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春末夏初雏鸡养育技巧

时间 : 02-09 投稿人 : Donavan 点击 : 加入收藏

1谨防气候变化

春末夏初雏鸡养育技巧 | 家禽养殖

春末夏初气温上升但易遇阴雨潮湿天气,昼夜温差较大对产蛋鸡影响十分明显,保持适宜的温度是育雏成败的关键,应控制好鸡舍温度,使鸡舍昼夜温差不要超过5℃。应在鸡舍内建屋中屋育雏室,并根据雏鸡的日龄随时适当扩大雏舍面积以提高含氧量,将鸡舍彻底清扫冲洗干净后用福尔马林(甲醛)和高锰酸钾进行熏蒸消毒,关严门窗12~24小时后再打开门窗通风换气,并将所有用具用0.2%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

雏鸡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环境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环境温度对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有直接影响。进雏前育雏舍要先预温,达到育雏温度要求。1周龄内雏鸡需要鸡舍温度为30℃~32℃,以后每周递减2℃~3℃,直到舍温为21℃为止,且该温度要保持到育雏结束。育雏室温度适宜与否,可通过观察雏鸡表现掌握:温度适宜时雏鸡活泼好动,精神旺盛,叫声轻快,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羽毛光滑整齐,饱食后休息时分布均匀,鸡舍内极为安静;温度过低时雏鸡行动缓慢,羽毛蓬松,身体发抖,聚集在热源下,不时发出尖叫声;温度过高时雏鸡远离热源,精神不振,张口呼吸,饮水量增加,严重时雏鸡表现出脱水现象。

2注意通风换气

合理的密度可使雏鸡均匀摄食,保持鸡群整齐发育。饲养密度应根据雏鸡日龄、大小、品种、饲养方式、季节和鸡舍结构等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平养雏鸡合理密度为0~4周龄每平方米20~25只;5~7周龄每平方米10~20只;网上育雏合理密度为0~4周龄每平方米24~28只;5~7周龄每平方米15~20只。

在通常情况下,10日龄前因育雏室温度较高,空气里相对湿度往往太低,应补充水分使室内相对湿度达到60%~65%。10日龄以后,随着日龄增长体重增加,雏鸡的采食量、饮水量、呼吸量及排粪量等都逐日增加,加上育雏室温度逐周下降,很容易造成室内潮湿,应勤换垫料添加饮水时防止水溢于地面或垫料上,并将育雏室相对湿度控制在55%~60%,即10天前为60%~65%,10天后为55%~60%。

若塑料薄膜搭成的育雏室顶部和四周水珠较多,则可判断室内湿度较大。若人进入育雏室后嗅不到臭味,不感到郁闷和压抑,则空气较为清新。反之为空气污浊,氧气不足。当湿度过大或空气过于污浊时,应在育雏室顶部和接近地面部分拨开通风口以达到换气目的。通风时间最好选择在晴天中午前后,通风之前先提高育雏室温度1℃~2℃,通风换气应缓慢进行,开启门窗时应从小到大最后呈半开状态,切不可突然将门窗大开,让冷风直接吹到舍内使舍温突然下降,待舍温保持在原来温度时关闭门窗。鸡只较多空气污浊湿度大,气温高的通风口可开大一些,时间长一些;反之则应小一些,时间短一些。应注意不让雏鸡受凉发病,可采取一天多次换气避免一次彻底换气。

3科学饲喂管理

雏鸡应尽早饮水和开食,且做到料、水不断自由采食。雏鸡可先在舍内饲养,在雏鸡入舍后1~2小时即可给以饮水,饮用水要预先加温,水温一般要接近舍温(20℃~22℃)。在初次饮水中掺与5%葡萄糖,连用2天;第3天在饮水中掺与0.02%~0.03%高锰酸钾,以增强雏鸡体质缓解应激反应便于胎粪的排出。经过长途运输的雏鸡,可在饮水中加入5%左右葡萄糖,以帮助消除疲劳,尽快恢复体力。

