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毛木耳出耳期有哪些管理技术

时间 : 09-20 投稿人 : 鸿卓 点击 :

一、控制温度

毛木耳出耳期有哪些管理技术 | 食用菌种植

耳片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6℃~35℃,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4℃~28℃,在此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耳片生长越快,温度低于18℃时耳片生长缓慢,温度超过35℃时,耳片生长受到抑制。当温度低于20℃,要减少通风,做好保温工作。温度超过33℃时要注意喷水降温,加强通风。

二、调节湿度

耳片生长发育阶段,需要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可通过人工喷水来维持空气的相对湿度,喷水时可用水管直接向耳片和空间喷淋,但主要向空间和地面上浇水。喷水要根据气候、耳片的生长状况而定,晴天、温度高、耳片大时,喷水量要大,每日喷水3~4次;阴天,耳片小时,少喷水或不喷水。当耳片边缘卷曲,变黑变硬时,表明环境中湿度不足,就要及时喷水。毛木耳耳片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即使耳片变黑变硬,干燥卷曲,喷水吸水复原后,又能恢复生长,因此在管理上应采取干湿交潜,使环境处于干干湿湿的状态,有利于提高耳片的质量和产量。

在高温期间,特别要做好干湿交替管理,如果长期处于高温高湿环境下,极易出现“流耳”.每次喷水后,结合通风换气,让耳片上过多的水散发掉。在连续阴雨天,必须加大通风换气,防止出现“流耳”。

三、增加光线

光线的强弱对耳片的质量影响较大,在强光下,长出的耳片肉厚,颜色深、柔软,绒毛粗而长,耳片干燥后,为黑色。在弱光或接近于黑暗的环境条件下,耳片颜色浅,为淡红色,耳片较薄,腹面绒毛细而短,不明显,干燥后耳片为红褐色,呈半透明状。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出耳环境的光照强度,来生产出不同质量的耳片,满足市场的需要。

四、保持通风

在耳片生长发育过程中,要吸收大量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如果耳棚内通风不良,就会造成一个高浓度的二氧化碳环境,耳片则不能正常分化形成,而长成“手指状”的子实体。在耳片生长后期,遇到温度高、湿度大时,就会造成“流耳”,因此在出耳期间,要保持耳棚内空气流畅,空气新鲜。由于通风与保温、保湿是相矛盾的,在通风时要根据温度和湿度来进行。温度低、湿度小,要减少通风;温度高、湿度大,要加大通风;在连续阴雨天时,要一直保持通风状态,降低湿度,防止出现“流耳”。

五、二茬耳的管理

毛木耳正常情况下可连收3~4茬,1~2茬量多质优,3茬以后的耳质较差。采收第一茬后,为促使迅速转潮生长第二茬子实体,管理上要注意如下环节:

1.清理耳基。第一茬子实体采收后,如耳基没除净,遇气温高时,易出现霉烂,导致杂菌污染,无法再生。为此,采收时要沿袋面整朵割下,并用利刀铲除穴口上的残留耳基。

2.控湿养菌。采后的菌袋要停止喷水3~5天,同时加强通风,并把阴棚上的遮盖物拉稀,增加光照,使表面水分收缩。袋内菌丝继续吸收养分,由原来生殖生长转回营养生长,此时温度应掌握在24℃~26℃,促进菌体复壮,为第二茬出耳提供强壮的菌丝体条件。

3.加湿诱耳。毛木耳采收后,培养基水分已消耗部分。为了诱导原基形成,必须用雾化水少量喷淋料面,每天正常揭膜通风,更新棚内空气;同时采用温差刺激,干湿交替,促进迅速形成原基,并分化成耳芽,长成子实体。

每一茬子实体采收后,由于袋内水分、养分含量都相对减少,所以在喷水的次数与喷水量上,要相应依次逐增,也可以喷洒一些增产素,以增加营养,促使耳片肥厚,提高产量。

相关文章

  • 微喷技术减少幼菇死菇现象
    微喷技术减少幼菇死菇现象

    使用微喷技术与普通灌溉相比用水量明显减少;在使用上人工相比,省时省工,劳动强度明显减小,仅需控制一两个开关即可;在夏季使用,降温效果明显。因为在高温的天气下,水温比气温低,棚室内进行微喷灌溉后,能够增加空气中悬浮的水分子,同时水蒸气可以带走部分热量,从而降低棚室的温度。一般每天喷水3-5次,棚温可比气温降低2-4℃;能...

