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网箱养殖草鱼技术要点

时间 : 2023-05-11 02:04:55 投稿人 : Jonas 点击 : 加入收藏

近年由于草鱼市场趋好,草鱼养殖尤其是网箱等集约化养殖比较普遍,如何在养殖中实现高产高效,是许多养殖者所迫切需要的技术。现结合实际谈谈草鱼网箱养殖技术要点:

网箱养殖草鱼技术要点 | 淡水养殖

养殖条件要适宜

网箱养殖草鱼宜选择背风向阳、水面开阔、水位稳定、水质清新、水源无污染且交通方便的地方,要求水体溶解氧丰富,pH值7.0~8.5,水深4米~5米,水体透明度在50厘米以上,溶氧在5毫克/升左右,且养殖区水利设施齐全,能排能灌,不易受洪水冲击。

网箱设置要合理

网箱应由聚乙烯材料编结而成,双层结构,内部是一个无节网箱(封闭式),外部是一个结节网箱(开口式),上盖网为单层,内层网目为3厘米~3.5厘米,外层网目为4厘米,网箱规格可为5米×5米×2.5米。每个网箱的框架由4根长8米的毛竹扎制而成,以支撑整个网箱,沉子用长条石块,结于网箱下面的4个网角,使网箱在水中充分展开成形。网箱采用缆绳固定,缆绳直径为4厘米的聚乙烯粗绳,缆绳横跨水面,拉直以后拴在岸边固定桩上,两根缆绳相距8米。网箱通过缆绳固定后,网箱上边高出水面20厘米~30厘米。网箱应于鱼种入箱后10天安装下水,让网衣附生藻类,使网片光滑,鱼种进箱后避免网衣擦伤鱼体,因鱼种进箱后时一般不适应,易冲撞,易刮伤。网箱可单箱设置或按组设置。单箱设置箱间距25米以上。按组设置时,每5只~10只箱作为一组,呈串联式,取单排或双排,组内箱间距4米,组间距100米左右。网箱排列方向要与水流方向垂直。为防止杂物损害网箱,在养殖水域的外面应设置栅栏。

鱼种放养要科学

鱼种放养应把握四个方面:一是鱼种宜优,鱼种要求体质健壮、规格整齐、鳞鳍完整、无病无伤。进箱鱼种要健康,避免创伤,防止网具刮除鱼体黏液,因为鱼体的黏液能粘结并清除附着的微生物和碎屑,是鱼体抵抗病害的第一道屏障。所以选鱼时应以光滑、黏腻为宜,粗糙的则不行。捞鱼时应顺着鱼游的方向,不可迎头捉,以免造成伤害。二是规格宜大。放鱼时宜放20厘米以上的大规格鱼种,既抗病力强,成活率高,且养殖周期短,年底便可上市。三是密度合适。一般网箱放养草鱼规格在300克/尾~500克/尾,放养量约为20尾/平方米~25尾/平方米,网箱内可适量套养部分规格为200克/尾~300克/尾的鲢、鳙鱼的规格为100克/尾的鲂鱼种。四是讲究方法。鱼种进箱前要进行洗浴消毒,杀灭体表寄生虫,减少病原体的传播机率,一般可用3%~5%的食盐水或20ppm的高锰酸钾浸洗15分钟。放养时机一般在秋末或初冬,水温在15℃左右时放养较好,此时进箱后草鱼仍能摄食,有一个恢复期,开春后可早开食,增加鱼类生长时间,为高产高效打下基础。

饲料投喂要精心

网箱养殖草鱼时,一般不宜大量投喂草类,因为草类营养不足难以促其生长,应投喂全价颗粒饲料,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残饵对水质的污染。草鱼进箱后2天~3天便可开始投喂,投喂前要进行驯化,按照“慢-快-慢”的节奏和“少-多-少”的投喂量,每天驯化1小时~1.5小时,连续驯化10天后,待大部分鱼皆可上浮抢食时,便可进行正常投喂。日投喂量为鱼体总体重3%~5%,每日投喂3次~4次,每次投喂约0.5小时~1小时,以大多数鱼种吃饱游走为度。每次的投喂量还要根据水温变化、天气变化、鱼类摄食和活动情况等合理加以调整。在投喂方法上要讲究“四定”原则。投饵采取小把撒投,一把吃完再撒第二把,当鱼抢食不激烈时,可少量慢投,以便使体质弱小的鱼种也能吃到饲料,确保其均衡生长。草鱼在水温25℃~34℃时生长最快,应加大投喂量,在阴雨、闷热、雷阵雨等恶劣天气时要减少投饵或停止投饵。青饲料可每天晚上投喂一次,用1%的漂白粉消毒后投入网箱内,投喂量以第二天无剩草为准。

