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平菇黄斑病防治

时间 : 06-08 投稿人 : 丹翠 点击 :

平菇黄斑病,又称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褐斑病等。其主要危害蘑菇、平菇。金针菇等。

平菇黄斑病防治 | 食用菌种植

症状:病菌一般只侵染平菇子实体的表面组织,不深入菌肉。子实体被感染初期,菌盖表面会出现小的黄色或仓褐色变色区,以后出现暗褐色的凹陷病斑,病斑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颜色加深并毗连成不规则的大型斑块,致使浅色菇变为黄色,深色菇变为酱色。在潮湿条件下,病斑表面有一薄层菌脓,发出臭味,当斑点干燥后,菌盖开裂,形成不对称的子实体。菌柄上有时也发生纵向梭形的黑褐色凹陷斑块,而菌褶很少感染。病菇形态变化不大,也不会引起腐烂。平菇菌盖病斑外圈色深,潮湿时中央有乳白色粘液,气候干燥时中央部分凹陷,有褐色轮纹;严重时许多病斑连成一片,使菌柄、菌盖全部变黑褐色,整躲腐烂。

病因:蘑菇和平菇细菌性褐斑病的病原菌为托拉斯假单孢杆菌,而金针菇细菌性褐斑病的病原菌为假单孢杆菌属。此类菌在自然界分布极广,培养料、覆土材料、空气以及不洁的水中均有病菌潜伏,在18℃以上,空气相对湿度超过90%时,该病菌非常活跃,在几个小时之内就能感染蘑菇并产生褐斑。病菌可通过土壤、培养基质、病菇、人体、气流、虫类和工具等渠道广泛传播。常在春菇后期,逢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菇房内容易发生,特别是菇农喷洒在菇盖上,致使菌盖长期处于潮湿状态下,菇体组织抗性降低,极易导致细菌侵入发病。一般平菇的浅色品种或菌盖凹凸不平的品种发病较重。

相关文章

  • 双子包蘑菇春菇管理及采后处理
    双子包蘑菇春菇管理及采后处理

    双子包蘑菇是我国目前最大宗的出口创汇食用菌,主产区在福建、上海、湖南、广西等省。目前正值春菇管理阶段,现简单介绍此阶段的一些管理技术要点:春菇管理春菇约占总产量的30%.3月中旬以后,气温逐渐回升,待稳定在10℃以上时,可逐步调足土层水分,以满足山菇需要。调水时,先喷PH8-9的石灰水上清液,在气温15℃以下时,可结合...

    27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转色把“三关”
    香菇转色把“三关”

    室外袋栽香菇,原料来源广泛,生物转化率比段木栽培的高8~10倍,且优质高效。为生产出更多更好的香菇,我在生产中不断摸索,总结出一套香菇转色管理方法,大大提高了出菇的数量和质量。现把这套方法介绍如下:“一控”:即初期把好控温关。脱袋后3~4天,菇床罩膜内的温度控制在25℃内,不必揭膜通风,目的是让脱袋的香菇在适温中复壮。...

    29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双孢菇的贮藏方法
    双孢菇的贮藏方法

    双孢菇组织柔嫩、含水量高,保鲜期比较短,如果保存不善,很快就会发生开伞和变色,1-2天商品价值就会降低甚至丧失,因此双孢菇的保存方法是很重要的,在此介绍一下双孢菇该怎样存放比较好。一、适时采收双孢菇采收的最佳时期是菌伞将开但菌膜未破时。采收后在凉棚中将菇分好等级,把不适宜贮藏的开伞菇、病菇和有虫菇选出。二、低温冷库贮藏...

    182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关键技术
    香菇反季节覆土栽培关键技术

    一、菌棒培养要成熟按常规配方(杂木屑78%,麦麸20%,石膏2%),人工将培养料干拌两次,加水后再拌两次,料水比为1:1,力求均匀,宁干不湿。袋装机装完袋后,常压灶灭菌,即达100℃后保温16小时以上;室内开放式接种(菌种使用“武香一号”);翻堆刺孔,前三次用刺孔针适当刺孔,最后一次待菌丝发满袋时用刺孔刷全面刺。二、菌...

    270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谨防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
    谨防平菇细菌性黄褐斑病

    平菇黄褐斑病俗称黄斑病或黄菇病,为平菇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平菇染病后不仅出现黄色病斑,影响外观,而且有苦味致不能食用,发病菇只能扔掉,很多农户深受其害。该病从幼菇期到成熟期都可发生,发病高峰季节,一旦发生,则蔓延迅速,严重发生时损失可达50%以上。症状识别平菇黄褐斑病发病初期在菇体表面局部出现淡黄色斑点,湿...

    247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杜绝平菇中的“白疙瘩病”
    怎样杜绝平菇中的“白疙瘩病”

    近几年,在平菇生产中发生了一种严重的新病害,这种病害大部分发生在第一茬菇采收后,也有少数发生在二、三茬菇后。病害初发时,平菇培养料表面长出少量白色小点,呈瘤状,很象未分化的平菇子实体原基,逐渐长大连成一片,后期变成褐色,该病传染性强,一旦发生,不再正常出菇,养殖人员称这种病叫“白疙瘩病”。据有关资料介绍,这种病曾在日本...

