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鸭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时间 : 02-12 投稿人 : 娴娴 点击 : 加入收藏

鸭常见病中传染病危害最大,传染病通常由病毒感染所致,其流行和发生一般需要通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鸭群三个环节。因此,掌握鸭病发生特点,控制传播环节,做好防疫治疗,方可保证养鸭效益。

鸭常见传染病的识别与防治技术 | 家禽养殖

鸭瘟

本病仅限于雁行目禽类,如鸭、鹅、天鹅等。鸭群突然出现持续存在的高死亡率,鸭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体温升高到42℃,翅膀下垂、伏地不起;病鸭头颈部肿大;喙、脚和黏膜呈蓝色;下痢,排绿色或灰白色稀粪;泄殖腔黏膜充血、出血、水肿或外翻,并覆盖绿色假膜,剥离后留有疡面。鸭全身皮肤、黏膜、浆膜、内脏器官有血斑点;皮下组织水肿;部分鸭头颈部肿大;口腔黏膜有黄色坏死性假膜覆盖,用刀刮去假膜,可见到黏膜出血浅,溃疡食管黏膜表面覆有黄色或草黄色假膜,呈小斑块状或条索状;泄殖腔严重充血、黏膜表面覆有棕黄色或绿褐色的坏死痂块,不易剥离。

防治加强鸭舍环境的卫生控制,注意定期进行消毒。应按照免疫流程进行疫苗接种,禁止从非免疫区购入雏鸭或种鸭。如发现有患病鸭,立即对全群进行隔离,紧急接种鸭瘟弱毒疫苗,肌肉注射1羽份,1天后可以产生免疫力。早期治疗可用氨苄西林钠200克,盐酸环丙沙星100克,配合黄芪多糖提纯原药100克,加水混合饮用,之前控水1~2小时,1次饮完,连用3~5天。

病毒性肝炎

本病发生于5~10日龄雏鸭,成鸭不发病,初次发病鸭在2~10天死亡率达90%,10~18日龄死亡率达40%,18~28日龄死亡率达20%以上,28天以后死亡率很低。患病鸭跟不上群,停止运动,蹲伏并半闭眼,呆滞,厌食,身体侧卧,两腿痉挛性后踢,头向后背部后仰,出现症状后1小时左右死亡。剖检病死鸭可见肝脏肿大、质脆,有点状或淤斑状出血,颜色不一,日龄小的呈土黄色,日龄大的呈灰红色,色淡,表面斑驳。

防治种鸭在产蛋前2~4星期接种鸭免疫弱毒疫苗,间隔6星期后再免疫1次。初生雏鸭用弱毒疫苗免疫,肌肉注射或足蹼皮内刺种。也可给雏鸭注射血清或卵黄抗体。对发病鸭群及时免疫注射血清、卵黄抗体,患病早期鸭用利巴韦林100克加水200公斤饮用,用前控水1~2小时,或用黄芪多糖提纯原药100克加盐酸环丙沙星100克混合后加水250公斤,让鸭饮用,每天2次,连用3天。

传染性浆膜炎

本病又称鸭疫里氏杆菌病,是侵害雏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冬季节较为多发,1~8周龄的雏鸭易感本病,但种用鸭极少发生。如果饲养环境条件不好可诱发本病,如育雏期饲养密度过大,室内潮湿、通风不良,饲料中缺乏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特别容易引起本病的流行。本病主要由呼吸道或皮肤伤口感染,被病鸭污染的空气等途径传播。病鸭神态倦怠,运动失调,头颈震颤,昏睡。眼、鼻有分泌物流出,轻度咳嗽或打喷嚏,排淡绿色粪便。心包膜、肝脏表面有纤维素性渗出物。严重的病鸭有神经症状,头颈向身体右侧弯转90度,呈S型。

防治1~2周龄雏鸭使用氧氟沙星饮水,50克氧氟沙星加水200公斤,每天1次。如果鸭群已患病可使用头孢安泰(主要成分为硫酸丁胺卡那、头孢噻肟钠、肠道修复因子)100克加水300公斤给其饮用,每天1~2次,连用3天;浆膜净(主要成分为氨苄西林钠、盐酸环丙沙星)100克加水100公斤给鸭饮用,每天2次,连用3~5天;肠力素(硫酸黄连素、头孢哌胴钠)100克加水250公斤给鸭饮用,饮前控水,每天2次,连用3天。同时可用四黄提纯原药(主要成分为黄芪、黄连、黄柏、大黄)拌入饲料,从而促进药物的快速吸收,提高机体抗病力及免疫机能。

