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提高鳜鱼育种成活率的措施

时间 : 2023-01-11 03:52:29 投稿人 : Sebastian 点击 : 加入收藏

针对鳜亲鱼产卵不同步、集卵不及时导致胚胎发育不良的情况,提出了要建造适合鳜鱼产卵、集卵的专用产卵池,这是提高鳜鱼产卵率、孵化率和苗种培育成活率的关键所在。培育鳜鱼夏花鱼种应分阶段进行,并提供足够的适口饲料鱼(苗),保持良好水质,及时防治病害。

提高鳜鱼育种成活率的措施 | 淡水养殖

一、选择池塘:要选择形状规则,进排水方便,淤泥少,在本地(北方高寒山区)最好是能越冬、易拉网操作的池塘。

二、饵料鱼的准备:饵料鱼是保证鳜鱼夏花下塘成活率的关键,饵料鱼是否适口是关键性的一个问题,饵料鱼体长最好小于鳜鱼夏花体长的1.52倍,最佳品种依次为草、鲤、鲂、鲢、鳙等。

三、苗种的选择:购置鳜鱼夏花菌种时,要选择本地市场最畅销的品种,这样既利于销售产生的经济效益又会可观。标准为规格整齐、体质健壮、活动力强的夏花。

四、适宜的放养密度:放养密度直接影响鳜鱼夏花苗种的成活率和鱼苗生长,因此必须根据水源、饵料鱼的供应量和种类、池塘条件等灵活掌握。在本地(北方高寒山区)一般亩投放量为400600尾。

五、调控孵化水质:鳜鱼苗对生态条件的要求较严格,主要是对水质方面。在整个鱼苗培育阶段要求水质清新,溶氧丰富pH7.0~8.0,无污染。对剑水蚤可用80~90目筛绢严格过滤,对水源要每半个月用氯制剂消毒一次.有条件的单位最好建砂滤池,经砂滤池过滤后的水通过水塔直接送人环道。用环道流水培育的方式培育鳜鱼苗,放养密度为3万~5万尾/m3,这种方式能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体交换量大,无温层,易于排出一部分污物,一般成活率达到40%。

六、把好开食关:刚孵出的仔鱼,全长只有4mm,体重1g左右,在水温23~37℃时,60~72h后鳜鱼苗卵黄囊消失,正处于内源性营养向外源性营养转变时期。此时的鳜鱼苗其消化道虽明显增大变粗但消化功能弱,体质也最弱,因而在这一时期最重要的是及时提供足够适口的开食饵料。如果当鱼苗在稍长时间内不能摄食到饵料鱼苗时,其腹部扁平,胃中无食,之后即使再投入饵料鱼,鳜鱼苗也无力捕捉,从而失去正常的捕食能力,最终死亡。因此,这一时期是提高鱼苗成活率的关键。从几种家鱼苗的比较结果来看,出膜后约8h的团头鲂苗作为鳜鱼苗的开食饵料最为适宜。如用刚孵出的草鱼、鳙鱼、鲢鱼苗投喂,鳜鱼有时不能吞食整条鱼苗而只能吐出,致使鳜鱼苗死亡率上升。孵出2d后的团头鲂苗,由于活力增强,影响鳜鱼苗的摄食。投喂饵料鱼的数量提高到鳜鱼苗的十倍,使鳜鱼苗能轻易地摄食到饵料鱼苗。

在鳜鱼人工繁殖时,因亲鱼性腺发育成熟度不一致,产卵持续时间需6~8h,在孵化桶内,早出膜与晚出膜的时间相差10~19h,其开食出间也有很大的差异,为了保证不同时期的鳜鱼苗均能得到适口鱼苗,在其开食1~3d内,需2~3批次刚出膜的团头鲂苗,以提高其成活率。

七、投喂适合的饵料鱼:鳜鱼有相互残食的习性,饵料鱼的品种、丰歉、规格以及饵料鱼的配套繁殖等对鳜鱼的成活率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开口饵料鱼团头鲂的配套繁殖孵化应安排在鳜鱼催产后2~3d催产较适宜,数量为鳜鱼苗的2~3倍。鳜鱼开食5d左右体形增长,便可投放刚出膜的除了团头鲂的其它家鱼苗了,一般只要在鳜鱼苗开食2~3d后,催产2~3批家鱼如草鱼、鳙鱼、鲮鱼等。通常鲢鱼苗的游动较快,不利于鳜鱼苗的摄食。

饵料鱼的投喂要做到适时、适口、适量。每天早晚投喂一次,每次投喂量为鳜鱼苗的2~3倍。饱食的鳜鱼苗,腹部膨大,呈棱形,尾柄微弓,在流水情况下,靠在内壁静止不动或随水漂流;饥饿的鳜鱼身体扁平,在环道散开觅食。以鳜鱼苗饱食为准,饵料鱼过多会引起水质变坏,过少会引发其相互残食。

