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平菇保湿的三技巧

时间 : 05-16 投稿人 : Roland 点击 :

目前,农村种植平菇较为普遍,但产量不高,主要原因是平菇采收后其培养料含水量过低。但此时平菇菌丝体已布满整个培养料,很难补充水分。如何使培养料保湿,多产菇,就成为平菇能否高产的重要因素。其技巧有三:

平菇保湿的三技巧 | 食用菌种植

一、菌棒墙式覆土保湿:在棚内按菌袋的长度铺设一条15至20厘米厚的土埂,把发好菌即将出菇的菌袋脱去塑料袋(称其为菌棒)。将菌棒整齐排放在土埂上。每排一层覆上3至4厘米厚的土,土两侧喷水并用泥抹平。然后再排放第二层菌棒并覆土,可排放6至9层,最上一层仍要覆土并抹平。做好墙后喷一次大水,使覆土吸足水分。以后每天喷水保持覆土湿润,按常规管理出菇。此法可使平菇产量提高50%至90%。

二、袋口覆营养土保湿:营养土配方是:肥沃土45千克,草木灰5千克,加水量为抓一把土在1米高处松手,土能落地散开为宜。装袋栽培管理同常规方法,只是在袋两头各装入2至3至厘米厚的营养土。出菇期每天给营养土喷水1至2次,其它管理按常规。此法可提高产量50%左右。

三、阳畦覆土保湿:袋栽平菇收完潮菇后,脱袋晒1至2天,使菌棒表面结一层皮,以防病虫害侵入和抑制子实体发生过多。用消过毒的菜刀纵切开,切面向上排列在阳畦上。缝隙用细沙填满,然后覆盖2至3厘米厚的细土。最后灌加有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及白糖的水溶液,比例为2:0.2:1:100,按常规管理。此法可提高产量80%以上。

相关文章

  • 发好菌迟迟不出菇怎么办?
    发好菌迟迟不出菇怎么办?

    造成菌丝发好后迟迟不出菇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排查,寻找具体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①了解菌株特性和质量:若菌株退化、出菇能力弱,稍受外界因素影响即会迟迟不出菇,减产甚至绝收。另外,要考虑食用菌品种的特性,早熟型品种在发菌完成后即可以开袋出菇,中熟型和后熟型品种有一段后熟期,需静置一段时间,等原基出来后...

    99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如何喷水
    平菇如何喷水

    1、看气候。气候干燥要多喷水,提高湿度,气候湿润要少喷水。2、看棚温。菇房温度在25℃以上时,应在夜间或早、晚待气温下降后再喷水。3、看菇房保湿性。保湿性能差的菇房喷水要多,否则要少。4、看菌袋两头料干湿。料干,喷水量要足,次数相应减少。5、看菌丝强弱。菌料中的菌丝强壮,用水量要多,喷出菇和转潮水要重,反之则轻。6、看...

    276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冬春季管理方法
    香菇冬春季管理方法

    香菇的冬、春季管理,就是出菇期的管理,此期决定着香菇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出菇之前,应先建好出菇棚,可采取两棚制,一个培养小菇,另一个培育花菇。出菇棚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高燥向阳、接近纯净水质的地方,集中建棚,便于进料出料的管理。出菇期的规格:宽3.2-3.4米、长2.2-2.4米,一个棚可以摆放2000袋。小菇发育...

    294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菇虫的药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菇虫的药物防治方法有哪些?

    问:食用菌有菇虫,该怎样防治?华农菌种实验中心答:发菌期每5~7天在菌袋两头,周边喷施1次菌绝杀和菇虫净等杀虫剂,严防杂菌污染和菌蝇、菌蚊或其它害虫侵入菌袋破坏菌丝。如菇虫己侵入菌袋可用菇虫一熏净每盒150立方米进行密封熏蒸,出菇期应定期向菇棚及周围环境喷消毒液和菇虫净等食用菌专用杀虫剂以防产生药害。(来源:武汉科技报...

    16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金针菇栽培增产技术措施
    金针菇栽培增产技术措施

    金针菇并不难栽培,难的是怎样尽可能地提高其产量的同时又保证质量。在控制好环境条件的情况下,不妨试试以下几种方法与增产技术。方法一:将宽袋栽培改为窄袋栽培。许多人认为,采用25厘米×50厘米的塑料袋筒栽培金针菇为好,但宽袋易感染杂菌,且菇蕾少时,子实体易弯曲,影响质量,达不到盖小柄长、色浅、肥嫩的优质要求。所以,还是以1...

    5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菌中珍品---金福菇
    菌中珍品---金福菇

    金福菇是台湾洛巴依口蘑的商品名,日本称之为白色松茸,是一种珍贵天然保健食品和高品位的食用菌。其菇体圆正,菌肉肥厚嫩白,营养丰富,100克干品中含粗蛋白27.56%,粗脂肪7.85%,总糖38.44%,粗纤维8.20%,味微甜而鲜,菇香浓郁口感好,干品市场价每公斤180-200元。在15-32度之间均可出菇生长,室内外及...

