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稻田养殖河蟹技术要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时间 : 2023-09-02 04:20:07 投稿人 : Rodrigo 点击 : 加入收藏

一、养蟹稻田的选择

稻田养殖河蟹技术要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 淡水养殖

应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水质无污染,且符合渔业水质标准、交通便利保水力强的田块,尤其是田埂不能漏水。一般可选择中低产田进行稻田养蟹,增产增效更加明显。

二、稻蟹工程的建设

稻田养蟹的田间工程应按蟹、稻共生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和养殖技术等条件,合理设计、科学施工。其主要是挖好一套蟹沟,加高加固四周田埂。

l、开挖一套蟹沟:蟹沟通常由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三部分构成。环沟一般在稻田的四周离田埂2一3米左右开挖,沟宽2—4米,深1—1.5米,坡比1:2,其总面积占大田面积的10一15%左右。田间沟又称畦沟,主要供河蟹爬进稻田觅食、隐蔽用,视田块的大小在稻田中间开挖3—5条宽50—70Cm,深30—40cm的田间沟,田间沟与环构相通,其形状可为“十、井、半”等形。暂养池主要用来暂养蟹种和收获商品蟹的。有条件的可利用田头自然沟、塘经整理后作蟹的暂养池,也可利用稻田的进排水渠道改造而成,其方法是将排水渠道外一侧的渠边加高加固,达标准后便可结合使用。没有的话就在稻田的一端或一角开挖100-150m2,深1.5m左右的暂养池。环沟、田间沟和暂养池的总面积不超过大田总面积的20%。

2、一般的田埂低。矮、小,保持的水位低,为了养好河蟹须将田埂加高加固,并压实夯牢,大块的土要粉碎,不能在埂中留有缝隙,造成漏水逃蟹。加高加固的田埂可防止汛期溢水和鱼蟹逃逸。

3、进排水系统建设:进排水口用管道较好,水管内外都要用网包好,中间更换两次,网眼大小根据河蟹个体大小确定。特别注意的是管道与田埂之间不能有缝隙,应用水泥浇灌、夯实。否则,进排水时如有细微水流,都会引起蟹种的逃逸。

三、防逃设施建设

1、钙塑板防逃墙

选用抗氧化能力较强的钙塑板,沿养蟹稻田四周埋设,通常钙塑板高60—70cm,埋人士中10一20crn,高出地面50cm,用木桩或竹桩支撑固定,细铁丝扎牢,接头处要紧密,不能留有缝隙,四角作成圆弧形。这种防逃设施防逃性能好,能抗住较大的风灾袭击,是较为常用的一种。

2、塑料薄膜防逃墙

选用农用塑料薄膜,用毛竹或小树桩作桩,每隔1米五根,沿稻田四周铺设,用铁丝固定,木桩支撑,通常用双层塑料薄膜,实践证明,这种防逃墙比较坚固耐用,且造价低廉,维修加固容易。

3、水泥板防逃墙

按设计要求,用钢筋水泥预制成一定规格的水泥板,沿稻田四周铺设,水泥板埋入土内20—30cm,墙高50—60cm,四角做成椭圆形。水泥板内壁要尽量抹平抹光滑,墙基要夯实压牢,以提高防逃性能。

