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中蜂强群饲养的主要技术

时间 : 08-25 投稿人 : Jayvon 点击 :

1、组织双群同箱饲养

中蜂强群饲养的主要技术 | 养殖技术大全

中蜂弱群的繁殖能力较差,很难在大流蜜期时达到强群的群势。在蜂场的分蜂季节里,经常可以用蜂笼收捕到一些中等群势的蜜蜂。这时就可以组织双群同箱饲养了。方法如下;用蜂笼收捕到蜂群时,把它暂时放在一个较为阴暗的环境里,用喷水器往蜂群的表面喷洒少量的水雾,使其安静。这时,应在离弱群较近的位置(大约要间隔1.5米以上)放置一个空蜂箱,蜂箱的巢门出处应和弱群的巢门方向一致,但两个巢门只开其中的一个(应与弱群的巢门相反开启)。准备好覆布和隔板,在其他强群中调出一个子脾置于空蜂箱中,增加蜂群的恋巢性,根据蜂量加入适量的巢础。子脾和巢础不要靠近箱壁。准备工作完成后,把新分群从阴暗的环境中提出,把蜂群震落于已准备好的空蜂箱中,迅速地盖上覆布和箱盖,在箱外观察,不要惊动它。傍晚,天色暗淡时,弱群的采集蜂己基本回巢。在弱群中加入一个隔王板,此时应关闭弱群的巢门,轻轻地打开新分群的蜂箱,将全部蜂脾提在弱群隔王板的另一侧,打开巢门,然后移走空蜂箱。待零散的蜜蜂飞回后,再打开弱群的巢门。两群同箱饲养一个夜晚,于清晨,关闭弱群的巢门2个小时左右。待新分群认巢后,再打开弱群的巢门。这样就做到了双群同箱饲养。如果两群都比较弱,饲养几天后可以淘汰其中一只品质较差的蜂王,合并为一个单王群,到大流蜜期时可以形成一个强群。

2、组织双王群饲养

中蜂的生物学特性:表明其自然群势显著小于意蜂的群势。据笔者的观察,中蜂的群势控制在每群5—6框蜂(意蜂标准箱)时较容易控制分蜂热,采集效果也好。在中蜂的实际饲养中,为了合理地利用有效的空间,增加采蜜量,宜饲养双王群。在双王群的饲养中,引王是关键。笔者曾经做过实验,蜂量达到4框蜂时,用隔王板将其分成每边各2框的蜂群。让无王的一侧失王2小时以上,引入一个成熟的(即将出房的)王台。处女王出房后1—2天还可以在巢脾上看见。但,其做认巢飞行返回时,常飞到有蜂王的那一侧,引起两只蜂王争斗,使得箱内两边或一边失王。可以在蜂箱前的空地上找到其中的一只死去的蜂王。因为处女王认巢飞行返回时箱外虽有明显的标志物,但仍易于偏向箱外蜂多的一边,所以用这种方式培育的双王群成功率较低。笔者曾经用10群蜂做过实验,只成功了1群。经实践,要培育双王群,宜在隔王板一边用间接法引入一只产卵王。并同时缩小原巢门的大小,防止工蜂偏集原群的那一铡。要获得产卵王可以组织交尾群,并适当补充工蜂封盖幼虫脾给交尾群,用于增强交尾群。

3、适当的奖励饲喂

3、1补充饲喂。早春蜂群的繁殖,容易遇到巢内无蜜无粉的情况。尤其是南方中蜂,早春虽然有一些蜜、粉源,但是这个季节通常会出现连续几十天的阴雨。由于蜂群无法采集,导致蜂群缺少蜜、粉。此时进行补充饲喂显得至关重要了。对蜂群的饲喂要用优质的蜜水。蜜水的浓度要适当,应有粘稠状。如果蜜水浓度太低,工蜂要通过扇风来排水,这样会增加工蜂的负担。饲喂的量要根据蜂量来定,蜂多的多喂,蜂少的少喂。第一次尽量少喂一些,逐次增加,但要做到一个晚上能吃完。饲喂器中要放入—些稻草等漂浮物,以防止蜜蜂淹死。饲喂要选择晚上(无月光)的时候进行。如果蜂箱被电灯光线直射,应暂时关闭巢门进行饲喂。以免蜜蜂嗅到蜜味后,引起兴奋,大量出巢,以至损失部分的采集蜂。白天不能饲喂,以免引起盗蜂,给蜂场造成损失。

