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日本鳖健康高效养殖技术

时间 : 2023-07-07 04:54:04 投稿人 : Xavier 点击 : 加入收藏

日本鳖主要分布于日本关东以南的佐贺、大分、福冈等地,其生物学特性与中华鳖基本相似,与中华鳖其他品系相比主要区别是日本鳖裙边与背甲长的比例为35%左右(普通中华鳖为25%左右),体色为“青背白肚”,腹部中间具三角形的块状花斑,背部以背甲为中心有微白色细条斑、中心以外为小米粒状微白色小斑,皮肤厚度为8μm左右,消化道的中肠比同体重的中华鳖长15%、宽9%、肠壁厚12%左右。日本鳖喜在盐度低于3‰的淡水中生活,对水环境要求较高,养殖水体以pH为7~8、透明度30cm以上、溶解氧3mg/L以上为宜;具有抗病力强(养殖过程中很少发病),商品品质好(裙边宽厚坚挺、肥满度适中、蛋白质含量高),消化吸收功能强,饲料利用率高,养成阶段生长速度快(400g以上的养成阶段比普通中华鳖快20%以上),繁殖力强,耐存放和运输等种质优势。我国1995年引进日本鳖,2003年驯养成功并在全国各地推广,但福建养殖日本鳖的起步较晚,目前养殖规模也很小。为推广具有明显种质优势的日本鳖养殖,提高养殖生产效益,笔者从2006年开始在明溪县开展封闭式温控大棚培育大规格鳖种、室外土池生态养成优质商品鳖的日本鳖健康高效养殖模式试验,取得了较好的产量和养殖经济效益,并从中摸索出闽西北日本鳖健康高效养殖技术。

日本鳖健康高效养殖技术 | 淡水养殖

一、池塘条件

1.封闭式温控大棚鳖种培育池试验大棚3座,由旧鳖池改造而成,养殖面积900m2,每座大棚面积各为300m2,均为钢架拱形棚顶,棚顶铺设有上下两层塑膜,中间夹层填充泡膜、稻草等保温材料,每座大棚设置4个人工加温铁桶和相应的不锈钢烟道,便于将烟排出棚外,以煤为燃料进行人工加温。每个大棚内设置两排共计12口鳖池,中间为80cm宽的走道及排水沟。鳖池长、宽各为5m,采用砖砌水泥抹面,池深60cm,池底为漏斗形水泥抹面,由池周向池中央呈5%~6%的坡度倾斜,池中央设置30cm×50cm的排污箱与塑料插拔管相连,便于养殖时吸污、排水。每个池角上方设置一个进水阀门,并与注水管道及热水炉相连。配备1台气泵,采用空气管道连接气泡石向养殖池水充气增氧。每个池沿走道一侧的池边设置1个3.5m×0.8m的水泥瓦饲料台,饲料台由可升降的钢架支撑,便于不同养殖阶段调整饲料台高度。

2.室外土质生态养殖池试验池塘3口,养殖面积共计10亩,池水深2m;在每口池上方设置注水口,池下方设置排污箱及塑料插拔管,便于养殖时吸污、排水;每口池沿池边设置5个1.8m×0.8m的可升降水泥瓦饲料台;池埂四周内侧设置有高40cm的毛竹片,作为防逃墙,池塘外围架设有高2m的防逃网。水源为溪河水,有自然落差,可自流灌溉,水质清新,无污染,符合渔业用水水质标准。

二、苗种放养

1.鳖苗放养鳖苗放养前7天用10ppm漂白粉带水清塘消毒。2006年8月28日,放养个体体重为2.5g~4g的日本鳖苗25000只,放养密度为27.78只/m2。放养的鳖苗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放养前用1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5分钟~10分钟。

2.鳖种放养鳖种放养前,排干池水彻底清塘和曝晒池底,用150kg/亩的生石灰消毒,15天后,于2007年5月10日放养培育所得的大规格日本鳖种23712只,重量为8532kg,平均规格为体重359.82g,放养密度为3.56只/m2。鳖种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无病无伤,鳖种经选别后分三级放养,放养前用10ppm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分钟~10分钟。

