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杏鲍菇栽培技术(二)

时间 : 09-20 投稿人 : 幻柏 点击 :

三、菌种生产

杏鲍菇栽培技术(二) | 食用菌种植

1.母种生产

配方一:土豆200克,麦麸20克,蔗糖20克,磷酸二氢钾3克,硫酸镁2克,食母生4片,VB11片,琼脂15-25克,水1300毫升。

常规制作即可。

配方二:土豆300克,葡萄糖20克,酵母膏2克,蛋白胨2克,琼脂15-25克,水1100毫升。

生产中可以上述二配方为主。

配方三:小麦100克,阔叶木屑30克,棉籽壳30克,葡萄糖15克,食母生6片,琼脂15-25克,水2000毫升。

小麦浸泡于水中,6小时后煮沸10分钟取滤液备用。木屑、棉籽壳清水洗净,放入小麦滤液中,煮沸30分钟以上,6层纱布过滤后,滤液约1100毫升,不足时加清水补足,然后加入琼脂,加热溶化,最后加入其它辅料,溶化即可。其余操作按常规即可。该配方适于复壮菌种、保存菌种采用,也可用于生产,用于商品菌种时外观效果稍差。

2.原种及栽培种生产

配方一:棉籽壳70千克,阔叶木屑15千克,麦麸15千克,蔗糖1千克,轻质碳酸钙1千克,石膏粉0.5千克,料水比1:1.5-1.7。

配方二:阔叶木屑70千克,麦麸20千克,玉米粉10千克,蔗糖3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尿素0.6千克,食母生100片,轻质碳酸钙2千克,石膏粉1千克,料水比1:1.6-2.0。

根据各地资源情况,可灵活选择生产用配方。另外,可选择使用谷粒配方。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原种、栽培种可使用同一配方,但为节约生产成本,栽培种尽量不使用谷粒基质;第二,生产中以使用瓶装容器的效果为好;第三,尽量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方式,尤其谷粒型基质更是如此。

四、栽培技术

1.原辅材料选备

由于杏鲍菇不喜在秸秆基质上生长,故生产中可少走弯路,排除使用作物秸秆的可能性。生产中首选棉籽壳原料,其次可选备一些材质软硬适中的木屑材料,如杨、柳、榆、栎、柞等;再次,棉花加工时产生的废棉、纺纱产生的废棉绒等,均是较好的栽培原料;最后,同其它菇类相同,生产中还应加入一些辅料,既调整基料碳氮比,又补充其它营养成份,如麦麸、豆饼、棉籽饼以及过磷酸钙、石膏粉等,都是对菌丝生长有着相应促进和保障作用的,甚至是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因此必须予以适量添加。

2.菌袋制作

杏鲍菇可瓶栽,可袋栽,也可压块栽培,以袋栽为管理简便,且生产成本相对较低,故以袋栽为主进行讨论。

配料配方一:棉籽壳60千克,木屑30千克,麦麸10千克,豆饼2千克(或棉籽饼4千克),蔗糖1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轻质碳酸钙、石膏粉各1千克,石灰粉0.5千克,尿素0.3千克,料水比1:1.5-1.8。

配方二:木屑70千克,麦麸、玉米粉各15千克,豆饼4千克,蔗糖、过磷酸钙各3千克,轻质碳酸钙、石膏粉、石灰粉各1千克,尿素0.6千克,料水比1:1.6-2.0。

配方三:棉籽壳40千克,木屑30千克,麦麸20千克,玉米粉10千克,豆饼3千克,蔗糖1千克,过磷酸钙2千克,轻质碳酸钙、石膏粉各1千克,石灰粉0.5千克,尿素0.4千克,料水比1:1.5-1.8。

装袋、灭菌:根据栽培方式及产品去向选择塑袋,一般以规格150-180×0.05的为宜,每袋装干料约350-450克,约合湿重1000克左右。采用一头出菇时可选择定型方底塑袋产品,两头出菇时购回聚丙烯筒料自行截断即可。袋口套塑料颈圈、加棉塞或直接扎口均可。装料要使均匀、松紧一致,不可松紧不一,使料袋看上去如同蛇吃老鼠后的腹部,松处易使菌丝断裂,紧处则通透性不好,这样易致发菌不匀,出菇不齐,难以统一管理;生产中建议使用装袋机由专人进行操作,以便于掌握松紧度,及检查监督质量。利用装袋机进行操作的另一优势是工效较高,可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作业,以使尽快进入灭菌工序,避免料袋置于常温下长时间不能进行灭菌,造成基料酸败,耽误生产,造成浪费。

