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水稻、泥鳅有机生态种养模式的探索

时间 : 2023-09-08 06:33:59 投稿人 : 谷云 点击 : 加入收藏

摘 要: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在此背景下,农技干部应积极探索新的农业产业,以应对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文章结合临江镇的农业环境,选择水稻、泥鳅有机生态种养殖模式,经过1年多的探索,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水稻、泥鳅有机生态种养模式的探索 | 淡水养殖

关键词:有机 水稻 泥鳅 供给侧改革

1 稻田选择及整治

1.1 稻田的环境要求

水稻、泥鳅有机生态种养殖模式所需要的稻田及水源,要远离污染源,少泥沙;有充足、稳定的水源,宜靠近河流(修建堤灌)、水库、山坪塘等地;水宜保持中性或弱酸性(pH值为6.5~7.2);地势低洼,利于灌溉;稻田平整,利于改造;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

1.2 土壤的治理

有机生态种养殖模式,需要进行土壤的治理。应进行土壤含量的测定然后对症下药。(1)要利用物理、化学、生物方法,在一定的时间内修复土壤;(2)要调节土壤酸碱度,使土壤保持中性;(3)以水稻、泥鳅有机生态种养殖基地为中心,周边尽量大面积搞有机生态种、养殖业,避免交叉污染。

1.3 稻田的标准化改造

稻田标准化整治。整治后效果应达到田块方格化,灌溉硬底化,田埂应加宽、加高、夯实、硬化,田埂横截面应达到底宽0.6m,顶宽0.4m为宜;田埂边开挖水沟约0.6~0.8m深(当地气温越高,开挖越深),底部0.8m宽,顶部1m宽,横截面呈等腰梯形状。但要控制总水域面积占整个稻田的25%左右;水沟三面用薄膜覆盖,防止稻田泥土垮塌和泥鳅入土或逃出,且便于捕捞。

1.4 蓄水、消毒设施建设

泥鳅养殖对水源要求严格,不能缺水。所以应尽可能的保障水源的供应。可利用当地的条件,如整治山坪塘,新建蓄水池、堤灌站等设施,并在稻田中修建消毒池,以达到调节水质的目的。

1.5 “天罗地网”建设

为防止鸟、蛇、家禽、动物等的侵害,应采用物理方法隔绝,天上用尼龙网覆盖,周边用铁丝网隔绝。

2 水稻、泥鳅有机生态种养殖模式探索及种养殖技术

2.1 水稻、泥鳅有机生态种养殖模式

该模式采取种植与养殖合二为一的有机生态立体经营模式。稻田养殖的泥鳅吃掉水里和稻谷里的虫,确保稻谷能优质健康生长,避免农药及病虫害对人体的伤害,更具有生态性,具有养生的价值。稻谷及水田中的虫害及藻类生物又是泥鳅的天然饵料,为泥鳅的成熟,提供了最佳的环境,有利于泥鳅的生长,营养价值等同于野生泥鳅。

该种、养殖模式是以泥鳅养殖为主(经济效益较高),水稻种植为辅,水稻种植全过程辅助泥鳅养殖。在种植、养殖全过程,稻田只施用有机肥,不施用农药及化肥,并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理,使稻谷、泥鳅达到有机食品标准。根据当地地理条件,选取合适水稻品种,在1季稻成熟后,只割稻株的上2/3部位,收取稻穗,留下面的1/3植株和根系,施肥和培育,使其再长出1季稻子,利用2季水稻,养殖2批泥鳅。

2.2 有机水稻种植的技术要求

(1)选取良种。水稻的种子,要选择抗逆性好(主要是抗病虫危害)、分蘖力强、偏大穗、富营养、商品性好、优质米,早稻为宜切再生稻,性状表现好。

(2)适时播种。当气温稳定在5℃时,即可播种,4月底前播完种。当气温稳定在13℃时,开始插秧,提高插秧质量,做到边起秧,边插秧,浅插,插直,插匀,合理密植。发现缺苗断空地方,及时进行移苗补栽,确保苗全、苗齐、苗匀、苗壮。在1季稻成熟后,继续培育再生稻。

(3)合理施肥。有机种养殖模式只能施用有机肥,施底肥要质优量足,每亩可施300kg发酵好的天然鸡粪,施入均匀,不能积堆,以免烧苗。追肥要少量多次,主要追施优质农家细肥,最好追施饼肥。根据地力、长势和底肥多少,合理追肥,主要追好分蘖肥、调节肥、穗粒肥,保证供应水稻生育期,对营养元素的需要。

