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平菇菌墙栽培防病五要点

时间 : 01-05 投稿人 : 小亚轩 点击 :

填土的消毒处理平菇菌墙栽培时,填土一定要取清洁土,并在使用前作消毒处理。填土应预备两种:一是供封边用的,要选黏性较大的土,以防菌墙漏水;二是供内部填充的,要选肥沃的菜园土。无论哪一种土,都要在地表面10厘米以下挖取,并在阳光下晒3~4天,然后加入1%的石灰、0.1%的多菌灵拌匀消毒,作内部填充的营养土另加0.5%的磷肥、0.3%的尿素。

平菇菌墙栽培防病五要点 | 食用菌种植

菌袋不可过长菌袋长以25厘米为好。

垒菌墙不能在菌袋刚发满菌丝时就脱袋垒墙,应在吐黄水后(达到生理成熟)或开始形成原基时再垒。垒墙时,生理成熟度一致的垒在一起,这样出菇整齐,管理方便。

补水应根据平菇生理需要及土、料的干湿情况适时、适量补水。前期菌袋内含水量高应少补,使土壤湿度达到20%即可。采一潮菇后,可补1次大水(应在停水养菌几天后进行)。注意补水不要过猛,防漏水。

调节空气和料面的湿度采完前潮菇后,不仅要向菌墙内补水,而且还应给空气加湿,保持料面湿润。并保持空气湿度在80%左右。(尚鸿雁)

相关文章

  • 花菇的立体栽培技术
    花菇的立体栽培技术

    花菇是菌盖上带有色纹的香菇,它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畸形菇。龟裂纹越多越深、越宽越白越好。其栽培技术如下:袋料栽培花菇,以选用果树、栎树木屑为好,杨树、柳树、桑树、槐树、椿树、桐树等阔叶树的木屑以及棉子壳、玉米芯、棉秆、豆秸等经过粉碎后也可使用,但要求原料一定要新鲜。凡含有芳香性物质的树如松树、柏树、杉树等一般不能...

    93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转潮期管理
    平菇转潮期管理

    平菇转潮期管理十分重要,管理不当会造成菇蕾枯萎死亡,甚至整批菇失收。1、温度管理。保持棚内温度适宜出菇,一般夜间不低于4℃,白天在10℃以上,温差不能过大。2、增加新鲜空气。平菇转潮期菌丝体呼吸作用旺盛,会消耗大量的氧气,此期通风换气不够会造成生理代谢障碍,影响子实体正常发育,易造成菇蕾死亡。注意不要通风过大,否则水分...

    183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水稻接茬种蘑菇
    水稻接茬种蘑菇

    水稻收割后接茬栽培蘑菇,不仅可以增加冬闲稻田收入,还有利于改良稻田土壤,培肥地力。配料发酵。每亩用稻草10吨、干牛粪8.7吨、过磷酸钙165公斤、石膏粉270公斤、民素82公斤,进行预堆料。先把干牛粪粉碎过筛,预堆1天,再一层稻草一层粪堆料,堆长8米,宽1.5米,高1.5米。从第二层开始,每铺一层稻草浇1次水。堆好后上...

    26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杏鲍菇怎样才能多出菇
    春季杏鲍菇怎样才能多出菇

    怎样使杏鲍菇春季多出菇?记者就此问题请教了我省食用菌有关专家。专家讲,据生产实践证明,要抓好以下几点:1、控制环境:尽量将环境温度维持在生长范围内,杏鲍菇的生长温度为6-25℃。在6-15℃时菇体生长迟缓,但菇体组织细密、色泽美观,可培育出优质菇。2、蕾期管理:一要加强通风,才能促进菌盖生长,抑制菌柄生长。二要减少用水...

    24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腿菇的盐渍加工
    鸡腿菇的盐渍加工

    1.采收加工盐渍鸡腿菇的菇体,应在菇蕾期即菌环紧包菌柄、菌盖表皮浮现出平伏状鱼鳞片、高度10~15厘米时迅速采收。若在菌环松动后采收,将影响盐渍菇的品级。采收时应按鸡腿菇大小分开放置,轻拿轻放,保证菇体完好,菇脚切削整齐、干净。2.清洗将采收分类的鸡腿菇置入干净的清水中漂洗干净,冲刷净后捞起。3.杀青将干净的清水注入铝...

    16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催菇有办法
    平菇催菇有办法

    在平菇栽培中,有的菌袋发满菌后不出菇或头茬摘完后,迟迟见不到二茬原基。以上这两种情况,只要菇袋发菌正常,菌种温型合适,采取如下措施是可以顺利出菇的。一、温差刺激:白天升高菇棚温度,夜间通风降温,人为拉大温差可刺激出菇。二、光照刺激:菌袋长满后,每天卷起菇棚草帘,让日光照射一段时间(光强时不要直射)。日照不方便的地沟或菇...

