袋接种,11月下旬出菇,春种最迟不能超过1月上旬,5月上旬收获结束。白令菇菌丝体浓密粗壮,穿透力很强,能充分...

    98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螨类对香菇有何危害
    螨类对香菇有何危害

    螨类主要来源于辅料仓库中的麦麸、米糠等和菌种场、栽培场周围的饲料间、鸡舍,通过培养料、菌种和蝇类带入耳房,蒲螨和粉螨繁殖均很快,在22摄氏度下l5天就可繁殖一代。螨类能食香菇菌丝,被食的菌丝难于生长,迟成熟,不见菌丝扭结和子实体产生,还会导致其他杂菌污染,使进入污染区的人员全身发痒,难以忍受。(来源:甘肃科技报作者:王...

    167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双孢菇越冬期咋管理
    双孢菇越冬期咋管理

    大棚双孢菇越冬期一般指当年冬至以后到翌年惊蛰这段时期。这段时期时间长、气温低,菌丝处于极缓慢或停止生长阶段,有时虽有少量子实体产生,但生产上无多大意义。可视菌层干湿程度采用干越冬和湿越冬两种方法管理。干越冬是指大棚双孢菇在整个越冬期停水,使菇床通风干燥,等待翌年春季管理。湿越冬是指秋菇生产结束后,床面停止用水,菇棚通风...

    286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栽培关键在灭菌
    香菇栽培关键在灭菌

    灭菌是栽培香菇过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栽培的成败。首先,在香菇拌料前,要静心检查灭菌灶的密封程度、火焰燃烧程度以及排冷空气是否通畅。其次,装袋结束后,要立即进袋,按照每灶装料3吨的量,将料袋码放整齐。同时灭菌锅内要加足水。第三,料袋进灶结束,随即封闭料堆,点火升温。点火后,要将风机调到最大,采取大火猛烧的方法,...

    77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香菇悬挂式栽培技术
    冬季香菇悬挂式栽培技术

    香菇悬挂式栽培,可充分利用菇棚和菇房的有效面积,菌筒或菌块上菌丝分泌的黄水可自然下滴,喷淋、管理和采收均较方便。气温低时可用锅炉蒸汽加温调节温、湿度,有利于冬季多产香菇。其技术要点如下:装料、接种、培养发菌香菇的培养料按袋料栽培的常规配方配制。选用聚丙烯或聚乙烯塑料袋,规格为17厘米×33厘米,每袋装干料0.4公斤(湿...

    26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白疙瘩”的处理办法
    平菇“白疙瘩”的处理办法

    1、更换品种,增强抗病能力。实践证明,在同一地区,反复养殖同一品种,发病率高,最好每年更换一次新品种,特别要选育抗病能力强的品种,为养殖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正确排放,防止烧菌。近几年,平菇出菇大部分采用的是墙式立体覆土,该法易管理,产量高,补水方便,但缺点是不易散温,容易烧菌,因土壤中自身也带有病菌,极易发生该...

    217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加强大棚蘑菇病害防治
    加强大棚蘑菇病害防治

    深冬季节,蘑菇大棚内,常常会出现一些死蕾、死菇,如果不及时处理,极有可能形成大棚内病害蔓延,影响其他健康蘑菇,此时应该高度重视,在提高大棚温度的前提下,及时使用药物杀菌。发现染病后,停止给菇棚用水,将死菇等摘除,并用小铁筢子将料表面清除0.2厘米厚,露出新料。将所有废弃物清理干净,用60-80倍蘑菇祛病王溶液对病区进行...

    19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菇、瓜、豆立体高效种植
    菇、瓜、豆立体高效种植

    一、棚架菇床搭建。在大棚拱架的间隙,用塑料绳拉成网状,让瓜、豆藤蔓攀缘上架,均匀地分布在棚架上形成荫棚,在6米宽的荫棚内安排4条菇床,3条走道。菇床宽1米、深20厘米,走道宽50厘米。两边菇床的外侧与立柱留25厘米的空档。二、育瓜苗。丝瓜:江苏一号;黄瓜:津春系列黄瓜;扁豆:红扁豆;豇豆:宁豆三号、绿岭四号。丝瓜、黄瓜...

    88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栽培中鬼伞预防
    平菇栽培中鬼伞预防

    鬼伞是早秋晚春栽培平菇的一个重要制约因子,轻则减产,重则全面失败。有效的防治方法,是提高平菇栽培成功的关键。1、选用优质培养料,发酵要充分就地取材,选用新鲜、单调、无霉变、无油垢和杂物,物理性状好,且适宜栽培平菇的培养料,栽培前将培养料曝晒2—3天。拌料建堆后,待料温上升至60℃后要维持3天以上,且每天要进行翻堆,翻堆...

    5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导致金针菇菌丝细弱的原因
    导致金针菇菌丝细弱的原因

    金针菇,具有“增智菇”之誉的普通品种,也是国内反季节栽培和工厂化生产数量最大的品种,其典型特点是中低温发菌、低温出菇、高抗二氧化碳、耐储运、货架寿命长等,是夏季消费面最广的鲜食品种之一。但金针菇生产上常出现菌丝生长细弱、缓慢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培养料营养不足。金针菇菌丝分泌的酶能分解木材中的纤维素,但不能直接分解木质素。...

    118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