3、2造脾饲喂。中蜂管理过程中,常遇到蜂群需要扩大巢房(尤其是新分群)的情况。在一般的蜜、粉源的情况下造脾,效果不好,容易造成弧形脾或月牙脾,这样不利于蜂群的繁殖。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加强奖励饲喂的方法来造脾。对要急造脾的蜂群,白天应抽出一些老旧脾,再加入巢础,要使蜜蜂密集于巢脾上。如4框蜂密集成3框蜂。当晚用较浓的蜜水,量多进行奖励饲喂,应使其当晚能全部吃完。连续奖励饲喂几天,这样就可以造成一个标准的新脾。每次只造一个巢础,不要贪多。

3、3育王饲喂。对于要准备育王的蜂群,要提前一两天进行奖励饲喂,饲喂的蜜水浓度要高而且优质。开始培育蜂王后,要连续饲喂,直到王台封盖。这样造出的蜂王个大、体长、健康。

4、勤造新脾

根据中蜂的生物学特性,它喜新脾,厌旧脾。蜂王喜欢在新脾上产卵,有利于蜂群培育出的体格健硕工蜂。但其缺点就是每年要换脾。在中蜂的强群饲养过程中要勤于造脾,最好每群蜂每年都要造几张新脾。早春是蜂群由弱变强的关键时期,此时要抓紧造脾。由于这时外界的蜜、粉不够丰富,蜂量也较少,不宜直接采用巢础造脾。可选用巢脾上部比较完整(上部蜂蜡呈黄色,没有啃咬)的巢脾,用利刀把下部蜂群啃咬过的黑褐色巢脾割去,形成一个弧形,再加回到蜂群中修造,使蜜蜂密集,不用多久,工蜂就能在下部修筑出完整的新脾。这样就省时省力,蜂群就能够逐渐地强壮起来。大流蜜期时要多造新脾,逐步淘汰老旧脾。

5、年年换王

中蜂蜂王使用一年以上时,由于其体内散发的蜂王信息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以至蜂群难以维持大群,抗病能力也有所下降。为了维持蜂群的强壮群势,笔者的蜂场大部分蜂群每年都要更换老蜂王。换王时,以自然王台为主,人工王台为辅。分批次地一次性大规模地换王。对于个别品种性状较好的蜂王,可以保留为种用蜂王。引入蜂群的王台,应选用个大、体长的成熟王台(最好是1—2天内处女王会出房的王台)。待处女王交配成功后,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行为稳健,具有王者风范,产卵能够集中成片的蜂王,即为好王。

中蜂爱分蜂,不能维持大群,抗囊状幼虫病,欧洲幼虫病和巢虫能力差。为发挥中蜂优点,改造或克服其缺点,大幅度提高中蜂生产能力,我们用6年时间在宜春地区范围内进行了系统的试验研究。初步摸索到强群高产的配套技术。技术措施有:早春“逼蜂”而后插入蜜脾,促使中蜂快速繁殖;强群包装和采用处女王越冬,使春季分蜂提早15天,解决了采春蜜高峰正遇分蜂高发期的矛盾;用小交尾箱交尾换王,一年两王,减少越夏后蜂量的下降;用独创的药物花粉施药方法,结合箱脾消毒,基本控制病虫危害;采用双王同箱技术;夺取高产。现分述如下:

①逼蜂:早春外界气温不稳定,常有冷空气侵入,不应过早加脾或造脾。即使巢内空房全部产卵,幼虫封盖,蜂王无房产卵,也不能过早加脾,这叫“逼蜂”。逼蜂一般5—7天,当群势达到3—4框时不再进行逼蜂,否则容易发生分蜂热。逼蜂后插入空脾或蜜脾,脾要使用上年的好脾,最好用蜜脾插入则更有利产卵。经过“逼蜂”后再插入蜜脾,刺激了蜂王的产卵积极性,能达到快速繁殖和抗病目的。尤其在群势弱,来不及造脾的情况下,能起到迅速增殖作用。如柃木花期留下的蜜脾来春插入蜂群可提高繁殖率25%以上。插入的空脾就先加在边框,靠隔离板旁边,待蜜蜂清洗2—3天后,再插入中央。