    260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退菌的防治
    平菇退菌的防治

    1.症状菌种块萌发正常,吃料较正常偏慢,种块处呈放射线状生长,当菌丝长度在4~5厘米时,从种块开始菌丝逐渐稀疏,尖端菌丝较为浓密、浓白并继续发展,后边的随之淡化、稀疏,最后整个菌袋表面呈略灰白甚至无菌丝状。播种后40天,菌袋呈灰白色,没有正常的洁白,看不到浓密的菌丝,50多天后多不出菇,勉强现蕾,很是稀少。2.处理办法...

    138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保湿有技巧
    平菇保湿有技巧

    目前,种植平菇产量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平菇采收后,其培养料含水量过低。但此时平菇菌丝体已布满整个培养料,很难补充水分。如何使培养料保湿,多产菇,就成为平菇能否高产的重要因素。其技巧有三:一、菌棒墙式覆土保湿在棚内按菌袋的长度铺设一条15~20厘米厚的土埂,把发好菌即将出菇的菌袋脱去塑料袋(称其为菌棒)。将菌棒整齐排放...

    215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沼渣种菇技术
    沼渣种菇技术

    沼气发酵通常以人畜粪便为主,目前随着养殖业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农村散养户相对减少,沼气发展由于缺乏发酵原料而陷入了困境,不少以前建成的沼气池因此而停用。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的新技术,可使因缺乏发酵原料而停用的沼气池重新焕发生机。农作物秸秆作沼气发酵原料主要分为全秸秆沼气发酵、秸秆与人畜粪便混合沼气发酵两种。不同的发酵原料...

    11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蘑菇绿霉污染防治措施
    蘑菇绿霉污染防治措施

    在生产中严防在接种箱或接种室施用过量甲醛,以免甲醛变成甲酸,形成酸性环境。培养室周围应撒施石灰粉,发现有被绿霉污染的菌种,应及时挖除。播后要及时检查菌种块,发现被绿霉污染,立即挖除并补上新种块。尽量选择在低温干燥的季节栽培,减少发病。菌丝愈合阶段用塑料膜覆盖,通气适量,注意降温。后期塑料膜不可揭起过早,以防愈合中菌块受...

    116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蘑菇蜜饯的加工技术
    蘑菇蜜饯的加工技术

    蘑菇蜜饯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口感好,是人们十分喜爱的传统风味食品。其加工技术简便易行,普通家庭即可制作生产。一、选料与处理。选菇形饱满而不开伞,无机械损伤的蘑菇。洗后将菇体立即置入0.05%焦亚硫酸钠溶液中,淹没菇体以达到护色目的。二、切片。用不锈钢刀片将菇体切成40毫米×10毫米左右、大小一致的菇片,切片后倒入0.0...

    261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灵芝、猴头、黑木耳的采收与加工
    灵芝、猴头、黑木耳的采收与加工

    食药用菌同众多的农产品一样都有着各自的最佳成熟期,如采收过早或过晚都会直接影响其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因此,适时地科学采收食药菌品,对于提高其经济效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将黑木耳、灵芝、猴头菌的科学采收与加工方法分别介绍如下,供您在生产中参考、选用。一、黑木耳正常管理30天左右,耳片已充分展开,达到生理成熟,即可采收...

    177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春宜栽杏鲍菇
    冬春宜栽杏鲍菇

    杏鲍菇冬春栽培,菌肉肥厚、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欢迎。栽培时间:从播种到出菇约需50—60天,一般可安排10月至次年2月,制栽袋,11月至次年3月均可出菇,可在室内或室外大棚育菇。培养料配方:配方一:棉籽壳60%—70%,麸皮15%—20%,棉籽粉10%—15%,糖1%,碳酸钙1%。配方二:杂木屑68%—...

    8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蘑菇采摘后如何追肥好
    蘑菇采摘后如何追肥好

    蘑菇在产菇高潮后,肥料消耗较多,需进行追肥,以保持稳产高产。怎样追肥效果好呢?葡萄糖水。取葡萄糖100克,加水10公斤,充分溶解后再均匀喷洒于菇床上。可以使蘑菇盖厚柄粗而达到增产效果。食盐溶液。取食盐50克,加水10公斤,待充分拌匀溶解后,在出菇高峰期喷洒,可以使菇体洁白壮实,从而提高质量和产量。草木灰水。取新鲜草木灰...

    3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瘤状菇症状介绍与防治方法
    瘤状菇症状介绍与防治方法

    金针菇菌瘤大多数在第一茬菇采收后,第二茬菇未形成时出现。形成时从栽培袋内部出现菌瘤块,逐步长大,看上去小的如蚕豆,大的如鸡蛋。菌瘤表面呈细小根瘤状颗粒,每个颗粒表面光滑,外形不规则,大小不一。有单独一块,也有几块连在一起。前期较硬,后期一般在18℃以上时开始慢慢腐烂。生长前期不易发现,中期露出培养基表面或把栽培袋胀起才...

    25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