4、砖砌防逃墙

选用普通的红砖沿稻田四周砌墙,墙基人土20一30cm,底脚压牢,墙高40—50cm,临近稻田一面要用水泥抹平。墙顶要砌“倒檐”。

四、水稻的栽插

1、水稻要选择生长期长,分前力强,丰产性能好,耐肥抗倒,抗病虫,耐淹,叶片直立,株型紧凑的水稻良种。如汕优63,盐粳87。

2、插种方式为宽窄行双龙出海,适当增加沟、塘边的栽插密度,一般每亩插约2—3万丛,每丛3—5株,保证基本苗5万株左右。晚稻在早稻的宽行中直接免耕插秧。

3、栽插前施足基肥,每亩农家肥60—70担,饼肥150—200公斤。秧栽插前2—3天使用一次高效农药,以防水稻病虫害传播。

五、蟹种的质量及运输

稻田养蟹,要求放养的蟹种大小适中,规格整齐,体质健壮,爬行活跃,附肢齐全,无病无伤,来源于长江水系,不要购买辽蟹或巨蟹。选购蟹种时,可采取“一查二看三称重”的办法,一查是查清蟹种的来源和产地。二看是看蟹种规格是否整齐,附肢是否齐全,爬行是否活跃,性腺成熟的蟹比例是否过大。特别注意的是不能用性成熟的蟹和小巷蟹做蟹种,否则会引起重大经济损失。三称重是采取随机取样的方法称重过数,凡规格在120—160只/公斤,规格比较整齐、爬行比较活跃的,均属质量比较好的蟹种。

蟹种运输方法多种多样。可选用聚乙烯网片做成网袋,网眼的大小以蟹种不会爬出为原则。装蟹种时,先将网袋浸泡一下,然后再装,每袋装3—5公斤,再用汽车装运,切忌不要挤压。也可用蟹苗箱装运,将蟹种装人蟹苗箱内,五只箱为一组,集中装运。运动途中加强管理,定期喷洒新鲜水,严防曝晒风吹雨淋,以提高运输成活率。

六、稻田养蟹模式及蟹种投放

在投放蟹种之前,应用田水喷淋蟹种3—4遍,使蟹种逐渐适应因水,然后让其自行爬人田中。切不可将蟹种一下投人水中,以免环境变化太大,导致蟹种死亡。

投人幼蟹进行稻田养蟹的又分为亩产蟹20公斤以上、30公斤以上、50公斤以上几个产量等级,蟹种的放养量与商品蟹亩产量直接相关。一般亩产20公斤以上商品蟹的,可放规格为120—160只/公斤的蟹种4—5公斤;亩产商品蟹30公斤以上的,可以投放上述规格的蟹种6—7公斤;亩产商品蟹50公斤以上的,则应放蟹种10公斤。蟹种的放养时间仍以12月至翌年的3月份为主,先在稻田的暂养池中暂养,强化饲养管理,待秧苗栽插成活后再加深田水,让蟹进人稻田生长。蟹种放养前要用生石灰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蟹种也要用药物浸洗,以消灭蟹沟内和蟹体上的寄生虫和致病菌,提高放养的成活率。

稻田放养早繁苗当年养成商品蟹。利用2—3月份的早繁蟹苗,通过塑料大棚、温室等室内强化培育,育成400—600只/公斤规格的蟹种,5月中旬或6月份放人稻田,以投喂动物性饵料为主,辅以植物性饵料,进行精心饲养管理,当年年底养成规格为100克/只以上的商品蟹。这种模式周期短,成本低,效益高,但商品蟹的规格偏小一些。通常每亩可放规格为400—600/%斤的蟹种2—4公斤。

七、河蟹的饲养管理

河蟹是杂食性偏动物性的甲壳动物。在天然水域中,由于水域广阔,水质良好,溶氧量高,水草鲜嫩且丰富。所以,河蟹虽然主要摄食植物性饵料,但生长发育良好。这表明河蟹的食性随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可塑性较大。在稻田中养殖河蟹,应适当加喂动物性饵料和其它饲料以弥补天然水域中河蟹摄食动物性饲料不足的缺陷,河蟹同样可以良好地生长发育,甚至比天然水域中生长更快。实践表明,稻田养蟹饵料种类的差别,投饵数量与投饵方法强烈地影响着河蟹的生长发育的速度。

l、饵料种类

稻田养殖河蟹,其饵料种类主要有三大类:①动物性饵料:动物性尸体及其屠宰下脚料、蚌肉、螺肉。鱼虾;②粗饲料:谷类、山芋、马铃著、玉米、南瓜、西瓜片、糠鼓、豆腐渣和各种饼类;③草类:禾木科的鹅欢草、青草等,陆生鲜嫩草类,池中种植或捞人的苦草、蓝草、聚草和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水草是稻田养蟹必不可少的饲料之一,它不仅是河蟹喜食的饵料,也是河蟹栖息隐身的地方,可避免同类互相残杀而提高成活率。