灭菌方式仍以高压蒸汽灭菌为佳,但大多数生产者无力购置该种设备,因此,生产中可采用常压灭菌方式,具体操作可参照前述有关内容。

接种、培养:料袋冷却至30℃以下或常温(夏季)时,即移入接种箱(室),使用高(锰酸钾)甲(醛)或烟雾熏蒸剂、消毒散之类进行熏蒸杀菌,40分钟后即可进行接种。一般每500毫升瓶或750毫升瓶菌种可接1-12袋或15-18袋,并且,菌种尽量取块接入,减少细碎型菌种,以加速萌发,尽快让菌丝覆盖料面,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提高发菌成功率。

培养室启用前应执行严格消杀工作,门窗及通风孔均封装高密度窗纱,以防虫类进入。接种后的菌袋移入后,置培养架上码3-5层,不可过高,尤其气温高于30℃时更应注意,严防发菌期间菌袋产热;室内采取地面浇水、墙体及空中喷水等方式,使室温尽量降低,冬季发菌则相反,应尽量使室温升高并维持稳定,一般应调控温度在15-30℃范围;最佳25℃,湿度70%左右;并有少量通风,尽管杏鲍菇菌丝可耐受较高浓度二氧化碳,但仍以较新鲜空气对菌丝发育有利;此外,密闭培养室使菌袋在黑暗条件下发菌,既是菌丝的生理需求,同时也是预防害虫进入的有效措施之一。一般40天左右,菌丝可发满全袋。

摘自:江西农网

相关文章

  • 反季节吊袋黑木耳、鸡腿菇、木耳菜三作模式
    反季节吊袋黑木耳、鸡腿菇、木耳菜三作模式

    黑木耳是我国食用菌的主栽品种之一,其种植效益相对稳定。但笔者发现两个问题,即耳棚内的挂袋下方,全是空地,白白浪费;棚顶处的光照过强,整个耳棚内上下光照度不匀、温差较大,影响木耳的生长。如何协调这两个问题,笔者根据秋冬季节的环境条件、耳棚的保温情况以及相关种植品种的生物学特性,设计了“反季节吊袋黑木耳与鸡腿菇、木耳菜三作...

    253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菌棒高温“烂棒”防治
    香菇菌棒高温“烂棒”防治

    (一)香菇菌棒高温“烂棒”原因1、温度香菇是低温和变温结实性的菇类,温度是影响香菇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来说,香菇菌丝发育的温度范围为5~32℃,最适为23~26℃,在10℃以下和32℃以上生长不良,在35℃停止生长,38℃以上死亡。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如在45℃的培养液中,经过40分钟菌丝就死亡。云和县香菇菌棒“...

    7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栽培平菇培养料的配方及操作技术
    栽培平菇培养料的配方及操作技术

    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发展平菇生产,是一条致富快的门路,使用农作物副产品栽培平菇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现将多种培养料栽培平姑的配方及操作技术简介如下:一、玉米芯:玉米芯50公斤、石膏500克、过磷酸钙500克、多菌灵50克。先把晒(烘)干的玉米芯粉研成豆粒大小状,然后拌入石膏、过磷酸钙和多菌灵,调节含水量达...

    206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雨季贮藏干香菇
    雨季贮藏干香菇

    干燥贮存香菇吸水性强,含水量高时容易氧化变质,也会发生霉变。因此,香菇必须干燥后才能进行贮存。贮存容器内必须放入适量的块状石灰或干木炭等吸湿剂,以防反潮。低温贮存香菇必须在低温通风处贮存,有条件的可把装香菇的容器密封后置于冰箱或冷库中贮存。避光贮存光线中的红外线会使香菇升温,紫外线会引发光化作用,从而加速香菇变质。因此...

    7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栽培杏鲍菇慎防菇蚊
    栽培杏鲍菇慎防菇蚊

    为害杏鲍菇的菇蚊主要是黄足菇蚊,这种菇蚊分布范围最广,为害重,菇农应注意识别防治。一、形态特征1.成虫。雌成虫体长2.76-2.83毫米,翅展4.21-4.32毫米;雄成虫体长2.02-2.06毫米,翅展3.17-3.2毫米。体黑瘦,足黄色。2.卵。刚产下来的卵淡黄绿色,半透明,椭圆形,长240微米、宽156微米。3....

    10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催菇七法
    平菇催菇七法

    在平菇栽培中,只要菇袋发菌正常,对菌袋发满菌后不出菇或头茬摘完后,迟迟见不到二茬原基的情况,采取以下七法可以顺利出菇。一、温差刺激白天升高菇棚温度,夜间通风降温,人为拉大温差可刺激出菇。二、光照刺激菌袋长满后,每天卷起菇棚草帘,让日光照射一段时间(光强时不要直射)。日照不方便的地沟或菇房,可用电灯光照射。三、搔菌刺激对...