日常管理要强化

网箱养殖草鱼,日常管理至关重要。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坚持巡箱。应坚持每天巡箱,定期检查鱼类生长情况,合理调整投喂,认真观察、分析鱼情,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网箱养殖日志,记录每天水温、摄食、投喂、死鱼及病害情况。(2)勤于刷箱。每隔10天~15天左右洗刷网箱一次,清除残饵污物及附着藻类,使水体充分交换。(3)定期查箱。经常检查网箱,发现破损及时修补,以免逃鱼或凶猛鱼类入箱。在汛期还要及时检查绳索强度,缆绳是否牢固,网衣是否发生变形等。(4)经常调箱。随着水库水位的涨落,必须把网箱调节到水深及水质适宜的位置。

鱼病防治要重视

首先要坚持健康养殖,按规程操作,防病于未然。其次要做好预防工作,搞好人工免疫,一般在进箱前进行注射草鱼“三大细菌病”组织浆灭活疫苗和草鱼出血病组织浆灭活疫苗,以0.2毫升~0.5毫升不等,8厘米以上的鱼种即可注射,以背鳍基部和腹鳍基部注射为主。同时,鱼种入箱前要用食盐水浸体消毒,还要定期消毒防病,每隔10天左右投喂药饵一次,连喂3天~5天,以预防鱼体内的寄生虫;每隔10天~15天,每个网箱用生石灰150克~200克化浆趁热全箱泼洒,以净化水质。每月使用杀虫药和杀菌药全箱泼洒。高温季节,可采用在网箱四周挂袋方式,药物可选用溴氯海因、硫酸铜与硫酸亚铁合剂等。另外,注意青饲料必须经消毒后再进行投喂。坚持投喂优质饲料,不投喂变质、过期饲料。网箱养殖草鱼一般易患水霉病、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出血病等,发病时宜请专业技术人员正确诊断,对症下药,不可有病不治或乱治,人为造成损失。

相关文章

  • 河蟹池塘蓝藻控制浅析
    河蟹池塘蓝藻控制浅析

    河蟹池塘经常发生蓝藻,如何控制各有各理,这里也说一下蓝藻控制的观点,首先先了解一下河蟹池塘蓝藻出现的条件:1、水草死亡腐烂,2、水草失去净水能力,3、缺氧蟹养殖中,水体的溶氧和水质的净化大多是靠水草来完成的,也就是说,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池塘中水草失去净水能力或死亡腐烂后就会导致池塘缺氧。河蟹养殖增氧条件普遍较差,那么此...

    264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黄鳝养殖中蚂蟥的防治措施介绍
    黄鳝养殖中蚂蟥的防治措施介绍

    蚂蟥是环节动物门蛭纲的一些种类的俗称,也叫水蛭。许多地方在黄鳝养殖中出现大量蚂蟥寄生黄鳝体表引起黄鳝逐步死亡的现象,特别是在稻田等浅水中养黄鳝时更为严重。一般养殖密度越大,传染速度越快,死亡量也从少到多最后大量死亡。由于黄鳝是一种无鳞鱼,体表血管丰富,因而蚂蟥极易寄生。在调查中发现,从5~7厘米长的当年鳝苗种一直到成鳝...

    2096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鱼病的防治
    鱼病的防治

    在鱼病防治上,应坚持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一是定期药物波洒预防,每月1PPM漂白粉或0.7PPM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波洒;二是在食场用漂白粉挂篓,每篓10--20公斤,每亩塘挂5--6篓,连挂5--7天;三是用药物拌饵投喂,连喂3--5天,常用药物有土霉素,磺胺类药物等若发生鱼病,及时诊断,对症下药。...

    296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立秋前后河蟹爬坡的四大原因及处理方法
    立秋前后河蟹爬坡的四大原因及处理方法

    每年的立秋前后,酷热难耐,池塘各种理化因子发生急剧变化,虾蟹频繁地爬坡上草,严重的影响生长速度,甚至发病损蟹,这给我们养户朋友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经过海大技术员的长期在塘边跟踪观察并检验池塘各项指标后,总结分析蟹爬坡上草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并针对性给出解决方案。一、酸碱度过高1、酸碱度的高低可以用pH值来衡量。①当p...

    239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给成泥鳅投饵施肥的方法
    给成泥鳅投饵施肥的方法

    投饵是将饵料与腐殖土混合成黏性团状进行投喂,饵料投在固定的食场。要注意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水温时,泥鳅对饵料的不同要求,以调整饵料的种类及投喂量。水温在20℃以下时,植物性饵料约占60%一70%,动物性饵料占30%一40%;水温20℃以上时,逐渐调整为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具体是:水温在20一24℃,动物和植物性饵料各占50...

    1708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塘鲺鱼病原体控制和消灭方法介绍
    塘鲺鱼病原体控制和消灭方法介绍

    塘鲺鱼病原体控制和消灭(上)鱼病防治要贯彻“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做到“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和“以防为主,防重于治”。要防止塘虱鱼生病,必须做好2方面工作。1、彻底清塘池塘是鱼类生活的场所,也是病原体孳生的地方。池塘环境清洁与否,直接影响到塘虱鱼是否发病。因此,在鱼苗或鱼种下塘前一定要先经过彻底清塘消毒。常用的清...