(4)科学用水。有机水稻必须采取清洁水灌溉,绝不能用生活污水或工业用水灌田,稻田水位高度以水稻生长各时期需水量为标准进行调节。

2.3 有机泥鳅养殖的技术要求

(1)泥鳅简介。泥鳅,属鳅科,形体小,细长,只有10~13cm,且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在中国各地均有分布,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也可入药,被称为“水中之参”,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品种主要有:真泥鳅、大鳞副泥鳅和中华沙鳅等。在选择泥鳅品种时,必须根据地理位置及实际情况进行。

(2)泥鳅放养。稻田有机养殖时,苗种放养密度要适当降低,一般为2万~3万尾/亩。鳅种要求规格整齐,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以免大鳅吃小鳅。

(3)食物来源。利用“肥水膏”激活有益微生物,繁殖和激活藻类细胞分裂及孢子萌发,促进单胞藻类(硅藻和绿藻)新陈代谢,协调藻相和菌相平衡,促使水体迅速肥沃和维持水质稳定,丰富水体天然饵料,提高泥鳅苗成活率,促进泥鳅生长。同时,有效防止浮头或泛塘,降低水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毒物含量,减少疾病发生,保证泥鳅食物供应。在种养殖过程中,实时观察稻田中虫类及藻类等生物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施用“肥水膏”。注意“少量多次”施用。

(4)病害防治及日常管理。本着“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加强泥鳅苗和水质管理,定期在消毒池中配置消毒液消毒,保持水质呈中性或微酸性。特别是当水温超过30℃时,泥鳅大部分沉入底部避暑,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此时,要经常加注新水,以调节水温和增加水体溶解氧。同时,还要采取遮阳措施。此外,要经常巡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3 经济效益

计算过程均以公顷为例。按照水域面积占总地面积的25%计算,水稻种植面积5hm2,泥鳅养殖面积1.67hm2。前3年,由于土壤农药残留等原因,不能申报有机食品认证,而第4年则可以申报有机食品认证。

3.1 第1年

(1)前期投入估算:稻田标准化整治50万元(开挖12万元,筑坎夯实8万元,硬化30万元)、“天罗地网”搭建8万元(含人工)、地膜覆盖10万元(含人工)、消毒池建设3万元,共计71万元。

(2)种植、养殖投入估算:土地承包费450元/亩×100=4.5万元;农用物资费4.3万元(其中,种子费0.3万元、有机肥4万元);水电费约1万元;人工成本费15万元(含日常管护人员工资);农机作业费3.15万元(其中,水稻脱粒1.8万元、稻谷烘干0.3元/kg×450kg/亩×100=1.35万元);泥鳅苗0.13元/尾×4.5万尾/亩×25=14.625万元;饲料及肥水膏1500元/亩×25=3.75万元;稻谷、泥鳅运输成本4万元;其他费用5万元。共支出55.325万元。

(3)水稻毛收入估算:由于有机生态养殖不施化肥,产量较低。水稻1季稻单产约有300kg,再生稻单产约有150kg,共计450kg,按照市场稻谷收购价2.6元/kg,水稻毛收入450kg/亩×2.6元/kg×75=8.775万元。

(4)泥鳅毛收入估算:每一年两季,第1季投放2.5万尾/亩;第2季投放2万尾/亩,存活率约80%。捕捞时,泥鳅按平均0.05kg/尾,泥鳅市场平均价30元/kg,泥鳅毛收入为(25000+20000)尾/亩×80%×0.05kg/尾×25×30元/kg=135万元。

(5)纯收入为8.775+135-71-55.325=17.45万元。

3.2 第2年至有机食品申报成功前

(1)前期投入估算:“天罗地网”维护5万元、地膜维护7元,共计12万元。

(2)种植、养殖效益估算:种植、养殖投入(同第1年)55.325万元,水稻毛收入(同第1年)8.775万元,泥鳅毛收入(同第1年)135万元。

(3)纯收入为8.775+135-8-55.325=80.45万元

3.3 有机食品申报成功后

(1)前期投入估算(同第2年):共计12万元。

(2)种养殖投入估算(同第1年):共计55.325万元。

(3)水稻毛收入估算:由于有机生态养殖不施化肥,产量较低。水稻1季稻单产约有300kg,再生稻单产约有150kg,共计450kg,按照市场有机稻谷市场价9元/kg,水稻毛收入450kg/亩×9元/kg×75=30.375万元。