三、养殖管理

1.饲料投喂采用自制的软颗粒饲料进行投喂,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为45%~48%(早期饲料粗蛋白含量适当高一些,随着鳖体的增长逐渐降低粗蛋白含量)。苗种期间,一般日投喂4次,日投喂量占鳖体总重的2%~4%;养成期间,一般日投喂2次,日投喂量占鳖体总重的1%~2%。投喂坚持“四定”原则,并根据天气、水温、日本鳖不同生长时期及其摄食情况等灵活调整日投喂量和投喂时间。苗种期间,正常情况下按前一日的日投饵量的1%~2%逐日增加日投喂量。

2.日常管理坚持每天巡塘,观察水位、水质及日本鳖的摄食、活动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注意调节水位,育种早期水位控制在30cm左右,随着鳖体的增长逐渐调高水位至50cm左右,且育种早期每天开启气泵1小时~2小时,育种中后期逐渐延长气泵开机时间,以提高溶解氧和降低氨态氮的含量。定期注入新水,保持水质活、爽,防止水质恶化。养成期间水位相对稳定,可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水色呈褐绿色为佳。

3.鳖病防治苗种期间,着重做好水温、水质的人工调控,通过调节大棚气温,使水温保持在30℃~33℃之间,同时定期泼洒EM菌等微生物制剂,培养有效生物群,使残饵、鳖粪等得到及时分解和抑制病原体繁殖,适时使用含氯消毒剂等杀灭病原体。养成期间,注意做好水质调节,保持水体中等肥度,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和含氯消毒剂等消毒水体,同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抗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进行投喂,能提高日本鳖的抗病力,预防鳖病的发生。

四、养殖结果

1.收获情况2006年8月28日放养的鳖苗于2007年10月30日前收获上市,养殖周期428天,其中育种期255天,养成期173天,共收获商品鳖21380只,总重19162.7kg,净产19083.7kg,成活率85.52%,平均单产2.53kg/m2,净单产2.52kg/m2,共消耗饲料33695kg,饵料系数1.77。

2.经济效益分析共获得商品鳖19162.7kg,平均出塘价81.3元/kg,总产值1557927元,单位产值205.79元/m2;生产总成本650434元,单位成本85.92元/m2;利润907493元,单位利润119.87元/m2,投入产出比为1∶2.4。

五、小结与讨论

1.结果表明,封闭式温控大棚培育大规格鳖种、室外土池生态养成优质商品鳖的健康高效养殖模式,,可有效利用日本鳖养成阶段生长速度快等种质优势,养成优质商品鳖,实现健康高效,这与温控大棚直接养成或购买大规格鳖种土池养成等模式相比,具有成本低、商品品质好、商品价格高、生产效益好等优势,值得大力推广。

2.本试验中,由于养殖设施建设的原因,2006年8月28日大棚投苗,2007年5月10日土池放养鳖种,鳖种培育时间偏短,放养土池的鳖种规格偏小,平均规格只有359.82g/只,有15%左右鳖种达不到300g/只,造成土池养成阶段的成活率偏低、商品规格偏小、商品鳖售价也较低。因此,宜提早于7月中旬前投放鳖苗,延长育种时间,使放养土池鳖种平均规格达400g/只以上,以提高养成阶段成活率、商品规格和商品价格,这样可较大限度地提高大棚利用率和养殖经济效益。

3.虽然日本鳖的抗病力较强,但也不可掉以轻心,养殖期间(尤其是封闭式温控大棚培育大规格鳖种期间)应搞好环境调控,保持水温稳定,定期使用微生物制剂及消毒剂,改善水环境,防止水质恶化;同时在饲料中定期添加抗生素和维生素C、维生素E等,能提高日本鳖抗病力,加强病害预防,有效防止病害的发生。

4.试验中温控大棚育种放养密度为27.78只/m2,成活率达94.85%;土池养成放养密度为3.56只/m2,成活率90.17%,放养密度较适宜,成活率较高,表明合理地利用了养殖水面,达到了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

 作者单位: 陈志援福建省明溪县水产技术推广站365200

相关文章

  • 鳊鱼养殖户需要掌握的饲料选择及投喂管理技巧
    鳊鱼养殖户需要掌握的饲料选择及投喂管理技巧

    第三位为大家解密饲料的配方师来咯,上一期是草鱼,这一期轮到鳊鱼啦。您知道不同编号的鳊鱼饲料是怎么选择吗?又是如何投喂管理的呢?看这里,让通威股份水产研究所配方师顾夕章告诉你……顾夕章:在读博士,研究方向: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进入通威从事水产饲料相关研发及配方工作7余年,长期驻点工作在江浙市场一线。近年来,参与片区和分公...