    250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干香菇要注意避光贮存
    干香菇要注意避光贮存

    光线中的红外线会使香菇升温,紫外线会引发光化作用,从而加速香菇变质。因此,必须避免在强光下贮存香菇,同时也要避免用透光材料包装。(来源:瓜果蔬菜报)...

    7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三种香菇杂菌防治措施
    三种香菇杂菌防治措施

    1.木霉又称为绿霉菌。木霉侵害香菇培养基时,初为白色棉絮状,后期变成绿色。菌种如果被木霉危害,必须报废。对木霉至今没有理想的防治药物,创造适合香菇菌丝生长而不利于木霉繁殖的生态环境,是控制危害的根本措施。一旦发生木霉危害,立即通风降湿,以抑制木霉菌的扩展。处于发菌阶段的培养料感染霉菌后,可以采用注射药液的方法抑制木霉扩...

    272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金针菇黑头病防治技术
    金针菇黑头病防治技术

    1、病原菌黑头病又叫细菌性褐斑病,是一种假单孢杆菌,属于裂殖菌门、裂殖菌纲。病菌呈杆状,形成白色菌落,革兰染色呈阴性反应。2、病害症状细菌性褐斑病是引起金针菇褐腐的细菌性病害,对生产影响很大。病菌一般只侵染子实体的表面组织,不深入菌肉。子实体被侵染初期,菌盖表面出现小的黄色或苍褐色变色区,以后变成暗褐色的凹陷病斑,菌盖...

    180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春节上市前管理要跟上
    平菇春节上市前管理要跟上

    随着春节的临近,平菇生产进入关键时期,相继价格也会上涨,要想使平菇的产量和品质再上一个新台阶,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就应加强增产技术的应用,主要应抓好以下几点。1.稀土的应用。稀土能促进菌丝生长,增加干物质重,同时稀土也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提高产量。用20ppm的稀土液拌料栽培平菇,平菇产量能显著增加。2.植物生长激素的...

    160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金针菇罐头制作方法
    金针菇罐头制作方法

    金针菇除鲜售外,主要是制成清水金针菇罐头。其制罐工艺流程为:一、选料。选株形完整、菇柄长10-12厘米、菇盖直径15毫米以下的乳白色菇,除去有杂质和有病斑的菇后作原料。二、预煮。用隔层锅(菇不与铁、铜容器接触)预煮,锅内菇与溶液的比为1.5∶1,并添加0.6%柠檬酸水溶液。从煮沸时算起,约5-8分钟,以煮透为准。三、漂...

    14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白灵菇的生产栽培技术
    白灵菇的生产栽培技术

    一、栽培原料及菇房的处理栽培白灵菇所用菇房一般用蔬菜保护地设施,如日光温室、大棚等,种菇前最好能揭膜晒棚两周,料进棚前再用药剂熏蒸1次,一般房屋需整理粉刷后才可作为白灵菇出菇场所,进料前还要用药剂处理1次。二、栽培料的配制及灭菌1.栽培料的配制:棉籽壳100公斤、玉米粉5公斤、麸皮5公斤、石灰3公斤、石膏2公斤。2.堆...

    70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蘑菇种植中常见的错误
    蘑菇种植中常见的错误

    一、预湿不充分稻草应充分浸泡,以利发酵。浸泡不充分的稻草翻堆时需大量补水,在两次翻堆之前不能补足水分的不但以后很难补足水分,而且还会影响菌丝的生长。二、翻堆不匀翻堆时应按“生料放中间,熟料放两边;中间的放两头,两头的放中间”的原则。但很多人翻堆时不遵循上述原则,以致培养料发酵不匀,达不到翻堆的目的。三、采土不合要求有些...

    17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温棚金针菇栽培新技术
    温棚金针菇栽培新技术

    一、形态特征子实体丛生,菌盖直径2~15厘米,半球形,盖缘内卷,后逐渐展开呈扁平状。菌柄梗直,长2~13厘米,直径2~8厘米,上下近等粗,菌柄初期实心,后期中空。品种有2种类型,白色和黄色,白色适于加工成瓶装罐头,黄色适于鲜食和加工成干品。二、生物学特性1.温度菌丝生长适温16~28℃,最适温度为23℃左右,4℃以下与...

    285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枝条菌种的制作技术
    香菇枝条菌种的制作技术

    枝条菌种与传统的木屑菌种相比,具有制作技术简单、成本低廉、感染率低、菌棒发育良好、耐老化等优点。枝条菌种技术还可广泛应用在平菇、白灵菇等菇类菌种制作上,效果一样好。现将枝条香菇菌种的制作程序与方法介绍如下:选材备料制作菌种可选用的枝条有紫穗槐条、荆条、竹条及栎木枝条等,但以紫穗槐条为最佳。以紫穗槐条为例,枝条砍伐宜在秋...

    16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