2、投饵数量

投饵数量的多少好环直接影响河蟹的生长速度。稻田养蟹必须坚持精、青、粗饲料合理搭配的原则,动物性精料占30%,植物性粗饲料占30%,草类占40%。一般每天投喂正一2次,投喂动物性精饵。植物性粗饲料占蟹体重的5—10%,水陆草保持经常性、方便于河蟹援食。月投饵占稻田河蟹体重百分比详见下表一。

河蟹体重计算方法:每月随机取河蟹20—30只,称重量,算出每只均重,以每只均重乘其全田河蟹的总数,即为河蟹当月的总体重。养殖至5—6月估死亡率为10%;7—8月;估死亡率20%;9—10月估死亡率30O左右。

3、投饵方法

河蟹不同于其它水产品,因其活动方式、时间、摄食方式等具有一定的特点。针对其特点,我们提出河蟹的“四定”技术,即“定时、定点、定量、定质”。

①定时:

河蟹的摄食强度随季节、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在春夏两季水温上升15度以上时,河蟹摄食能力增加,适时每天投喂一次。水温15℃以下时,河蟹活动、援食减少,可隔日或数日投喂一次。因为河蟹昼伏夜出活动等,故投饵应在傍晚前后。

②定点:

养成给河蟹定点吃食,即可节省饲料,又可观察河蟹吃食,活动等情况。一般亩选择5个左右的投饵点或台。投饵点或台应选在坡度较大、底质较硬的地方,面积约0.5平方米。饵料台可用芦苇一张平铺,一端搭在池埂边,另一端用竹杆搭在池中;或取水花生一丛2平方米,四周用草绳围住,剪掉水花生丛上的枝头即可。

③定质:

稻田养蟹要坚持精、青、粗饲料合理搭配。原则上3—5月份,动物性精饵相对多投喂一些,主要喂小鱼虾、动物尸体及下脚料、螺蚌肉,小麦和少量嫩草与蔬菜叶。动物性饵料要研成细末状,便于河蟹摄食。6—9月份是河蟹生长的旺季,各种植物性饲料大量出现,要适当增加谷类、南瓜、西瓜皮等和水草,同时也搭配一定的动物性饵料,约占总饵料的30%。养殖后期10月份以后,是河蟹肥育和积聚蟹黄的重要时期,各种动物性精饵要占50%左右,主要是小鱼虾、螺蚌肉、煮熟的山芋。

④定量:

每次投饵前检查上次投饵吃食情况,灵活掌握,具体可参见表一。

4、水质调控

稻田养蟹,由于水位较浅,要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就要坚持勤换水。水位过浅时要适时加水,水质过浓则应更换新水。正常情况下,稻田中水深保持5—10CCI即可。注意换水时温差不要过大,一般宜在上午10—11时,待河水与稻田水温接近时进行。换水次数,4—6月份每周1次,换水量1/5,7一8月每周2—3次,每次换水l/3,9月份后每5—10天换一次,每次换水l/4。

调节水质另一个有效办法是定期施生石灰,一般每半月施一次,每亩用量15公斤左右,注意施生石灰的面积按蟹沟、田间沟、暂养池等的面积来计算的。定期施生石灰,即可调节池水的PH值,改良水质,又可增加池水钙的含量。河蟹一生要蜕10多次壳,河蟹甲壳主要成份就是钙。所以河蟹对钙的需求较大。