    299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巧用菇脚出菇
    巧用菇脚出菇

    平菇采收后,菇脚都作垃圾处理,实在可惜。实践证明,菇脚为子实体的组成部分,可以重新萌发菌丝,开始新一潮菇的生长发育,形成正常的子实体。采菇时将菇脚收集起来,去掉腐烂的菇脚,留下健壮、无杂菌、无病虫的菇脚。将菇脚装入编织袋、木箱、纸箱等容器中;或者撕成蚕豆粒大小与部分发酵料混合,装入塑料袋中,稍加压紧,放在阴凉通风处培养...

    256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科学加工香菇两方法
    科学加工香菇两方法

    近日,泌阳县的王大力、鲁山县的张军强等读者给本报科技110热线打来电话,询问香菇加工方法。本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现将有关方法介绍如下:香菇采收后,应力争在当天加工、干燥,以免其发黑变质和腐烂。干制后的香菇香味更加浓郁,既可内销,也可出口。加工干燥的方法一般有日晒干燥和烘烤干燥两种。一、日晒干燥法香菇干燥以日晒最为方便...

    204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是植物吗,属于菌类植物?
    香菇是植物吗,属于菌类植物?

    香菇不属于植物,它是一种菌类植物,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的特产之一,一般会在北方生长,在民间有着山珍的称呼,是一种生长在木材上的真菌,营养价值极高,而且味道鲜美,可以治疗食欲减退。 香菇属于植物吗 香菇不属于植物,它是一种菌类植物,是世界第二大食用菌,也是我国的特产之一,一般会在北方生长,在民间有着山珍的称呼,...

    386 植物种类 香菇是植物吗 香菇属于什么植物
  • 双孢菇越冬期如何管
    双孢菇越冬期如何管

    大棚双孢菇越冬期一般指当年冬至以后到翌年惊蛰这段时期。这段时间气温低,菌丝处于极缓慢或停止生长阶段,可视菌层干湿程度采用干越冬和湿越冬两种方法管理。干越冬是指大棚双孢菇在整个越冬期停水,使菇床通风干燥,等待翌年春季管理。湿越冬是指秋菇生产结束后,床面停止用水,菇棚通风10-15天,让覆土基本干燥。菌床上面打孔,并松动覆...

    149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如何高产
    香菇如何高产

    密密接种。增长段木的发菌点。发菌点多,发菌面积大,就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菌丝侵透段木。段木栽培香菇,菇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靠段木吸收水份、蒸发水份,干湿交替的水份活动来实现的。接种眼增加,既便段木吸水速度加快,也便蒸发水份的速度加快,干湿交替的水份活动步骤进行,这就使段木内得到充分的氧气,加快菌丝向段木深刻吃料,加...

    223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防治菇床上出现鼻涕虫?
    如何防治菇床上出现鼻涕虫?

    鼻涕虫学名是蛞蝓,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柄眼目,蛞蝓科。为害食用菌蛞蝓主要种类有野蛞蝓、双线嗜黏液蛞蝓、黄蛞蝓等3种。为害严重的是双线嗜黏液蛞蝓。蛞蝓咬食原基和菇体,造成孔洞和缺刻,并留下黏液,严重影响菇体的商品性和产量。蛞蝓爬行于菇床中,携带和传播病害,常造成病虫杂菌从伤口侵染引发多种病害。防治方法如下:(1)在菇房...