八、重视鱼瘸防治:保证鳜鱼苗在体长2cm之前不发生疾病是育苗成败的首要措施,而这时的鳜鱼苗体表无鳞片覆盖,体质脆弱,很容易被原生动物侵袭,做好每天的疾病预防工作必不可少。从开食前一天开始,每天进行一次常规消毒。用药时适当降低流水环道的水位,混合泼洒食盐水(2%~4%)和福尔马林(40ml/m3),然后单独泼洒“暴血停”(0.02ml/m3),在开食前一天和开食后两天还要添加青霉素。此外,饵料鱼在投喂时也用食盐水(2%~4%)浸洗5min。

九、加强培育期间的管理培育期间,必须严格实行精细管理,主要包括:彻底消毒水体,杜绝病原体带入育苗池;严格控制水质,及时排污清洁;适时繁殖饵料鱼,注意与鳜鱼苗培育要求相衔接;定期向培育池泼洒药物,切实做好防病工作;随着鳜鱼苗的生长,适时进行分环道培育;转换环道,配置增养泵,保证其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只有抓好育苗培育期间每一环节的管理,鳜鱼苗成活率才能得到有效提高

以上就是在鳜鱼育种时得出的几点经验,如果养殖户能够按照上述的方法进行科学养殖,排除自然因素,鳜鱼种的成活率可达到80%一90%,甚至可达到95%以上,大大提高了养殖经济效益。

(来源:中国水产信息网)

相关文章

  • 一例加州鲈体表溃疡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一例加州鲈体表溃疡症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4月中旬以来,浙江湖州市德清县钟管镇一家水产养殖场持续发生较严重淡水加州鲈体表溃疡症病例。据了解,该病例在鲈鱼成鱼阶段较为流行,现就该病症流行情况及诊疗措施报道如下。1、淡水加州鲈体表溃疡症的主要症状及流行情况发病初期,鲈鱼体表常出现一个个红色斑点,随着病程发展,斑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溃疡性疖疮,鳞片脱落...

    967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闷热天气多,河蟹塘虾蟹普遍缺氧,养殖户如何预防?
    闷热天气多,河蟹塘虾蟹普遍缺氧,养殖户如何预防?

    ——溶氧是命根子!增氧、增氧、还是增氧,有哪些有效高效增氧方法呢?1、打水增氧——外源水好的大量过水增氧,进水口搞落差挡板,让水飞溅入塘,带入溶氧。重点是外源水不好的,一定要搞内循环,水泵提蟹塘底层水向空气中喷洒曝气,多个水泵联动,形成水流更好,融入空气氧气,改善底层溶氧。2、调水增氧:消除水体中的有机杂质,减少溶氧消...

    235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网箱养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网箱养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网箱的加工编织、装配的网目不均,网衣不平,网纲结扎不直,使网箱不能形成合格的立方体。2.浮子的浮力小,而且框架四角没有设置结扎上纲的钢筋立柱,上纲直接结扎在框架的四周,使上盖网衣下凹沉入水中,人为地造成鱼体体表受伤。3.沉子沉力小,使网箱的四个底角沉下不直,造成四面的网衣向里凸,擦伤鱼体。4.设置...

    191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水瘪子”病情分析及防治建议
    河蟹“水瘪子”病情分析及防治建议

    “水瘪子”是江浙一带对河蟹肝胰腺坏死病的俗称,病蟹最主要的特点是肝胰腺坏死。今年河蟹出现“水瘪子”的河蟹比例之多,涉及范围之广(江苏兴化,高淳,苏州,安徽,武汉等主要养殖区都有发生),数量之多,引发业界强烈反响。一、“水瘪子”的发病进程发病是从6月底开始,有些蟹的肝胰腺少数发白,养殖户称花肝;随着水温的升高,逐渐发展为...

    43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乌鳢人工繁殖的孵化管理
    乌鳢人工繁殖的孵化管理

    受精率高低,水质条件好坏,能否及时清除死卵死胎和死苗,将直接影响到孵化率。因此,在生产性孵化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各点:1.操作动作要轻:防止损伤鱼卵。操作处理鱼卵时,用盆、瓢、碗等带水移动。2.保持水质清新:使水体维持嫩绿色为好,使水中含有适量的浮游植物。止水式孵化每天要换去水体的1/3~1/2,最好采取边排边进的方式,...

    2363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姜在治疗鱼病中的巧用
    姜在治疗鱼病中的巧用

    1、每亩水面用生姜6公斤,枫树叶6公斤,桑叶1.8公斤,混合煎2小时,然后加猪血0.6公斤,食盐1.2公斤,全池泼稀(下药前先泼洒柴油0.5公斤),可治疗鱼细菌性烂鳃病。2、每亩水面用生姜0.2公斤,蒜1.2公斤,土茯苓0.15公斤,紫苏0.6公斤,混合煎汁,拌细糠喂鱼,治疗鱼肠炎病。3.每亩水面用姜苗10公斤,黄药1...

    41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赤眼鳟池塘无公害养成技术
    赤眼鳟池塘无公害养成技术

    赤眼鳟隶属鲤形目、鲤科、雅罗鱼亚科、赤眼鳟属,俗称“红眼”。它是长江名贵的野生经济鱼类,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泰兴市经过近三年的驯养试验,已于2003年取得长江赤眼鳟人工繁殖的成功,这对挽救长江濒危物种,开发新的养殖品种具有重大意义。2004年泰兴市共推广池塘赤眼鳟成鱼养殖示范面积14.8hm2,其中主养面积7.13hm...