适时开食有助于雏鸡体内卵黄充分吸收和胎粪的排出,对雏鸡早期生长有利。雏鸡出壳后24~36小时才可开食,饲料要求新鲜,颗粒大小适中,易于雏鸡啄,营养丰富、易消化,常用的有碎玉米、小米、碎米、碎小麦等。开食料可煮至八成熟后再喂,这样有利于雏鸡消化。每日喂5~7次,开食料喂2~3天后,逐步改用雏鸡混合料进行正常饲喂,每日喂4~5次,要少喂勤添。可在出壳后第4天起在饲料中拌些切碎青菜叶或嫩草叶,饲喂量约占饲料总量的10%左右,以后逐步加大喂量到占饲料总量的20%~30%。5日龄前的雏鸡可将饲料撒布在背景深色的厚纸或塑料布上,也可放在浅盘中,并增加照明以诱导雏鸡自由啄食。5日龄后可改用料槽饲喂,并随着鸡的生长保持槽边高度与鸡背平齐,使每只鸡有2~4厘米长槽位。

雏鸡开食可直接用全价料,少给勤添,任鸡自由采食。雏鸡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完全,要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全价配合饲料,同时配喂适量青绿多汁饲料。使用单一饲料或营养不全的饲料,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发育。全价饲料第1周龄时每天喂6次,第2周龄每天喂5次,第3~4周龄每天4次,第5~6周龄每天3次,第7周后逐步过渡到成年鸡料,并减少饲喂数量。放养第1周后,早、晚各喂1次,第2周每晚一次,对品质较高生长快的土种鸡5周龄后可逐步换为谷物玉米等杂粮。

4严格防控疫病

春季鸡舍内通风量少,水份蒸发量减少,造成鸡舍内过度潮湿,给细菌和寄生虫大量繁殖创造了条件。因此,养殖场要强化管理,保持鸡舍干燥、清洁、卫生,定期对鸡舍彻底消毒。过氧乙酸是一种性质不稳定但可以释放出氧气和乙酸的广谱高效化学消毒药物,适时在鸡舍内喷洒过氧乙酸,可以增加氧气,给鸡舍消毒,中和部分有害的碱性气体。可喷洒过氧乙酸等增氧药物,以防细菌病、寄生虫病等,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可根据当地实际选择合理的免疫程序接种疫苗,坚持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预防药物,可长时间添加“益酶丽维”,调整鸡肠道菌群平衡,提高饲料转化率,减少肠道疾病的发病率。有些疾病如白痢、慢呼吸道感染及大肠杆菌病等是从种鸡垂直传播给雏鸡的,应提前加以预防。发现病鸡要及时隔离治疗,死鸡要远离鸡舍焚烧或深埋。

对于运输较远或存放时间太长的雏鸡,进舍后应饮用20℃温水,水中放育雏药或电解多维,并控制饮水量,以防脱水严重的雏鸡一次饮水太多出现水中毒。第2~7日龄时饮水中加入恩诺沙星自由饮用,目的是为了减少在抓雏、运输及环境变化等过程中产生的应激反应和预防疾病。

本版稿件由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畜牧局畜牧师李峰提供

相关文章

  • 冬季养肉鸡注意五事项
    冬季养肉鸡注意五事项

    保温防寒,不能忘记通风冬季气温很低,但是舍内需要温度与外界气温相差很大,既要达到所需温度,又要良好通风,这成为冬季养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鸡舍要求防寒,达到冬季保温的要求。严防仔鸡由于低温而致死。在通风换气的同时,注意不要造成舍内温度忽高忽低,严防由于温差过大造成应激反应引起疾病,通风口以高于鸡背上方1.5米以上为...

