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旱养肉鸭的饲料配方

时间 : 05-05 投稿人 : 尖尖 点击 : 加入收藏

1、雏鸭(第1-25天)。饲料要求(%):粗蛋白20%,粗纤维3.9%,钙1.1%,磷0.5%。参考配方(%):玉米50%,菜饼20%,碎米10%,麸皮10%,鱼粉7.5%,肉粉1%,贝壳粉1%,食盐0.5%。

旱养肉鸭的饲料配方 | 家禽养殖

2、中鸭(第26-45天)。饲料要求(%):粗蛋白17.5%,粗纤维4.1%,钙磷0.5%。参考配方(%):玉米50%,麸皮12%,碎米10%,食盐0.5%,菜饼5%,大(小)麦17%,鱼粉4.5%,贝壳粉1%。

3、育肥期配方。配方1(%):前期用玉米35%,面粉26.5%。米糠30%,豆类(炒)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后期用玉米35%,面粉30%,米糠25%,高粱6.5%,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配方2(%):玉米35%,面粉26.5%,米糠25%,高粱10%,贝壳粉2%,骨粉1%,食盐0.5%。

(来源:《农业养殖技术》2003.7期)

相关文章

  • 蛋鸭防寒多产蛋
    蛋鸭防寒多产蛋

    注意防寒保暖冬季冷空气活动频繁,致使蛋鸭难以适应而导致产蛋率下降。因此,必须做好蛋鸭防寒保暖工作,如关好鸭舍门窗,防止冷风侵袭。铺上垫草,使鸭栖息时腹部不会受凉。补充光照,促进鸭脑垂体性腺激素的分泌,促使卵泡成熟和排卵。适当提高单位面积的饲养密度,利用其体热增加舍温,使鸭舍日夜温度保持在5℃以上。提高饲料标准冬季外界气...

    224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四看”促鸭多产蛋
    “四看”促鸭多产蛋

    一看蛋形蛋形圆满,说明鸭壮食足,饲养管理较好。如果蛋的大端偏小,则欠早食;小端偏尖,则欠中食。二看蛋壳蛋壳薄、有沙眼或很粗糙、壳软,说明缺钙,要及时补充钙粉、骨粉、贝壳粉等矿物质饲料,保证营养齐全。三看蛋重水、料充足,蛋形圆满而个大,一般14个蛋即重达1千克左右;料、水不足时,需16-18个才有1千克。生产上,应根据蛋...

    35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鹅繁殖性能的特点
    鹅繁殖性能的特点

    1、季节性:鹅繁殖存在明显的季节性,绝大多数品种在气温升高、日照延长的6-9月间,卵黄生长和排卵都停止,接着卵巢萎缩,进入休产期,直至秋末天气转凉时才开产。主要产蛋期在冬春两季,即9-10月开始至次年4-5月结束。2、就巢性(懒抱性):我国鹅种一般就巢性很强,除四川白鹅、太湖鹅、豁眼鹅、籽鹅等品种外,绝大多数大中型鹅种...

    21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延长鸭子产蛋期
    如何延长鸭子产蛋期

    蛋鸭产量的高低,除受品种、饲料、管理技术及年龄等因素的影响外,个体间的差异也很大。因此,可根据蛋鸭的体型、外貌来进行识别。高产蛋鸭眼大凸出而有神,头稍小,颈细长,体长,背宽,胸阔深,发育饱满均衡,行动敏捷。用手提鸭颈时,两脚向下伸直,不动弹。低产鸭眼小不凸出且无神,头大颈粗,体短,背、胸较窄,行动迟缓。用手提鸭颈时,双...

    14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地方优良鹅种---固始白鹅
    地方优良鹅种---固始白鹅

    固始白鹅:固始白鹅是我国著名的地方优良鹅品种,主要产于河南省固始县及相邻的安徽省霍丘等县。该品种具有生长快、觅食力强、肉质好、羽绒含绒量高等特点。固始白鹅成年公鹅体重5.5—6.5公斤,母鹅4.5—5.5公斤。一般放牧条件下白鹅90日龄体重达4.5公斤,全净膛屠宰率为72.8%,半净膛屠宰率为79%。固始白鹅农户散养年...

    18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喂鞣酸可根治鸡啄癖
    喂鞣酸可根治鸡啄癖

    啄癖是鸡群常发生的现象,雏鸡啄毛,成鸡多啄肚和啄尾,蛋鸡多啄蛋。防止啄癖,以往大都采用改进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调整光照强度,尽量不用颗粒饲料,添喂青料。在啄的鸡和伤口涂抹紫药水、臭药水或鱼石脂等颜色较暗且带有气味的药物。但这些做法多治标不治本。最新研究证明,在鸡的日粮中,每只鸡每天添加鞣酸20毫克,分早晚两次喂服,...