(4)泥鳅毛收入估算:每一年两季,每年第1季投放2.5万尾/亩;第2季投放2万尾/亩,存活率算80%。捕捞时,泥鳅按平均0.05kg/尾,有机泥鳅市场价60元/kg,则为(25000+20000)尾/亩×80%×0.05kg/尾×25×60元/kg=270万元。

(5)纯收入为30.375+270-12-55.325=233.05万元

4 结语

发展有机食品产业,提高经济效益,基于“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要以县、市为单位进行合理规划,控制协调好各农业产业的发展规模,避免农产品产能过剩,并选择农业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大力发展有机食品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农业服务中心刘海

相关文章

  • 辨别优质鱼种四法
    辨别优质鱼种四法

    看鱼种的规格:同一口鱼池同一种鱼的出塘规格应整齐、均匀,体长、体重相差无几。相反个体差距较大,参差不齐的劣质鱼种,由于抢食、种质混杂、饲养较差等原因,往往造成整体成活率很低。看鱼种的体色:优质鱼种体色鲜艳而富有光泽。不同的种类、不同饲养方式的鱼种均有着不同的体色。一般来说,优质鲢鱼种的背部应为银灰色,体侧和腹部为银白色...

    23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无公害泥鳅养殖常见病气泡病的防治技术
    无公害泥鳅养殖常见病气泡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水中氧气或其他气体含量过饱和。2.症状:体表出现气泡,常由气泡浮力浮于水面,很难向下游入水中。因反复向下挣扎,体力耗竭而死。主要危害泥鳅夏花,且个体越小越易犯病,严重时可导致全部死亡。3.防治方法:①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饵,防止水质恶化;②适当提高水体pH和水体透明度,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③发病时,每亩用4~...

    491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鳗鱼红点病的防治技术
    鳗鱼红点病的防治技术

    红点病主要危害日本鳗,欧洲鳗不易感染。该病在含盐份的水中生存期相当长,但是已发病的鳗鱼如移入淡水,鱼体内仍存活病原菌。该病流行水温为12-25℃,水温高于30℃能抑制该病的发生。一、症状病鱼体表各处点状出血,尤其以下颌、鳃盖、胸鳍基部及躯干腹部为严重。病鱼开始出现上述症状后,一般1-2天内就死亡。如果将这些病鱼放入容器...

    1939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防止湖泊螃蟹外逃的方法
    防止湖泊螃蟹外逃的方法

    大水面湖泊养殖河蟹无法设置防逃设施,河蟹外逃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河蟹外逃有一定的原因,如能正确掌握,同时采取适当措施,就可以大大减少损失。一、及时捕捞,防生理成熟外逃。河蟹具有在淡水中生活、长大、到通海的河口或浅海中进行繁殖的生活习性,每年秋季西风一响,性成熟的河蟹便纷纷离开平时生活的淡水水域到淡咸水中交配,入海产卵。...

    199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池塘鳜鱼生态养殖技术的六大关键点
    池塘鳜鱼生态养殖技术的六大关键点

    一、池塘条件池塘要求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1989)和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规定(NY5051~2001),排灌方便,周边无污染源。面积以3~5亩为宜,水深为1.5~2.0米,池底基本平坦,土质以沙壤土为佳。在池四周需开挖50厘米左右,深30~40厘米的浅沟,以便鳜鱼的集中捕...

    1871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大闸蟹养殖池塘中水草的移植与栽培技术
    大闸蟹养殖池塘中水草的移植与栽培技术

    水草在养蟹池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何增殖养蟹池中的水草是养蟹农户十分关心的一件事。为了创造人工养殖河蟹的自然环境,人为模拟自然生态,增加河蟹对池塘环境的适应性,移植与栽培水草便成为池塘养蟹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在选定养蟹池的基础上,进行清塘消毒。其次,根据河蟹对水草利用的优越性,确定移植水草的种类和数量,一般以沉水植物...

    66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每周一例]桂花鱼感染卵甲藻的处理
    [每周一例]桂花鱼感染卵甲藻的处理

    [病例563]广东佛山九江镇新龙村一口桂花鱼养殖塘,面积4亩,水深2米,3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图1),2018年9月2日,投放桂花鱼苗30万尾,平均规格3cm/尾。9月10日,桂花鱼出现黑身(图2)、红嘴、突眼、游水、“停尸”等症状,水色灰绿色,稍浑,下午16:30使用水质快速测试盒测水质指标:氨氮0.2mg/L...