5、水草移植

为了增加河蟹适口的植物性饵料,提供良好的栖息、蜕壳场所,应在蟹沟、暂养池内移栽轮对黑藻。苦草等沉水植物,移植水带种数量以布满蟹沟、暂养池为限。如被河蟹吃完,应及时补裁。使蟹沟、暂养池内始终保持有丰盛的水草,起到供作饵料、保护河蟹、促进生长的作用。

6、病害敌害防治

在蟹病流行季节到来之前,用药拌饵投喂,以预防蟹病的发生,另外每亩(按蟹沟等的水面)用10一15公斤生石灰泼洒,起到消毒防病作用。河蟹的敌害主要有水老鼠、水蛇、青蛙、蜡输水蜈蚣等,除对养蟹沟、暂养池清池消毒外,发现敌害要及时清除,进排水口要用密眼网封好,严防敌害进入。

八、田间管理技术

l、合理施肥:

施肥的原则是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提倡化肥基施,追肥深施和根外追肥。化肥应选择硫酸铰10公斤o欠或尿素5公斤八次。最好追肥在窄行中,以利水稻生长。

2、科学使用农药:

①选择对口农药。

稻瘟病——用三环吐、多菌灵,不用稻瘟散;

纹枯病——用井冈霉素,不用稻脚青;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用杀虫双、杀虫眯,慎用杀螟松、甲基1605等。

②掌握农药的安全用量:根据病虫害的情况,比安全用量低10—30%。

③采用适宜的施药方法:细喷雾或弥雾的雾滴直径在25Hrn以下,雾喷在稻株上有较好的粘附力,流落到田水中的农药少,应提倡用这样的喷雾方法施农药。

④注意农药的施用时间:宜在早、晚进行。水稻抽穗扬花期应在下午4时后进行。

⑤施药后应及时换人新鲜水,或深灌水。

⑥施药时尽量把河廉施人蟹沟和暂养池内。

九、收割与起捕

l、收割水稻时,为防止收割水稻时伤害河蟹,可选通过多次进排水使河蟹集中到蟹沟、暂养池中,然后再收割水稻。

2、河蟹的起捕:

①利用河蟹夜晚上滩、趋光的习性捕捞。

②利用地笼网具等工具捕捞。

③放干蟹沟中水进行捕捞,然后再冲新水,待剩下的河蟹出来时再放水。采用多种捕捞方法,河蟹的起捕率可达95%以上。

相关文章

  • [每周一例]工厂化养殖虹鳟发生气泡病
    [每周一例]工厂化养殖虹鳟发生气泡病

    [病例545]湖北省孝昌县一工厂化虹鳟养殖场,养殖车间上方未完全覆盖石棉瓦,部分露天,用塑胶养殖桶进行内循环养殖(图1),每个养殖桶直径3米,深1.3米,使用氧气罐增氧,内循环水量占80%,抽取外围下层水库水补充20%。每桶养殖100尾,规格约10斤/尾,共3万余尾,一天投喂2餐。病鱼长期死亡,每天约10尾。2020年...

    2712 淡水养殖 虹鳟鱼 虹鳟鱼养殖 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养殖方法
  • 早春时节河蟹塘常见水质问题及处理方法
    早春时节河蟹塘常见水质问题及处理方法

    一、早春河蟹池塘常见难点问题:1、水浑浊——白浊一般是虫多造成,黄泥浊一般是清塘药残蟹不安造成。2、水清有亚盐——水温低或温度变化大,水难肥,或者肥水不持久,藻类不稳造成。3、青苔开始着生、地皮泛滥——水清水浅宜出苔,池底残饵粪便动植物死体等有机质多,结聚成地皮。4、草脏草粘——水中青苔地皮及悬浮的有机物多,加上温度低...

