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淡水鱼锚头蚤病的的诊断和如何预防

时间 : 05-05 投稿人 : 青槐 点击 :

随着水产养殖业环境不断在恶化,寄生虫也开始不断的适应现在养殖环境中。记得在2010年以前很多养殖户都认为锚头蚤很好杀,也很好处理,任何杀虫药都可杀的死,但过了2年以后很多地区就出现了锚头蚤难杀,难处理,就开始说这个药厂产品做水了,那个药厂产品不行,到现在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想不是厂家的药做的不好,而是我们要改变传统的养殖思路才能决绝根本问题。虫、菌你是杀不完、也杀不绝的。有一些寄生虫可能越杀越多,越杀越难杀,到最后无药可杀了。任何养殖品种都需要了解它的特性,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下锚头蚤基本情况及如何预防措施。

一、流行情况

锚头蚤病又称针虫病、铁锚虫病、蓑衣虫病,是由甲壳动物桡足类锚头蚤侵入鱼体而引起的体外疾病。一般雌虫寄生鱼体,雄虫基本不寄生。病鱼大量寄生锚头蚤时会焦躁不安,食欲不振。每年4-10月为该病流行季节。急性感染时每尾鱼种可侵入数十条,短期内会大量死鱼。慢性感染时,鱼体消瘦,慢慢死亡。如每尾鱼种感染l5条以上,病愈后可有一年以上的免疫力。锚头蚤寄生在鱼的鳃盖、皮肤、鳍条基部、眼、口腔、尾鳍等处。只有雌性成虫才营永久性寄生生活,无节幼体营自由生活。挠足幼体营暂时性寄生生活。在水温12℃-33℃之间锚头蚤均可繁殖。水温20℃-25℃为流行季节。此病在国内外均有流行。

我国淡水鱼寄生的锚头蚤危害较大的有以下三种:

1.多态锚头蚤:寄生于鲢、鳙、团头鲂。

2.鲤锚头蚤:寄生于鲤、鲫、鲢、鳙、乌鳢、泥鳅和蝌蚪等。

3.草鱼(鲩)锚头蚤:寄生于草鱼。

锚头蚤寄生鱼种后,随着发育过程,可分为童虫、壮虫、老虫三种形态:

1、童虫体细如发,白色透明,无卵黄,肉眼需仔细观察才能看到,一般2-3天后便可发育为壮虫。以童虫急性感染为主时,可在半个月内连续2次杀虫剂(如快克)全池泼洒。

2、壮虫体粗壮透明,手触之可竖起,肉眼可看到黑色肠管蠕动,体后挂一对绿色卵囊。以壮虫感染为主时,用药一次即可。

3、老虫体色混浊,体软,手触之无弹性,无卵囊,虫体常附生很多累枝虫类的原生动物,虫体接近死亡。以老虫感染为主可不用药。

锚头蚤对寄主有选择性,如多态锚头蚤寄生在鲢、鳙鱼体表;草鱼锚头蚤寄生在草鱼体表;鲤鱼锚头蚤寄生在鲤、鲫、淡水蛙的体表、鳍条及眼上。本病对鱼种危害程度最大。当有3-5个虫体寄生时即可引起死亡。甚至1-2个虫体也能引起生长停滞,鱼体瘦弱或产生畸形。对2龄以上成鱼虽然不直接引起死亡。但影响很多疾病爆发(如出血病、赤皮、打印病等)而且还影响生长、繁殖。导致商品价值降低。

