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农业大国,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但我国农药品种分配存在着严重不合理(即杀虫剂所占的比例过高,杀虫剂中有机磷占的比例过高,而有机磷中高毒农药占的比例过大)和使用方法的不合理,以及滥用、乱用和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的现象较为普遍。
长期不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给人类生产生存环境和害虫综合治理带来隐串。其表现为:农残超标影响人们身体健康;农残超标制约农产品出口创汇;不合理使用农药严重影响有害生物的可持续治理,使得有害生物的抗性上升,对天敌杀伤力大,破坏生态平衡,盲目防治污染环境,综防意识淡漠,过分依赖化学农药现象普遍。
针对目前农药使用现状,如何搞好害虫的综合治理。
1、加强测报。测报是防治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准确的测报,才能做到适时有效的防治,才能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以及不必要的浪费和污染。
2、强化检疫执法力度。因为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进出口频繁,外国农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一些危害性病虫草害传入机会增多……
3、科学合理用药。掌握害虫的发生规律,选择最佳防期,适时安全选择合理的农药品种,做到对症下药,以及品种间合理轮换,避免滥用、乱用和不合理的混用。
4、推广以生物技术为重点的病虫无害化治理技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合理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限用和少用高毒农药。加强农业防治和作物健身栽培,提高作物自身抗病虫能力。
5、坚持达标防治,适时防治。提倡与害虫协调共存,而不是彻底消灭害虫,要把害虫看作是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分量来研究和调控,利用天敌的自然控害作用辅以必要的化学药剂,把病虫损失降低到经济允许水平范围之内。
6、大力宣传和推广综合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综防水平。现有综防技术难以推广,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群众综防意识淡漠,对害虫认识具有片面性,对天敌和生态系统了解甚少,长期形成一种"农药万能"、"见虫就治"和"彻底消灭害虫的错误"观点。
7、防治措施制订应考虑多方面因素:⑴多种控害技术有机协调配合(自然天敌控害、化防、健身栽培等),而不要局限于单一的化防。⑵效益考虑应从全盘着手,不要仅局限于单一害虫治理上,而要考虑到经济、生态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