②强群包装和处女王越冬:南方的中蜂一般在3月25日前后群势可达到4框以上,但此时正是分蜂高发期,对增收早春蜂蜜很不利,因而必须适当提早分蜂。我们的办法是:在12月下旬整理蜂群时,挑选或合并两箱蜂量特别多的蜂群,让蜂多于脾,7框蜂量可用2张蜜脾,并在立春前用稻草和薄膜进行内外包装(留出巢门进出口),以增加巢温,经过包装保温的强群在2月中旬就会出现雄蜂,3月初出现王台,随即进行人工育王,这样,可以提早15天分蜂,争得了主动,当生产群全面出现分蜂热时,强群培育的新王可陆续替换老王,避免紫云英大流蜜期自然分蜂的不利局面,为奇取春蜜高产奠定基础。另一个措施是,在冬柃木花后期,培育处女王越冬,以解决早春无雄蜂交尾的问题,可在早春提早分群,方法是将出房几天后的处女王用笼罩住或用24号铁丝做成网,罩住巢门,防止处女王飞出,但工蜂可在网眼进出。早春处女王产下100—200百个雄蜂卵再将处女王杀死。

③两次换王:中蜂蜂王产卵力不如意蜂王,也不能维持长时间的产卵力。在一年内需进行两次换王,是实现强群高产的有效途径。3—4月的蜂王越夏后群势一般下降50%左右,而在6—7月上旬再次换王,蜂量下降只有17—24%。为实现多次换王,所采取的方法有:(1)用小交尾箱交尾换王。新王交尾成功后,陆续替代早春老王。(2)自然交替换王。若是上年越冬的老王,在来年5—6月间还保留产子,那么在6月4日至10日就会出现王台。一般有3个王台,可留下一个育成新王。此时产生的新王,可以母女同巢。新王交尾成功,新、老王同巢产卵日久老王失去,新王代1997年第3期养蜂科技·15·替。(3)强迫交替换王。当年的早春蜂王,6月间不出现王台,可将蜂王翅膀剪去,用人工培育的快要出房的王台放入边脾边角的框梁上,让新王出房,新、老蜂王可以同巢。一般新王交尾成功,老王失去就可实现新老交替;若新王交尾失败,不能返巢,仍有老王在原群产卵,不误生产。

在同等管理条件下采用两次换王,不仅越夏后蜂量下降少,而且第二年开产可提早7—9天,作者采用急造王进行越夏试验,结果蜂量亦比早春王下降少。总之,采用两次换王,是实现中蜂强群高产的有效途径。

④双王同箱:中蜂不能维持大群,但可以采用双王同箱的办法。双王同箱是同箱而不同巢,在箱中间插入铁纱或框式隔离板,在隔离板正中开巢门,工蜂可以互进对方,蜂王各在一边产卵。如果单王是4框,双王就是8框,弱群变强群,繁殖力、采集力、抗病力和蜜的浓度明显提高。

试验表明,在4—7月生产期,双王同箱4箱产蜜150.7kg,比4箱单王群多产蜜65.35kg。摇蜜一次,双王群箱产7.5kg,比单王群多4.3kg;双王群框产0.65kg比单王群多0.085kg。5天取蜜一次,蜜浓度单王39.2度,双王40.7度,提高1.5度。在柃木花期双王群从11月11日起巢房加高(从蜂路看去),蜜房发白,单王群则不明显。隔天摇蜜一次,双王群封盖达80%以上,浓度达40.3,单王群蜜房虽然装满,蜜浓度只有39度。必须注意,双王群取蜜时容易“失王”(二条王走在一起),要堵住被摇蜜群的巢门和覆盖未摇蜜的另一边,以防止失王。

⑤适时保温,采用“保、撤、保”的管理方法:秋末冬初,昼夜温差增大。一般在10月中旬起开始保温,以维持巢内温度,扩大产卵圈。蜂王多产卵。就会有更多的适龄蜂越冬,为来年夺高产打下基础。11月底12月初,外界花源结束,及时撤除保温物,让蜂断子,蜂群低温下越冬。在立春前要适时保温,以促进蜜蜂繁殖。

