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菌种选择是关键
应根据北方地区气候生态条件,选择抗逆性强,生命力旺盛,耳根小,易开片,耳片正反面明显,背面有耳筋,耐高温,耐水,产量高,品质好的中、晚生品种。
二、二级菌种成活率低的问题
二级菌种成活率低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黑木耳栽培者。其主要原因是培养基酸度太大。由于木屑紧缺,很多栽培者夏季购进木屑,贮藏期内由于微生物发酵产酸,或者是生产时料堆过大,装瓶时间过长,再加上八、九月份气温高,微生物在料中繁殖过多,产生的酸使培养基中酸度过大,造成菌种成活率低,甚至全部不成活。所以,在生产菌种时,应根据培养料的具体情况来调节酸碱度。陈木屑一般都偏酸,应加适量的石灰调节,拌料后pH值应在7左右,不能小于6,大于7.5;如果石灰过量pH值达8以上,菌种也无法成活。
三、栽培菌袋污染率高的问题
1、灭菌不彻底易造成细菌污染。表现在接菌后头几天木耳菌丝体生长正常,十几天后菌丝生长缓慢,最后停止生长,表面上看菌袋正常,开袋后有酸臭味,这是灭菌不彻底造成的细菌污染。解决方法是:高压灭菌时冷气放干净,当压力达到0.12兆帕,维持2小时以上,自然降压到0.05兆帕时,打开放气阀放气,压力降到零时再出锅;常压锅灭菌加热至100℃后维持8~10小时,自然冷却后出锅。
2、接菌操作不严格造成杂菌污染。目前接菌方法很多,有接种箱接菌、离子风接菌器接菌、酒精灯接菌、电热风接菌、蒸汽接菌等。不管使用哪种方法接菌,都应在无菌条件下严格操作。首先接菌室应提前薰蒸,接菌前紫外线灯杀菌半小时,再用来苏水喷雾降尘。
四、养菌室温度过高
温度过高易造成黑木耳菌丝体自溶出黄水,使菌丝体抗病性减弱,造成出耳期杂菌污染,易烂耳,直接影响产量。黑木耳菌丝体生长最适温度为27.5℃,如果养菌室内温度超过27.5℃,由于菌丝体自身产生的生物热,会使菌袋内温度升高3℃左右,特别是上层架子中间的菌袋温度会更高,所以培养菌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5℃以下。
五、培养菌室内湿度过大由于培养菌室内温度较高,如果湿度再过大,霉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繁殖过快,使培养菌室内霉菌系数过大。随着时间的推移,菌种袋口棉塞变潮,霉菌在棉塞上生长繁殖,之后浸染到菌种袋内,造成大量的霉菌污染,所以培养菌室内应干燥。
六、催耳期温、湿度过高通风不良
目前代料栽培黑木耳催耳期一般都采用在菌袋上先盖一层塑料膜,膜上再盖上草帘催耳。由于塑料膜内湿度大,如果温度高,杂菌易污染割口处,当温度超过20℃时,应把塑料膜四周卷起,加强通风换气,特别是气温升高时,最好夜间将草帘和塑料膜去掉,白天再盖上。
七、苔藓对黑木耳的危害
苔藓生长在潮湿的环境,对黑木耳危害很大。防治方法是:菌袋一定要装紧,防止菌袋脱壳,菌袋应袋口向上正立摆放,低排割口应稍往上一点,使低排割口与地面有一定距离。地面喷洒硫酸亚铁500倍溶液。
八、后期管理水分要适宜
当耳芽出齐后,应将草帘、塑料膜揭去,早、晚喷水,最好是微喷,喷雾状水,白天晴天不喷水,阴天白天可以喷水,雨天不喷水,天气炎热时,最好是晚上喷水,早晨少喷水或不喷水,白天由于气温高,耳片可能被晒成半干,或菌袋表面温度达到30℃以上,所以决对不能在天气炎热时喷水降温。晚上气温降低,再喷水,耳片继续生长,这样干湿交替的管理方法非常适合黑木耳的生长发育,同时避免了耳片水分大时,温度又过高引起的耳片红根、烂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