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农村小规模养鸡户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时间 : 05-02 投稿人 : Rey 点击 : 加入收藏

一、场地的选择:养鸡场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地势高燥的地方,场区应分为生产区、生活区和隔离区,各区既要相互联系,又要严格划分。但在广大农村,尤其是山区,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有一部分农户只能在闲置房屋中进行散养,可是通风条件差,鸡的发病率与相同条件下大棚内饲养相比明显较高。

农村小规模养鸡户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家禽养殖

二、饲料选择不当:畜禽因其种类、生理特点、生产目的、生产性能、体重、年龄和性别不同,对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差别。饲料营养中的营养素含量不足可导致家禽机体抵抗力下降,若这种情况持续时间长,则家禽死亡率高;反过来家禽患病后,出现厌食,又导致了家禽营养不良。这种恶性循环使家禽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下降,对传染病的易感染性提高,生产性能进一步下降。

三、卫生防疫与免疫程序不当

1、卫生防疫条件差。很多养鸡户在鸡舍门前铺一层生石灰,希望达到进舍消毒、防止病原侵入的目的。殊不知这样不但起不到消毒的作用,反而有可能增加鸡群患病的可能性。因为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才能生成氢氧化钙,石灰水中起消毒作用的成分为氢氧化钙,而将生石灰直接撒在门口,是不能生成氢氧化钙的,根本起不到消毒的作用,反而有可能损伤鸡的呼吸道黏膜,导致病原侵入鸡体,引发呼吸道疾病。有的养鸡户严重缺乏卫生防疫常识,将病死的鸡直接堆放在鸡舍门口,更有甚者将解剖诊断的现场安排在鸡舍门口。

2、免疫缺乏科学性。免疫时疫苗中加入某些药品,免疫后用具处理不当,养鸡户卫生防疫知识欠缺,免疫时应仔细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根据免疫程序合理选择免疫具体时间,有很多养鸡户免疫刚两天,大多数鸡就发病了,其原因可能是免疫时间正好安排在疫病的潜伏期,疫苗的应用反而激化了疫病的发生。有的养鸡户在使用疫苗时加入一些自称能增加免疫效果的药物,使溶液的pH值发生改变,从而降低了疫苗中抗原的活力,甚至失去刺激鸡体产生抗体的能力,而导致免疫失败。接种工作结束后,应把接触过活毒疫苗的器具及剩余的疫苗浸入消毒液中,以防止病毒扩散,但大多数养鸡户将盛疫苗的小瓶未经处理随便放在鸡舍旁,这样无意中造成了病毒扩散的危险。另外有一部分养鸡户不用法氏囊疫苗主动免疫,而认为直接注射法氏囊卵黄抗体是预防法氏囊病最保险的途径,虽然这种方法对控制法氏囊病有一定效果,但抗体的防治效果值得怀疑,疗效维持时间太短,注射卵黄抗体会造成很大的应激反应,不排除造成法氏囊病的人为传染。

四、不能合理用药

1、盲目加大剂量。在实践中,有一部分养鸡户认为剂量越大,效果越好,因此在用药时总以说明书上用量的两倍用药,这样不仅增加了用药的成本,而且还存在药物中毒的危险。

2、重复用药。养鸡户或兽药经销商不太清楚药物的分类及药物的作用,有时将同一类别的两种药物或主要作用相同的几种药物混用,这样往往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3、不按疗程用药。使用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疗程,这是因为病原菌在体内的生长和繁殖有一定的过程,如果疗程过短,有些病菌的生长只是被短暂抑制,不能彻底被杀灭,一旦停止用药,受抑制的病菌重新生长、繁殖,导致病鸡出现严重的临床症状,使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另外有的养鸡户往往还认识不到自己的这一做法是错误的,治不好病还怀疑药物的质量不好;相反有的养鸡户则常将一种药物连用五六天,一些安全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的药物使用时超过规定的剂量和疗程则会引起鸡药物中毒。

五、管理不严格

1、温度控制不当。冬季温度偏低,鸡群拥挤,弱鸡易被踩死;夏季温度过高,鸡在高温下呼吸加快,消化机能降低。

2、忽视湿度的调节。鸡舍内太干燥时,灰尘较多,易引发一些呼吸道病;湿度过大又容易发生球虫病。

3、垫料更换不及时。地面散养的肉鸡要及时更换垫料,或是勤添干燥的沙土、锯末。育雏一般不用麦秸,因为麦秸发霉较快,容易引发曲霉菌病。

4、应激因素的存在。如果鸡群经常遭受疫苗接种、用药、搬迁、高温酷暑、天气突变等应激,会不同程度地引起禽类营养、生理、代谢等方面的变化,导致生产性能下降,成活率低。