流感

本病主要是由A型流感病毒感染,鸭发病率和死亡率取决于病毒毒类、日龄、环境和继发感染等,比较常见的是高发病率。鸭为流感病毒的主要储毒宿主,强毒可使其直接发病,弱毒可在体内反复传代增殖变异为强毒。雏鸭急性死亡,眼结膜潮红、流泪、流鼻液、喙紫黑色,个别出现肿头和共济失调的神经症状。成年鸭的产蛋率急剧下降,受精率和孵化率也显著降低;眼结膜炎、潮红,胰腺有出血点或坏死点,心肌多数有条纹状坏死。肝脏有出血点,脾脏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点,母鸭有卵黄性腹膜炎症状,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点、腺胃乳头出血。病鸭常会继发或混感大肠杆菌病。

防治强化饲养环境是预防本病的主要措施,可用当地分离毒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对鸭进行免疫接种。对早期患病的鸭用当地分离株制备的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进行治疗。使用盐酸恩诺沙星100克与氨苄西林钠100克和板蓝根提纯原药100克混合后加水200公斤,让鸭饮用,每天2次,连用3天。

番鸭细小病毒病

本病自然感染的只有番鸭,多发生于3周龄以内的雏番鸭,尤以10日龄左右雏番鸭发病最多,发病率为27%~60%,病死率为20%~50%。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成年番鸭感染后不发病,但排毒。病鸭排白色或绿色水样稀粪,喘气、软脚,有时出现扭颈等神经症状。剖检后可见小肠肠腔膨胀硬实,内有腊肠样的栓子。十二指肠前段有多量胆汁,整个小肠呈卡他炎症,黏膜表面有大量出血点,或有黏膜脱落,或有炎性渗出物,有时肠黏膜上附着散纤维素性凝块,呈黄绿或暗绿色。

防治应加强鸭舍环境控制,在种蛋孵化时严格进行消毒,并注意孵化室的卫生消毒。在番鸭1~3日龄时皮下或肌肉注射番鸭细小病毒高免血清或蛋黄液,成年鸭开产后每3~6个月皮下或肌肉注射番鸭细小病毒弱毒疫苗。患病早期的鸭群用高免血清或高免蛋黄液进行治疗,也可用盐酸环丙沙星100克、林可霉素100克、盐酸吗啉胍100克混合后加水200公斤,让鸭饮用,每天2次,连用5天。

大肠杆菌病

本病各季节都有发病,各种年龄鸭均可感染,以雏鸭和小鸭的败血型和产蛋母鸭的卵黄性腹膜炎危害最为严重。本病可单独发生,也常与鸭传染性浆膜炎、鸭病毒性肝炎等感染和继发感染。各种恶劣的环境条件和应激因素都能促使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病鸭精神沉郁,食欲下降基至废食,排黄白色稀粪。剖检病死鸭可见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腹膜炎。心包上纤维素性胶膜不易剥离,而鸭传染性浆膜炎则易剥离。母鸭腹部膨大,排白色带有蛋白碎片的粪便,剖检可见腹腔内充满蛋黄碎片或干酪样物。

防治加强鸭舍环境卫生控制,饲养用具要经常消毒,还要注意检查水源是否被大肠杆菌污染,如有污染要及时更换。注意鸭舍育雏期的保温及饲养密度,保持舍内通风良好,粪便要及时清除,以减少氨气污染。平时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预防,尽力防止寄生虫等病的发生。如果有鸭群发病,要及时隔病鸭,可用当地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菌苗对未发病鸭进行免疫。

相关文章

  • 蛋鸡生殖性支气管炎病的预防
    蛋鸡生殖性支气管炎病的预防

    蛋鸡生殖性支气管炎多表现在初产蛋鸡及产蛋高峰期,外观表现正常、采食及粪便表现良好的鸡群常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外观症状无产蛋高峰,个别鸡群160天~200天仅达到30%~80%。冠厚、鲜红色(较正常鸡群更红),不产蛋,也称作假母鸡。腹部下垂,有波动感,类似企鹅样。发病率10%~20%。解剖症状输卵管内有囊肿,囊肿液清澈透明...

