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曾令兵详解鱼类肝胆综合症诊断及治疗误区

时间 : 03-12 投稿人 : Antoine 点击 :

文/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曾令兵

曾令兵详解鱼类肝胆综合症诊断及治疗误区 | 养殖病虫害防治

曾令兵,中国水产科学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鱼类细胞培养与水生动物病原分离鉴定、RNAi介导的草鱼抗病育种技术、鱼类病毒基因克隆与高新技术疫苗研究、鱼类抗病基因分离鉴定等。

1.鱼类肝胆综合症是一种新的疾病还是由其他病害引起的鱼类肝胆性疾病而出现的症状?主要原因有哪些?其主要的症状是什么?近些年来,水产养殖中出现了一种新的以肝胆疾患为主要特征的营养代谢性鱼类疾病,即“肝胆综合症”。尽管目前鱼类肝胆综合症的诊断仍缺乏系统科学的生理生化特征性指标以及对其是否是一种新疾病尚存在争议,但普遍认为,水体环境恶化、饲料蛋白含量过高或强化投喂、饲料酸败变质或营养成份不平衡、滥用药物、维生素缺乏或微量元素等,都可能对鱼类肝脏胆囊造成损害,导致肝胆综合症发生。肝胆综合症的诊断目前主要依据解剖观察等手段。肝胆综合症以肝胆肿大、变色、质地易碎为典型症状。病鱼发病初期,肝脏略肿大,轻微贫血,色略淡;胆囊色较暗,略显绿色。随着病情发展,肝脏明显肿大,可比正常情况下大1倍以上,鱼的肝重与体重比例严重失常,肝色逐渐变黄发白,或呈斑块状黄红白色相间,

形成明显的“花肝”症状,有的使肝脏局部或大部分变成“绿肝”,有的肝脏轻触易碎;胆囊明显肿大1-2倍,有时甚至导致胆汁溢出或胆囊破裂,胆汁颜色变深绿或墨绿色,或变黄变白直到无色,重者胆囊充血发红,并使胆汁也成红色。有时,病鱼的脾肾也明显肿大。检查肝胆病变情况时,若肝、胆肿大和变色明显,肝脏轻触易碎,即可初步确定为肝胆综合症。此外,养殖鱼鳞片松动竖立、不耐拉网、运输,对温度变化敏感,抵抗力下降,都可能是肝胆功能与代谢异常的表现形式。

2.主要在哪些种类的鱼上会出现鱼类肝胆综合症(暂且用这个名词,下同)肝胆综合症近年来已普遍流行于全国各地,危害的对象主要是鲤、鲫、草鱼、团头鲂、青鱼、罗非鱼、黄颡鱼、黄鳝、鳖等以摄食配合饲料为主的养殖鱼类,发病率高,死亡率可达40-50%左右,且发生肝胆综合症的养殖鱼类因抵抗力下降而易患其它疾病,危害严重。

3.有些养殖户觉得没有好的方法预防和治疗鱼类肝胆综合症?究竟有没有方法预防和治疗此病症?

鱼类肝胆综合症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预防:

(1)科学养殖与投喂培育良好的水质,使用品质优良的饲料,采用科学投喂技术,切忌投喂蛋白质变性、脂肪氧化、受潮发霉的饲料。如果饲料变质,可产生毒性很大的醛类物质,将直接对肝脏造成损害。若麦麸、玉米、菜籽粕、花生粕等受潮发霉,其产生的黄曲霉素、亚硝基物对肝脏有很大损害。

(2)正确用药:切忌低剂量、长时间在饲料中添加药物,不用副作用大和残留高的渔药,更不能使用禁用渔药或以农药代替渔药泼洒于水体中。适当选用和合理使用具有解毒护肝、疏肝理气、促进肝细胞再生的中药方剂,具有防脂肪肝、协助解毒、促进肝细胞再生和功能恢复的作用。

(3)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补充维生素与微量元素可以改善鱼体的营养与代谢状态,能增强鱼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肝脏损伤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甜菜碱、氯化胆碱、肉毒碱、甲硫氨酸、磷元素等,可以促进鱼类肝脏的脂肪代谢,降低脂肪在肝脏内的积累,对防止脂肪肝的形成有明显效果。

4.鱼类肝胆综合症诊疗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1)由于尚缺乏检测鱼类肝胆综合症患病鱼生理生化反应特征与代谢功能的方法,许多人将病因不明或不能准确诊断的鱼病都归结为肝胆综合症。任何鱼病都有其发生的原因,准确诊断与对症用药是关键,切忌随意将鱼病归结为因肝胆代谢问题所致。

(2)养殖过程中不能长期使用保肝护胆药物。天然植物药物、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确在很多方面对于促进鱼体肝胆功能、提高鱼体代谢水平、增强机体抵抗力等有显著作用,但仍不能长时间持续使用这些药物或添加剂,过度使用会损失鱼体肝胆组织与细胞,影响肝胆代谢以及机体抵抗力。

