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罗非鱼养殖如何除去泥腥味

时间 : 2023-05-25 09:16:01 投稿人 : 山柳 点击 : 加入收藏

《海洋与渔业》记者李奕雯

罗非鱼养殖如何除去泥腥味 | 淡水养殖

罗非鱼肌间刺少,肉质细嫩有弹性,且富含蛋白质、脂肪以及钙、磷、铁、维生素等,由于营养价值较高,市场售价适中,肉味鲜美,适宜多种烹饪方法,而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

但是有不少人吃罗非鱼时会觉得有一股令人难以下咽的泥腥味。泥腥味让一部分人放弃购买罗非鱼,也影响了罗非鱼的塘头收购价格。不少鱼中往往以此为借口,压低罗非鱼收购价格。如今饲料成本在上涨、病害又时有发生,本来利润就微薄的罗非鱼养殖业可再也经不起养成上市时这最后的掉价损失了!为了能卖个好价钱,罗非鱼养殖过程中该如何做才能除去泥腥味呢?

一、泥腥味产生的原因

实际上,所有水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泥腥味,这是由它们的生长环境所决定的,只不过有些罗非鱼生长的水环境好,肉质中的泥腥味食用时感觉不出来,而有的罗非鱼生长的水环境差,导致鱼肉泥腥味很重。为什么有的罗非鱼会有让人难以下咽的泥腥味呢?产生泥腥味的罪魁祸首是一类叫做土霉味化合物的物质。土嗅素就是土霉味化合物中的一种,它最初是在放线菌中被分离出来的,随后人们在许多蓝藻中也有发现。水体中的许多蓝藻,特别是淡水中生长的蓝藻如鱼腥藻、微囊藻等都能产生土嗅素,有的蓝藻土嗅素只产生在细胞内,细胞死亡解体时才释放进入水体,而有的蓝藻能直接分泌并释放出来,所以水质差、水体较肥、易暴发蓝藻水华、滋生细菌的池塘,就易产生大量的土嗅素,并导致水体和鱼体也产生浓烈的土霉味和鱼腥味。

二、除去泥腥味的方法

原来,罗非鱼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泥腥味,主要是由水体环境好坏决定的,而水体环境又是由细菌、微藻等生物种类和数量决定的!明白了罗非鱼泥腥味产生的原因,我们就好对症下药了。下面列举8种去除泥腥味的方法,供参考。

1、把好水源关。水源好,引入池塘后,池水中相应就无较多细菌、病菌、有害微藻,好的水源不但能有利于整个养殖的成功,还能减少罗非鱼泥腥味的产生。同时,在池水过肥老化、藻-菌相失衡倒藻时,也有较干净、安全的水源进行换水。

2、选择海边的滩涂或入海口等地区进行养殖。海边的滩涂或入海口等地区水体有一定盐度,而分泌产生土嗅素的蓝藻、细菌大多不易在此环境中生长成活。这也就是海水或半咸淡水中生长的罗非鱼无泥腥味,肉质细嫩,口感较好的主要原因。

3、改用水泥池而不用土塘养殖。土池一般底泥较厚,易滋生细菌等有害微生物,而且也容易出现溶解氧低下的情况,如今不少罗非鱼是肥水养殖,一但水体溶解氧低下,池塘能量、物质循环不畅通,池水极易恶化发臭。细菌、蓝藻等更易生长,造成水体甚至鱼体都有一股浓烈的鱼腥味。

有的人也许要苦恼了,上面的三个条件似乎都没办法做到!池塘不在离海区近的地区,家里就几口土池难道要下血本改造成水泥池?养殖罗非鱼的收益不比名贵鱼类,这样做显然不划算。别着急,下面还有高招!

4、土池养殖前做好清池、清底工作。如果因为条件有限只能进行土池养殖的话,那么放苗前的清池、清底工作一定要彻底。养鱼前最好排水空池,把池塘的底泥翻过晒干,彻底清池除去或减少池塘腐殖质,以减少细菌大量滋生的机会。底质好了,才能保证养殖过程中水质也好。

5、养殖过程中以人工饲料喂养。罗非鱼由于易养殖,耐肥水。不少养殖户大多喜爱采用肥水立体养殖模式,投放许多粪肥进入池塘,以减少饲料投喂而降低养殖成本。在饲料不断涨价的时候,这样做在一定程度是可以起到降低养殖成本的作用,但是粪肥会带入许多病菌进入池塘,易引发多种疾病,另外,粪肥中的许多有机质难以快速分解还会造成水体过肥,引起蓝藻等耐污藻类的生长。这样养出来的鱼就极易产生泥腥味了。所以为了减少风险还是少投粪肥,多使用人工饲料喂养罗非鱼为好。

6、养殖过程注意水质调控遥水质保持活、爽、嫩,尽量做到活水养鱼。保持池水透明度在25~35cm。投料要注意控制,不要让残饵污染了池水,pH值保持在7.0~8.0。可以定期使用生石灰调控pH值,生石灰同时还可以消毒杀灭一定量的细菌。还可以半月使用一次芽孢杆菌或光合细菌调节水质,促使水体中有机质等快速分解,抑制有害细菌、藻类的生长增殖。另外,还要准备一定的增氧设备。如果过程中发现蓝藻等有开始大量繁殖的势头,可以采取适当换水,或引入其他具有良好藻类的池水到池塘中。