    230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鸡秋季育雏前应做什么准备
    肉鸡秋季育雏前应做什么准备

    为避免育雏期间出问题,在进雏前应做好周密的准备工作。一般要做好以下几点:(1)合理制订生产计划:根据鸡舍容量和自身经济条件进行生产定位,制订进雏计划和全年生产计划。(2)育雏舍准备:育雏室要求干燥、保温性能好、光照和通风换气条件良,并便于操作和卫生防疫,且应在进雏前对育雏舍进行维修和电路安全检查维护,最后进行冲洗、消毒...

    249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防治鸡炸群
    防治鸡炸群

    在养鸡过程中,有的鸡群会出现炸群现象。这种现象虽然不是疾病,但对鸡的产蛋和健康有很大影响,严重时导致部分鸡死亡。40周龄或产蛋高峰期的鸡易发生炸群现象。这些鸡神经高度兴奋,当遇到某种刺激,如有噪音、强光、陌生的颜色时,鸡群突然出现惊恐,鸡只骚乱、挣扎、扑打翅膀,尖叫声起伏不断。有的鸡翅膀被折断、内脏出血,有的甚至死亡,...

    40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子应避免近亲繁殖
    鸭子应避免近亲繁殖

    规模小的养鸭场,鸭群数量小,很难避免近亲繁殖,而引起后代的生活力和生产性能降低,体质变弱,发病死亡率增多,种蛋受精率、孵化率、产蛋率、蛋重和体重都会下降等现象。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必须进行血缘更新,即每隔几年应从外地引进体质强健、生产性能优良的同品种种公鸭进行配种。纯种繁育是用同一品种内的公母鸭进行配种繁殖,这种方式能保...

    5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畜禽饲养注意八问题
    畜禽饲养注意八问题

    畜禽喂添加剂不能“多多益善”不少农户认为饲料添加剂种类越多越好,效力越大,实际上绝大多数添加剂用量过多,反而有害,抑制生长,甚至中毒。为此,使用添加剂应合理,控制用量。畜禽栏舍消毒不宜用农药乐果、敌白虫、有机磷等。农药对农作物、苍蝇等有杀死作用,对细菌等病原体没有杀灭作用,只是对畜禽有害。故栏舍消毒不宜用农药,可用10...

    228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养子鸭“八字诀”
    夏养子鸭“八字诀”

    降就是降低饲养密度。防止鸭群因拥挤、堆压、积温闷圈造成的伤害,同时还要增加水盆、料槽。调就是调整饲料配方。不同生育阶段的鸭饲料配方各不相同,夏季的饲料配方应在满足所有所需氨基酸的前提下,使蛋白质水平尽可能处于最低限,以减少饲料消化散热。改就是改变饲养方式。采取网养模式,减少子鸭与粪便的接触,减少疫病传播机会,降低发病率...

    155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夏养蛋鸭四注意
    夏养蛋鸭四注意

    每年4月份-8月份,正是蛋鸭产蛋高峰时节,在此期间,要细心观察,精心管理,促进蛋鸭高产稳产,提高养鸭经济效益。1、观察鸭子的精神状态。进入产蛋期的鸭不但不怕人,反而喜欢接近人,在鸭舍时常独个儿伏地安静休息;放牧时,到处觅食,吃得非常香甜;下水后精力充沛,潜水时间长,从水中上岸后,羽毛光滑不湿。如果发现鸭子精神不振,行动...

    57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春季做好鹅的饲养管理
    春季做好鹅的饲养管理

    一、雏鹅的选择雏鹅应挑选自然出壳早,体宽,体大,腹部柔软有弹性,脐部收缩良好干净无血痕,毛色嫩绿而清洁有光泽,颈不屈缩,翅不下垂,眼亮有神,趾高粗壮,腿无损,能站立行走,反卧地上能翻身的鹅苗。轻如棉团,体小轻,大肚脐,眼无神,行动不稳,缩颈垂翅。肛门粘粪,脚露青筋的苗鹅较难养,且生长慢,应剔除。二、雏鹅的饲养刚出壳的小...

