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平菇栽培:严把制种关

时间 : 12-04 投稿人 : 向露 点击 :

母种→原种

平菇栽培:严把制种关 | 食用菌种植

购买试管母种时,要注意鉴别母种的优劣,仔细检查试管中菌丝的生长情况,以免买到老化的母种。一般来说,健壮的母种表现为菌丝洁白、粗壮、尖端整齐。若菌丝干散或培养基收缩,瓶底有黄色积水,说明菌丝已老化,请勿购买。

从母种到原种,是菌种第一次扩大培养的过程。具体方法:

材料准备:试管母种、啤酒瓶(按照1个试管母种接种12个啤酒瓶的用量准备);玉米粒或麦粒(按照1个啤酒瓶盛250~300克玉米粒或麦粒的用量准备)等。

操作过程:先处理培养料,若选用麦粒,需将其用水浸泡24小时(中间换3次水,以防酸化);若选用玉米粒,因其种皮较厚,不易泡透,需将其煮熟后使用。注意,煮玉米粒时要把握好火候,既不能让玉米粒“开花”,也不能外熟内生。

当啤酒瓶内装入培养料的量为瓶的4/5时,用棉塞封口,外用牛皮纸包裹,以防高温灭菌时蒸汽浸湿棉塞。而后将瓶子摆放到蒸锅上高温灭菌12小时左右。

灭菌完毕后,待瓶温降至30℃,再将其转移至无菌接种箱内进行接种,即用接种针从母种试管内挑起少许菌丝,快速放入啤酒瓶内,用棉塞封口,外用牛皮纸包裹。然后,把接种好的啤酒瓶放在温度约25℃的室内保存,以促发菌丝生长。一般经过20~25天即可得到原种。

提醒:好的原种菌丝密集、洁白、长势均匀、粗壮,呈棉毛状,且有爬壁现象。原种长满瓶后,需立即扩大繁殖为栽培种,否则一旦营养耗尽,菌丝就会衰老,甚至死亡。

原种→一级栽培种

原种扩大繁殖便为栽培种。但是由于原种数量较少,若直接转移至菌袋内进行出菇生产,不仅因菌种少、菌势弱而导致发菌期延长,还会因菌袋两头的生长速度不一致而导致出菇不均匀。故建议菇农采取先小袋后大袋的制种模式,即先将原种接种到小菌袋内进行小袋制种,而后再转接至大菌袋内进行正式栽培,这样一来就能保证有足够的发菌速度和整齐度,且菌势强,感染杂菌的几率小。

材料准备:一级棉子壳(加水湿润,直至手握时指缝有水而不下滴为宜,加入适量的石灰调节酸碱度,搅拌均匀即可);小菌袋(规格18厘米×40厘米×0.03厘米或22厘米×45厘米×0.04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用量按照1个啤酒瓶分装10个小菌袋准备)等。

操作过程:先把事先备好的培养料棉子壳装入小菌袋中,两头扎紧,然后置于蒸锅上高温灭菌,当温度达到100℃时持续20小时。灭菌完毕后,将其置于通风阴凉处降温,当温度在30℃以下时即可接种。为了便于接种,可用接种匙把啤酒瓶内的原种全部倒在小盆内,或先用胶带在啤酒瓶上缠几圈,而后把瓶子击破,将碎玻璃去除,把原种装入小盆内待用。接种时,用接种匙把原种装入小菌袋的两头即可。最后要把接好种的小菌袋放置于温度较恒定的地方培养,一般20天左右菌丝可长满全袋。

提醒:在摆放接好种的小菌袋时要注意,由于菌袋中还残存余热,且菌丝在生长中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不宜堆放过高,一般呈“井”字形堆放3~4层即可,以利于通风散热,避免“烧菌”。另外,一级栽培种在培养过程中要经常进行翻袋,防止热量积聚,同时也要检查菌丝生长情况及有无感染等,一般整个培养过程翻袋3次即可。菌丝长满后需立即转接至大菌袋,不然易造成菌丝老化,降低其生产效能。