    2809 淡水养殖 鳊鱼 鳊鱼养殖 鳊鱼养殖技术 鳊鱼养殖方法
  • 黄颡鱼的混养技术
    黄颡鱼的混养技术

    黄颡鱼黄颡鱼属底栖杂食性鱼类,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经济价值极高,是极具市场潜力的养殖品种。黄颡鱼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慢于鲤科鱼类,但对该品种本身而言生长较快,当年繁殖的鱼苗当年能达到商品规格,且群体产量较高。因目前人工繁殖技术尚不成熟,大规模人工养殖有一定困难,因此开展混养已势在必行。鱼池中混养黄颡鱼具有以下优点:一...

    1898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孔雀鱼难产怎么办?
    孔雀鱼难产怎么办?

    人在分娩的时候可能会难产,狗狗、猫咪分娩的时候也可能会难产,其实孔雀鱼在生小鱼的时候也可能会难产。孔雀鱼难产如果施救不当也会死的,所以当你的孔雀鱼需要分娩的时候,你最好静静的待在一旁观察,一旦发现有难产迹象,就要第一时间提供帮助,为孔雀鱼催生同时也保证母鱼和小鱼的安全。注意,如果是孔雀鱼母鱼在生产前突然受到外来的干扰,...

    74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多数养殖户不知道的秘密:甲鱼应激反应过大可致命
    大多数养殖户不知道的秘密:甲鱼应激反应过大可致命

    一.应激反应发生的机理:应激反应是动物特有的机体本能反应,当身体遭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时,引发动物强烈紧张,刺激动物大量分泌肾上腺素。而持续的应激状态,过量分泌的肾上腺素,作用于机体的各个内脏器官,使内脏的血管收缩产生缺血效应,持续作用下就有可能导致组织器官的病变。如作用于胃,就会导至胃溃疡甚至是胃穿孔出血;作用于心血管...

    1678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科学选购鱼苗及放养要点
    科学选购鱼苗及放养要点

    鉴别鱼苗质量好环的方法1.在孵化缸内,将水体搅动成漩涡状,鱼苗能在漩涡边缘逆水游行的为好苗。2.取少量鱼苗放入盘中,鱼苗游动活泼,身体清洁,口吹水面,鱼苗能逆水游,倒掉水后鱼苗留在盘底剧烈挣扎、头尾弯曲成圈状的为好苗。放养鱼苗要点“试水”后下塘鱼苗放养前一天,取几尾鱼苗放在鱼地网箱中,观察一天,若鱼活动正常,即可放苗。...

    2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鱼喂草把四关
    草鱼喂草把四关

    草鱼是典型的食草性鱼类,从幼鱼体长5厘米起就开始吃草。体重250克以上的草鱼,每条每天的食草量可以达到125克~180克。在用草喂草鱼时,要把好四关:一是多投喂鲜嫩草料鲜嫩草料营养丰富、纤维素少,草鱼喜食、易消化,能使草鱼长得快、少生病,可减少投喂量,降低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因此,投喂草鱼的草料,应尽量选用鲜嫩草料...

    1323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台湾泥鳅养殖实用技术汇编
    台湾泥鳅养殖实用技术汇编

    台湾泥鳅简介台湾泥鳅是大陆泥鳅与台湾本土泥鳅的杂交品种,肉质细嫩鲜美,深受人们喜爱。与普通泥鳅相比,台湾泥鳅在生长速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从寸苗(3-5cm)养至成鱼(15尾/斤)只需3-4个月,因此,台湾泥鳅逐渐受到广东养殖户的青睐,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在2013年种苗繁殖获得突破性进展后,2014年台湾泥鳅的养殖...

    2277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期饲养管理关键措施
    河蟹养殖期饲养管理关键措施

    抓好河蟹养殖生长期饲养管理十分重要,是提高河蟹产量、规格、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根据笔者多年经验,现将饲养管理关键措施总结如下:1、根据池塘实际养殖条件采取不同的套养模式河蟹以大规格稀放为主,同时可套养鲢、鳙,青虾、鳜鱼等,采取不同的套养模式可充分利用养殖水体,提高养殖经济效益。2、掌握河蟹蜕壳规律,加强蜕壳管理河蟹苗...

