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饲料选择。饲料搭配要多样化,以青绿饲料为主,优质干草为基础,营养不足部分用精料和其他少量添加剂补充。以干物质计算,青绿饲料,粗饲料及精饲料以5:3:2为好。在产奶期,必须注意饲料品种的多样化,至少要由2种以上粗饲料和青绿多汁饲料以及4种以上精料组成,比如青干草、玉米皮、稻草等粗料和玉米面、麸皮、豆粕、大麦等精料。有条件的也可以喂些豆腐渣、啤酒糟等,做到以青饲料为主,精饲料为辅;青贮为主,青刈为辅;干草、青贮常年不断。
二、饲喂与饮水。饲喂奶牛最好是定人、定时、定量、长期专人饲养,可以了解奶牛的特性和嗜好,建立起人畜感情,减少惊吓等影响。
饲喂次数以每天挤奶3次,喂料3次为基础,但高产奶牛在夏季可适当增加挤奶和喂料次数。根据实际情况,一般在夏季午夜(零点)增加饲喂和挤奶一次,达到日喂4次,效果较为理想。
饲喂方式可坚持先粗料后精料,少喂、勤喂的方式,坚持定时、定量原则。
饮水应多次分喂。一般水温控制在10-15℃为好,最好在牛舍安装自动饮水器,让牛随时喝到清洁新鲜的水。运动场也应设置水槽。冬天水温不能过低,必要时可饮温水。有条件的可饮豆浆或稀麦麸粥,对提高产奶量很有作用,尤其是高产奶牛。
三、必要的日常管理。⑴保持牛舍卫生。每天至少清扫一次牛舍并消毒,保持安静、杜绝噪音和粗暴动作。⑵保证充足的运动。合理充足的运动可以促进消化,增强体质,促进泌乳。一般每天运动不应少于6小时,注意避免剧烈运动。⑶护蹄。应经常保持蹄壁、蹄叉清洁,及时修削桥正蹄形,一般可每年春秋各1次。⑷刷拭。刷拭牛体既可以清除牛体皮肤污物,保持牛体清洁,又可以促进奶牛新陈代谢,改善血液循环。每天刷拭1-2次,挤奶前半小时完成。
四、温度控制。奶牛的适宜温度为12-18℃,相对湿度在85%以内。
五、常见病的预防。疾病对奶牛的产奶量,使用年限都有较大影响。常见病有结核、蹄病、乳房炎、消化道疾病、产科病、关节炎等。
(来源:《农村养殖技术》200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