二、症状

发病初期。病鱼呈现急躁不安、食欲减退。如大量寄生于口腔引起病鱼不能摄食,继而鱼体消瘦。游泳迟缓,6-7厘米长的鱼种患病后还可以引起鱼体畸形、弯曲。失去平衡。由于锚头蚤以头角钻入寄主组织内。引起周围组织红肿发炎,裸露在外的虫体后半部体表常有累枝虫和藻类、水霉菌等附生。当严重感染时,鱼体好像披着蓑衣。故有“蓑衣病”之称。锚头蚤大量寄生在鳗鱼口腔可引起口不能关闭,不能摄食而死亡。锚头蚤寄生在鲢、鳙鱼等鳞片较小的皮肤。可引起起周围组织红肿发炎,形成石榴子般的红斑、红点。寄生在草鱼、鲤鱼等披有较大鳞片的鱼的皮肤上。寄生部位的鳞片被“蛀成缺口。鳞片的色泽较淡。在虫体寄生处也出现充血的红斑。但肿胀一般不明显锚头蚤的头部钻入肌肉组织。可引起慢性增生性炎症。在伤口与外界相通的部分又带有溃烂性质。在虫体寄主组织之间充满渗出液且有红细胞渗出,包在渗出液之外的为纤维化了的寄主坏死组织。在坏死组织层之外,有肿胀充水的细胞层及鳞片状的增生层,在鳞片排列的细胞间,可见纤维细胞在增生层与正常肌组织之间充满密集的白细胞,其中间或可见新生的肉芽组织。

三、诊断

首先初步判断,发现池塘的鱼烦躁不安,有跳跃出水面,投饵机前能看见鱼体表身上有红色小点,可初步诊断为锚头蚤病,如需确诊需要打鱼采样进行确诊。

用肉眼观察,看鱼体表有没有红色小点,能不能看见寄生虫虫体,虫体的形状,在显微镜下寄生虫的形态都能特征进行确诊为锚头蚤病。

淡水鱼锚头蚤病的的诊断和如何预防

四、预防措施

主要以防为主。控制本病发生。

1、在鱼种放养时严格检查:如发现有锚头蚤寄生采用高锰酸钾溶液授洗鱼体。当水温15℃-20℃时浸泡1.5-2小时或用5%的食盐水浸泡5-15分钟。

2、养鱼之前要清塘、清淤:有10-15厘米的塘泥,用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具体做法:如水深5-10厘米用生石灰50-125千克,若水探1米用生石灰125-150千克均为全池泼洒。用漂白粉消毒每袋用10亩,根据实际养殖品种可增加或者减少用量也即可达到消毒目的。清淤至少要做到3年1小清,5年一大清。有条件可以年年清於。

3、利用锚头蚤对寄主有选择性,可采用轮养方法控制本病发生。

4、采用人工方法使鱼感染锚头蚤获得免疫力后。再放入大水面里饲养。以控制大水面水体中锚头蚤病发生。

5、可以在池塘中放一些底层杂食性鱼类(如黄颡鱼)。

6、在开春后做好底质改良用全效底改片一次并要保持水中有一定的肥度,早投料恢复鱼体体质也可以减少锚头蚤病发生。

五、治疗方法

1、全池泼洒快克来驱杀池水中锚头蚤虫体。若鱼种感染锚头蚤多为“童虫”。可在半个月内连洒两次药;如果多为“壮虫”可施药一次;如果多为“老虫”则用药一次后让其死亡脱落。

2、越冬锚头蚤第一次排卵孵化时(约3-4月)用“快克”全池泼洒连续1-2次。可达到控制本病蔓延的目的。

本文来源:水世纪华中团队丨本文作者:陈福

本文审核:荣道斌丨本文编辑:唐红梅

相关文章

  • 猪维生素A缺乏症的病因有哪些?用什么药好?
    猪维生素A缺乏症的病因有哪些?用什么药好?

    猪维生素A缺乏症是由于猪平时的饲喂中维生素A缺乏所引起的,遇到这种情况,应及时给猪进行对症下药,补充猪体所需的维生素A,同时注意对猪的饲料进行合理调整。对于尚未发生猪维生素A缺乏的健康猪群,在养殖时多喂胡萝卜可补充维生素A,减少猪维生素A缺乏症的发生。猪维生素A缺乏症的病因有哪些?1、原发性维生素A缺乏:猪长时间饲喂含...