5、不能做到"全进全出"。在同一村庄里,一个养鸡户饲养着几个不同日龄的鸡群,并且人畜混居给疫病防制带来诸多不便,各种疫病此起彼伏,鸡群之间存在着交叉感染的隐患。

根据以上问题对农村小规模养鸡户提出如下建议:仔细观察鸡群状况,尽早发现疫病及时诊治,合理控制好鸡场内环境;努力提高科技含量,坚持"全进全出"制;选择优质饲料,合理有效地配合用药,科学地管理,以达到最好的饲养效果。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丁宝君肖一红刘思当邮编:271018)

(来源:《农村养殖技术》2003.14期)

相关文章

  • 鸡病发生的内因
    鸡病发生的内因

    导致鸡发病的内因主要是指鸡体对外界致病因素的感受和鸡体对致病因素的防御适应能力。它既与肌体各器官的结构、机能、代谢特点以及防御机构的机能状态有关,也与肌体一般特性(鸡的品种、年龄、性别等个体反应性)有关。品种差异由于鸡的品种不同,对同种致病刺激物的反应也有差别,如有些品种的鸡易脱肛,星布罗肉鸡对大肠杆菌易感等。年龄差异...

    194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专家支招畜禽防病
    专家支招畜禽防病

    立春之后,我省天气寒冷,气温多变,如何减少恶劣天气给畜禽带来的强应激,避免诸多疾病在春季暴发,成为很多养殖户关心的问题。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的首席专家吴宓和季学枫为广大养殖户支招。早春畜禽呼吸道疾病多发。细菌性感染可用恩诺沙星等饮水投服。病毒性呼吸道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等,虽然抗生素对其无效,但有时为了防止...

    87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育雏鸭人工给温三法
    育雏鸭人工给温三法

    温度是育雏鸭成败的关键。由于雏鸭出壳后御寒能力较差,因此育雏初期需要一个稍高的温度环境才能保证雏鸭正常的生长发育。雏鸭出壳后1~3日龄的温度应该稳定在26~28℃之间,因此必须人工给温。然后根据雏鸭的生长情况每日龄降1~2℃。现介绍育雏鸭人工给温3法,各地可根据当地的情况,充分利用本地资源,采用比较简便、节能的加温方法...

    166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饲料添加大蒜好
    鸡饲料添加大蒜好

    在肉鸡饲料中以3%~5%的比例加入去皮切碎的新鲜大蒜,不仅可增强肉鸡的食欲,改善鸡肉品质,而且可提高肉鸡日增重;在雏鸡饲料中添加0.2%的大蒜干粉,可使其成活率提高5.8%~15.6%;在产蛋鸡饲料中添加2%的大蒜预混料,可使其产蛋率提高9.8%;在肉用种鸡饲料中添加2%的大蒜预混料,产蛋率可提高5.6%。用大蒜素、有...

    19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梨树下养鸡有诀窍有钱赚
    梨树下养鸡有诀窍有钱赚

    8月9日上午,记者来到南江县下两镇落山村村民吴志敏的屋后,只见300多只土鸡随着吴志敏清脆的呼唤声,从四面八方扑腾过来吃食。“我喂的是有机饲料,不过这只是鸡的辅食。”吴志敏指着一片梨树林说,“那边的杂草和害虫才是它们最喜欢的主食。”梨树林中给养鸡提供天然“粮仓”,而鸡在林下放养,不仅可帮助梨树松土,而且梨树也不用打农药...

    4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畜禽疫病预防五定律
    畜禽疫病预防五定律

    改善环境养殖场尽量远离村庄,周围建好围墙,粪便发酵池应建在院墙外。养殖场内要搞好绿化,但不要种植高大的树木。为防止滋生蚊蝇,场内不要留水池,要铲除各种杂草,地势尽量保持平整,排污沟要加盖水泥盖板。同时,要根据气候和场区特点,控制好圈舍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线,给动物提供最舒适的环境条件。注意消毒日常消毒是保证畜禽健康的重要...

    21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蛋鸡增蛋的小措施
    蛋鸡增蛋的小措施

    1、加喂维生素C。俄罗斯研究结果表明:鸡舍在17.8-44.4℃气温下,用每公斤添加40毫克维生素C的饲料喂产蛋鸡,3个月可增产约6%的鸡蛋;在17-27℃气温下,每公斤饲料添加30毫克维生素C,48周内增产鸡蛋7%。2、加喂色氨酸。日本专家在蛋鸡的基础日粮中添加500ppm的L-色氨酸,产蛋率提高9%,日产蛋量增加5...