    1570 淡水养殖 冷水鱼 冷水鱼养殖 冷水鱼养殖技术 冷水鱼养殖方法
  • 河蟹池塘黑色水如何调理黄绿色?
    河蟹池塘黑色水如何调理黄绿色?

    Q高邮市甘垛镇的俞老板有40亩螃蟹塘,由于是第一年养殖,水草长势差,导致水体偏混发黑。每天有部分死蟹。A针对这种情况,建议使用通威活菌底改王改底,配合饲料伴侣1+光合细菌调水,每7-10天用一次,连续调水1个月调水成功原因分析:1、水质营养:从藻类繁殖的所需营养成分入手,由于水草腐烂长期积累导致水质恶化,这时使用通威活...

    137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鳜鱼苗种培育关键技术介绍
    鳜鱼苗种培育关键技术介绍

    鳜鱼苗孵出4天,眼的活动还没开始,全身嫩白透明,在显微镜下连肠道、血管都看得见时就要吃鱼。它吃的是比它小一点的鱼苗,其他的浮游动物、水蚯蚓、水生昆虫幼体等即使闯到它的嘴边,鳜鱼苗宁可饿死也不吃。它要吃活鱼。因此,当鳜鱼在准备繁殖时就要准备繁殖适口饵料鱼。饵料鱼中首选的是游泳的团头鲂、鳊鱼也都出膜了,再给草鱼催产,3天以...

    827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抓好池塘养殖大闸蟹几个关键期的管理措施
    抓好池塘养殖大闸蟹几个关键期的管理措施

    池塘养蟹除加强日常管理外,在养殖过程中应抓住五个关键期的管理,采取相应的饲养措施,获得高产高效。1、河蟹苗种期管理河蟹苗种在放养前必须进行暂养,从而获得较高的成活率,外地购买蟹种要进行消毒杀菌,避免细菌、病毒带入蟹池中,放养时水温差不要超过3ºc,在蟹池中用网围成暂养区,培养蟹种,待放养时间、苗种规格成熟时拆...

    141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鱼类的安全越冬措施
    鱼类的安全越冬措施

    一、鱼类越冬期死亡原因1.越冬鱼塘环境差,严重缺氧造成死亡首先是池塘老化,多年未清淤,淤泥厚积,配套塘头猪鸭场的猪鸭屎落塘,鱼类(种)高密度养殖,高投饲,高排泄,有机物增多,耗氧量大;其次是有的村边塘、圩镇塘,村民居住密集,生活污水和附近工厂废水排放落塘,大量耗氧而引起溶氧不足;再者水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超标,...

    5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种秋放秋培保成活
    鱼种秋放秋培保成活

    抓好鱼种的秋季强化培育,是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的关键。改善环境鱼种投放前,将原池水放出一半,再加注新水。每亩池塘施发酵粪肥150公斤,每9天一次,共施3-5次。适当追施以氮磷为主的化肥,一般每亩池塘施尿素1.5-2.5公斤、过磷酸钙3-5公斤,7天左右施一次。每次施肥后加注新水,使池水透明度保持在20-30厘米。每半个月...

    182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加州鲈鱼苗全身发白,是应激还是发病?
    加州鲈鱼苗全身发白,是应激还是发病?

    小小的加州鲈鱼苗,才3cm大小,前段时间不少地方都发现有全身发白的死,而且都是几百几千的死,不少养殖户几乎都跑遍了附近所有的渔药店,都没找到好的解决方法,只好等它们死得不想死了,就自然没事了,结果还真是这样,很多养殖户都损失近半的鱼苗时,苗就不再死了,自然好了。不过这个损失还真不少。这又是为什么呢?鱼苗会自己好的,那干...

    2888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鳖用配合饲料和鳗用配合饲料是否可以通用?
    鳖用配合饲料和鳗用配合饲料是否可以通用?

    有些养殖户认为,鳖和鳗均为肉食性变温动物,且鳖用配合饲料和鳗用配合饲料都是用优质白鱼粉、a-淀粉等制成,蛋白质含量都在44%以上,所以鳖用配合饲料和鳗配合饲料是可以通用的。其实鳖和鳗是两种不同类的动物,生活习性有着本质的不同,鳖是爬行动物,肺是主要呼吸器官;而鳗是水生的鱼类,是用鳃来呼吸的。鳖和鳗在各阶段所需蛋白质、维...

    678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鱼类鳃病的诊断与防治
    鱼类鳃病的诊断与防治

    随着水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和精养模式的不断推广,由各种病源引起的鱼类病害问题日益突出,而同一种疾病也可能源自于不同的病原,鱼类鳃病在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病原有细菌、真菌、寄生虫、甲壳动物、营养和水环境等因素。细菌性鳃病诊断:池鱼游动缓慢,显暗浮头,体色变黑、鳃丝肿胀,取少量鳃丝镜检,鳃丝缺损严重。预防:坚...

    84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