⑥综合防治病虫害:巢虫、中囊病、欧洲幼虫病是中蜂的主要病虫害,多发生在春、秋两季。在夏、冬两季做好防治工作至关重要。江西在8月气温高、花源缺、产子少,是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好时机。方法有:(1)饲喂药物花粉。在8月的断花少子期或越冬后春繁包装时,所有蜂群进行药物人工喂粉。用抗病毒和防细菌的鼻咽药或其它防病的中、西药物,加入到蜂花粉或玉米粉内,用蜂蜜拌成粉团,放在各群框梁上。强群多放,弱群少放,吃完后随时补上。亦可将粉、药调成糊状,人工药物补喂花粉,可使每条幼虫在成年蜂饲喂幼虫时,吃上药物花粉,起到了防病治病作用。药粉饲喂防治疾病,具有药物糖浆饲喂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糖浆饲喂搅乱蜂群生活秩序,增加喂蜂麻烦,且后续幼虫得不到防治。若喂糖多了,巢内残留药物糖液还会造成蜂蜜污染。(2)箱脾消毒。在越夏少子或冬季停产期,抽出巢脾,分期分批用硫磺或福尔马林熏蒸,可以熏杀巢虫,减少病毒和病菌基数。一箱5张脾可抽出4张(3张脾则抽出2张)少子或无子的巢脾进行熏蒸,,用硫磺等熏蒸的巢脾在箱内停留几天后再取出,放置野外,散失硫磺味后放入蜂糖或用蜜喷巢脾(不用此方法蜂不上脾,夏季还会飞逃),再放回各群,然后抽出其它箱的脾进行熏蒸。同时10—15天清扫一次箱内残蜡。也可将蜂箱在烈日下爆晒、火烤或野外冷冻等方法杀灭病原。

(来源:农业之友)

相关文章

  • 辣椒育苗营养土的配制
    辣椒育苗营养土的配制

    床土要肥沃、疏松,具有高度的持水性和良好的通透性,无侵染性病害和虫害,富含秧苗生长所需的矿质营养和适度的酸碱度。自然土壤不能符合上述要求,必须进行人工配制。多年来种植蔬菜的菜园病菌较多,往往导致苗期病害的大量发生,可取葱蒜茬13-16厘米的表土,经过翻晒、过筛备用。所需粪尿要充分发酵腐熟,主要有猪粪、马粪、鸡粪、人粪尿...

    163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四棱豆的栽培技术
    四棱豆的栽培技术

    四棱豆原产热带,属短日照植物,生殖生长最适宜的日照长度为11--12小时,喜光照充足,光照不足生长不良。日照太长地区会只长叶不开花。在生长初期的20--28天时间,用短日照处理能提早开花结果。很适宜于北方大棚栽培,在长日照地区若以收获嫩芽或作饲料开发产量极高。四棱豆喜温暖多湿气候,不耐霜冻,在20--25℃气温中生长良...

    60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银杏盆景的养护及管理
    银杏盆景的养护及管理

    搁置场合:银杏喜光,宜搁置于阳光短缺、空气流通,但较潮湿之处。冬季要防止曝晒,可恰当庇荫;冬季能耐寒,个别可在室外越冬,但最好将盆埋进土里。浇水:平常宜维持盆土潮湿,不宜偏干,但也不能积水。冬季温高光强,银杏叶大蒸发快,应早晚浇水,不可连续。秋后宜少浇水。施肥:每年冬季要施基肥,须用有机肥,如腐熟豆饼或厩肥。春夏间成长...

    27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棚浇水后重防细菌性病害
    大棚浇水后重防细菌性病害

    夏季气温高,夜间棚室风口关闭后,湿度增大,导致病害发生多,以细菌性病害居多,如细菌性髓部坏死、溃疡病、软腐病、果斑病等。特别是浇水后,棚内干湿变化剧烈,短时间内湿度增加,更容易导致细菌性病害发生。在此,提醒菜农朋友,浇水后重防细菌性病害。在湿度适宜的条件下,细菌从植株体表伤口入侵,与寄主细胞接触后通常是先将细胞或组织致...

    261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百日草的栽培技术
    百日草的栽培技术

    百日草又称百日菊,花朵硕大,色彩丰富,花形别致,花期又长,是园林中常见的夏季盆栽草花。一、繁殖方法:常用播种和扦插繁殖。1、播种繁殖。春季3-4月份进行。每克种子120-130粒,发芽适温21-25℃,播后,7-10天发芽,发芽率为60%。播种至开花因品种不同,从45-75天。2、扦插繁殖。扦插繁殖一般在6-7月份进行...

    175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要防黄鳝缺氧
    秋季要防黄鳝缺氧

    黄鳝和其它鱼类一样,当水体中溶氧量每升低于2毫克时,就会引起缺氧浮头,严重时还会成批死亡,给养殖户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那么,怎样预防黄鳝缺氧呢?1、降温增氧。秋季水温高,会造成水体中缺氧。为此,可在鳝池顶上搭架,盖上稻草遮荫;也可在池周种藤蔓植物,如南瓜、黄瓜等,让藤蔓爬到池顶架上遮荫,以降低水温。2、注水增氧。高温季...