    158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金针菇保鲜实用技术
    金针菇保鲜实用技术

    1、低温贮藏法(1)常温保鲜采收后的新鲜金针菇经整理后,立即放入筐、篮中。其上覆盖多层湿纱布或塑料薄膜,置于冷凉处(自然气温20℃以下),一般可保鲜1-2天。(2)简易包装后低温保藏新采收的金针菇经整理后,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袋(DpE)袋膜厚20毫米,分装,抽真空封口,将包装袋竖立放入专用筐或纸箱内,1-3℃低温冷藏。...

    280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蘑菇白腐病的防治
    秋季蘑菇白腐病的防治

    蘑菇白腐病是食用菌栽培中发生最为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发病重于春季,种植户应加强防治。具体措施如下:1.在菇床温、湿度不影响蘑菇生长发育的条件下,应经常开窗通风,降低房内温、湿度,将房内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95%以下,温度保持在18℃以下。这样,既有利于蘑菇的生长,又不利于病菌的繁殖与侵染,可有效地减轻病害。2...

    196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金针菇喷稀土液品质好
    金针菇喷稀土液品质好

    具体做法:每3天用稀土溶液喷1次,每次每平方米菇床喷施500毫升,同时每天喷清水保持相对湿度,当菇体长到符合标准时即可采收。生产实践证明,稀土溶液的浓度以每升含稀土200毫克效果最好,使用后菌丝生长整齐、粗壮,生物效益最高,可达88.3%,金针菇的蛋白质含量高达30.3%。但是,如浓度大于每升溶液含稀土200毫升,对金...

    105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二○○一年菌种系列介绍——平菇类
    二○○一年菌种系列介绍——平菇类

    菌类与菌名温型出菇温度(℃)转化率(%)子实体特点与品种特性皖杂一号广温型2-32400-420大丛生转潮快,不易碎,适宜代料广泛,高平3号高温15-36180-240叠生,盖中大、柄短,早熟播种后20天出菇,出菇快,整齐,是高温品种中较为理想的品种庐丰1号广温3-34380-420丛生,密集,菌盖低温时呈扇形,高产稳...

    245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保鲜四法
    平菇保鲜四法

    鲜藏。采摘后的鲜平菇因受市场影响短期内难以销售,可以采用鲜贮的方法。新鲜的平菇在室温下贮藏的时间受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影响较大。室温在3-5℃,空气相对湿度在80%左右时,鲜菇可贮存在1周。温度较高,湿度也要增加。菇量不多时,可将平菇放在装有少量冷水的缸内,可将缸口封严,气温即使达到15-16℃,也可保藏1周左右。还可将平...

    200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花菇的形成及栽培技术
    花菇的形成及栽培技术

    花菇在香菇之中,质量最佳,经济价值最高。由于它具有菌盖肥厚,外观美丽,有白色辐射状或菊花状的裂纹,肉质细嫩,香味浓郁,营养丰富等特点,所以,在国内外市场上,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同时也是香菇同类产品中最有竞争力的一种。一、花菇形成的原因。花菇是在特殊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冬季气温低,空气干燥,温湿差大的条...

    14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白灵菇的贮藏保鲜
    白灵菇的贮藏保鲜

    白灵菇菇体肥大洁局,营养丰富,口感特佳,市场价位高,是目前很具发展前途的珍稀菌类。白灵菇采后3~6天,菇体内的水分会大量散失,菌褶变褐,风味变劣,商品价值大大下降。故延长产品的保鲜时间,是适应市场需求和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适宜条件白灵菇贮藏的最适温度为-0.5~0.5℃。温度过高会加快色变或衰老,甚至腐烂;过低又会造成...

    60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立秋后食用菌的出菇管理要点
    立秋后食用菌的出菇管理要点

    立秋已过,夏季的酷暑慢慢开始褪去,也即将迎来一年中秋高气爽的时节,这个时节是食用菌生产比较热闹的时期。秋季出菇异彩纷呈,冬季栽培的制种如火如荼,较多品种的发菌正在进行。本季应以发菌管理为重点,正在出菇和准备出菇的应不失时机做好管理,确保理想出菇。早秋平菇该阶段的管理重点应强调一个“水”字:常规栽培的,出菇后菌袋失水严重...

    10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