    1446 养殖常识 养殖教程 养殖常见疾病
  • 水产养殖如何用肉眼诊断常见鱼病技术
    水产养殖如何用肉眼诊断常见鱼病技术

    鱼类疾病的发生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和机体自身反应特性这两个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的结果,正确诊断,是治好鱼病的关键所在。根据多年来从事鱼病诊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在野外没有诊断设备情况下,能及时、较准确鉴别鱼病的方法,现介绍如下,希望对养鱼生产有所帮助。一、常见鱼病的肉眼诊断方法1、查鱼体体表一般经验...

    2354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斑节对虾纤毛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斑节对虾纤毛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纤毛虫病常见的有钟形虫、聚缩虫、单缩虫、累枝虫等。当这些生物大量发生在虾的甲壳上时,可见到虾表皮有一层绒毛状物,大量附着在鳃丝上时,直接影响鳃丝的气体交换。与丝状细菌同时发生时,容易引起对虾死亡。发生纤毛病主要是水质不佳,含有机质过多,所以保持水质清新是最有效的预防方法,并注意适量投饵。一旦发现纤毛虫类群体附着,数量不...

    902 水产病害 海水虾蟹病 海水虾蟹养殖病害 海水虾养殖病害 海水蟹病害 虾蟹病害
  • 精养池塘中六种常见鳃病的防治方法
    精养池塘中六种常见鳃病的防治方法

    鱼生活在水中,靠鳃“吸入”水中的溶解氧,水体中存在的大量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很容易感染鳃部。因此,鳃的发病率很高,有“养鱼先养水,治病先治鳃”之说。我们可将鳃病分为以下六大类型:  一、细菌性鳃病1、症状病鱼鳃丝黏液增多、发黑,沾满污垢。2、病原鳃部组织被粘球菌、柱形菌或其他细菌感染。3、防治方法:①调节水质,消除病菌。...

    93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草药制剂在防治鱼病中起到的作用
    草药制剂在防治鱼病中起到的作用

    水产渔业的病害种类和病害危害程度日趋严重,其原因有很多,主要是水质污染、种质退化、药物、饲料质量下降等方面的原因。关于水质污染、种质退化、饲料质量下降等因素多数是全行业问题,而药物,我们则有更多可选择的余地。以前由于滥用药物的关系,特别是抗生素,使病原菌产生耐药性,药物的疗效大大降低,同类疾病越来越难治疗,新药推出的速...

    343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
  • 怎么提高猪饲料利用率?具体措施有哪些
    怎么提高猪饲料利用率?具体措施有哪些

    猪是我国一种非常重要的养殖项目,在养猪的时候,如果想要减少猪的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的话,那么我们首先便要从饲料方面入手。只有提高了猪饲料利用率,才能够有效提高猪的养殖效益。那么我们该如何提高猪饲料的利用率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提高猪饲料利用率的措施,一起来看看吧!1、猪的生理需求猪在生长过程中,对营养的需求以及进...

    2893 养殖疾病症状 养殖教程 养殖疾病
  • 鱼类肠炎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鱼类肠炎的诊断及防治方法

    肠炎:在渔业生产中是一种常见的、危害性很大的疾病,尤其是人工饲喂的养殖鱼类。如斑点叉尾鮰、大鲮鲆、草鱼、青鱼危害尤其显著。其主要症状是:病鱼肛门红肿、凸出、下腹部松软、鳞片脱落。严重者:轻压腹部有脓液流出,病鱼体色发黑、食欲减退、离群独游、行动迟缓。常与烂腮、赤皮等病并发,解剖观察病鱼肠道肿胀,充血,而且危及养殖效果。...

    2872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北方常见水产动物病原性疾病竖鳞病的防治技术
    北方常见水产动物病原性疾病竖鳞病的防治技术

    竖鳞病病原:豚鼠气单胞菌。症状与流行:疾病早期,病鱼体色发黑,体表粗糙,鱼体前部鳞片脱落,鳞囊内积有半透明液体严重时全身鳞片竖立,鳞囊内积有含血的渗出液,有时伴有体表充血,鳍基充血,鳍膜面有半透明液体,病鱼贫血。主要危害鲤、鲫、金鱼、宽额鳢等,从较大的鱼种到成鱼均可受害,多在越冬后期和春季发生,死亡率在50%以上。但要...

