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最近河蟹(硬壳)死亡数量增加了怎么办?

时间 : 2023-09-03 21:40:31 投稿人 : 沛文 点击 : 加入收藏

随着温度的升高,很多塘里开始出现损蟹的情况,脱壳不遂(软壳死)处理比较容易,“活力钙”补钙,补能量就能解决,硬壳死亡情况不同,尤其是近期阴雨天气后,个别蟹塘死亡数量上升特别快,那么死亡的原因是什么呢?如何降低死亡数量呢?

一、出现损蟹的原因

河蟹出现死亡主要有两个原因引起:

1.病因:也就是说是由哪种细菌、病毒或者寄生虫引起的,表现出来的症状例如:肠炎(肠道无食,有浓水)、水肿、甲壳溃疡、抖抖症状等。

2.诱因:由于环境变化或者人为的药物刺激导致的死亡数量增加。我们通过对发病的池塘做细菌分离培养或者病毒检测时发现,并不是所有携带病菌的池塘都会发病,发病情况和天气变化、池塘水草的生长情况、底质的情况有很大关系,例如近期连续几天的阴雨天,池塘底层处在低氧的状态下,致病菌繁殖明显加快,河蟹吃料受影响,抵抗力下降。所以在7月1号左右很多塘里的死亡突升。那么如何减少死亡呢?

最近河蟹(硬壳)死亡数量增加了怎么办?

二、如何降低死亡数量

河蟹发病周期长,很多河蟹在梅雨前开始感染细菌、或者病毒,长期的积累导致后期治疗起来非常慢(治疗时间是发病时间的两倍),尤其是伴随小龙虾的池塘,只要出现先死小龙虾再死螃蟹的现象的池塘,一检测就是螺原体感染(抖抖病),而且越到后期病情越复杂,所以河蟹死亡不容易处理。那么如何降低死亡数量或者预防呢?

1.检测

出现死亡的情况要先检测,判定病因到底是什么,才能有针对性的处理,切勿病急乱投医,成本增加不说搞不好会起反作用。目前需要做的病原检测主要是两种:一种是细菌分离培养(判定细菌病的发病情况)、一种是螺原体的检测(判定是否是抖抖病)。

①.细菌分离培养检测

最近河蟹(硬壳)死亡数量增加了怎么办?

(细菌分离培养:判定细菌病的发病情况)

最近河蟹(硬壳)死亡数量增加了怎么办?

②.螺原体检测:判定是否是抖抖病

最近河蟹(硬壳)死亡数量增加了怎么办?

注:检测结果为阳性的均为螺原体感染。

2.防控

出现死蟹、经检测确定病原菌后可做针对性的处理,治疗时一定要主要掌握节奏,不要一味的消毒,杀菌,要密切关注螃蟹的体质和养殖环境的变化,尤其是使用刺激性消毒剂时更要注意,下面通过一个案例来介绍:

2017年兴化徐某老板,蟹塘23亩地,有小龙虾,6月中旬小龙虾出现零星死亡情况,7月初河蟹死亡数量开始增加至40-60只/天。经检测既有细菌感染,又有螺原体感染。水草不好,底层溶氧检测几天都是1.2mg/L左右,伴随部分蓝藻,下地笼发现,河蟹和小龙虾活力较弱。具体的处理方案如下:

7.5号晚上:死蟹43只使用2包“底居安”+2包“底加氧”增氧,改底,

7.6号上午:死亡数量38只,使用“优肽”和“激活”进行消毒同时提高河蟹体质。

7.7号雷阵雨天气,安装增氧机2台

7.8号死亡数量在36只左右,由于有蓝藻倒藻的情况,全塘外泼“碧水安”。晚上单撒“底加氧”。

7.9号河蟹死亡数量28只左右。活力有所好转,同时有蜕壳不遂的情况,使用“优肽”和“活力钙”消毒补钙。

7月10号后死亡数量逐步减少,7月底死亡数量稳定在10只左右/天,有时反复,尤其是天气闷热时,期间定期使用“优肽”消毒,同时增加“底居安”、“底加氧”的使用频率,每隔7天用一次“碧水安”。由于其塘里有损蟹的情况,蓝藻没有处理,只是通过打水过水的方法。徐老板说:“平时养殖用药很少,想预防,但是不知道如何预防,后面出问题了花的钱不少,还损了不少螃蟹。”

3、总结

出现螃蟹死亡确实不好处理,一经发现基本就是“癌症晚期”,而且塘里到底有多少感染都是未知数,所以在防控河蟹死亡时提供几点建议供大家参考:

①.平时预防以环境改善和增强体质为主要预防手段,注意内服。

②.在处理损蟹尤其是螺原体感染的情况下:

首要要注意增氧,例如拉掉沟中多余上浮的水草、打水过水、使用“底居安”减少底层耗氧,或者干撒增氧药物。

其次慎重使用刺激性化学消毒剂,不能杀蓝藻。用药时不管效果好坏都要注意补充螃蟹的体质,进行阶段性治疗。中后期的主要预防要点总结:勤改底、多增氧、巧稳水、常保健。

相关文章

  • 银鱼受精卵的孵化技术
    银鱼受精卵的孵化技术

    大银鱼的受精卵应在低温状态下进行孵化。孵化时间比较长,孵化到可进行运输和投放的原肠中期,平均水温6℃-7℃,需100小时以上,孵化成鱼苗需30天左右。如水温低些,孵化时间则更长,因此在整个孵化过程中必须控制好水温的变化。满足受精卵发育对溶氧的要求,防止受精卵水霉病发生和蔓延。水温控制在1℃-8℃以内,不能使水结冰或超过...

    1979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四大家鱼鱼苗的鉴别
    四大家鱼鱼苗的鉴别

    青、草、鲢、鳙,为淡水养鱼的四大家鱼。当前正是放养淡水鱼的季节,选好鱼苗是养好鱼的首要一环。现将四大家鱼苗的各自体形、体色及游泳姿态等特征,分述于下。广大养鱼户在选苗时,把它放在盛水的白瓷盘中,予以鉴别。青鱼苗体长8-10毫米,身稍弯曲,淡黄绿色。从侧面看,鳔椭圆细长,鳔上部青筋一直延伸至尾部;尾鳍下叶有一黑点。从背面...

    2815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娃娃鱼饲喂要素
    娃娃鱼饲喂要素

    娃鱼在适温条件下,消化吸收旺盛,一般2天~3天投饵1次,若湿度低于10℃,则每隔5天~7天投喂1次。娃娃鱼昼伏夜出,夜间摄食,因此,夏天投饲时间在每天下午8时~10时,冬天可在下午6时~8时。影响娃娃鱼摄食因素很多,如水温、溶氧、水质、病害、饲料品种、饲料质量等。水温是影响娃娃鱼摄食的重要因素,因为娃娃鱼是变温动物,随...

    21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每天都有大甲鱼死亡解剖肝脏呈土灰色是怎么回事
    每天都有大甲鱼死亡解剖肝脏呈土灰色是怎么回事

    广东佛山顺德:今天广西客户来电咨询,反应其池塘现在每天都有甲鱼死亡,而且都是大的,外表没有明显症状,解剖后发现肝脏呈土灰色,是否是肝脏负荷过重造成的?答复:首先,“肝脏负荷过重”这种说法不是很严谨,负荷过重是一种有相对性比较作为前提的。甲鱼肝脏出问题一般都是发生“功能性损伤”。从客户发回的图片看,甲鱼的肝脏呈土灰色,说...

    268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江团(长吻鮠)急性肠炎处理一例
    江团(长吻鮠)急性肠炎处理一例

    罗师傅有一18亩精养池,1.6m水深,配备4台3.0kw叶轮式增氧机和2台1.5kw涌浪机,内有8万斤左右江团(长吻鮠)商品鱼5.12阴发现鱼吃料不太好,打算第二天卖鱼5.13阴转小雨停料早上鱼不吃料,带鱼上别的药店查鱼发现鳃有斜管虫,遂开药中午11点泼杀虫药,下午4点拉起抬网,即刻有死鱼或半死鱼(全天死鱼3000斤左...

    663 淡水养殖 长吻鮠 长吻鮠养殖 长吻鮠养殖技术 长吻鮠养殖方法
  • 淡水白鲳鱼苗越冬期水霉病防治技术
    淡水白鲳鱼苗越冬期水霉病防治技术

    水霉病是淡水白鲳越冬期间危害较大的主要病害之一,要加强防治。此病由于鱼体机械操作损伤或冻伤后,水霉动孢子入侵伤口,吸取鱼体皮肤内的营养而萌发,并迅速生长;菌丝一端像树根一样吸附在鱼体皮肤组织内,其余大部分暴露在体表外面。水霉菌丝呈白色棉絮状在水中飘动,肉眼可见。鱼体寄生水霉菌后,会表现出烦躁不安,由于菌丝吸取鱼体表皮内...

    203 淡水养殖 淡水白鲳 淡水白鲳养殖 淡水白鲳养殖技术 淡水白鲳养殖方法
  • 土方治疗鱼类锚头鳋病
    土方治疗鱼类锚头鳋病

    锚头鳋是鱼类最常见、最顽固的体外寄生虫之一,水温在12℃-33℃时均能够进行繁殖。它的寿命长短与水温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最长的寿命为5个月-7个月,最短只有15天左右。池塘用药后,锚头鳋会自动地从鱼类的体表脱落,形成孢囊藏在淤泥中,以回避药物的毒性,一旦药效消失、水温适宜,若干天后又大量繁殖,重新寄生于鱼类的体表。这就...