7、往池塘中洒盐或加海水。如果没有滩涂等半咸淡水的条件,也可以人工创造出一定的条件。养殖过程中在水体中加适当的盐或海水,保持水体盐度在5左右可以起到促进亚硝氮等物质转化,减少有害细菌生长繁殖的作用。有一定盐度的水体,许多分泌土嗅素的藻类、细菌生长不好,也能除去水体的泥腥味。但经常这样做会增加养殖成本。

8、使用微生物制剂或特殊添加剂伴料投喂。有的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使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等多种有益菌拌在饲料中投喂,结果发现养成的罗非鱼基本没有泥腥味。还有一家茂名的养殖场自己发明了独家饲料配方,饲料中添加了一种海洋生物提取物———海洋水解蛋白,据养殖技术人员说能有效减少罗非鱼养殖过程中泥腥味产生。

9、上市前清水吊养一周。如果没有采取上述措施,还可采用一个有效的方法:清水吊养。一般的做法是:成鱼上市前的一周,将捕获上来的成鱼换到一个水质干净的水泥池中进行暂养,也可以用含一点盐度的清水暂养,一般7~10天的时间鱼体内的泥腥味可以除去。

上述方法,其实万变不离其中,都是采用措施保证水质良好,让能分泌产生土霉味化合物的细菌或蓝藻无法大量繁殖,从而让它们无法分泌土霉味化合物或只有少量化合物进入水体或鱼体,也就是说调控好水环境就能除去罗非鱼的泥腥味了。

本文由《海洋与渔业》杂志社授权中国养殖资料网转载。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授权,擅自转载此文引起的法律纠纷,责任自负。

相关文章

  • 野外泥池塘防病养鳖新技术
    野外泥池塘防病养鳖新技术

    野外泥池塘养鳖,是我国农村采用较多的养鳖模式,因其养成的商品鳖较工厂化直接养成的商品鳖色泽好,口味鲜,所以市场价格也较高。但多年来因野外泥池塘养鳖受气候、池塘条件与养殖技术的影响,病害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一、野外泥池塘防病精养新技术1、外养鳖泥池塘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泥池塘精养安全和高产高效的目的,养殖池塘应符合防病、安...

    2829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户成功处理轻度泥浑水
    河蟹养殖户成功处理轻度泥浑水

    一、塘口情况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薛陈村,河蟹养殖户王老板在薛陈村有个35亩的塘口,拿的本地苗,放养密度1300,沟深1.2米,水草以伊乐藻为主。4月20日来电咨询好润水产药店周庄店反映水有轻微的泥浆浑,4月17日上菌种调水,4月18日肥水。接电后,好润技术员立即前往王老板塘口测水调查。PH:8.8亚硝酸盐:0.05氨氮:...

    65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如何留取白虾苗种
    如何留取白虾苗种

    (1):长毛对虾收捕时农历七月下旬至八月中旬,白虾苗体长不超过2cm较多的塘,要注意将白虾苗留在塘内。一般放虾时,长毛对虾先出闸,最后才是大量的白虾苗出闸,这时就要及时关闸,反复多次放虾,可将长毛对虾放完捕尽并留住白虾苗。(2):密切注意海区白虾苗旺发情况,当最后一次虾苗出现时,采取疏网进水密网排水的办法纳入白虾苗。(...

    2800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喂食乌龟的五个原则,初养者一定要牢记
    喂食乌龟的五个原则,初养者一定要牢记

    初养龟者,问得最多的问题之一:喂龟。喂不喂、几时喂、喂什么、喂多少…?【警告】如果你认为自己还是一名新手,千万不要跟别人比龟的“快大”,而应该比身材、比活力!一,适温原则。龟和鱼都是冷血动物,它们体内消化酶的活性,会随体温变化而变强或变弱,低于或高于适温,酶都会失去活性,不能消化食物,表现为闭口。龟的最佳适温通常理解为...

    224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花鲈养殖之盾纤虫病防治技术
    花鲈养殖之盾纤虫病防治技术

    1.发生花鲈盾纤虫病各网箱鱼群均见发病。但由于苗种来源不同,病情有轻有重,死亡率有高有低,部分鱼群感染率几乎高达100%,数日内累计死亡率高达20%以上。2.病因与牙鲆、大菱鲆、真鲷、黑鲷、六线鱼相同,该病因种名未定的盾纤虫感染所致。全长6~11厘米患鱼体表病灶均见盾纤虫大量寄生,病重患鱼并发链球菌感染。3.症状患鱼外...

    586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巴沙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巴沙鱼池塘健康养殖技术

    巴沙鱼为东南亚特产淡水鱼类,该鱼蛋白质成分丰富,营养价值高,且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当年苗种经一年饲养可达500~800克,最大个体可达15千克,深受养殖者和消费者喜爱,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俏,是一种高档经济鱼类,在越南等地素有“家养巴沙,生活不差”之美誉,并成为越南出口创汇的主打产品。由于巴沙鱼的...

