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高温时期养殖户如何预防黑鱼烂身病

时间 : 2023-05-05 11:00:27 投稿人 : 青旋 点击 : 加入收藏

近日,烈日炎炎,高温持续。记者在中山市生鱼(黑鱼)养殖区走访时发现,有部分塘生鱼苗出现烂头烂尾等烂身病,并有不少死鱼漂浮于水面。据了解,每年夏天,当地养殖户备受高温死鱼困扰,今年更甚,损失不小。那么,如何在高温天气下,让生鱼安然生长呢?为了解决广大养殖户的困惑,减少养殖损失,记者采访了我国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广州综合实验站站长、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水产养殖系博士生导师邹记兴。

高温时期养殖户如何预防黑鱼烂身病 | 淡水养殖

高温之下,鱼发病的几率会增大,生鱼也不例外。邹记兴教授长期研究生鱼(杂交鳢),对生鱼生长习性十分了解。他介绍,生鱼是底栖性鱼类,通常栖息于水草丛生、底泥细软的静水或微流水中,遍布于湖泊、江河、水库、池塘等水域内,时常潜于水底层,以摆动胸鳍来维持身体平衡。生鱼对水体中环境因子的变化适应性很强,尤其对缺氧、水温变化、不良水质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当水体缺氧时,它可以将头露出水面,借助鳃腔内的鳃上器直接呼吸空气中的氧气。即使在少水甚至离水的情况下,只要保持鳃部和体表一定的湿度,仍可存活较长时间。生鱼的生存水温在0~41℃之间,最适水温在26~28℃之间。当春季水温达到8℃以上时,常在水体中上层活动,夏令季节常活动于水体上层,秋季水温下降到6℃以下时,游动缓慢,常潜伏于水底深处,当冬季水温过低时,其将身体后半部潜埋于淤泥或草堆里,头露在水中不吃不动。

时下正值酷暑高温,尤其是中午时分,灼热的骄阳直射水面,池塘水面温度会超过生鱼生存的极限温度——41℃。长期高温下水中浮游生物和病害的繁殖速度加快,生鱼要通过水体上层游动来吞吸水面空气辅助呼吸,再到水底生活。高温时节水面与水底温差有时高达10℃。生鱼生活在如此大温差的池塘环境下,身体时常处于应激状态。邹记兴教授分析,高温下的池塘水体上层,如果不采取相应措施,危机四伏:

一、太阳照射厉害,水体上层尽管光合作用加强,但耗氧微生物活动强烈,大量繁殖,生物耗氧量明显加大,水温过高,池塘溶解氧也大量逃逸到空气中,反而造成池塘水体缺氧,水质变坏;

二、上层水体和下层水体温差较大,容易烫伤鱼身,破坏生鱼外层粘液保护膜,让浮游生物、有害细菌等微生物有机可乘,感染生鱼表皮,引起烂身病。

高温是生鱼发生烂身病的诱因之一,那么,在高温季节如何防止生鱼出现烂身病呢?邹教授告诉记者,最直接最简单也最立竿见影的方法就是——降温。

如何降温呢?邹教授支招:首先加大换水频率,从底部进行抽水,把氨氮、亚硝酸盐等超标的底层水抽掉;其次,适度开增氧机。邹教授强调开增氧机要讲究一个度,因为开增氧机是一把双刃剑,有好也有坏,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开增氧机可以降温,加大水体与太阳光的接触面,在增强光合作用的同时,太阳紫外线也会水体进行消毒;但与此同时,因为开增氧机,水体表面光合作用加强,藻类等微生物繁殖加快,耗氧量大增,也加速了水里溶氧的逃逸。但总体来说,开增氧机好处大于坏处。再次,有条件的养殖户,可以加建遮荫物,池塘表面用黑网遮盖或放养部分浮萍、水浮莲等增加遮阴效果。邹教授透露,高温是烂身病的诱因,但不是唯一原因。冻伤、高密度养殖时池底氨氮、硫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超标等,均可导致烂身病,烂身病是寄生虫前期破坏鱼体表皮,病菌综合感染所致。目前,邹教授正在尝试一种全新的养殖模式——生态健康养殖模式,鱼与农作物等植物共生存,水里养鱼,池塘上面可以种植农作物等。

鱼病关键在于预防。目前是寄生虫病暴发高峰期,养殖户要做好预防措施。邹记兴教授建议,除了换水和开增氧机之外,需要不定期测定水体pH值。当pH值在6.0以下时,可以用生石灰全池泼洒,用量为8~10公斤/亩。病菌大都喜酸性,而酸性水质会破坏生鱼皮肤,引发烂身病。适合生鱼生长的水质环境,pH值应在7.0~7.6之间。