    223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瓦氏黄颡鱼斜管虫病和车轮虫病防治技术
    瓦氏黄颡鱼斜管虫病和车轮虫病防治技术

    1、病原及症状病原是鲤斜管虫与车轮虫,寄生在体表的车轮虫个体较大,而寄生在鳃上的车轮虫一般个体较小。鱼的鳃和皮肤被大量虫体寄生而致病,苗种期常患此病,成鱼和亲鱼有时也会被感染。斜管虫喜寄生于瓦氏黄颡鱼的边缘或缝隙里,也侵袭体表皮肤,刺激寄主分泌大量黏液,表面形成苍白色或淡蓝色的黏液层,病鱼离群,头朝下、尾朝上倒栽于水面...

    2038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为什么说草鱼和鳙鱼是“亲家”
    为什么说草鱼和鳙鱼是“亲家”

    广东有一句谚语:“一鲩管三鳙”,即放养了一条草鱼后,再放三条鳙鱼,其食料就不必放了,鳙鱼照样能长得很好。这是因为草鱼排泄出来的粪便,是半消化的食料,作为“肥料”,能肥沃水质,繁殖水中的浮游生物(严格地说,繁殖水中的浮游动物——因鳙鱼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就足够鳙鱼的食料了,故有“一鲩管三鳙”之说。再深层次讲,草鱼吃草,鳙...

    308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低温期间鳗鱼养殖白点虫病的防治方法
    低温期间鳗鱼养殖白点虫病的防治方法

    1、流行特点虫体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多流行于冬季、早春水温25℃以下的季节。2、病原纤毛虫侵袭感染。3、症状及危害性受感染的鳗鱼活力降低、食欲减退、消弱,常挂台或于水面缓慢游动。检查病鳗可见体表皮肤、鳍条或鳃部布满无数小点,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粘液。如仅皮肤变化无继发感染则死亡率不甚高,寄生于鳃部则可引起较高的死亡...

    1890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罗非鱼也能自然感染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出现大量死亡
    罗非鱼也能自然感染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出现大量死亡

    罗非鱼是一种全球性最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世界上有120多个国家养殖罗非鱼,年产量超过150万吨。我国罗非鱼的养殖已经形成规模化,主要集中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及台湾。随着水产养殖产业不断发展,罗非鱼的病害日益严重,近几年国外相继报道罗非鱼感染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的案例。病毒性神经坏死病毒(Viralnervous...

    2679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鱼类废弃物加工利用效益高
    鱼类废弃物加工利用效益高

    利用鱼类废弃物生产鱼油和鱼粉鱼油主要用于提炼鱼肝油,也可代替矿物质油作为皮革制剂,或用于制造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的药物;鱼粉主要用作高蛋白饲料。一般每吨鱼品加工的下脚料,可生产鱼油30公斤,优质鱼粉200公斤以上。鱼皮制革鱼皮作为一种重要的皮革原料,正逐步被人们所重视。鱼皮革制皮皮鞋、手套、皮包、皮夹等物品,很受消费...

    21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人为和鱼体内在因素引起塘鲺鱼发病
    人为和鱼体内在因素引起塘鲺鱼发病

    1、人为因素在塘鲺养殖过程中,由于放养、施肥、投饵、日常管理措施不当等原因而引起鱼发病,统称为人为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放养密度过大在养鱼水体中,每一尾鱼都必须占有并利用一定的水体空间,若放养密度过大,则容易造成池鱼缺饵、缺氧,既恶化了生存环境,又加剧了生存竞争,其结果是鱼生长快慢不均,个体大的鱼残食个体小的...

    1635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黄鳝苗进箱后死亡及摄食差的处理方法
    黄鳝苗进箱后死亡及摄食差的处理方法

    湖北洪湖市龙口镇黄鳝养殖户徐老板一20亩池塘,水深1.5左右,220个6平方米左右的黄鳝网箱,套养少量草鱼以及花白鲢。6月18日进600斤鳝苗,但18日-21日连续阴雨天气,北风,昼夜温差较大,鳝苗死亡量达半。徐老板于7月7日再次进600多斤鳝苗,7月14日进鳝苗400斤。7月16、17日下大雨,大风,死亡二三十斤鳝苗...

    1704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如何防治鲫鱼粘孢子虫病
    如何防治鲫鱼粘孢子虫病

    近年来,鲫鱼粘孢子虫病在江苏某些地区发生日趋严重,今年我县柘塘等几个镇,鲫鱼粘孢子虫病也大量发生,传播快、死亡率高,给部分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我地防治鲫鱼粘孢子虫病成功的方法总结如下,供各地在生产中借鉴。一、流行情况。鲫鱼粘孢子虫病主要危害鲫鱼1龄鱼种和成鱼,夏花鱼种发病较少,常流行于每年的4-10月,尤以...

    21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