    119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产蛋期鹅怎么管护
    产蛋期鹅怎么管护

    产蛋期鹅的饲养应以舍饲为主,放牧以辅。日粮配合比例为谷物类60%~70%,饼类10%~15%,糠麸类10%~15%,填充料(草粉)10%~15%,矿物质饲料4%~5%。饲喂量除自由采食青料外,大型鹅种每只鹅每次喂料150~180克,小型鹅种100~130克,日喂3次。喂料应定时定量,先粗后精。早上放牧至10时回舍喂料,...

    17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做好蛋鸡转群“六要”确保早开产多产蛋
    做好蛋鸡转群“六要”确保早开产多产蛋

    蛋鸡从育成期转为蛋鸡的过程称为转群。转群把握好,可以使蛋鸡早开产,多产蛋。一、时间要恰当。蛋鸡一般在20周龄左右开产,为了尽快熟悉环境,并使其成为和睦的群体,一般在18周龄即要转群,否则会影响产蛋量。二、鸡舍环境要搞好。冬季产蛋鸡入舍前2~3天,要提前给鸡舍升温,使其和原来鸡舍温度基本一致。舍场用40%甲醛溶液或50%...

    111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孵新鸡管理关键冬季要限产蛋
    春孵新鸡管理关键冬季要限产蛋

    多养鸡户认为,春孵新鸡当年冬季产蛋率越高越好。其实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这是因为,新产鸡在冬季产蛋率如果超过60%,进入来年春季在鸡应该是产蛋高峰期时将发生停产换羽现象,特别是那些蛋用型良种鸡,春季期间正值收集种蛋、繁殖雏鸡时节,将会给繁殖优良种鸡带来困难而影响经济效益;即使新产鸡在春季不停产,也会造成蛋白浓度稀,品质差...

    270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型麻鸭品种——桂西鸭
    大型麻鸭品种——桂西鸭

    桂西鸭是大型麻鸭品种,主产于广西的靖西、德保、那坡等地。羽色有深麻、浅麻和黑背白腹3种,分别被当地群众称作马鸭、风鸭和乌鸭。桂西鸭130-150日龄开产,年产蛋量140-150个,蛋重80-85克,蛋壳以白色为主。成年鸭体重2.4-2.7千克。(费利风)(来源:《江苏农业科技报》)...

    11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人工驯养的野禽新秀“蓝胸鹑”
    人工驯养的野禽新秀“蓝胸鹑”

    蓝胸鹑是鸟纲鸡形目雉科鹑族类中的小型鸟。体长12~14厘米,体重50~60克。雌雄羽色各异,雄鸟羽色为蓝灰色,头顶中央浅黄色冠纹,眼前和喉下中央各有一块白斑,外围以黑色羽毛。雌鸟羽色为褐色,分布有黑或白色斑点,腿和脚是鲜黄色。野生的蓝胸鹑生活在亚热带地区的山林草丛中,食草籽、嫩芽、浆果和昆虫及小动物。繁殖期为6~8月,...

    179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节省饲料喂蛋鸡的方法
    节省饲料喂蛋鸡的方法

    选择不同饲料。根据不同季节、阶段选喂不同的饲料。产蛋初期,营养水平应高于饲养标准;产蛋后期适当降低营养水平。提高饲粮蛋白质水平。夏季炎热,鸡蛋采食量减少,需提高饲粮的蛋白质水平,以19%为佳,若添加氨基酸则以17%为宜。公母比例适当。鸡群长到开产前要确定群势,其中公母的比例为1:12或1:15,公鸡多了浪费饲料,少了又...

    5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应用灭活疫苗防鹅疫
    应用灭活疫苗防鹅疫

    鹅疫是一种新的烈性传染病。此病侵害各种日龄的鹅,雏鹅具有高度发病率和死亡率,对卵巢的损伤是毁灭性的。应用经鉴定的毒株制备含高抗原量的灭活苗能有较好的免疫效果。种鹅免疫在留种时应进行鹅疫油乳剂灭活苗首次免疫,在产蛋前15天左右进行第二次免疫,再过3个月左右进行第三次免疫,每鹅每次肌肉注射0.5毫升,使鹅群在产蛋期具有免疫...