    10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提高散养鸡成活率的措施
    提高散养鸡成活率的措施

    一、集中育雏农村散养鸡发生死亡的主要阶段是0~30日龄,由于受温度、环境、饲养等因素的影响,加上人为因素,发病率、死亡率较高。因此,散养鸡在育雏室中育雏的30天里,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1.控制好育雏期间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对雏鸡的体温调节、采食、饮水及消化吸收均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过低,雏鸡为了抗寒,发生扎堆现象,影响采食和...

    225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延长母鸡产蛋期出新招
    延长母鸡产蛋期出新招

    产蛋期加强科学管理生产实践表明,13℃~23℃是鸡产蛋的最适宜温度范围,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鸡的产蛋率和蛋壳质量,因此要做好冬季的防寒保暖工作。另外,通风换气可起到排污、调节舍内温湿度的作用,特别是在大规模集约化养鸡场,通风换气对鸡产蛋潜力的挖掘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根据具体情况可进行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产蛋高峰期限制饲...

    150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方法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防治方法

    此病以成年鸡的症状最为典型,通过呼吸道及眼结膜而感染。主要症状:重症病鸡抬头伸颈喘气,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体温上升,食欲减退,精神萎糜,下痢,咳出血样粘液。病情较轻的鸡患结膜炎,流泪,流鼻汁,眶下窦肿胀,很少死亡,但产蛋率下降。防治:1、坚持严格的隔离消毒制度,注意通风换气;2、尽快接种疫苗,采用点眼或滴鼻方法接种...

    295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断喙八大注意事项
    蛋鸡断喙八大注意事项

    蛋鸡断喙不仅能防止鸡只相互啄肛、啄羽、啄趾等恶癖发生,还能提高饲料利用效率,减少饲料浪费,降低产蛋期死亡率,使鸡群生长发育一致。正确掌握断喙技术要注意以下几点:1断喙时鸡群健康状况一定要良好,因为断喙本身对鸡群是一个不小的应激。2断喙要避开免疫期。若与免疫接种重叠,可能会造成抗体效价的上升。一般情况下,断喙宜在7-10...

    180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特禽新秀--白鹇
    特禽新秀--白鹇

    白鹇,别名银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雄鸟上体和两翅都是白色,上额"V"字形黑纹,图案别致,素雅而不俗气。头上的羽冠和下体羽毛都是纯灰蓝色。白鹇的尾羽很长,中央尾羽几乎是纯白色,向上翘起,成弧形。脸庞和脚呈鲜红和粉红色,看上去格外妖娆。白鹇翎羽美丽,历代封建王朝曾用以装饰胸章或臂章,作为官衔的标志。白鹇即是观赏鸟类,又...

    241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发生“蛋秘症”咋治疗
    蛋鸡发生“蛋秘症”咋治疗

    鸡在生产中经常发生“蛋秘症”,特别是初产鸡群和处于产蛋高峰期的鸡群。其临床特征是有一枚正常的蛋秘结于鸡的泄殖腔内,使该鸡瘫痪、伏卧于笼底、张嘴喘气、呼吸困难。如果发现较早,及时将病鸡抓出笼,进行人工助产,待产出这枚蛋后该鸡即可恢复正常,日后并能正常产蛋。但因为这种症状多数发生在夜间,所以如果不能及时发现,病鸡很容易被其...

    211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培育山鸡苗的方法
    春季培育山鸡苗的方法

    山鸡苗育雏技术要点饲养七彩山鸡,育雏价段的管理相当重要,在雏苗到20日龄的时间内,如果管理得好,商品山鸡的成活率可达95%以上,否则就会造成损失。根据我们十多年的饲养经验,只要抓好保温、饲喂、防病等管理措施,山鸡苗的成活率就可大大提高。保温养户可根据各自饲养的数量,搭建一个适当的保温棚,面积大小按每80只苗鸡/平方米计...

    20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腿蘑发生鸡爪菌的病因及防治
    鸡腿蘑发生鸡爪菌的病因及防治

    鸡爪菌属于竞争性杂菌,是一种蕈状芽孢杆菌寄生鸡腿蘑菌丝体上,与鸡腿蘑菌丝争夺营养,然后转入生殖生长,产出形状似鸡爪的子实体。鸡爪菌的菌丝初期灰白色,后形成索状向料层伸展,然后爬上料面产生原基长于土层表面。鸡爪菌子实体初期为浅褐色或棕红色,内部白色木质化,闻有异味。鸡爪菌原生于土壤腐殖层,子实体成熟后散发担孢子,通过空气...

    242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鸭夜间怎么补饲
    蛋鸭夜间怎么补饲

    冬季气温低,自然光照时间短,鸭子的产蛋率降低,所以要提高蛋鸭产蛋率夜间补饲是最好的选择。要使蛋鸭保持较高的产蛋率,必须日喂4次,第4餐在晚上喂。夜间10-11时给鸭群加喂夜餐,比不喂夜食的蛋鸭可提高产蛋量7%-9%。喂料时,鸭舍内的料槽要加放5-6个,使每只鸭都能吃到夜餐,保证鸭群产蛋的整齐度,便于大群管理。(来源:中...

    6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