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是蜗牛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环境条件之一,实践证实光照是搞高蜗牛生产力,尤其是提高产卵量的一种有效手段。
蜗牛怕强光照射和刺激。在自然界中太阳出来,蜗牛就会躲藏在阴暗潮湿处,光照迫使它们在夜间活动,白天休息,故称蜗牛为昼栖夜行动物。但不是说蜗牛不需要光,而应有较弱的散射光。蜗牛一般栖息在光照度100勒克斯左右的阴暗潮湿环境里,能正常采食所需要的光照度是很低的,可以在5-30勒克斯的光照度下找到食物。在室内采用木箱或多层砖床(台)饲养蜗牛,其木箱内的光照度仅有60勒克斯,而多层砖床内的光照度更低,只有40勤克斯,显然低于蜗牛正常栖息所需要的光照度。因此,在饲养蜗牛时应特别注意饲养室内的光线,应保持一定的光照。
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蜗牛也无法生活,性腺也不能成熟,更不能交配产卵。因此,若利用防空洞、地洞、山洞饲养蜗牛时,其内不能完全黑暗,必须最少有50勒克斯光照度的光线,以便能刺激和促进蜗牛性腺的发育成熟。以红色光线为佳,一般在50平方米的面积内安装1个25瓦的红色灯泡即可。
蜗牛的繁殖过程,尤其是卵的形成过程,受着光照、神经和体液综合因素的制约。适当增加光照时间,能使蜗牛生殖系统的机能加强,促使卵子的成熟,使产卵量增加。据法国蜗牛养殖中心测定。蜗牛每天用红灯照射13小时生长得最快;蜗牛在灯光下照射18小时比照射24小时繁殖得好一些。一般增加光照的蜗牛产卵量比不增加光照的蜗牛高20%-30%。这是促进蜗牛生长发育与性成熟的光照最佳条件。同时给蜗牛补充一定量的光照后,蜗牛的采食量相应地增加,这是由于生理上适应多产卵对营养需要增多的结果,而不是因为多吃料而引起多产卵。
蜗牛虽然对光照强度要求不是太高,但如果光照强度太弱,则不利于蜗牛活动、采食,达不到光照的目的。光照强度太强,也不利蜗牛生长,甚至造成死亡。
(农村养殖技术2001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