    243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鲫鱼黏孢子虫发病规律大剖析,这个节点预防效果最佳
    鲫鱼黏孢子虫发病规律大剖析,这个节点预防效果最佳

    文|图盐城海大曹峰一、鲫鱼黏孢子虫简介鲫鱼黏孢子虫病,是异育银鲫一种严重的寄生虫疾病,主要危害鲫鱼鱼种和成鱼,常见于5-7月及9-10月。黏孢子虫属黏体动物(Myxozoans),黏体动物是一类以无脊椎动物和水生脊椎动物为主要宿主的高度特异化的后生动物寄生虫,一般寄生于宿主细胞外,或组织寄生,或腔寄生;组织寄生时,营养...

    1220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鱼种放养防“感冒”
    鱼种放养防“感冒”

    又到了鱼种大面积放养的季节,往年此时常有不少养鱼户发现在投放鱼种后2-7天,会在塘面发现"感冒"鱼种,这些病鱼皮肤失去光泽,体表粘液增多,严重者麻痹僵直、死亡。鱼种从鱼种塘起出装运到成鱼塘边,就直接投放到成鱼塘,由于两地水温差距,下塘后易"感冒"。笔者现根据我地苗种放养实践,介绍物理、药物两种方法来预防投放鱼种"感冒"...

    212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脱壳生长与外部因素关系浅析
    河蟹脱壳生长与外部因素关系浅析

    蜕壳生长是河蟹一生中最大的特点,在河蟹生态养殖过程中,确保河蟹顺利蜕壳和提高蜕壳以后螃蟹的规格是提高养殖成活率与养大蟹的关键所在。实践证明不同产地的中华绒螯蟹生长发育规律是有差异的,种质基础基本一致,生长环境与营养供给等外部因素不同也会导致不同的养殖结果。下面就河蟹生态养殖蜕壳生长与外部因素的关系作一简要分析。一、河蟹...

    277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水质变化大导致鳊鱼体质差出血病发生的处理方法
    水质变化大导致鳊鱼体质差出血病发生的处理方法

    6月份是鳊鱼出血病高发的季节,今年天气极不稳定,对池塘的水质变化影响非常大,对养殖动物也容易造成应激反应,使鱼体质较差,在细菌的感染下,容易暴发出血病。基础信息技术员:任义地点:湖南省沅江市泗湖山镇幸福渔场填表时间:2015年6月29日检测项及检测结果(一)基本情况面积:8亩水深:2米主养品种:草鱼(隔年鱼)水色:绿色...

    2301 淡水养殖 鳊鱼 鳊鱼养殖 鳊鱼养殖技术 鳊鱼养殖方法
  • 河蟹易发疾病黑鳃病烂鳃病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方案
    河蟹易发疾病黑鳃病烂鳃病的症状及预防治疗方案

    河蟹营底栖生活,喜昼伏夜出,轻微病症时很难发现,日常管理以“预防为主”!疾病高发期,加强早晚巡塘、定期下地笼查蟹,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黑鳃病】1、症状病蟹鳃部受感染变色,鳃丝呈现暗灰或黑色,病蟹行动迟缓,呼吸困难,俗称叹气病,该病多发生在河蟹养殖中后期,水环境恶化是该病发生的主要诱因。2、预防夏季高温时保持水质清新,溶...

    53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南方鲍鱼养殖一年四季工艺流序
    南方鲍鱼养殖一年四季工艺流序

    一月1.为了便于销售成养鲍鱼可进行分级整理,结合分级整理可将个体大、体形好的鲍鱼选出作为亲鲍供夏、秋培苗使用。2.前一年秋季所培育的苗,大多都从育苗板上剥离爬底,由于部分爬底苗量过大分离严重,这时可进行分苗,一般可按大、中、小三级分类,然后按1000~1500个/米2的密度分级爬底培育以利幼苗正常生长。3.由于温度变低...

    231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长丝鲈的培育与管理技术
    长丝鲈的培育与管理技术

    长丝鲈原产东南亚,引种自越南安江省,当地俗称财神鱼。其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生长速度快,群体产量高,当年苗种经一年饲养可长800克-1000克。最大个体可达至20公斤,深受养殖者、消费者喜爱,在国际市场上非常走俏,香港春节市场曾卖到6000港币一对,是一种高档经济鱼类。我国已于近年引进,我县地热资源丰富,进行该品种的人工...

