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流行特点
虫体繁殖适宜水温为15~25℃,多流行于冬季、早春水温25℃以下的季节。
2、病原
纤毛虫侵袭感染。
3、症状及危害性
受感染的鳗鱼活力降低、食欲减退、消弱,常挂台或于水面缓慢游动。检查病鳗可见体表皮肤、鳍条或鳃部布满无数小点,表面覆盖一层白色粘液。如仅皮肤变化无继发感染则死亡率不甚高,寄生于鳃部则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尤其对白仔危害性大。确诊可采取患部病灶组织镜检。
4、防治方法
(1)放养前应用生石灰彻底消毒清池。
(2)平时保持池水清洁卫生。
(3)提高水温至25℃以上,维持4~10天可控制病情,后大量换水或移池。
(4)用30毫克/升福尔马林全池泼洒2~3周。
(5)用0.5毫克/升鱼虫清2号全池泼洒。
(6)由于目前使用的抗白点虫特效药物毒性都较大,在每次驱虫换水后都应用鳗用电解维他4~5毫克/升全池泼洒,连用2次,减少应激,预防脱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