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入冬仔猪腹泻增加 分清病因对症治疗

时间 : 09-27 投稿人 : Mark 点击 : 加入收藏

每年寒冷天气是仔猪腹泻的高发期,对猪场出现的仔猪腹泻,切莫掉以轻心。

入冬仔猪腹泻增加 分清病因对症治疗 | 家畜养殖

防寒保暖至关重要

仔猪腹泻的防控一直是猪场的难点,特别是近年来没有了弱毒疫苗后,市场上大部分是灭活苗,更增加了疫病的防控难度。而灭活苗的效果有时难于达到理想效果,为此,专家们普遍建议,最重要的是要做好防寒保暖。可采用保温灯、电热板或热水袋等措施保证保育舍温度在28°左右。预防要从猪场的饲养管理方面多考虑,消毒彻底,尽量降低环境病原微生物的含量。一旦发生腹泻病,要根据猪场实际情况,采取综合措施。首先搞清楚病因,针对不同病因引起的腹泻进行综合性治疗,采取抗菌消炎、收敛、补液等措施。如是病毒性腹泻,可以采用抗病毒中药。如猪群腹泻非常严重,则需检查母猪的免疫程序。发病仔猪适量补充电解质、维生素等。保暖工作需要加强,避免外部因素加剧腹泻程度。

猪腹泻的辨识与防治

猪痢疾又称猪血痢、黑痢、黏膜出血性下痢等,是由猪痢疾螺旋体引起的以消瘦、腹泻、黏液性或黏液出血性下痢为特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以6周龄~16周龄猪最为常见。最急性型往往见不到任何症状而于数小时内死亡;急性型病例开始排黄色至灰色软粪,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至40℃~40.5℃,后排出含有大量黏液或血丝的粪便,弓背、吊腹、脱水,饮欲增加,消瘦、虚弱和共济失调,该病例最多见;慢性型症状较轻,表现为反复下痢,不时排出灰白色带黏液的稀粪,并混有黑色血液,贫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成为僵猪。病变主要是大肠卡他性或出血性肠炎,结肠及盲肠黏膜肿胀,皱褶明显,黏膜出血。

治疗措施:可用0.5%痢菌净液按0.5毫升/公斤体重肌肉注射,或红霉素1毫克/公斤~3毫克/公斤每日两次肌肉注射,连用2天~3天。对剧烈下痢者还应采用补液、强心等对症治疗。

仔猪黄痢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多发生于出生后几小时至7日龄仔猪,发病急,高度致死性肠道传染病。该病以剧烈腹泻、排出黄色或灰白色水样浆状粪便以及迅速脱水死亡为特征。剖检可见急性卡他性出血性胃肠炎的病变。

防治措施:母猪产前40天和15天各注射1次大肠杆菌基因工程菌苗。改善母猪的饲料质量和搭配,临产母猪进产房时淋浴消毒,接产时用0.1%高锰酸钾擦拭乳头和乳房,并挤掉每个乳头中的少量乳汁。肌注痢速清2毫升;肌注乳酸诺氟沙星10毫克/公斤~20毫克/公斤体重或者拜耳公司“拜有利”,为防止脱水,可腹腔注射5%葡萄糖100毫升~150毫升+生理盐水100毫升~150毫升。最好能通过实验室选择敏感药物进行治疗。

仔猪红痢仔猪红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多发生于1日龄~3日龄仔猪,潜伏期短,发病急,有时不表现临床症状即死亡。主要症状是排红褐色血性液体粪便,有腥臭味,死亡率极高;慢性型初期排黄色软粪,病程长的可出现间歇性或持续性黄灰色腹泻。剖检可见胃肠黏膜及黏膜下层有广泛性出血,肠内容物暗红色,淋巴结出血。病程长的以坏死性肠炎病变为主要特征,黏膜表面附着灰黄色坏死性假膜,易剥离。心肌苍白、心外膜点状出血。肾脏灰白色,皮质部、膀胱黏膜可见点状出血。