    3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高温多雨季 畜禽要呵护
    高温多雨季 畜禽要呵护

    自6月下旬以来,我省淮河流域及江南部分地区连续降雨,7、8月份又值酷暑期,高温潮湿为蚊虫孽生和病原物繁殖创造了条件,使畜牧业面临传染病流行的巨大威胁。确保当前形势下养殖业健康发展是畜牧业者必须认真解决的一大课题。首先要注意加强饲养管理。长期的高温阴雨造成畜禽舍内外环境恶化,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机体免疫力是降低疫病发生的关键...

    5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鸡养殖需注意的细节
    肉鸡养殖需注意的细节

    (一)选择健康雏鸡农户饲养肉鸡和雏鸡大都靠外购,而购入的雏鸡好与坏,对育雏的效果影响很大,并直接影响养殖效益的高低。为提高育雏成活率,购雏时必须严把质量关,进行严格挑选,确保种源可靠、鸡种纯正和鸡苗健康,切不可贪图便宜购进不健康的鸡苗。挑选雏鸡时,除注重品种优良外,还必须保证来自非疫区。按照雏鸡“有膘、有毛、有骨、眼大...

    23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鸡球虫病“变脸”防控措施要跟上
    肉鸡球虫病“变脸”防控措施要跟上

    肉鸡球虫病发生有了许多新特点,临床表现趋向于非典型化。而市售抗球虫药品种繁多,养殖户要合理用药,加强饲养管理,进行综合防控。一、球虫的生理特点与致病性球虫的生活周期短,潜伏期4~7天,繁殖力非常强大,但球虫的各阶段虫体只限于肠黏膜及其邻近组织,鸡一次吃少量卵囊并不会产生大的危害。球虫进行孢子生殖的适宜温度为20℃~28...

    244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火鸡10种常见病的防治
    火鸡10种常见病的防治

    1.鸡新城疫(俗称鸡瘟)鸡新城疫是由副粘病毒感染禽类而呈毁灭性流行的一种败血性传染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3~5天。症状:呼吸困难,消化功能紊乱,具有神经症状,下痢。病初体温升高达43~44℃,精神萎顿,食欲减退或停食。随后,出现昏睡、翅下垂、垂头缩颈、闭眼、头呈紫黑色、咳嗽、发出“咯”的怪声等症状。嗉囊有波动感,口内流...

    28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莫忘给鸡饮足水
    莫忘给鸡饮足水

    在养鸡(蛋鸡、肉鸡)的生产过程中,有的养鸡户只注意在高温季节供给鸡充足的饮水,而在寒冬的冬春(早春)季节,往往忽视水的供给,或只供给极少量的饮水,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因为鸡在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过程中,不管是在温暖、炎热和寒冷的季节,水都起着重要作用。据测定:一周龄内的雏鸡体内70%以上的是水,成年鸡体内含水分在55%左右...

    5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养鸡窍门参考
    养鸡窍门参考

    最佳投食时间鸡在一天中有两个采食高峰,一是日出后2-3小时,采食量上午为1/3,此时投食,产蛋率可大大提高。可见饲养产蛋鸡上午9时和下午3时两次投食效果最好。养鸡省料要点鸡蛋的蛋黄和蛋白是白天形成的,而蛋壳则是在下午和夜晚形成的。对产蛋鸡采取1日喂2次,早上喂给高蛋白,高能量,低钙质的饲料,晚上喂给低蛋白、低能量、高钙...

    10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农村养禽场的消毒技术
    农村养禽场的消毒技术

    目前,在我国农村的一些养鸡场中,老病去不了,新病不断发生流行,疫病中混合感染比例增加,细菌性疫病出现比例增大。有些养禽场一方面采用增加疫苗种类、免疫数量和次数,另一方面给鸡群增投抗菌素药,试图控制细菌的继发或并发感染,结果造成鸡群耐药性增强,导致在发病后很难挑选出有效的药物。同时也使家禽体内有益微生物被杀死,造成菌群失...

    13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一例黏膜型鸡痘病的诊治
    一例黏膜型鸡痘病的诊治

    某养殖户饲养了2000只蛋鸡,按本场的免疫程序免疫了马立克、新城疫、法氏囊、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鸡痘在20日龄免疫了一次。饲养到90日龄时,突然发病,并有个别的死亡。病鸡打喷嚏、咳嗽、甩头、张嘴、流眼泪、呼吸时有杂音,在晚上安静时较明显。当地兽医按喉气管炎治疗,曾用青霉素、链霉素、喉管散等药物治疗,均无疗效...

    141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