(3)根据肝胆的功能与代谢过程,我们在疾病的实际诊疗中会经常发现一种情况,即:解剖活鱼后,其肝脏(肝叶)呈绿色,胆囊内无胆汁(只见胆囊膜),很多人认为这是肝胆综合症最为严重的表现,其实这种现象是正常的,此时,鱼的肝脏细胞正在分泌胆汁,胆囊中的胆汁进入肠道正在协助消化,此时肠道内一定有食物。

相关文章

  • 家畜得病服药需及时
    家畜得病服药需及时

    家畜得病,诊断后用药物给其治疗,除了所用的药物选对外,对其服药时间也应选准。服药时间选准了则疗效好,服药时间不当则疗效差。那么,怎样确定给家畜服药的时间呢?一是早上服。在白天发作或白天转重的疾病,以及病在四肢、血脉者,均应在早上服药。二是晚上服。属于阴虚的疾病,如脾虚泄泻、阴虚盗汗、肺虚咳嗽,多在夜间发作或加重,均应在...

    204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吐水的原因及病因与治疗方法
    鸡吐水的原因及病因与治疗方法

    现在鸡肉行情较好,养殖效益较高,因此养殖肉鸡的农户也多了起来。但是随着夏季高温天气的到来,很多养殖户在养鸡的过程中,常常发现有鸡吐水的现象。那么鸡为什么会吐水?如何防治?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一、生理性吐水1、症状(1)当鸡短时间摄入大量的水,嗉囊容量有限,就会出现吐水现象。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夏季炎热时候或者长时间...

    408 动物病害防治 养殖疾病防治 养殖知识
  • 草鱼白头白尾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草鱼白头白尾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白头白尾病病症:有一种黏球菌引起。病鱼自吻端至眼前的头部前端呈乳白色。唇似肿胀,嘴张闭不灵活,因而造成呼吸困难,口圈周围的皮肤腐烂,稍有絮状物黏附其上。病鱼体瘦发黑,反应迟钝,常停留在下风处近岸边,不久死亡。草鱼的鱼苗和夏花鱼种均能发病,是常见的严重鱼病。防治方法⑴用生石灰全池遍洒,每亩水面用15-20千克。⑵每立方米...

    1310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春季鱼病防治方法
    春季鱼病防治方法

    开春气温逐渐回升,各类鱼塘都开始准备春放鱼苗养殖,鱼塘各种生物繁殖加快,各种代谢物不断增多,危害鱼类的病菌寄生虫将逐渐活跃。一般每年的3月下旬珠江三角洲地区鱼病发生的第一个高峰期就要到来。为此,各养鱼户应做好春季鱼病的预防治疗工作。一、清塘消毒新挖鱼塘、老塘改造清淤都要做好清塘消毒工作。一般每亩一米水深放生石灰75-1...

    53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仔猪如何饲养?要做哪些管理技巧
    仔猪如何饲养?要做哪些管理技巧

    仔猪主要分为乳猪和断奶仔猪,前者主要吃母乳,后者则需要喂养饲料。那么,面对这两个阶段的仔猪,要如何做好其饲养管理工作?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乳猪的饲养管理1.尽快吃初乳,作好乳头固定工作,由于法系猪产仔多,从引入后产仔情况看,初产猪平均窝产仔11.7头。而保证每头仔猪尽快吃到初乳,是确保乳猪成活率提高的重要因素;...

    1189 养殖教学 养殖疾病大全 动物疾病治疗
  • 病毒性蚌瘟
    病毒性蚌瘟

    病原体侵染育珠蚌的病毒,其大小一般在200毫微米以内,能通过细菌所不能通过的过滤器,因此,常称“过滤性病毒”。侵染三角帆蚌的病毒有两种类型,一类为RNA型病毒,另一类为DNA型病毒,RNA型病毒主要寄生在蚌组织细胞的细胞质中,药物比较易于治愈,而DNA型病毒则主要寄生在细胞核中,药物不易治愈。传播“蚌瘟”病的媒介藻,多...

    1490 水产病害 育珠蚌病 蚌病 育珠蚌
  • 奶牛跛足原因是什么?预防方法介绍
    奶牛跛足原因是什么?预防方法介绍

    奶牛跛足对奶牛养殖影响较大,不仅会导致产量降低,还会影响到奶牛的身体健康,而大胖子奶牛跛足的原因有很多,在养殖时要注意观察,早发现早预防。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奶牛跛足的原因及预防方法,一起来看看吧。一、跛足原因1、先天不足奶牛先天腿部和蹄部不健全,常常会导致跛足的发生率比较高,也会受到管理和环境原因造成进一步的恶化。2...