防治措施:对第一、二胎母猪产前30天和15天各注射红痢菌苗5毫升~10毫升,第三胎开始可以只在分娩前15天注射1次,3毫升~5毫升即可。由于本病的病程太急,药物治疗往往收效不佳,必要时可用抗生素和磺胺药物治疗。仔猪刚出生时口服青霉素10万单位、链霉素500毫克,每日2次~3次,连续3天,可作为药物预防。

仔猪白痢也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引起,但是主要发生于10日龄~30日龄仔猪。病猪突然发生腹泻,排出浆状、糊状的灰色或灰白色、腥臭的粪便,若没有脱水,一般3天~7天多能自行恢复。

猪传染性胃肠炎由传染性胃肠炎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引起2周龄以下仔猪呕吐、严重腹泻、脱水和高度死亡为特征。5周龄以上猪感染死亡率极低,较大或成年猪几乎不死亡。仔猪先是突然发生呕吐,接着发生急剧的水样腹泻,粪便为黄绿色或灰色,有时呈白色,并含有凝乳块,病猪迅速脱水,体重明显下降,精神委顿,采食减少或停止,死亡率高达50%~100%。剖检可见胃内容物呈鲜黄色并混有大量乳白色凝乳块,胃底黏膜充血,可见有小点状或弥散出血;小肠扩张变薄,内容物稀薄,呈黄色、泡沫状。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做好冬季防寒保温以及卫生消毒。冬春季产仔的母猪在分娩前30天,用猪流行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灭活苗注射3毫升。用高免血清和康复猪的抗凝血给新生仔猪皮下注射5毫升~10毫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注射干扰素有较好效果;可以抗菌补液,防止脱水与继发感染。

猪瘟该病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各年龄段猪均可感染发病,一年四季流行,传染性极强,具有极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严重威胁养猪业的发展,国际兽医组织(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感染母猪流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和弱仔,有的出生后表现为精神沉郁、间歇性腹泻、运动失调等症状,常在2天~3天内死亡;仔猪在哺乳期内生长良好,一旦断奶后,仔猪便出现体温升高至41℃左右,厌食和顽固性腹泻,粪便由褐色变成黄色。后期由于肛门失禁,粪便沿着后腿淌下,恶臭异常,病猪迅速消瘦,腹下部及耳根皮肤呈紫红色淤血,治疗无效,1周左右死亡。

防治措施:加强饲养管理、卫生消毒,严格引种制度。母猪在配种前免疫一次,公猪每年两次,仔猪25日龄~30日龄、70日龄~75日龄各免疫一次。

轮状病毒病由轮状病毒引起的10日龄~60日龄仔猪发生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为特征的肠道传染病。该病以寒冷季节多发,常与仔猪白痢混合感染,只发生于2月龄以内的仔猪,大猪为隐性传染。发病仔猪精神委顿,食欲减退,常有呕吐,并迅速发生腹泻,粪便呈水样或糊状,黄白色或暗黑色,带有数量不等的絮状物,腹泻愈久,脱水愈明显,死亡率可达50%~100%。14日龄以内的猪最为严重,胃内常充满凝乳块和乳汁;小肠后2/3~1/2肠壁变薄、半透明,肠腔膨胀,含有大量水分、絮状物和黄色或灰白色液体。

目前该病无特效药物治疗,通过加强管理和抗生素治疗可减少由轮状病毒和继发细菌感染引起的死亡。发病后停止哺乳,立即内服、静注或腹腔注射5%~10%葡萄糖盐水和3%~10%的碳酸氢钠溶液,并使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有较好疗效。

(来源:河北科技新闻网作者:张闯)

相关文章

  • 别让牛羊吃露水草
    别让牛羊吃露水草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入秋以后,天气逐渐转凉,清晨和傍晚草叶上常挂满露水珠。牛羊吃了这种草会引起瘤胃鼓胀。所以,放牧牛羊早晨要等太阳升高、露水消失后出牧,傍晚要在露水出现前回牧。(来源:农村新报)...