    198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鲜酒糟巧妙栽培黑木耳
    鲜酒糟巧妙栽培黑木耳

    经有经验的种植户多年的实践,认为用鲜酒糟栽培黑木耳,在技术措施上一定要抓好以下五点。现介绍如下,供广大食用菌种植户参考。1做好预处理酒糟在事先一星期要摊在水泥地上或塑料薄膜上晒干,并不时翻动,边灭菌边使刺激性气味挥发掉。除杂后按干糟重量的4%左右拌入石灰粉降低酸度。2培养料配方酒糟木质素含量较低,配料时应添加木屑,以满...

    269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金针菇保鲜实用技术
    金针菇保鲜实用技术

    1、低温贮藏法(1)常温保鲜采收后的新鲜金针菇经整理后,立即放入筐、篮中。其上覆盖多层湿纱布或塑料薄膜,置于冷凉处(自然气温20℃以下),一般可保鲜1-2天。(2)简易包装后低温保藏新采收的金针菇经整理后,用低密度聚乙烯薄膜袋(DpE)袋膜厚20毫米,分装,抽真空封口,将包装袋竖立放入专用筐或纸箱内,1-3℃低温冷藏。...

    280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菇应采用阳畦式的栽培技术要点
    草菇应采用阳畦式的栽培技术要点

    草菇是典型的高温、高湿型食用菌,是北方夏季栽培食用菌的首选品种,主要是7—9月进行栽培。草菇的生长周期短,从播种到收获只需2—3周,栽培草菇主要的培养料有麦秸、棉籽壳和废棉。利用棉籽壳栽培草菇的技术。棉籽壳营养丰富,质地疏松,保温、保湿性能强,通气性能好,是栽培草菇的理想培养料。棉籽壳栽培草菇常用的配方是:棉壳96%,...

    265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防治蘑菇蝇蛆
    如何防治蘑菇蝇蛆

    各种蝇类的幼虫也就是平时所说的蛆类,对蘑菇的危害很大,不但吃食蘑菇菌丝还传播病害。菇蝇主要孽生在粪便中,通过培养料带入菇房。出菇后往往发现各种颜色的菌蛆聚集在菌盖与菌柄的接触处,或钻入菌柄内部,严重影响蘑菇的质量和产量。防止措施:1、在堆料期间,料堆周围应经常喷洒0.5%的敌敌畏;2、菇房周围也应定期喷洒敌敌畏药剂,经...

    178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草菇菌丝出菇期的管理
    草菇菌丝出菇期的管理

    一、温度调控菌丝生长适宜温度为32-34℃,空气湿度保持在80-85%。当料温超过35℃时,要揭薄膜通风降温,并用锥形棒在培养料上扎通气孔。水分含量偏低时,适当喷水调湿。若水分含量高,应揭薄膜排湿。二、检查菌丝定植情况正常情况下,播种后2天,料温上升,菌丝萌发,3天后菌丝向四周蔓延,5天左右菌丝布满料面并向料层深处扩展...

    278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香菇烘烤干燥法
    香菇烘烤干燥法

    (1)先将香菇按大、中、小三类分开,分别装入烘盘,放菇时,菇盖朝上,菇柄朝下,依次排列,不要堆叠零乱。烘烤时大菇盘装在最上层,小菇盘装在最下层,中菇盘中层。(2)烧火时,火力要先低后高,不可太猛,开始烧至30℃,以后每隔3~4小时升温5℃,最后维持在60℃左右,最高不超过65℃;火力太猛,会把菇烤熟烤焦,火力不足,时间...

    292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蘑菇须防白腐病
    蘑菇须防白腐病

    蘑菇白腐病又叫褐腐病、水泡病,是蘑菇病害中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一种病害。秋季栽培的蘑菇发病重于春菇。被害的蘑菇最初在菌盖及菌柄的表面发生褐色瘤肿,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病部形成一层白色霉。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防治:及时清除病菇。发现病菇时,应立即将病菇连同菌丝体以及10厘米深处的培养料一起挖出烧毁或深埋,病穴用消毒土填...

    69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棚番茄、西芹、金针菇一年三熟栽培
    大棚番茄、西芹、金针菇一年三熟栽培

    利用大棚种植番茄、西芹和金针菇,每亩年纯收入可达2万元以上,同时还能减少蔬菜病害和培肥土壤。一、番茄。选用合作518、春粉红等早熟、抗冻、高产品种。12月初在育苗棚内采用电热温床育苗,每亩大田用种量为25-30克。播前施足基肥,培育壮苗。12月下旬假植。次年2月下旬苗龄80天时移栽,合理密植,每亩栽3000-3300株...

    91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单片黑木耳发黄啥原因
    单片黑木耳发黄啥原因

    一般菌棒发黄有两种原因,一是高温高湿使得菌棒中的水分渗出产生积水将菌棒沤黄;二是菌袋受高温发热变黄,从外部看好像菌棒发黄。根据农户描述可以判断是第一种原因。如果袋料分离较为严重,建议从菌袋底部由下至上打孔排水;如果袋料分离不严重,建议在有水的地方打孔排水。另外,高温高湿、阳光直射容易产生杂菌生成绿霉,所以在管理上要加以...

    85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