一级栽培种→二级栽培种

目前平菇栽培多以生料栽培为主,培养料以棉子壳为主,另外适量加入玉米心、麸皮、石灰或石膏、糖或玉米面、微量元素、无机盐等,以使营养全面、均衡。由于为生料栽培,故培养料用前要进行药剂杀菌处理。方法:在培养料加水掺混时,拌入克霉灵(二氯异氰尿酸钠),每0.5公斤克霉灵拌500公斤培养料,然后用塑料薄膜将其覆盖,闷12小时左右,最后,将培养料分装于大菌袋中即可。注意,该环节宜采用“四层菌种三层料”的方式进行分装播种,以加快发菌速度,提高出菇效果。按照此方法,一小袋栽培种可分装2~3个大菌袋。

相关文章

  • 平菇喷施营养液注意事项
    平菇喷施营养液注意事项

    在秋季平菇出菇后期,为了增强出菇后劲,应该添加营养液进行追肥。营养液配方:尿素150克、糖500克、食盐100克混合后,加清水50千克,选用高压雾化喷雾器进行喷施。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喷施时应注意喷头不要正对着子实体,同时还要注意“四不喷”:①幼小菇蕾不喷,以免其“肿死”。②刚采过菇或有菇残体处不喷...

    12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稻麦草栽培鸡腿菇的发酵方法及质量标准
    稻麦草栽培鸡腿菇的发酵方法及质量标准

    栽培鸡腿菇,最丰富、最廉价的原料是稻草和麦草。为了使农村丰富的稻、麦草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地应用,转化增值,造福于民,现将利用稻、麦草栽培鸡腿菇的原料发酵方法及质量标准浅述如下:一、原料预湿。用来栽培鸡腿菇的稻、麦草必须新鲜、干燥,无霉烂变质,未被雨淋,色泽金黄色或黄白色的隔年陈草或存放在2个月以上的当年草。建堆前,草料必...

    57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菇水分管理的注意事项
    草菇水分管理的注意事项

    草菇是高温型菇类,适宜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生长,以培养料含水量在7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90%~95%为宜。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时,草菇子实体生长缓慢,表面粗糙无光泽;空气相对湿度高于96%时,菇体容易坏死和发病。因此,喷水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注意时间喷水最好在早晚进行。二要注意温度喷雾用的水最好在菇棚(室)内放置一...

    23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黄菇病的发生与防治
    平菇黄菇病的发生与防治

    1、发病症状。黄菇病多从幼菇菇盖或小菇菇柄与菇盖连接处发生,发病后幼菇菇盖或小菇菇盖凹处出现淡黄色斑块,幼菇菇体发黏,停止生长而死亡,小菇菇体生长缓慢,失去弹性,稍触碰即会折碎,继而菇体发黏萎缩,散发出腐臭气味,病情迅速蔓延,会导致栽培料面发黏而停止出菇。2、发病原因。平菇黄菇病的病原菌为假单孢杆菌。①该菌适生于环境潮...

    28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猴头菇速生高产栽培技术
    猴头菇速生高产栽培技术

    猴头属于一种食用真菌,子实体肉质鲜,清香可口。近年随着猴头菌人工栽培面积的逐年扩大,产量也在不断提高。现将猴头速生高栽培技术整理介绍如下。1.选料与配料选新鲜干净的锯末或棉籽壳为原料。若原料不新鲜,使用前应经烈日曝晒2~3天。大批量生产应一次备足原料,并放在防潮、通风良好的场地贮存。配料时应选将65%的锯末(如锯末过细...

    50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菌中珍品---金福菇
    菌中珍品---金福菇

    金福菇是台湾洛巴依口蘑的商品名,日本称之为白色松茸,是一种珍贵天然保健食品和高品质食用菌。其菇体圆正,菌肉肥厚嫩白,营养丰富,每100克干品中含粗蛋白27.56%,粗脂肪7.85%,总糖38.44%,粗纤维8.20%,味微甜而鲜,菇香浓郁口感好。干品每公斤售价180-200元。温度在15-32℃之间均可生长出菇,室内室...

    241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玉米粒先浸后煮制作平菇菌种
    玉米粒先浸后煮制作平菇菌种

    玉米粒因其营养较丰富,制作的菌种具有菌丝萌发早、吃料快、抗衰老能力强、产量高等优点。一般是采用单一的浸泡法或煮熟法,因为用石灰水浸泡、水煮时间掌握不当及所用的药品残留对菌丝生长有不良影响,笔者经多次改进,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1、玉米粒浸泡和水煮。选无霉变、颗粒饱满的玉米粒,先用清水浸泡10小时--12小时...