最后,邹记兴教授建议广大养殖户采取定点喂食的方式投喂。喂鱼的食台应放在下风向、溶氧好、水质好的水域,这样以后方便消毒。

相关文章

  • 说说龟类疾病防御和治疗误区
    说说龟类疾病防御和治疗误区

    在本站看到许多龟友因各种不明原因造成龟龟生病,离我们远去深感痛心。网上和书上对龟龟治病的资料又是多而杂,本人想对疑难龟病作个小小的总结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尽量挽救几个可爱的生命。普通的那些疾病我就不想在说了,首先我先来说说对龟龟疾病的预防吧。龟龟生病大都是我们人为造成的,龟龟从森林深处被强行带到我们的面前,在繁华的都...

    637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草鱼安康+澳华28(1比1)套餐引领混养模式新风尚
    草鱼安康+澳华28(1比1)套餐引领混养模式新风尚

    ——草鱼月增重1.2斤!撰稿:淮安澳华/顾伟、陈文典、贺爱国江苏镇江丹阳市养鱼户程老板从事水产养殖将近10年,主要是草鱼、异育银鲫混养,有着丰富的养殖经验,深刻体会到优质的饲料配合科学的管理方式,才是养殖成功的关键。2014年7月份淮安澳华苏南地区业务经理贺经理找到程老板,通过看料、泡料、尝料等方法展示我们的草鱼安康膨...

    1658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鳜鱼池塘浑水的处理建议
    鳜鱼池塘浑水的处理建议

    近来各地区普遍降雨量都比较大,很多鱼池水发浑,天气放晴用了不少调水的产品,水颜色就是不转绿。温馨提示:1、桂鱼不是不需要肥水,肥水肥的是藻类,也不是说下肥就是使用氮肥,肥水是培养水体中藻相和菌相,稳定ph值,提高池塘水体的溶氧。2、肥水不仅能促进浮游动植物快速繁殖,藻类可以折射光线,加速池塘底部的氧化还原,为桂鱼提供了...

    1414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豆浆粪肥混合可培育鱼苗
    豆浆粪肥混合可培育鱼苗

    操作方法施足基肥清塘消毒后,鱼苗下塘前5天-8天施足基肥,以培育池塘中的轮虫,使鱼苗下塘后有充足的天然饲料,一般每亩施经发酵的粪肥250公斤-350公斤。制作豆浆将大豆用水浸泡到豆瓣间的凹隙膨胀时即可磨豆浆,磨豆浆时水和大豆一次均匀加入,不能磨好豆浆之后再加水,否则易形成沉淀。一般2.5公斤-3公斤大豆可磨50公斤豆浆...

    204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提高杂交黄颡鱼从水花苗到规格苗的成活率
    怎样提高杂交黄颡鱼从水花苗到规格苗的成活率

    近年来杂交黄颡鱼养殖风靡全国,实际生产中大多数养殖户,放养杂交黄颡水花苗到规格苗的成活率一般只有10%—30%,部分养殖户成活率只有百分之几甚至完全失败。怎样提高杂交黄颡鱼从水花苗到规格苗的成活率尤为重要,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一、苗池要求:长方形,东西向,面积3-5亩比较适宜,池深1.5-1.8米,能清淤;如果不能清淤的...

    2578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河蟹池塘养殖改良技术
    河蟹池塘养殖改良技术

    河蟹养殖发展至今,降本增收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一是以提高完善技术水平来降低成本(提高回捕率);二是以加大其它名优品种套养求增加收入。围绕“降本增收”,本文结合养殖实际,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河蟹池塘养殖改良技术。1、水草种植问题改品种单一为多品种栽植,伊乐藻在蟹池种植运用较为普遍,但近几年来从一些专业河蟹的养殖效...

    109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如何看鱼粉是否掺假
    如何看鱼粉是否掺假

    鱼粉是水产养殖中常用水产饲料,市面上鱼粉的种类与品牌众多,鱼粉的质量良莠不齐,更有些不法商贩出售掺假的鱼粉。那么,养殖户朋友在购买鱼粉时,该注意什么呢?1、燃烧法取鱼粉样品少量放大铁勺等耐热容器上加热,如发出谷物干炒后的芳香味或焦糊味,说明掺有植物籽实等,如发出烧毛发的气味则为纯鱼粉或掺有动物性物质。2、碱煮法取一容器...

