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钩端螺旋体病如何防治?
XX同志:
您好!
您所咨询的问题,现答复如下:
猪钩端螺旋体病是由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以发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流产、水肿为特征的传染病。
(一)临床症状肥育猪可视粘膜黄染,体温40.5——41.5℃,稽留不退。
尿浓茶样或血红蛋白尿,厌食或食欲废绝,1——2日内全身皮肤黄疸;怀胎母猪除上述症状外,贫血、卧地不起,流产率66%,流产胎儿有死胎、活胎、木乃伊胎等;仔猪体温不同程度升高,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结膜先潮红,后苍白、黄染、浮肿,并有全身浮肿,尤以头部表现突出。皮肤擦痒,轻度泛黄,尿液由黄变茶色至血红蛋白尿、血尿。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病猪消瘦贫血,行走无力。
(二)防治措施先将病猪隔离,其余未见症状或带菌猪全部用钩体多价苗接种;猪舍、用具等全面进行强碱消毒;给猪全部饲喂加拌土霉素饲料(每公斤饲料加0.75——1.5克)。病猪肌注链霉素,每公斤体重15——25毫克,每日2次,连用3天。病情严重者除注射链霉素外,静注四环素、葡萄糖,配合VC及强心利尿剂。高热不降,肌注解热剂。治疗1——3天后,轻症猪症状消失,重症猪症状减轻,10天后,病猪康复,猪群稳定。
以上内容和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