    62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菇棚里的蝼蛄怎样防治
    菇棚里的蝼蛄怎样防治

    蝼蛄,在食用菌生产中,其爬行速度很快,而且尚能飞行,行踪不定,很难使用喷洒药物予以杀灭,可自制毒饵予以毒杀:豆饼粉和麦麸炒香,与辛硫磷配成50∶50∶0.1的比例,拌匀后,每晚放于菇棚的边角即可,如果用土将毒饵覆盖,蝼蛄可钻入土堆,不受惊吓,昼夜尽可吃食毒饵,毒杀效果更好。(综合)(来源:农业科技报)...

    51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菇蕾及幼菇死亡的原因及防治
    菇蕾及幼菇死亡的原因及防治

    一、温度过高当菇蕾形成和生长时,菇棚(房)的温度突然升高或连续数天在20℃以上,再加上通气不良,菇蕾就会萎缩变黄,最后死亡。这种情况常发生在秋末或早春,因菇蕾在低温条件下形成,其营养是由菌丝向子实体运送,而当温度突然升高时,营养又由子实体倒流回菌丝体,菇蕾因得不到营养而死亡。防治方法:密切注意气温变化,根据天气预报调节...

    237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用沼渣栽培平菇?
    如何用沼渣栽培平菇?

    一、备料。取充分腐熟的沼渣,用薄膜覆盖,以防害虫在沼渣上产卵,沥水24小时备用。选择新鲜无霉变的棉壳,翻晒1~2天。二、配料。按沼渣60%、棉壳40%,或者沼渣70%、棉壳30%配料,先将棉壳用水拌湿,然后与沼渣拌匀。含水量以手捏有水滴,但不滴下为宜。三、做菇床。选择通风透光的室内或室外,若是楼上地面,要用塑料薄膜垫底...

    5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棚室西红柿与平菇高效套种
    棚室西红柿与平菇高效套种

    在温室和塑料大棚内将平菇与西红柿进行套种栽培,既能为平菇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又可充分利用空间增加土地利用率,提高菌菜的产量和品质,显著增加经济效益。一年可种两季蔬菜两茬平菇,经济效益极为显著。现将其高效套种技术介绍如下:1.茬口合理安排西红柿是一种生长期比较长的蔬菜,冬季棚室生产,与中、低温型平菇套种极为合适,种...

    7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白灵菇栽培管理新技术
    白灵菇栽培管理新技术

    白灵菇是阿魏菇的白色变种,是一种适应性强,生产周期短,栽培容易的食用菌。现将其管理新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白灵菇属中温型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27℃,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因此,栽培季节应安排在9月上旬接种,10月中旬进入长菇期;春季宜在2月上旬接种,5月中旬出菇结束。二、出菇期管理。接种后发菌...

    71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夏栽平菇效益可翻倍
    冬夏栽平菇效益可翻倍

    常规栽平菇,一般在春、秋两季进行。如在夏、冬季两季反季节栽培使平菇上市供应,售价比通常高2--3倍,既丰富了菜蓝子,又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其反季节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栽培季节安排。平菇菌丝在5-35℃气温条件下均能生长,以23--27℃最为适宜。原基发生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温度为6-22℃,以15--18℃为最适宜...

    43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食用菌“暴发出菇”技术要点
    食用菌“暴发出菇”技术要点

    所谓“暴发出菇”,意指食用菌栽培时,通过人为调控,使菌袋后熟时间延长(10天以上),积蓄最大数量的生物能量,使出菇形成“暴发”之势,变常规栽培长达3~5个月、生物学效率100%、3~4潮出菇为“暴发出菇”,其总体产量一次性出齐,生物学效率最高可达到160%的生产效果,既缩短了栽培管理时间,又可提高菇品的质量及商品价值,...

    29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袋栽平菇高产稳产五要点
    袋栽平菇高产稳产五要点

    科学选用菌袋菌袋规格在实际生产中,要依据不同的栽培时间,选取相应规格的菌袋。夏末秋初选用20×40厘米或22×45厘米的菌袋,秋季选用24×45厘米或25×50厘米的菌袋,秋末冬初选用25×50厘米或26×52厘米的菌袋,冬季选用25×50厘米或28×55厘米的菌袋。菌袋质量菌袋不要选用透明度较高的塑料袋,应选用颜色稍...

    47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