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之后,高温高湿给病原菌繁殖创造了条件,病死畜禽随水漂流,造成环境污染,病原扩散,给动物疫病控制增加了难度。
一、搞好消毒和杀虫、灭鼠。及时打捞收集水中或滞留淹没地上的畜禽尸体,在兽医人员指导下,集中深埋或作无害化处理。对洪水淹没的范围进行全面消毒,对畜禽饮用水源、冲洗用水、厩舍、活动场所、运输工具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畜禽舍消毒可先将消毒液喷洒地面,在彻底打扫,然后用消毒液将天棚、墙壁、饲槽、地面均匀喷湿,常用消毒液为:5-20%漂白粉溶液、20%草木灰水、2-4%甲醛、0.05%消毒威等。水的消毒可以煮沸、过滤或用漂白粉处理。搞好畜禽栏舍附近的环境卫生,经常清除垃圾、杂物乱草,加强吸血昆虫的防范、杀灭和灭鼠工作,使病原微生物无藏身之地,使传播媒介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二、加强饲养管理。猪圈、禽舍要建在干燥、通风的地方,并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经常清除粪尿、积水,有条件的地方,可集中建立饲养小区,进行统一管理,保持饮水清洁,科学配制饲料,不使用发霉变质饲料,并补充足够青饲料,保证营养需要。同时,注意休息,合理使役,防止中暑,定期进行驱虫,使动物保持良好的体况。
三、做好畜禽常见病和多发病的防治。根据地方畜牧部门的安排,及时请兽医人员开展鸡新城疫、禽霍乱、猪瘟等疫病的免疫,对灾后补栏畜禽要及时补免,做到枯不漏户,户不漏畜。打好防疫针之后,还要做好登记,打挂耳标。要注意观察,对气候变化、环境潮湿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腹泻、精神不振等疫病,要及时采取措施,请兽医人员诊断治疗,防止扩散,造成不良后果。
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病死家畜家禽,特别是不明原因死亡的畜禽,不要食用,要按照当地动物防疫监督部门的要求,做好集中无害化处理,防止人畜共患病发生,危害人体健康,造成疫病传播。发现畜禽不明原因的大批死亡,要及时报告当地兽医部门,并保护好现场。
(来源:安徽省兽医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