    29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养猪谨防寄生虫病
    春季养猪谨防寄生虫病

    在养猪行业当中,养猪老板往往比较关注的都是一些可量化和毁灭性的疾病造成的损失,但是此次介绍的是一个经常被养猪人忽视的消耗性疾病——寄生虫病。寄生虫分为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体外寄生虫主要是疥螨,疥螨寄生在真皮层,并在其中穿行打洞,破坏真皮层的完整性,导致皮肤的表皮因为没有真皮层营养供给而塌陷和干枯,出现皮肤的裂痕和功...

    13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用鸡粪喂猪
    怎样用鸡粪喂猪

    用鸡粪喂猪是开发饲料来源,节省饲养成本的好方法,具有投资少、简便易行等特点。但鸡蛋中含有害物质和寄生虫卵(球虫、线虫)、粪嗅素、吲哚、嘌呤、肠黏膜脱落的细胞及没有消化完的纤维、粗蛋白和微量元素以及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需进行处理后才能喂猪。处理方法:1.堆放发酵:鲜鸡粪晾晒至七成干,堆放成立方型,加盖塑料薄膜,压好,保温...

    25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豆腐渣喂猪注意事项
    豆腐渣喂猪注意事项

    豆腐渣是以大豆为原料加工豆制品后的副产品,是农村养猪的理想饲料。据测定,鲜豆腐渣含粗蛋白质4.7%,干豆腐渣含粗蛋白质27.7%,比稻谷多3倍。但是如果饲喂的方法不当,不仅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而且还会引起副作用。长期用大量生豆腐渣喂猪,轻者导致母猪营养不良、食欲不振、腹泻,重者导致母猪不孕、流产或死胎,仔猪成活率下降...

    72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仔猪贫血症的防治技术
    仔猪贫血症的防治技术

    仔猪贫血症由缺铁引起,集约化大规模养猪场、水泥地面的猪舍、封闭饲养、不合理的饲喂技术等都是导致仔猪缺铁性贫血发病的主要原因。由于该病严重地影响了仔猪的生长发育,对养猪业可造成严重的损失,所以,仔猪的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防治不容忽视。一、发病原因1、仔猪出生后,生长发育迅速,造血机能旺盛,铁需要量大,猪乳中的含铁量有限(仔...

    15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新生仔畜护理六要点
    新生仔畜护理六要点

    保暖。新生仔畜脱离子宫内环境后,抗寒冷能力极低,如果出生环境温度过低,就会使仔畜皮下脂肪凝固造成硬皮症。在寒冷环境稍长,会导致体温过低、血液凝固而导致死亡。所以,羔羊出生前三天所处环境不能低于15℃,犊牛不能低于25℃,仔猪不能低于33℃。净身。新生仔猪、羔羊、犊牛的体表都会粘有羊水和子宫粘液,出生后母牛、羊会将犊牛羔...

    277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猪耳朵发紫是蓝耳病吗
    猪耳朵发紫是蓝耳病吗

    答:猪耳朵发紫不一定是蓝耳病。猪蓝耳病,学名称为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由病毒感染引起。它的特点是引起母猪严重繁殖障碍和幼龄猪肺炎,耳朵发紫只是本病的诸多症状之一。能引起猪耳朵发紫的疾病有很多种,养殖户要认真分清真假“蓝耳病”,不能仅凭感官误诊。因为在败血症和各种疾病的晚期多会出现紫耳现象(发绀现象),如猪瘟、仔猪副伤寒、链...

    23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管好种公畜 提高受胎率
    管好种公畜 提高受胎率

    春季至初夏,是大牲畜(牛、马、驴等)配种的旺季。要提高配种受胎率,必须首先加强种公畜的饲养管理,使其保持健康的体质、旺盛的性欲和产生品质优良的精液。此期种公畜的饲养管理要点如下:一、满足种公畜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种公畜在配种季节要排岀大量精液,体力消耗很大。所以,在饲草饲料搭配上,既要保住质量,又要做到营养成分全面。一...