    270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天峨六画山鸡
    天峨六画山鸡

    天峨六画山鸡保持着良好的野鸡肉质特征,肌肉结实紧凑,味道鲜美,鲜香味浓郁,富含多种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及丰富的微量元素,脂肪少,胆固醇含量低。天峨六画山鸡与其他环颈雉在外貌上有明显区别。幼雏为黑褐色带白花;成年公山鸡羽毛华丽,色彩斑斓,头颈部为墨绿色,有金属光泽,没有白色颈部环;成年母山鸡全身羽毛主色为黑褐色至深褐色,...

    2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种鸡均匀度如何控制
    肉种鸡均匀度如何控制

    首先,应根据前期分栏及选留体重的结果,同时参考季节的变化制定出一套适宜的限饲方案,一般在7-13周使用四三限饲;在14-18周采用五二限饲;在19-22周采用六一限饲,最后用每日饲喂方式。经验表明在加光照后最好对鸡群采用每日饲喂方式有教大益处,尤其对在冬季饲养的鸡群更为有利,这样做对鸡群应激较小,利于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

    14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过节别忘养好畜禽
    过节别忘养好畜禽

    逢年过节,一些饲养户往往忙于采购和应酬而放松了对畜禽的饲养管理,结果造成畜禽发病甚至死亡。为此,提醒广大饲养户,过节别忘了养好畜禽。防病节前往往要大量宰杀畜禽,对宰杀后废弃的皮毛、内脏等,要挖坑深埋,不要到处乱扔,防止引起疫病流行。防食盐中毒节日期间,一些饲养户习惯用洗咸鱼、咸肉的水和剩菜、剩汤拌料饲喂畜禽,这样很容易...

    233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畜禽要健康 先得抓秋防
    畜禽要健康 先得抓秋防

    “不要认为畜禽打了疫苗就万事大吉。如果疫苗质量不佳,免疫程序不合理,注射剂量不足或操作不规范,即便打了疫苗照样也发瘟。”据陕西省三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茹敏介绍,以猪瘟为例,近年来临床上见到的猪瘟,温和型、非典型化占据主流,往日猪瘟的一些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已不见。因此,误诊现象十分普遍。流感:传染病不可小看...

    140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雏鸡标准化饲养管理
    雏鸡标准化饲养管理

    雏鸡饲养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后备鸡的生长发育情况、种用价值、成活率等,与养殖效益关系密切。培育健壮的雏鸡,可为今后养鸡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雏鸡饲养必须要达到标准化管理。饮水饮水对于刚出壳雏鸡发育有着积极促进作用。首先,在雏鸡刚出壳后,卵黄囊内的卵黄尚未被吸收完全,如果能够有效利用卵黄囊内的营养物质,可以促进雏鸡发...

    2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治鸭气管吸虫病有良方
    治鸭气管吸虫病有良方

    鸭气管吸虫病是由瓜形盲腔吸虫和舟形嗜气管吸虫引起的吸虫病。瓜形盲腔吸虫寄生于鸭的气管、气囊和食道中,舟形嗜气管吸虫寄生于鸭的气管、支气管、气囊和眶下窦内。本病的中间宿主是椎实螺和扁卷螺。夏季鸭群在河道、池塘等水域放牧时,吞吃含有囊蚴的螺蛳后感染发病,影响生长和产蛋,病死率一般在3%-5%左右。病鸭表现为呼吸困难,气喘,...

    174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巧管蛋鸭高产
    冬季巧管蛋鸭高产

    冬季气温低,日照时间短,蛋鸭产蛋率低,甚至停产。但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只要冬季管理抓得好,当年春孵的母鸭产蛋率仍可保持在80%以上。防寒保暖产蛋鸭最适宜的温度是13℃~20℃,最低不应低于6℃。因此,冬季必须做好鸭舍保温防寒工作。注意堵塞墙缝,关闭门窗,尤其是北面窗户要堵严。夜间和气温低时,再在门窗上加挂草帘,...

    21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