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经指日可待。那么,"入世"后我国的果品生产将受到多大冲击,广大农民朋友该如何应对?请看--
对策与措施
1、积极选育、引进新优品种。品种是果品质量的基础,优良品种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益,而且能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入世"打开了发达国家农业市场的大门,在品种、农药、设备、技术等引进工作中,品种引进在所有项目中最有潜力、最有效益,是迅速提高果品质量的一条捷径。
2、健全农业科技体系,加大技术推广力度。果品产业要重点开发和推广优质高产高效技术、加工保鲜贮运技术和果业降耗增效技术,增加高档果、精品果的出口份额。
3、综合采用高新技术,提高果品生产科技含量。
⑴.园耕作制度上,普遍推行行间生草制及作物秸秆覆盖制,尽量废除清耕制,同时大量增施有机肥,争取果园40厘米土层内有机质含量达到15%。
⑵.推广配方施肥技术,包括不同果树的专用复合肥、生物有机肥、高效叶面肥、合成缓效肥、土壤改良剂等。
⑶.大力发展果园节水、保水设施和灌溉,如微喷、地下塑料管渗灌和穴贮肥水;抵抗干旱威胁。
⑷.采用中小冠树形(细长纺锤形、自由纺锤形、改良纺锺形、小冠疏层形等)和简易修剪方法(以缓为主,少用短截,单轴延伸、拉枝、刻芽、环割等手法灵活采用)。
⑸.严格控制树体负载量,确保优质、稳定。
⑹.加强着色管理,如套袋、摘叶、转果、树下铺反光膜等。
⑺.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肥的应用。如生产高桩果用高桩素、普洛马林等;生产大果,除上述药剂外,还可用果实膨大素、光合微肥、亚硫酸氢钠等;生产光洁度好的果,可用稀土、氨基酸微肥等;生产着色好的果实,可用增红剂、PBO、光合微肥等。
4、强化市场流通体系建设。建立果农协会、合作社等农民自己的利益组织,降低农产品和生产资料的流通成本,增强农民联合起来创市场的实力;注重市场信息系统建设,建立果品供求和市场价格变动预测报系统,如投资几千元加入国际互联网连通的农产品(果品)信息网,向果农及时提供有关国内外市场行情信息,尽快形成大统一、大流通的市场格局。建立果品质量监测、检验标准体系,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为提高果品质量、扩大出口创造条件。
5、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高度重视、抓好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果业抵御自然灾害特别是旱灾的能力,以间接减少果品的生产成本,确保果品生产优质高效。
6、积极发展设施果业。设施果业虽属资本、技术、人力密集型产业,但在一些果品产业化、商品化程度高的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国农业投资,有效抵御外国果品进口的冲击,大大提高果品的科研、人力附加值、促使打入国际市场。
摘自《新农民》200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