    2663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干瘪病防治技术
    罗非鱼养殖常见病干瘪病防治技术

    1.症状:通常越冬池中鱼的放养密度较大,饲料不足导致一部分鱼因得不到足够的食料而干瘪,甚至死亡。得病的鱼身体消瘦,头大身小,体色发黑。鳃丝苍白,呈贫血现象,游动迟钝,不久陆续死亡。2.防治方法:掌握适当放养密度,加强投饲管理。...

    1011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鳗鱼的土腥味治理
    鳗鱼的土腥味治理

    鳗鱼的土腥味与其它淡水养殖鱼类相似,其成因主要是由于养殖水体中的藻类如颤藻、鱼腥藻等和细菌中的放线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化学物质释放溶解于水中,渗入鳗鱼肌肉内,导致鳗鱼产生特异的土腥味。土池养鳗,利用藻类维持池水的生态环境,消耗水体的有机物及一些对鳗鱼有害的化学物质,减少换水量,这有助于鳗鱼的正常生长。但藻类在适宜的...

    106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北玉田地区温棚养殖甲鱼发病情况分析
    河北玉田地区温棚养殖甲鱼发病情况分析

    2013年,河北玉田县温棚养殖甲鱼发现有异常出爬死亡现象。死亡甲鱼先趴边,晒背。但反应迟钝,爬动缓慢,逐渐死亡。从背甲上看不出明显症状,翻过来观察发现脖子肿大明显,底板发红,四肢有些浮肿,个别口鼻出血,肠道充血发红,肝脏土黄色,像细菌性败血症症状。以前的资料,给大家做个参考,尤其是希望对养殖大棚甲鱼的朋友有所帮助。据了...

    2265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收获的麦子有鱼腥味,发黑,是什么原因?
    收获的麦子有鱼腥味,发黑,是什么原因?

    收获的麦子有鱼腥味,抓在手里搓一搓有些麦子里面都发黑了,这是什么原因?小麦很可能发生了腥黑穗病。该病病菌在麦粒中寄生,会形成大量黑色的粉状孢子,并产生具鱼腥味的三甲胺。病粒率达到3%以上的小麦,加工成面粉后会因腥臭而不能食用。病粒中含有对人畜有毒的物质,病粒率高时不能用于食用和作饲料,只能销毁处理。提示:小麦腥黑穗病能...

    174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池塘鱼浮头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池塘鱼浮头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池塘鱼浮头的原因通常是缺氧,精养鱼塘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饲施肥量也大,水中有机物质多,耗氧量也大,因而容易造成池水缺氧而鱼出现浮头现象,稍有疏忽就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其应对措施:一,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有条件的可采用增氧机或大口径水泵加水,在抢救浮头时切勿中途停泵、停机,否则,池鱼因停止增氧而分散...

    8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发病日本鳗检出鳗疱疹病毒(AHV)
    发病日本鳗检出鳗疱疹病毒(AHV)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有一个日本鳗养殖池塘,面积3亩,平均水深2.5m,配备2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1台车轮式增氧机(见图1)。2017年5月20日一次性放规格100尾/kg的鳗鱼苗6200尾,混养鳙鱼65尾。养殖到2018年5月平均规格1.2斤/尾,每天投喂20斤饲料,投喂2餐。4月初该池塘开始发病,每天死亡...

    397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现阶段气温回升河蟹养殖不能忽视的问题
    现阶段气温回升河蟹养殖不能忽视的问题

    作者:淮安澳华农牧有限公司技术部宋芳杰养殖是一个高危行业,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但很多养殖者都忽略了这一点。行走在一线过程中最常听到“养螃蟹,在高温前傻子都会养”这么一句话,却不知螃蟹养殖每个环节都很重要,环环相扣,一步错步步错。也许这句话在曾经的环境及模式下很实用,殊不知现如今大环境及养殖模式的改变,从...

    258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鱼塘应常施草木灰
    鱼塘应常施草木灰

    草木灰属碱性肥料,是一种优质速效钾肥。经常对鱼塘施用草木灰,不仅可调节、改善鱼塘水质,还可防治鱼病,促进鱼生长。具体作用调节酸碱度鱼生长所需的水质pH值为7.5~8.5。试验表明:未清过淤泥的鱼塘,pH值在7左右,清过淤泥的鱼塘为7.3~7.5,均不能满足鱼的生长需要。要使水深1.5米的鱼塘的pH值为7.5~8.5,须...

    204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