    234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蘑菇保鲜技术要点
    蘑菇保鲜技术要点

    影响蘑菇保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温度:温度越高蘑菇保鲜越差。0-4℃是蘑菇保鲜的适温。除速冻外,0℃以下易造成冻害。水质:水中铁或铜含量超过2毫克/升时,蘑菇色泽变暗、变褐,故禁用铁、铜器皿与工具。湿度:要求95-100%。低于90%色泽变暗,易开伞变质。气体组成:含腐烂的重要原因,可利用杀菌及调节PH值来抑制。酶活...

    29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平菇菌糠栽草菇省料增值
    平菇菌糠栽草菇省料增值

    用平菇菌糠栽培草菇,既节省原料,又可增加产值,提高经济效益。处理:先将出完平菇的菌糠用木棒或铁锹打碎成直径在3厘米以上的颗粒,菌糠量多时可用拖拉机、打麦机粉碎,然后按干重加0.5%的干鸡粪、0.5%的尿素、5%的田园土、60%的石灰、0.1%的杀菌剂、0.2%的敌百虫,混合均匀后加水翻拌,含水量以手握培养料滴水但不成线...

    238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双孢菇种植异常怎么办
    双孢菇种植异常怎么办

    在双孢菇生产中,由于菇房环境条件和培养料的不适以及管理措施不当,会影响菌丝和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播种后菌丝不萌发、不吃料这是由于菇房内的温度、通风情况及湿度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若培养料表面偏干,可及时喷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溶液;如料过湿则要加强菇房通风;当菇房内气温较高时要采取降温措施;当菇房内有氨...

    51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出菇期要重管理
    出菇期要重管理

    伸长期棚温保持在10℃~16℃,光照强度为200勒克斯,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95%~98%.可直接向菇体上喷水,喷头与菇体间的距离大于1米。同时,结合喷水喷施1次营养液。其配方是:葡萄糖0.5公斤,煮菇水10公斤,西红柿浸出液2公斤,味精0.1公斤,维生素B150片,混合后分3次加入30公斤水中。应在上午10时通风,下午...

    38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木霉的危害与防治
    香菇木霉的危害与防治

    在危害香菇生长的所有杂菌中,木霉威胁最大。木霉又称为绿霉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植物残体、土壤和空气中。木霉靠孢子传播,常借助气流、水滴、昆虫、原料、工具及操作人员的手、衣服等为媒介,侵入培养基内,一旦条件适宜就萌发繁殖为害。木霉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它本身能分泌毒素,抑制香菇菌丝生长;木霉还能生长在生长势减弱的香菇菌丝体上...

    21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滑子菇的盐渍加工方法
    滑子菇的盐渍加工方法

    1、原料选择与分级。选用无病虫害、色泽正常的鲜菇作原料。用利刀去掉老化硬根,保留嫩柄长1--3cm,除去杂质后进行分级。一级菇的菌盖直径为1--2cm,不开伞;二级菇的菌盖直径为2--3cm,半开伞;等外品为全开伞菇。2、烫漂。烫漂液可用10%的食盐水。每50kg开水一次煮菇30kg,同一锅水一般可煮2--3次菇。每次...

    19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歇茬期菇棚如何消毒
    歇茬期菇棚如何消毒

    清除废料将棚内食用菌生产废料全部清除出棚,地面打扫干净。没有清理出棚的食用菌废料,不仅容易滋生杂菌,导致棚内病原菌孢子量增大,不利于消毒,而且菇蝇等食用菌害虫也大量繁殖,为以后食用菌生产埋下隐患。药剂消毒菇农可选择硫磺、甲醛-高锰酸钾、二氯异氰尿酸钠等熏蒸杀菌。硫磺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硫能够起到杀菌、杀虫的双重效果,但使...

    153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菇新栽法
    草菇新栽法

    草菇,又名兰花菇、美味苞脚菇、中国蘑菇、南华菇。它是一种喜温、喜湿,夏季生长于稻草等禾本科草类或棉、麻等纤维废料上的草质腐生菌。草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保健作用。其性寒、味甘,有消暑去热的功能和强身壮骨、护肝健胃、发乳、解毒等功效。常吃草菇,可增加机体的抵抗力,加速创伤愈合。还可减少胆固醇累积、降低血压。因此...

    24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菇
    草菇

    子实体较大,菌盖直径5-19cm,近钟形,后伸展,中部稍凸起,干燥,灰色至灰褐色。中部色深,具辐射的纤毛状线条。菌肉白色,松软,中部梢厚。菌褶白色,后粉红色梢密,宽,离生,不等长。菌柄圆柱形,长5-18cm,粗0.8-1.5cm,白色或带黄色,光滑,内实。菌托较大,杯状,厚,白色至灰黑色。秋季在草堆上群生。我国南方多用...

    251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