    1594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白鲫的成鱼饲养技术
    白鲫的成鱼饲养技术

    白鲫的成鱼饲养技术包括苗种放养前的准备工作、苗种放养、饵料投喂以及日常管理工作。1、清塘消毒鱼塘要清除污泥,护好塘坡。在鱼种放养前10~15天,每亩水深1米用生石灰125~150分斤化水后全池泼洒。2、苗种放养放养密度要适中,白鲫的成鱼饲养可用隔年鱼种,也可用当年鱼苗,但苗种的放养密度必须适当,若放养密度过大,起水白鲫...

    1466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冬季养殖河蟹常见的三个死亡原因
    冬季养殖河蟹常见的三个死亡原因

    冬季是河蟹极易死亡的时候。有的河蟹养殖户不注意加强管理,造成河蟹大批死亡。因此,预防冬季河蟹死亡,是提高河蟹成活率的关键之一。具体的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一、自然死亡俗话说:“西风起,蟹脚痒”。每年9~11月,都有一批生长了2年的河蟹由“黄蟹”脱壳成为“绿蟹”,性腺成熟,进入其生命的最后阶段。凡是脚痒要逃跑的,因已经成熟...

    62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鱼种并塘越冬好
    鱼种并塘越冬好

    当水温降至5℃~10℃左右,鱼己基本停止摄食,活动减弱,新陈代谢减慢,停止生长,进入越冬保膘阶段。鱼类在整个冬季一般是处于休眠状态,靠消耗体内贮存的脂肪维持生命。据试验,鱼种自然越冬死亡率高于10%~20%,进行人工并塘,让鱼种集中越冬,便于越冬管理,能有效地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而且便于运输和放养。越冬塘准备鱼种越冬塘...

    226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解密高温期河蟹缺氧死亡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解密高温期河蟹缺氧死亡的原因和处理方法

    对于河蟹养殖户朋友来说,最揪心的事情莫过于河蟹出现死亡了。然而,进入六月份,河蟹的死亡量逐渐增多,这给养殖户朋友带来了不少烦恼。那么,河蟹为什么会出现死亡呢?笔者认为,死因千百种,结果都一样,而高温期河蟹死亡最终还是因缺氧而死。在这里,我把缺氧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缺氧,另一种为非生理性缺氧,即外部环境缺氧。一、生...

    247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降低网箱养殖黄鳝越冬死亡率的五个措施
    降低网箱养殖黄鳝越冬死亡率的五个措施

    一般人工养殖的商品黄鳝到春节前后销售,小黄鳝则在第二年继续养成。网箱中养殖的黄鳝在冬季冬眠时常有死亡,给养殖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降低其死亡率。越冬前强化培育黄鳝体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越冬成活率。因此,必须从越冬前的秋季开始就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以增强黄鳝自身体质。主要措施是:投喂含丰富蛋白...

    210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罗非鱼池塘鱼苗培育日常管理技术
    罗非鱼池塘鱼苗培育日常管理技术

    罗非鱼池塘鱼苗培育日常管理技术:1、巡塘。观察鱼的摄食、活动、水质变化,有无浮头预兆,有无病鱼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2、换水。一旦发现剩饵过多或水质老化,可注入新水,排放老水,保持池水清新,促进罗非鱼的正常生长。一般每周换去1/3,半个月换去4/5,具体看水质的变化灵活掌握,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保持微流水养殖,养殖期间水...

    180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六种化合物对花鳗苗的急性毒理研究
    六种化合物对花鳗苗的急性毒理研究

    花鳗分布范围较其他各种鳗鱼为广,西起东非马达加斯加岛,东至法属玻里尼西亚,北起日本,南至南太平洋。花鳗生活史与日本鳗相似,但体型较大,最大体长可达160cm,重30-50kg,深受华人喜爱。一般认为其生命力很强,但根据调查,目前育成率只有20-30%。花鳗与其他鱼类一样,在养殖过程中都会受到疾病的侵害。集约式养殖系统中...

    835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鲫鱼白鳃病的治疗
    鲫鱼白鳃病的治疗

    近几年在鲫鱼养殖区流传一种以发白为主要症状的发生在半斤以下鲫鱼的“白鳃病”,造成一定的损失。主要症状死鱼体色发黑,无力漂浮于池塘下风处,受惊吓不逃跑。发病前期鳃瓣上部发黑,下部正常;病重鱼眼球突出,鳃瓣上部黑色,下部苍白,部分鱼有腹水,解剖后肝脏苍白色或绿色,肠道无食物;镜检鳃丝可见发黑部位有黑色丝状物质。受感染的池鱼...

    96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加州鲈鱼养殖失明症萎瘪病屈骨病防治技术
    加州鲈鱼养殖失明症萎瘪病屈骨病防治技术

    1.失明症:病鱼眼膜变白而混浊,致使失去视力而无法摄食,最后死亡。致病原因是捕鱼时鱼眼睛受伤,所以在操作时应该小心,尤其防止使其眼睛受伤。2.萎瘪病⑴病因及症状:此病是一种营养性疾病,在鱼苗种培育过程中,由于放养密度过大,适口的饲料不足,致使部分苗种得病;有的因饲料搭配不合理,营养不全面,鱼得不到足够的营养而得病。病鱼...

    1133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