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温棚金针菇栽培新技术

时间 : 12-04 投稿人 : 梦露 点击 :

一、形态特征

温棚金针菇栽培新技术 | 食用菌种植

子实体丛生,菌盖直径2~15厘米,半球形,盖缘内卷,后逐渐展开呈扁平状。菌柄梗直,长2~13厘米,直径2~8厘米,上下近等粗,菌柄初期实心,后期中空。品种有2种类型,白色和黄色,白色适于加工成瓶装罐头,黄色适于鲜食和加工成干品。

二、生物学特性

1.温度

菌丝生长适温16~28℃,最适温度为23℃左右,4℃以下与34℃以上停止生长,超过37℃菌丝死亡。子实体形成温度为4~24℃,生长适宜温度5~16℃,最适温度13℃左右,温度过高菌盖易开伞且容易引起腐烂。

2.湿度

料中适宜的含水量为60%~70%,最适为65%;发菌时要求空气的相对湿度为60%~70%。出菇要求适宜的相对湿度80%~90%。

3.pH

适宜的pH为6~7,最适PH为6.5,由于灭菌后料的pH下降0.5左右,所以生料的pH调整为7.0最适宜。

4.光线

菌丝不需要光照,子实体需散射光,无光不能形成子实体。光照过强,菌柄肥矮,菌柄组织纤维化,早开伞,菌柄变成褐色,降低商品价值。

5.空气

金针菇属二氧化碳抵抗型,如供给新鲜充足的氧气,菌丝和子实体发育良好;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1%时,菌柄纤细,出现针尖菇;当二氧化碳浓度达5%时,子实体就不能形成。

6.营养

金针菇属木腐型食用,最适碳氮比为20∶1。

三、菌种制作

1.母种

最适培养基配方为:①水1000毫升、马铃薯(去皮)200克、蔗糖20克、磷酸二氢钾0.6克、硫酸镁0.5克、琼脂适量;②水1000毫升、葡萄糖30克、蛋白胨2克、磷酸二氢钾0.6克、硫酸镁0.5克、0.1克维生素B1、琼脂20克;③水1000毫升、稻草(煮汁)200克、蔗糖3克、硫酸铵3克、琼脂20克。

2.原种和栽培种

最适配方:①阔叶树木屑73%、有机物(麦麸、米糠、玉米粉或豆饼粉)25%、石膏1%、蔗糖1%;②棉籽壳88%、麦麸10%、蔗糖1%、石膏1%;③麦粒(或玉米粒)99%、石膏1%。干料∶水=10∶12~13。母种7~10天长满,母原种和栽培种30天左右长满。制种按常规操作。

四、栽培

1.栽培料配方

①棉籽85%、麦麸13%、石膏1%、碳酸钙1%。

②锯末77%、麦麸(或玉米粉、米糠、豆饼粉)20%、蔗糖1%、石膏1%、碳酸钙1%。

2.发酵料的准备

①拌料主料如棉籽壳、有机物、锯末和不溶于水的辅料,如石膏、碳酸钙,干时拌均匀,溶于水的辅料如蔗糖溶于水后泼洒,然后泼水拌均匀。

②建堆堆宽1~1.5米,高1.2米,长度视料的多少和场地而定。上下堆宽差不超过20厘米。表面盖草帘,保温保湿。

③翻堆翻堆2~3次,离表面20厘米处温度达60℃开始计时,维持48小时,然后翻堆。翻堆原则:上翻下、里翻外。料温达到60℃后再维持48小时,最好再翻堆一次。

④优质料的标准当料内长满白色羽毛状的菌丝,并有特殊的面包香味即为优质料,不能有霉味、臭味。料发酵好后喷洒0.1%~0.2%的多菌灵。

3.熏棚

进料前3~4天熏一次:甲醛5~8毫升/立方米,硫磺15克/立方米或烟雾剂3~4克/立方米;进料后再熏一次,并及时通风。

4.播种

菌床宽80~100厘米,料厚15~17厘米。播前地面先喷一遍杀虫剂和杀菌剂,一边铺料,一边稍压实,菌种2层,中间和最上面各一层,菌种用量为干料的10%~15%,中间用2/5,表面及四周用3/5。播好后,表面再洒一层薄料,然后用草帘覆盖,多菌灵喷洒,再盖地膜密封。

5.发菌管理

温度控制在23℃左右,空气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棚内经常通风,同时料表面的地膜每天早、晚各抖动一次,以便通风,30天左右菌丝长满,呈灰色即达到生理成熟。

6.催蕾

菌蕾整齐是获得高产优质的关键。首先要将温度控制在13℃左右,8℃以下很难出菇,18℃以上子实体稀疏。湿度要控制在90%,同时每天揭膜通风10分钟,使菌丝从灰白变为雪白,并有棕色饴滴出现,即可出蕾。