    383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同池鱼虾分隔养殖成本低
    同池鱼虾分隔养殖成本低

    近年来,养殖成本高、病害多是水产养殖业的难题。山东省高青县探索发现草鱼、鲢鱼、凡纳滨对虾同池分隔养殖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其作用如下:1.鱼虾分隔混养能起到防止病原体传播和减少养殖生物主体病害的发生,形成互相促进新的生态平衡,有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2.因虾的饲料要求蛋白高、价格贵,分隔养殖能够避免鱼抢虾料,降低生产成本提高...

    13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鳝常见病-发烧病的防治
    黄鳝常见病-发烧病的防治

    病因黄鳝养殖密度过高,体表粘液在水中积聚发酵,使水温骤升,溶氧降低引起发病。症状病鳝在池内表现不安,相互缠绕,体表粘液脱落,池水粘性增加,头部肿胀,造成大量死亡。防治方法降低养殖密度,更换池水或在池内搭养少量泥鳅,以便吃掉残饵,维持良好水质,防止鳝鱼缠绕。发病后可用0.07%浓度的硫酸铜液,按每立方米水体5毫升的用量泼...

    203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草鱼越冬期管理需重视
    草鱼越冬期管理需重视

    草鱼越冬多数要经过拉网、清池、集中并塘,在此过程中,草鱼会受到多种因素的伤害。最常见的是体表受伤,鳃部被污泥等污染等,整个越冬期草鱼的伤害很不易发现。越冬期结束后,草鱼会在一定条件下突然发病甚至死亡。防治办法:越冬初斯要对水体进行充分消毒和治虫,越冬结束后应及时对鱼体进行检查,发现病害及时处治。(来源:河南信阳市平桥区...

    125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大闸蟹池塘套养鳜鱼的三个注意事项
    大闸蟹池塘套养鳜鱼的三个注意事项

    1、蟹池条件套养蟹池首先要严格清塘消毒。其次,蟹池内水草覆盖面积应占蟹池总面积的30%~50%,没有水草的要移栽。水草不仅对河蟹有保护作用,而且有利于鳜鱼捕食饵料鱼。第三,鳜鱼喜欢水质清新的水体,蟹池水源应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2、鱼种放养规格及密度鳜鱼种规格一般以每尾5~7厘米为宜,规格过小,成活率低;规格过大,成本...

    772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池塘养殖团头鲂商品鱼的放养前准备
    池塘养殖团头鲂商品鱼的放养前准备

    1.池塘选择宜选开阔向阳、光照条件好、呈东西向、壤土底质、池底平坦、池底淤泥20厘米、池埂高宽结实、不漏水、进排水方便、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深2~2.8米,面积5~7亩池塘。2.清塘消毒鱼种入池前7~10天,对池塘要全面清整、消毒。其方法是:排干池水,清除池底杂物,让池底曝晒与冰冻,挖去过深塘泥,平整池底,...

    2250 淡水养殖 鳊鱼 鳊鱼养殖 鳊鱼养殖技术 鳊鱼养殖方法
  • 对自己河蟹塘吃料情况不了解?这些你早就该明白
    对自己河蟹塘吃料情况不了解?这些你早就该明白

    大家晚上好!我是你们的老朋友——饶小坤,欢迎大家持续关注今晚的《蟹讯速递》栏目,最近比较忙,所以更新频率没有以前那么快了,希望各位能够理解哈!今天呢!主要跟大家讲讲近期蟹塘投料吃料的一些情况!1、很多塘口反映这几天加料了,还是不够吃,在这里温馨提示一下各位:目前蟹塘吃料大概一万苗投喂4斤左右(兴化及周边地区数据可供参考...

    238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