    207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咋给肉鸡配油脂饲料
    咋给肉鸡配油脂饲料

    答:种类与添加量油脂饲料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动物油如猪油、牛油、鱼油等,其代谢能在33.5兆焦/公斤以上,植物油如菜籽油、棉籽油、玉米油等代谢能较低,也在29.3兆焦/公斤。添加使用方法因油脂黏性大,添加时要先加热熔化,再由少到多加入粉料,均匀拌和,逐渐扩大稀释,最后与剩余日粮的其他部分混匀,切忌将油脂直接与添加剂混合...

    291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种草养鹅收入高
    种草养鹅收入高

    鹅是草食家禽,在河、湖、沙滩洲地或林间空坪隙地以及荒山坡地等地方,种植优质牧草,发展养鹅业,很有前途。鹅最喜欢吃的优质牧草有苜蓿、三叶草、黑麦草、苏丹草以及近些年来从国外引进的矮象草、扁穗牛鞭草、杂交狼尾草、鲁梅克斯、俄罗斯菜和串叶草等。这些牧草一般每年每公顷产鲜草为10吨~20吨,甚至有的多达100吨~200吨。同时...

    222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舍消毒 可用艾叶
    鸡舍消毒 可用艾叶

    对鸡舍进行消毒,饲养户常用的药物是石灰、火碱或者高锰酸钾,而我们推荐的是艾叶。采用常规的消毒方法如果操作不当,很容易诱发小鸡呼吸道病。发病较重时,小鸡的眼睛会红肿流泪,泪液逐渐由清液变成浓稠的黏液,甚至变成干酪样渗出物,眼部突出如肿瘤状,最后双目失明。要减少消毒对小鸡的影响,调整好消毒剂的用量当然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不过...

    27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盛夏养蛋鸡需防水泻
    盛夏养蛋鸡需防水泻

    炎热的夏季是蛋鸡顽固性水泻大范围发生的季节。本病为非传染性腹泻,病程时间长,难以治愈,同时由于腹泻时间长,造成鸡抵抗力降低,容易发生细菌和病毒的继发与混合感染。一、发病原因由于气候炎热,产蛋鸡由于本身的生理特性,饮水量大大增加;夏季高温高湿天气利于细菌大量孳生繁殖;原料贮存时间过久发生霉变特别是玉米潮湿霉变,是直接的原...

    168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鸡生长期至出栏的管理
    肉鸡生长期至出栏的管理

    生长期到出栏期间饲养的核心是在合理的饲料消耗下,生产出最多的符合产品要求的鸡肉。这个时期的管理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要适当控制体重增长,减少后期鸡只由于生长过速而引起的死淘。对于出栏体重较大的肉鸡,(如:体重大于2.5千克)应适当降低早期体重(主要指15-21日龄体重控制)来达到预期生产性能。常用的方法是直接控制采食量、限...

    68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产蛋母鸡“裸背症”及其防止措施
    产蛋母鸡“裸背症”及其防止措施

    产蛋母鸡“裸背症”是由于一日之内公鸡多次登背交配,锐利的脚爪频繁抓握而引起的,多发生在冬末春初。此时气温尚低,背部没有羽毛覆盖,不利于鸡体保暖,而且患鸡常因惧怕背疼,公鸡一接触即躲避、奔逃,神经经常处于紧张状态,致使产蛋受到影响。防止措施:在冬末春初,将所有公鸡的脚爪全部剪去、锉平,使其抓而不伤;对准备留作种用的小公鸡...

    18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棚内饲养家禽技术
    大棚内饲养家禽技术

    大棚内饲养家禽,可降低固定生产投入,增加养禽收益,据测算,每只可降低投入0.3元以上。同时,通过移地搭建大棚,还利于家禽防疫,减少疾病,改良土壤,促进农牧业良性循环。现将技术简介如下。一、饲养用大棚的建造1、棚址选择和规格:建棚要选择地势高燥,靠近水源,无污染的地方,以东西向为好,利于通风换气和冬季采光,一般长20-3...

    11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