7.现蕾后的催产措施

为了消除金针菇顶端优势,促使菇柄上潜在的侧芽分蘖再生出数量极多的菇蕾,以获得更多的子实体,达到增产的目的,可采取下列措施:①通风干燥萎蔫法(即再生法),当菇长至2~3厘米时揭膜,通风干燥,使菇盖萎蔫,菇柄仍有一定硬度,就开始盖膜并支撑起来,再给予适温适湿,4天左右就出现密集的菌蕾。②当菇长到3厘米左右时,将菇尖和菌盖剪除,将菌柄子压在菌床上,给予适温适湿,并提高二氧化碳浓度,4天左右也出现密集的菌蕾。

8.采收

子实体的采收标准:外销时柄长10~15厘米,内销时柄长25厘米且菌盖不开伞。采收时一手按住菌床,另一手轻轻拔下菇体。然后拣去残菇,盖上薄膜,等菌丝恢复生长后,即可进行二次菇的生产。

五、注意问题

1.异常现象的原因

①菌盖粘连、蒺藜状菇、叠生菇等是由于虫害引起的应加强防虫。

②黑斑、软腐是由霉菌引起的。

③锈斑、褐腐是由细菌引起的。

④丛枝(只长柄,没有菌盖或菌盖很小):二氧化碳浓度高或湿度过大引起的。

⑤培养料呈湿腐状、颜色黑褐,是由线虫引起的。

⑥培养料表面发生乳白色、灰白色、淡黄色或粉红色的粘质物,由粘细菌引起的。

2.催产措施是提高产量的关键,但此措施仅限于第一潮菇,第二潮、第三潮菇禁用。

3.发酵料一定要达到腐熟标准,此措施是栽培获得成功的关键。

4.保持棚内经常性的卫生,及时清理残菇、病菇,并经常喷杀菌剂和杀虫剂,特别是杀菌剂。

相关文章

  • 地沟墙式栽培平菇
    地沟墙式栽培平菇

    (1)地沟的建造江苏江宁县四季栽培平菇的地沟是选高坡地,按东西向挖沟,挖出的土地堆于沟的两边,形成一垛厚墙,墙外侧与地面形成斜坡,墙高不超过80厘米,沟深1.8米(包括厚墙高度),宽1.5米,长20~30米。东西两头留出入口和通气口,沟顶用竹片搭成拱形棚架,上覆薄膜和草帘。山西原平采用的地沟,一般挖深2~3米,宽1.7...

    20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防止菇类萎蔫症八要点
    防止菇类萎蔫症八要点

    1.拌料早防。用玉米芯、麦秸、稻草作主料时,底添加5%麸皮或4%发酵腐熟的畜禽粪;用含氮丰富的棉子壳作主料时,可不加氮源,但要注意控制螨虫危害,可在拌料时喷洒800倍液的敌百虫,效果很好。2.酸碱适中。配料时加入的石灰量要达到5%,每采完一茬菇后要喷1%的石灰水或4%的草木灰水,提高pH值。3.通风透气。在播种后的4天...

    55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畸形啥原因
    平菇畸形啥原因

    平菇畸形的发生应该与昼夜温差大有很大的关系。进入冬季以来,气温持续偏低,为了让平菇快速生长,有很多菇农刻意提高白天棚温,一般情况下在下午约三点以后,因为继续保持通风,棚内的温度便开始快速下降,由于当前使用的菇棚大多比较简陋,保温性能差,到了夜间,温度可以降到4-5℃甚至更低,因为温度低,料温低,所以菌丝传输营养的能力就...

    121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鲍鱼菇栽培技术
    鲍鱼菇栽培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鲍鱼菇,又名台湾平菇。在植物分类学上隶属于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是一种高温季节发生的珍稀菌类品种,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商业价值。鲍鱼菇的生长发育与周围的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关系。影响鲍鱼菇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是营养、温度、水分、光线、空气、pH值等。1、营养鲍鱼菇是一种木腐菌。在实际...

    132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菌棒长螨虫怎么解决
    平菇菌棒长螨虫怎么解决

    发现螨害后将杀螨药剂注入菌袋内,但一般效果不好。最好的办法就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①菌种培养室和菇房应与禽舍、粮食、饲料仓库保持一定距离,并在培养室和菇房内外经常喷洒杀螨虫的药剂,防止螨类入侵菌种、栽培菌袋(筒)和出菇房。特别是老菇房,栽培袋入棚前必须进行1~2次全面消毒,以杀死藏匿在菇房中的所有害螨。②种源带螨是导致...

    188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黑木耳发菌常见问题的补救
    黑木耳发菌常见问题的补救

    杂菌早期切除进入发酵室3日内,如发现个别菌袋表面出现点状霉点,属未形成孢子的轻度污染,可按照无菌操作规程,左手持菌袋倒置,右手持切除工具(直径1-1.5厘米,长25厘米左右的薄铁管,事先烧灼杀菌),打开菌袋用薄铁管对准污染切割,霉菌即顺管内排出,然后将菌袋封妥继续培养,成功率可达90%左右。重新杀菌再利用1、进入发酵室...