    183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水面增殖名优品种匙吻鲟的养殖技术
    大水面增殖名优品种匙吻鲟的养殖技术

    匙吻鲟又称鸭嘴鲟,隶属于鲟形目、白鲟科、匙吻鲟属,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是美国特有的一种大型滤食性淡水经济鱼类。我国自1998年引进该鱼后得到迅速推广,已普及20余个省、市、自治区。其体形独特,既可食用又有观赏价值。匙吻鲟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鱼籽可以加工成鱼籽酱,因此开发匙吻鲟的养殖和增殖,对调整水产名优品种的结构...

    241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黄颡鱼池塘养殖新方法介绍
    黄颡鱼池塘养殖新方法介绍

    黄颡鱼成鱼的池塘养殖,可由放养隔年鱼种改为放养当年夏花,这种方式既能缩短养殖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又能取得高产高效。实践表明,放养规格2厘米~5厘米的黄颡鱼夏花鱼种,经6个月~8个月饲养,商品鱼个体重可达80克~150克,每667平方米产量300千克,利润3000元左右。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池塘要求 黄颡鱼耐低氧...

    1396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长吻鮠鱼种培育的饲养管理技术
    长吻鮠鱼种培育的饲养管理技术

    1.投饲:饲料要新鲜优质适口,霉变饲料不能投喂。每天投喂2~3次,日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5%。投喂后以1~2小时吃完为准,防止投饵不足,影响鱼的生长,也要防止投饵过多,造成饲料浪费,败坏水质,诱发鱼病。长吻鮠鱼种摄食不积极,游动不活跃,根据其习性,饲料投喂宜多点分散,一般1亩面积的鱼池,设置6~8个饲料台,分别放在鱼...

    1378 淡水养殖 长吻鮠 长吻鮠养殖 长吻鮠养殖技术 长吻鮠养殖方法
  • 预防甲鱼冬眠死亡六招
    预防甲鱼冬眠死亡六招

    未进入温室越冬的甲鱼,在冬眠期间,有时会发生死亡。其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甲鱼开始冬眠时,水温太低,遭受冷害;二是池底有机质太多,产生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三是入冬前饵料投喂太少,甲鱼体内营养积蓄和热量过度缺乏;四是甲鱼受伤后进入冬眠。现就预防甲鱼冬眠死亡的措施介绍如下。⑴甲鱼在产卵期和冬眠前,要投喂新鲜的、营养价值...

    69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雨后转晴,请谨防泥鳅“气泡病”
    雨后转晴,请谨防泥鳅“气泡病”

    广东台山市海晏奥村徐老板一5亩塘,水深1.3m,配2台1.5kw叶轮增氧机(见图1)。2016年3月中旬标苗800万尾泥鳅苗,平均规格3cm/尾左右,正常吃料,一天3餐。海晏地区4月以来多以阴雨天气为主。4月6日之前,吃料25斤/餐,一天3餐,吃料稳定。4月7日,有阳光。客户反映上午7点以后泥鳅开始上浮,池边游塘逐渐数...

    322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入秋后河蟹持续上岸一定要引起你足够的重视了
    入秋后河蟹持续上岸一定要引起你足够的重视了

    俗话说秋后的螃蟹——顶盖儿肥,但今年立秋过后近些天高温仍没有消退的迹象,最近更是有养殖户反应夜晚河蟹有大量上岸的情况发生,在马上要迎来第五壳的关键时期,这个问题可愁坏了养殖朋友们。一般在高温时,夜晚河蟹偶尔上岸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是如果是大面积的持续上岸且手电光照后反应迟钝不下水,这种情况就要引起重视了。上岸时间过长会...

    111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大水面养殖花鲢,“钱”景可观
    大水面养殖花鲢,“钱”景可观

    今天一大早就出门,为的是应刘总的邀约,去给他的水库做下花鲢养殖的方案,顺道看下鱼病。出门就遇到堵车,还好赶上了飞机,从郑州机场去水库的路上,才从赵经理那里了解到,他们的水库有五座,原有精养面积7500亩,另外还有一30000亩水库。今天下午去的是最小的一座水库,1000亩,在保证工业用水的同时,顺道用作渔业养殖,每天都...

    304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选择栽种什么水草?
    河蟹养殖户应该如何选择栽种什么水草?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一塘茂盛、清爽的水草往往能够产出规格较大的螃蟹。这正是因为水草在池塘中能够净化水质底质、稳定水体、提供氧气,使得池塘生态系统平衡、环境良好。这样,河蟹发病率低、吃料好,成活率和规格自然就上去了!但是近几年,由于池塘老化、水源污染、密度增加等因素,大部分池塘出现青苔难以根治、蓝藻频发、夹草、上脏...

    293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