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韭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林果蔬菜研究开发中心从平韭2号自然变异植株中系选出来的新品种。
1999年在洪洞县3个区试点,临韭1号平均单刀产量3100kg,居第1位,比平韭2号(CK1)增产42.9%,比791(CK2)增产39.0%。2002年平均单刀产量3630kg,居第1位,比平韭2号(CK1)增产28.3%,比791(CK2)增产22.2%。2001年平均单刀产量3170kg,比平韭2号(CK1)增产35.5%,比791(CK2)增产32.6%,居第1位。在临汾示范推广近100hm2,平均每667m2产量3165kg,比791(CK1)增产28.4%,比平韭4号(CK2)增产18.3%。
一、特征特性
临韭1号植株高大,叶簇直立,不易倒伏,自然株高60~70cm,每株6~7片功能叶,叶片扁平,深绿色,尖部较钝,稍向外弯曲,叶片宽1.0~1.3cm,长50cm左右;假茎粉红色,圆柱状,直径1.3cm左右,长约20cm;花茎粗壮,长90cm左右,截面呈对称三棱状;花朵雪白肥大,结实率高,种子千粒重6g左右;平均单株质量40g,最大可达60g,每667m2产青韭7500kg。
临韭1号绿叶期能耐-3℃的低温,10℃以下13d(天)即可完成休眠,属于整株休眠型;分蘖力较弱,年分蘖1~3个;抗灰霉病。其生长特点:春季返青迟,前期生长缓慢,后期生长旺盛。6月下旬开始抽薹,8月下旬结束。
二、栽培技术要点
1、施足基肥播种前每667m2施过磷酸钙150kg,尿素50kg,腐熟有机肥10000kg。
2、精播稀植直播田每667m2需种子1kg,行距40cm。移栽田每667m2定植10万株左右,单株稀植,行距30cm,株距2cm;小穴稀植,行距40cm,每穴5~6株,穴距10cm。定植深度以埋至最下叶片与叶鞘连接处为宜。
3、少割养根两年以上(含两年)苗,春夏不收割,进入7月,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抽去韭薹,以促进叶部养分不断回流根部,为后期高产打好基础。
4、适时收割华北地区于9月中旬把老韭菜割去,加强肥水管理,预防病虫害。露地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割第一刀,每667m2可产青韭3000kg左右;保护地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割第一刀,每667m2产青韭2500kg以上,随后扣上塑料膜,加盖草帘,于12月中旬至元旦前后割第二刀,每667m2产青韭2000kg以上,总产值7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