    224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症状及防治
    淡水鱼细菌性烂鳃病症状及防治

    1、病原体在我国,细菌性烂鳃的病原最初从草鱼的鳃中分离出来的,定名为鱼害粘球菌。后经进一步研究确认为柱状屈桡杆菌。此后,在鲤鱼、加洲鲈鱼(大口黑鲈(等鱼类的细菌性烂鳃病研究中都确定为柱状屈桡杆菌。根据最新细菌鉴定手册,柱状屈桡杆菌改名为柱状纤维粘细菌。该细菌菌体细长,柔软而易弯曲;粗细基本一致,直径约0.5微米,长短相...

    735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孢子虫的内服用药心得分享
    孢子虫的内服用药心得分享

    昨天写了阿苯达唑,常可用做预防性内服杀虫药,因为其作用广,无残留;今天这接着写针对孢子虫用药的盐酸氯苯胍。公司产品叫孢敌,国标产品。按通常的标准用量是1公斤饲料0.8克,但这个是按鱼采食率5%计算的,而实际上好多鱼的投食率是没有5%的,所以通常都是按2-2.5%,那么相应的用量就要校正到一公斤饲料1.6-2克。如果投食...

    2504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使用
  • 车轮虫病防治参考处方
    车轮虫病防治参考处方

    病名车轮虫病病原车轮虫、小车轮虫症状车轮虫的腹面像一个车轮。寄生在鱼和蝌蚪的鳃、鳍条、体表,大量寄生时,由于车轮虫的附着和滑行,刺激鳃丝大量分泌粘液,引起鳃上皮增生、坏死、崩解,妨碍呼吸。幼鱼体色暗淡,食欲不振,甚至停食。感染严重时,鱼苗可呈“白头白嘴”症状;夏花可呈“跑马”症状;黑仔鳗体色发白;蝌蚪尾部可腐蚀发白。危...

    2983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甲鱼养殖用药须知
    甲鱼养殖用药须知

    近年来,甲鱼养殖业迅猛发展,但疫病已成为甲鱼养殖成功的大敌。生产中滥用药现象比较普遍,为指导广大饲养者科学配伍、合理用药,特将甲鱼养殖中所需的常用药物介绍如下:1水体消毒药常用于水体消毒的药物主要是生石灰和含氯消毒剂。含氯消毒剂包括漂白粉、漂白精等。在使用漂白粉时,其氯含量应高于30%,若在25%以下药效会全部失去,所...

    122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水产养殖贴士:泼洒鱼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水产养殖贴士:泼洒鱼药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必须充分溶解后使用,尤其是两种以上药物同时使用时更要严格按说明进行操作;二、全池拨洒药物在喂食后进行,不能同时。食场消毒药物可在鱼群抢食时拨洒,但药量应是亩用量的25%左右;三、下雨、天气闷热、旱晨有雾不宜拨洒;四、一般药物均应避开中午阳光直谢,宜在上午9—10时或下午4—5时进行;五、拨洒应从上风向下风,池边、角...

    1885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鱼类分枝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的诊断
    鱼类分枝杆菌感染和真菌感染的诊断

    1.分枝杆菌感染分枝杆菌能感染各种海、淡水鱼类,感染鱼后的主要症状是在内脏中形成许多灰白色或淡黄色的小结节。取结节做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发现有长杆形的抗酸菌就可确诊。2.真菌感染真菌可以引起各种鱼病,如金鱼水霉病、鱼醉菌病、香鱼胃真菌病等。诊断时必须以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多核球状体或菌丝为标准。...

    2161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农户养鸡如何降低医药成本
    农户养鸡如何降低医药成本

    鸡的疫病很多,若用药不当,鸡病的防治费用就会很高,将直接加大养鸡的成本,甚至危及养鸡业的发展,农户养鸡如何降低医药费开支,提高经济效益呢?现介绍几种方法:一、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隔离和消毒工作,尽量减少鸡感染发病的机会,是降低养鸡医药费开支的根本出路。二、给鸡投药应在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给药,避免因用药...

    6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