    151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杨树下栽培草菇林中闲地巧利用
    杨树下栽培草菇林中闲地巧利用

    菇场选择及整地选择近水源、株行距3米4米、3年生以上的杨树速生林作为栽培场地。在杨树行间做畦,畦宽50厘米、长20米,两畦间距50厘米,中间挖一条浅的排水沟。畦上用竹片搭拱形棚架,两侧用竹竿固定,棚高50厘米左右。棚上覆盖塑料薄膜,四周用土压住薄膜,并覆盖草苫遮光。栽培季节草菇喜欢高温、高湿的气候,当日均气温稳定在23...

    5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菌袋越冬管理技术
    香菇菌袋越冬管理技术

    1、把原来作降温隔热用的遮阳网拿掉,让太阳光直接照到塑料大棚上,以来提高大棚日内的温度。2、减少大棚四周通风次数,隔日换汽一次,大棚内的小拱膜,除采摘香菇外一般无需再进行掀膜通风。一潮菇结束后,让菌袋干燥通风7―10天,再进行注水崔蕾,崔蕾期注意保温。菇棚内温度未超过15度的,可掌握在3―5天通风一次;已有菇的可结合采...

    273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平菇菌丝生长慢的解决方法
    春季平菇菌丝生长慢的解决方法

    春季外界气温比较低,平菇菌丝生长缓慢对产量有很大影响,要想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益,必须克服低温造成菌丝生长缓慢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应采取以下几点措施:1、增加石灰:拌料时增加石灰用量提高到5%。使拌好料的pH值在8~9之间,这样可抑制杂菌生长,提高菌丝生长速度。2、直接装袋:生料拌好后不发酵直接装袋,使袋内培养料产生较...

    207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谨防香菇幼蕾受冻
    冬季谨防香菇幼蕾受冻

    刚出菇的香菇幼蕾,对外部恶劣环境适应能力最差,温度过高过低、空气过于干燥、寒风袭击、废气污染等,都会导致菇蕾死亡。近期寒潮来袭,气温猝降,尤其要注意代料栽培香菇幼蕾受冻。其主要措施:1.抓好菇棚增温保温。割口后刚从菌袋中放出的香菇幼蕾最怕受冻,如果气温降至5℃以下,持续几天就会导致菇蕾发软死亡;如果温度低于0℃,菇蕾更...

    99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金针菇栽培管理
    金针菇栽培管理

    金针菇料内含水量的多少与产量、质量的高低是成正比关系的。因此,在出菇期改变常规的管理办法,适时加强水肥管理,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而金针菇与平菇等栽培管理是不同的,因为出菇期不宜直接向子实体和料内喷水,所以采收菇后培养料内严重缺水,会很难再出菇,很多菇农因此放弃管理,导致产量偏低。所以,水疗养是一个重要举措。一、保水。菌丝...

    158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食用菌爆发出菇技术要点
    食用菌爆发出菇技术要点

    所谓“爆发出菇”,是指食用菌栽培时,通过人为调控,尽量延长发菌时间,积蓄较高的生物能量之后,一旦出菇,便形成“爆发”之势,使原来长达5个月、经过3~4潮、生物学效率100%的出菇过程,一旦“爆发出菇”,其总体产量一次性出齐,生物学效率超过160%,投入产出比大大提高。“爆发出菇”的技术要点:一、对菌种进行脱毒处理或引进...

    231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金针菇软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金针菇软腐病的识别与防治

    金针菇软腐病,又称绵霉病、腐烂病等。日本成为株枯病,是金针菇栽培中发生叫普遍的一种真菌病害,且多发生在栽培中后期的第2-3茬菇上,尤以袋栽或床栽方式的发病较重。其病原菌为异形葡枝霉,属于半知菌类。其菌丝白色,有隔,分枝。分生孢子梗直立,有隔,反复轮状分枝,产孢细胞近圆柱形,基部宽,末端渐细,顶部钝。分生孢子椭圆形,双孢...

    142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菇的出菇管理
    春菇的出菇管理

    春季是香菇的又一个结实盛期,一般可出4-5茬菇,每茬菇间隔10-15天。春季出菇期管理应抓好以下几点。一、补充水分:香菇菌棒经过秋、冬两个季节出菇,内部营养和含水量已明显减少,有的重量减少1/2,含水量降低30%。为了使菌丝迅速恢复生长,应通过补充菌棒内的水分和营养,降低空气相对湿度,才能获得春菇高产。同时通过补水,人...

    121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杏鲍菇栽培技术(二)
    杏鲍菇栽培技术(二)

    三、菌种生产1.母种生产配方一:土豆200克,麦麸20克,蔗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2克,食母生4片,VB11片,琼脂15-25克,水1300毫升。常规制作即可。配方二:土豆300克,葡萄糖20克,酵母膏2克,蛋白胨2克,琼脂15-25克,水1100毫升。生产中可以上述二配方为主。配方三:小麦100克,阔叶木屑...

    166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