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如何留取白虾苗种

时间 : 2023-01-01 17:42:07 投稿人 : 语芹 点击 : 加入收藏

(1):长毛对虾收捕时农历七月下旬至八月中旬,白虾苗体长不超过2cm较多的塘,要注意将白虾苗留在塘内。一般放虾时,长毛对虾先出闸,最后才是大量的白虾苗出闸,这时就要及时关闸,反复多次放虾,可将长毛对虾放完捕尽并留住白虾苗。

如何留取白虾苗种 | 淡水养殖

(2):密切注意海区白虾苗旺发情况,当最后一次虾苗出现时,采取疏网进水密网排水的办法纳入白虾苗。

(3):采取肥水繁殖白虾苗的方法来增加塘内虾苗密度。塘内最后一批白虾抱卵后农历8月上旬,停止进排水并通过施肥培饵提高塘内藻类密度,使白虾孵化后有充足的饵料,可大大提高虾苗成活率。如塘内抱卵虾不足,可从海区采捕。一般亩投放量150—200尾。上述三种办法结合采用,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关文章

  • 一例鲶鱼养殖过程中小瓜虫水霉病治疗实例分享
    一例鲶鱼养殖过程中小瓜虫水霉病治疗实例分享

    作者:赣榆县海洋渔业技术指导站于家华一养殖户新进鲶鱼种三天,体长大约8~10公分左右,刚入塘的鲶鱼种死亡量很大。从外表看,小鲶鱼鳃盖肿胀,两边有水泡,尾鳍和胸鳍溃烂明显,而且在水中能看到鳍上有絮状物;剖开内脏,肠道与肝脏无病变。取鳃丝与溃鳍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在鳃丝与鳍上看到大量的小瓜虫和水霉菌丝。因刚入塘三天,可以肯定...

    2273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罗非鱼链球菌防治方案
    罗非鱼链球菌防治方案

    2009、2010连续两年的罗非鱼链球菌病爆发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作为条件致病菌,今年的异常天气罗非鱼链球菌已近提前卷土重来,养殖户在罗非鱼养殖过程中,如何做到即科学防病,又保证质量、稳定产量?佛山市南海渔愉鱼水产有限公司愿为您保驾护航!一、发病特点1、鱼猪、鱼鸭混养塘发病、死亡率高2、网箱养殖发病率高3、吉富系列发...

    1323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提高草鱼鱼种养殖成活率的方法
    提高草鱼鱼种养殖成活率的方法

    一龄草鱼种的生长对水体环境要求较高,草鱼鱼种的投放密度较大,非常容易发病。要获得较高的养殖成活率,必须从养殖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抓好防治鱼病的工作,提倡生态养殖和健康养殖。1.清塘消毒。对开展草鱼鱼种培育的池塘,一定要进行清淤,池底淤泥一般不要超过15cm厚。最好用生石灰带水消毒,生石灰用量在250kg/亩以上。在上个养殖...

    2670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河蟹不蜕皮的三种原因及处理方法
    河蟹不蜕皮的三种原因及处理方法

    此病的主要症状病蟹行动迟缓,往往十足腾空,在蟹胸部、腹部出现裂痕,但无力脱壳或仅退出部分蟹壳,病蟹背甲上有明显的斑点,全身变成黑色,最终消瘦而死亡。在池水四周或水草上常可以发现患此病的蟹。发病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种原因:(1)河蟹生长季节,水体中或投喂的人工饵料中,长期缺乏钙、铁等元素的物质,蟹壳长而不硬,造成河蟹生理性脱...

    71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池塘养殖团头鲂商品鱼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
    池塘养殖团头鲂商品鱼的饲养管理技术介绍

    团头鲂成鱼池塘主养技术是将传统池塘养鱼技术与配合饲料养鱼新技术相结合进行科学饲养管理。1.水质控制(1)定期注水放养前期,每隔10~15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为20~30厘米。高温季节常注新水,保持池水肥、活、嫩、爽,透明度为25~35厘米。(2)水质调节主要是控制池水呈微碱性状态,使池水pH值为6.5~8.5之间。其方法...

    1915 淡水养殖 鳊鱼 鳊鱼养殖 鳊鱼养殖技术 鳊鱼养殖方法
  • 秋季是鱼种培育管理关键时期
    秋季是鱼种培育管理关键时期

    秋季天气凉爽,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的关键时期,抓好秋季鱼种培育管理是提高养鱼效益的直接手段,养殖户应着重把好以下五关:把好清塘关经过高温培育期的鱼种池塘,池中的有机质含量偏高,水质极易老化变坏,造成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加。因此,进入秋季,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处理的池塘进行培育。对于水源和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先...