    933 养殖饲料 养殖疾病症状 养殖病害
  • 巴沙鱼细菌性败血症
    巴沙鱼细菌性败血症

    [病例471]广东省中山市三角镇一巴沙鱼养殖池塘,淡水土塘养殖,面积13亩,平均水深1.8米,配备2台1.5kW的水车式增氧机和2台1.5kW的叶轮式增氧机(见图1)。2018年7月底一次性放规格2-3cm的巴沙鱼水花11万尾,塘中有少量的泥鳅和鲮鱼。投喂配合颗粒饲料,到9月下旬规格达2.5-3两/尾。8月中旬,该池塘...

    773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鲤鱼白皮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鲤鱼白皮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白皮病一、病原:是白皮极毛杆菌引起的。二、病状:发病初期,病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点,并迅速地扩大,背鳍和臀鳍间的体皮以及尾鳍处都出现白色。最后病鱼的鱼头往下朝及尾巴反而朝上,并与水面相垂直,不多久就死亡。三、病因和防治方法:此病在流行期间,由于拉网受伤引起细菌侵入而得此病的。在夏、秋最易发生的。防治办法是:拉网操作要小...

    1683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淡水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的病原和流行情况
    淡水鱼传染性胰脏坏死病的病原和流行情况

    传染性胰脏坏死病(IPN)是由病毒引起的危害极其严重的一种鱼病。此病是口岸鱼类检疫对象。(一)病原传染性胰脏坏死病毒(IPNV),为双股核糖核酸类型,病毒颗粒呈六角形或近似圆形,20面体,直径50-72纳米,少数可大到75-110纳米,有单层衣壳,没有囊膜,有92个壳粒。对乙醚、氯仿等脂溶剂、胰酶及乙二胺四乙酸不敏感,...

    122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肝肠利健如此用—配合抗生素治疗草鱼肠炎病(江西篇)
    肝肠利健如此用—配合抗生素治疗草鱼肠炎病(江西篇)

    一、案例背景江西省草鱼养殖自从引入草鱼疫苗后,连续几年保持高成活率,然而2016年由于天气的连续变化、疫苗产品参差不齐、苗种体质偏弱等原因,草鱼疾病爆发频繁。而养殖户常用的杀虫消毒、内服抗生素等手段却未能有效解决草鱼死亡问题。2016年6月24日,南昌东蒋巷镇养殖户贾老板电话求助,反映其鱼塘持续出现死鱼,并且用过很多处...

    372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孕畜禁用哪些药
    孕畜禁用哪些药

    容易引起流产的药物脑垂体后叶素、催产素、麦角制剂、前列腺素、地塞米松等药物,能使子宫平滑肌兴奋收缩,很容易导致流产,家畜怀孕期间应避免使用以上药物。硫酸镁、硫酸钠、蓖麻油、大黄、芦荟、番泻叶、巴豆、牵牛子、大戟、甘遂、芫花、商陆等药物,都具有泻下作用,对肠管有强烈的机械刺激或化学刺激,能反射性地兴奋子宫,间接性地导致流...

    226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肠道在鱼类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肠道在鱼类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在鱼病检测中,我们总是关注体表及鳃丝,如有没有寄生虫,有没有细菌引起的烂身烂鳃等等,很多时候却在有意无意的忽视肠道的问题。在我的经验中,有些时候,同样的水体,运输进去一批新鱼,新鱼体表寄生虫多,容易发病死亡,而原塘鱼却寄生虫少,不易死亡。出现差异的根本原因,就有肠道的因素,新放进的鱼,肠道菌群有一新的适应过程,加之运输...

    1523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鱼类寄生虫病太多,这种你认识吗?
    鱼类寄生虫病太多,这种你认识吗?

    指环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性鳃病,它主要以虫卵和幼虫传播,大量寄生可使鱼苗鱼种大批死亡。我国饲养鱼类中常见的指环虫有鳃片指环虫、鳙指环虫、鲢指环虫和环鳃指坏虫等。虫体扁平,头部前端背面有4个黑色的眼点,口在眼点附近,口下面膨大的部分叫咽,咽后分两根肠管延伸到体后端连接成环状。虫体后端有固着盘,由1对大锚钩和7对边缘小钩组...

    184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七月份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鱼病防治要点
    七月份水产养殖过程中常见鱼病防治要点

    7月是草鱼生长的关键季节,但也时常潜伏着因水质波动而引起泛塘的危机。受6月份疾病、气候等影响,草鱼的投喂量严重不足,导致鱼的生长缓慢,错过了一段最佳生长期。进入7月,投喂工作已成为养殖管理中的重要环节,但随着投喂量的增加和鱼的快速生长,池塘负荷也将越来越大,加料过猛、加水不当、增氧机开启时机不合理等都会导致突发的大量死...

    496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