    19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这种猪病十分常见却容易被养猪人忽视
    这种猪病十分常见却容易被养猪人忽视

    猪肺疫是由猪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俗称“锁喉风”。症状主要表现为败血症、肺炎、胸膜炎。最急性型出现败血症,咽喉部出现肿胀,呼吸非常困难,死亡突然。急性型呈纤维素胸膜肺炎症状,其中猪肺疫(肺炎型)与传染性胸膜肺炎在临床症状上非常相似,两者的区别是巴氏杆菌引起的胸膜肺炎很少会导致动物猝死。慢性型感染猪会很短时间内变得非常消瘦...

    133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种羊如何补乳
    种羊如何补乳

    种羊的补乳期一般是3个月左右,这一阶段也是羔羊生长发育最快、死亡率最高的时期。补奶是最关键的,在羔羊无法正常依靠母乳保持增重时,每天要定时、定量补充一定量的鲜牛奶和羔羊颗粒料。随着羔羊生长发育,补奶分阶段减少,颗粒料和易消化的饲草要逐渐增多。由于羔羊的适应性差,抵抗力低,消化机能尚未发育完全,但它的营养方式变化却很大,...

    231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猪年养什么鱼虾好
    猪年养什么鱼虾好

    转眼又到投放鱼苗的时节。今年哪些水产养殖品种看好呢?据有关资料介绍,美国克氏螯虾,也就是小龙虾,是重要的食用虾类,也是垂钓的重要饵料。欧美市场淡水小龙虾年需求量在12-16万吨,自给能力不足30%。当前大力发展淡水小龙虾的养殖加工,国际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国内市场,淡水小龙虾消费十分火爆,仅江苏省南京一地每年6-9月,每...

    170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家兔为什么吃自己的软粪
    家兔为什么吃自己的软粪

    兔子是一种吃草的动物,一般栖息在草原与农作物的地区。它吃嫩绿的青草以及农作物,可有时也会吃自己的粪便。这是为什么呢?兔子虽然是食草动物,可是不同于牛与羊,它的胃很小,不具备反刍现象。它白天吃了许多鲜嫩的牧草之后,往往会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到了晚上就会将软粪排出体外;然而到了晚上,缺草少吃,营养也相对减少,白天拉的粪便就...

    5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提高小尾寒羊繁殖力技术措施
    提高小尾寒羊繁殖力技术措施

    小尾寒羊是中国乃至世界著名的肉裘兼用型绵羊品种。起源于古代北方蒙古羊,随着历代人民的迁移,把蒙古羊引入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中原地区以后,经过长期地选择和精心地培育,逐渐形成具有多胎高产的裘(皮)肉兼用型优良绵羊品种。影响小尾寒羊的繁殖力的因素1.遗传品种不同,繁殖力也不相同。小尾寒羊1年2胎或者2年3胎,每...

    16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农家养猪如何快速育肥
    农家养猪如何快速育肥

    农村家家都养猪,但由于规模小,饲养方式不科学,影响了养猪的经济效益。本中心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出适合农村的养猪快速育肥方法,现介绍如下:一、选购优良仔猪。农村家庭养猪品种单一,比较落后,要改选品质好,生长迅速的优良仔猪。二、科学管理。购来的仔猪必须按要求进行防疫,然后去势,并定期驱虫、补硒、补铁等。必须有好的圈舍,猪舍...

    171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红薯喂猪四不可
    红薯喂猪四不可

    红薯甘甜适口,营养丰富,是猪的好饲料,但如果饲喂不当,猪也会出现减食、停食、掉膘或中毒等情况。因此,饲喂红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不可饲喂病薯。有黑斑的病薯,即使经煮、蒸、烤等都不能破坏其毒性,将病薯块或其残渣喂猪极易引起中毒。猪食病薯中毒常于采食后3~4天发病,如体温升高,食欲废绝,便秘,粪便干黑、球状,日常带有黏液...

    107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