    27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塘彻底清塘消毒的方法
    鱼塘彻底清塘消毒的方法

    池塘条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鱼类的生长和成活。因此改善池塘条件是预防鱼病和提高产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清塘消毒主要有生石灰清塘、漂白粉清塘、茶饼清塘。1、生石灰清塘:生石灰,是指没有遇水的块状石灰。生石灰遇水后产生的强碱(PH值为11以上)能杀灭池中病虫害;还能中和池底污泥的酸性,使水体保持正常的酸碱度,让鱼类很好地生活。生...

    249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鱼养殖常见疾病的六个预防措施
    甲鱼养殖常见疾病的六个预防措施

    1、把好苗种质量关:坚持自繁自育,杜绝疫病传染源。选购鳖苗时,应选择种质纯正、体质健壮、个体活跃、体型较大和无伤无病的第一、第二类鳖苗,尽量不进未经海关动检部门的境外鳖苗。2、合理放养:根据养殖经验,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40只/平方米,幼鳖的放养密度不要超过15只/平方米,成鳖的养殖密度以2-3只/平方米,鱼...

    2348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入秋后成鱼管理要点
    入秋后成鱼管理要点

    入秋后水温开始下降,鱼类吃食又逐渐旺盛,是鱼类生长的黄金时期,应掌握以下管理要点:一、加强投饵饲喂。此时投饲要以精料为主,重点放在底层吃食鱼的催膘育肥上。要注意精、粗饲料及粗饲料的品种搭配,保证营养全面。草鱼要适当投喂青草、水草类,青鱼要投喂螺蚬类等,鲢、鳙鱼还要适当施肥,入秋后施肥要量少勤施,以无机肥为主,要根据鱼的...

    106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淡水鳖、龟血簇虫病的防治技术
    淡水鳖、龟血簇虫病的防治技术

    血簇虫病是由血簇虫寄生引起的疾病。血簇虫是一种孢子虫,属真球虫目、血族虫科。血簇虫寄生在鳖、龟的血细胞、肝细胞和枯否氏细胞内,并进行繁殖。(一)病原血簇虫。据柴建原等(1990年)报道,在我国的鳖、龟体内已发现有6种血簇虫。现以中华血簇虫为例,在中华鳖体内,分3个阶段:①在肝枯否氏细胞内成熟的组织内裂殖体呈卵形或球形,...

    1428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2018年鲫鱼鳃出血病防治技术要点
    2018年鲫鱼鳃出血病防治技术要点

    作者谢理刘炬随着5月水温上升,鱼类各种疾病开始爆发。苏南陈老板鱼塘里的鲫鱼在10天前开始死亡,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法控制病情,死亡量超过了2万斤。病鱼送无锡通威实验室进行诊断,病鱼体表出血,尤其是鱼体腹部、鳃盖和鳍条基部出血严重,解剖发现病鱼鱼鳔上有明显的出血点。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结合塘口发病情况,初步判断为鲫鱼鳃出血与细...

    2265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河蟹池塘放苗前后的管理重点
    河蟹池塘放苗前后的管理重点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养殖也是同样的道理。放苗前后的池塘管理在河蟹养殖过程中非常关键,池塘管理好,蟹苗的成活率高,病害的发生也会减少。如何做好放苗前后的池塘管理,本文就此进行介绍,供大家参考。1、清塘一年的养殖期结束后,池塘四化问题就会突显出来,即毒性化、酸化、还原化、有机化。大量有害菌、还原性有害物质、残饵...

    107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大弹涂鱼繁育与养殖技术
    大弹涂鱼繁育与养殖技术

    大弹涂鱼BoleophthalmusPectinirostris(Linnaeus)又称跳跳鱼、泥牛、花跳。弹涂鱼个体虽小,但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目前市场售价约为50元/公斤,具有较大的养殖开发前景。一、形态特征大弹涂鱼个体小,成熟的个体长一般为80-90mm,体重为15-25g;大个体长可达120-150mm、体重达...

    240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温室养殖甲鱼疥疮病、穿孔病的防治技术
    温室养殖甲鱼疥疮病、穿孔病的防治技术

    □福建正源饲料有限公司李柏青甲鱼疥疮病、穿孔病是甲鱼温室养殖过程中常见的病害之一,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致病作用强。其常与腐皮病并发,主要危害幼甲鱼、成甲鱼和亲甲鱼,引起甲鱼大批死亡。对此,我司近日采访了浙江省兰溪市的甲鱼病害治疗专家,对甲鱼疥疮病、穿孔病作了专项咨询。一、症状疥疮病:发病初期,甲鱼体表有隆起的白点或白...

    62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介绍几种鱼粉替代物
    介绍几种鱼粉替代物

    鱼粉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而且有效营养成分丰富。随着我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鱼粉供需日趋紧张且价格昂贵。经实践证明,不用鱼粉也同样可使畜禽获得与使用鱼粉相似的生产效果。下面简述几种鱼粉代替物及其用法。畜禽产品废弃物替代鱼粉。上海市崇明县饲料营养源厂利用动物的毛、羽、蹄、角等角质蛋白制成复合氨基酸,经过5077羽蛋鸡试验结果表...

    26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