    290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早熟、抗性强番茄品种---天骄红冠
    早熟、抗性强番茄品种---天骄红冠

    天骄红冠番茄是南京星光种业有限公司独家代理的大红番茄品种,用目前国际最先进亲本材料选育而成,适宜南北方冬、春、秋延保护地及露地栽培,综合性状优于目前有限生长的大红果品种,推广前景较好,能给农民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其早熟性突出,抗病性强,果色大红,属有限生长型,具有果大,色红,果实近圆,光滑,无绿肩,肉厚,多心室,硬度高...

    281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树桩盆景剪枝四法
    树桩盆景剪枝四法

    树桩盆景整个创作过程的剪枝可分为科学剪枝法、技术剪枝法和艺术剪枝法,当作品创作完成,定型后,还要进行一项长期性的修剪,即控制剪枝法。(一)科学剪枝应用植物生理学作指导,以掌握各种植物生长规律及特性,根据树种的不同、长势的强弱、季节的变化有针对性地进行剪截,以避免盲目修剪植物带来体内堵塞、生长失调及窒息枯萎的不良后果。桩...

    172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花生新品种桂花17
    花生新品种桂花17

    一、品种介绍:桂花17是广西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用780281为母本,粤油92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5年10代选育而成的出仁率和含油量高的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属珍珠豆类型,株型直立紧凑,叶色浓绿,生长势强。株高57.7厘米,分枝6条,结荚集中、整齐、饱满,以双仁荚为主,种皮粉红色。百果重140克,百仁重56.5克,...

    167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貉子肚胀不吃食什么原因
    貉子肚胀不吃食什么原因

    答:谷类饲料在制作中半生半熟时,被貉子大量食用后可出现肚子胀、腹泻、呕吐或抽搐而死。必须排除引起肚胀的原因,减少胃肠道的发酵过程。可口服5%的乳酸液或食用醋3~5毫升和乳酶生,严重时可求助兽医进行穿刺放气治疗。(汪春立)(来源:农业科技报)...

    25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野葛粉保健食品的加工
    野葛粉保健食品的加工

    野葛的根(葛根)、藤(葛蔓)、叶(葛叶)、花(葛花)、及籽(葛谷)等均可入药,有广泛的医用保健价值,其中葛根的淀粉含量高达40%,是营养独特、药食兼优的绿色保健食品。现将葛粉的加工方法介绍如下:1、原料的采收与挑选:葛根一般在立冬后至清明前(即当年11月下旬至次年3月)进行采挖。根的生长以3年以上的为佳。挖回后切成细小...

    230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鸽子为什么出现歪脖子症状
    鸽子为什么出现歪脖子症状

    第一:I型副粘病毒I型副粘病毒又称新城疫,出现歪脖症状时往往是该病的中后期,该病传染速度快,前期出现零星死亡,慢慢死亡增多,有时防疫不均匀造成部分鸽子感染,也会造成零星死亡。该病出现歪头并伴有头部抖动和震颤。只往一侧歪脖。该病没有好的治疗方法,出现这种情况我给他的方案是连续防疫两天,第一天用克隆30滴鼻一滴点眼一滴,第...

    148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土壤消毒的几种方法
    土壤消毒的几种方法

    近年来,瓜果、蔬菜、花卉等具有经济价值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保护地生产面积不断增加,连年种植一种作物,这些均有利于土传病害病原菌的生长繁殖。而这类病害如果不及时加以控制,会造成严重减产或降低产品质量,甚至造成绝产。土壤消毒是控制土传病害的重要措施之一,具体的方法如下:药剂消毒在播种前后将药剂施入土壤中,目的是防止种子...

    284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9月如何增加猕猴桃产量和硬度
    9月如何增加猕猴桃产量和硬度

    9月份是猕猴桃第二次膨大期,也是早熟品种将要成熟的时期,要及时给猕猴桃补充足够的营养,在这个时期果树主要补充的是钾元素和钙元素,钾元素可促进果实膨大,促进糖份的积累,钙元素主要是增加果实的硬度,使果品耐贮存,耐运输。这个时期仍是高温天气,可用以下几种方法施肥较合理:一是采用冲施肥,可以结合灌水进行冲施;二是利用降雨的机...

    11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播大蒜播种技术
    秋播大蒜播种技术

    科学播种是大蒜丰产的前提,掌握适期播种、整地施肥、留种选种、种子处理、合理密植技术是播种成功的关键。一、适宜播期大蒜适时播种是获得蒜薹、蒜头高产丰收的关键。播期选定遵循两条原则:一是满足种瓣萌发所需的适宜温度(16℃-20℃);二是越冬前有5-7片展开叶,可安全越冬。菜农可根据各地气候条件适时播种。二、整地施肥栽培大蒜...

    225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