    5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鱼池料正常的情况下水面出现水沫是怎么回事
    甲鱼池料正常的情况下水面出现水沫是怎么回事

    安徽蚌埠市甲鱼养殖户焦老板咨询:目前甲鱼吃料、健康状况都比较理想,也一直在用冠源料。最近有一口池水面出现水沫,想问下公司是什么原因?回答:温室水体出现泡沫时,大部分是水体富营养化造成,如:添加过量的油脂且未能被完全消化;水体中微生物大量死亡,水体营养物质分解停滞。建议客户:第一步,通过更换养殖水,添加新水体,适度泼洒E...

    232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锦鲤与青鱼混养增效益
    锦鲤与青鱼混养增效益

    为充分挖掘水体的生产潜力,成鱼养殖多实行混养、密养和轮养。鲤鱼如与青鱼同池混养,因饵料易得,生长既快又好。常用的配比为每放养1千克的青鱼鱼种,搭配放养全长13厘米左右的鲤鱼2~4尾。如与草鱼同池混养,每放养l千克的草鱼鱼种,只搭配体重50~100克的鲤鱼一尾。在混养密放的精养鱼池中,要使鱼类得到充足的饵料而快速生长,必...

    9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教你一招:就近取材,治草鱼细菌性肠炎病
    教你一招:就近取材,治草鱼细菌性肠炎病

    一、发病情况去年7月底,单位附近一养殖户一口面积将近9亩、水深2.2米的草鱼种培育池暴发细菌性肠炎病。7月26日死鱼50多尾,27日猛增至150多尾,28日死鱼达700多尾,以后几天中最多的一天死亡达3000多尾,呈现大批量死鱼的现象。养殖户也用了一些药物治疗了5天,却不见效果。据养殖户介绍,该池从夏花(夏花为5月初从...

    1933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春放鱼苗病害预防措施
    春放鱼苗病害预防措施

    随着气温的逐步回升,春天已经到来。目前,正值春放鱼种的时节,各鱼塘养殖户正着力培育鱼种,精心安排生产,为新一年鱼塘获得丰收做准备。但鱼塘病害的预防工作始终是养殖户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做好预防鱼病发生的措施,为当年的丰收提供前提条件,应做到以下几点预防措施:1、全池清塘消毒在上一季收鱼后将池塘水尽量排干,清除杂物和过多的淤...

    207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中华鳖养殖常见病红脖子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中华鳖养殖常见病红脖子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又叫“鳖产气单胞菌病”,此病主要发生在幼鳖阶段,每年3~6月份为发病季节,这时期,鳖刚过冬眠期,体内营养物质消耗过多,体质下降,通常当鳖抵抗力下降,池中的嗜水产气单胞菌嗜水亚种可能就会趁虚侵入体内,引起感染而发病;水质不良,突然变更饲料,引起鳖的应激反应也会成为发病的诱因;带菌鳖及被污染的池水是主要传染源;此病可能经消...

    617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89年的兴化安丰蟹农,养蟹12年,6年育苗史
    89年的兴化安丰蟹农,养蟹12年,6年育苗史

    “养蟹者说”达人简介:大家好!我是饶小坤,很多人都在说,为什么“养蟹者说”推出的养蟹达人里面有没兴化地区的人呢?对不起,我们来晚了!本期“养蟹者说”养蟹达人,这就是一位来至兴化安丰的大帅哥,具体信息我已经汇总出来了,大家看了,相信可以一目了然!“养蟹者说”达人简介:姓名:袁月云外号:小东出生年月:1989年11月家庭住...

    127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池塘早期需重视防控气泡病
    河蟹池塘早期需重视防控气泡病

    提高河蟹早期的成活率,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太湖东山地区以养殖河蟹,套养青虾为主,内塘河蟹养殖连续两年第一、二壳出现较多蜕壳不遂的现象,“拉眼”、“拉脚”尤为严重,且青虾出现不明原因大量死亡,给我们的养殖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大家对此也是众说纷纭,认为是苗种、水质、天气、底质等问题引起。2017年利洋水产药店通过调查池塘流行...

    127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塘常见水体对流情况分析
    河蟹塘常见水体对流情况分析

    养蟹的朋友们都知道,水体是螃蟹的栖息地,一切能够影响水体,引起水体理化指标发生变化的因素,都值得我们密切关注。通常,我们关注得较多的是高温、雨水、浮游动植物、青苔、水草、残饵粪便等有机物等等,在这里,我想说一个大家容易忽略的点,就是水体的对流情况。它是怎么发生的?什么时候发生?对养殖生产又有什么影响呢?接下来,我就具体...

    167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鲫鱼成鱼养殖常见病痘疮病治疗方法
    鲫鱼成鱼养殖常见病痘疮病治疗方法

    将0.5千克大黄研成粉末用开水浸泡12小时后与100千克饵料混合投喂,同时全池遍洒浓度为4毫克/升的病毒灵。...

    2104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