    119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我国温室养龟概况
    我国温室养龟概况

    我国养龟业刚起步,相当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温室养鳖的开始阶段,全国现有7%的县市养龟年产量仅为500吨左右,与6万家养鳖年产6万多吨的规模比较,是“小巫见大巫”。目前市场上很难见到有乌龟等优良龟类出售,缓解龟类供求矛盾需要5-10年的努力,才能填补市场空缺,因而养龟业发展潜力巨大。温室养龟是一种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均较高的...

    2263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乌鳢黑鱼苗种期常见的赤皮病防治技术
    乌鳢黑鱼苗种期常见的赤皮病防治技术

    1.病原:病原体为荧光极毛杆菌。鱼体体表局部出血,鱼鳞脱落,特别是腹部两侧,有蛀鳍现象。鱼体行动缓慢,病鱼常漂浮于水面独游,常伴有水霉并发,直至死亡。2.防治方法: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在分养、捕捞、搬动中操作要谨慎,免伤鱼体。②用高效克毒王或其他氯制剂水体消毒,如三代鱼虾安、氯克宁等;口服鱼血康、三病康宁,每100千克...

    1128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鱼苗培育期间易生哪些病害
    鱼苗培育期间易生哪些病害

    气泡病病原:水中某种气体(氧气、氮气等)过饱和。越小的个体越敏感。症状:最初感到不舒服,在水面作混乱无力游动,不久在体表及体内出现气泡,当气泡不大时,鱼苗还能反抗其浮力而向下游动,但身体已经失去平衡,时游时停,随着气泡的增大及体力的消耗,失去自由游动能力而浮在水面,不久即死。预防方法:主要是防止水体中气体过饱和。①注意...

    208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水产养殖贴士:黄鳝养殖的越冬管理技术
    水产养殖贴士:黄鳝养殖的越冬管理技术

    黄鳝养殖具有占地面积、占用水域水体小、养殖技术不复杂,管理、运输方便,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等优点,已成为水产养殖主推品种之一,进入冬季进行精心管理是取得养殖全胜的关键之一。黄鳝是一种半冬眠的鱼类,每年11月至翌年的2月,在气温降低了10℃时,黄鳝就钻入深层泥土中藏居越冬,进入冬眠阶段,由于黄鳝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也不会...

    651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乌龟苗引进养殖的几个注意事项
    乌龟苗引进养殖的几个注意事项

    因为龟苗进入新的环境有一段适应过程,持续时间为一二个月。龟是变温性动物,进入秋冬季后,随着气温的逐渐下降,龟也逐渐生长缓慢。秋冬引种的好处就在于抓住此时龟生长缓慢的时机,让它适应新环境。开春后,气温上升,龟可立即进入正常生长状态。一般情况下,秋冬引进的龟苗比春季引进的龟苗能提前一二个月进入生长期。 品种质量选择好与差,...

    822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泥鳅养殖要充分认识肥水的重要性
    泥鳅养殖要充分认识肥水的重要性

    作者:连云港市渔业技术指导站 王强近日,由于泥鳅行情不好,泥鳅养殖户绝大多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泥鳅生产处于低迷状态。很多养殖户在寻找另外的出路,改变养殖模式,养殖其他的品种或者采取鱼虾混养,低密度养殖等等不一而足的养殖方式以求获得较好的收获。但是,绝大多数泥鳅养殖户对其他养殖模式、方式不是很了解,简单认为只要象养...

    1934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池塘斑点叉尾鮰、团头鲂混养技术
    池塘斑点叉尾鮰、团头鲂混养技术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斑点叉尾鮰与团头鲂的池塘混养技术。通过在面积10亩的池塘混养鮰、鲂鱼种,搭配鲢、鳙及银鲫。给鮰、鲂及银鲫投喂配合颗粒饲料,而鲢、鳙鱼不投饵。共设置2台3kW增氧机,饲养209天,结果共产鮰鱼6960kg,团头鲂6889.6kg,异育银鲫345kg,鲢鳙鱼2137.4kg,每亩产量1633.2kg,每...

    2963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