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生态防治鱼病的方法

时间 : 2023-01-23 10:48:12 投稿人 : Kaeden 点击 : 加入收藏

生态预防鱼病是利用鱼类生态和养殖水体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的方法。它是按照养殖鱼类的生态属性和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特点,根据鱼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来防止鱼病的发生,抑制鱼病的发展,直至消除鱼病的方法,它是传统养鱼方法和现代生态学原理预防鱼病的有机结合。目前,在水产养殖过程中,滥用药物的现象日趋严重,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超标严重影响了水产品质量。采用生态方法,调整、改善、保护鱼类自身及生活的环境,控制甚至消灭病原,达到合理调整水体生境、又可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这也是顺应当代绿色养殖及环保的需要。

生态防治鱼病的方法 | 淡水养殖

改良养殖品种

根据不同养殖鱼类的生态特点,利用现代生物技术进行鱼类种质改良,选育抗逆性强和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作为主要养殖品种。这种方法主要是通过改变鱼类本身的抗病性能而达到预防鱼病的目的。

增强养殖鱼类的自身免疫力

一个养殖水体的鱼患病,一部分较轻,甚至不感染;另一部分严重,甚至死亡,主要是源于鱼体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不同造成的。在养殖中,可通过调节鱼体活动、养殖结构和饲养方法来提高鱼体自身抵抗力,还可以利用鱼类种间免疫的特点,使鱼体获得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防病抗病的目的。具体可从养殖的各方面做起:一是在养殖夏花鱼苗和冬片鱼种中,除加强养殖管理,还要适时进行拉网锻炼。拉网锻炼可促进鱼体新陈代谢,排出体内废物,增强鱼苗体质,可以提高运输和分塘养殖的成活率,还可提高养殖鱼类的生长速度。二是在鱼种放养时间上秋冬放养优于春放。因为春放的鱼种在经过一个漫长冬季,鱼体消耗很大,体质弱,自身抵抗力和免疫力差,再是随着温度的上升,此时拉网、运输对鱼体的刺激和拉网擦伤易使鱼患水霉病,甚至造成死亡。三是放养鱼种的消毒。生产实践证明,即使健壮的鱼种也难免带有病原体。在鱼种落塘、分塘、转塘等放养前,应有针对性地对鱼体进行药浴消毒。四是养殖模式。不同鱼类食性、栖息环境不同,合理混养既可以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和饵料资源,又可以防治某些疾病;可根据不同鱼类的生态习性,合理搭养和混养鱼类,利用杂食性鱼类清除残饵的功能、滤食性鱼类净化水质的作用,合理调整吃食性、杂食性和滤食性鱼类的品种和比例。五是鱼种放养规格。可改放小规格鱼种为放大规格鱼种;还可采用稀放快速养鱼法,将夏花当年育成斤两鱼种或商品鱼等。这些方法都有效地阻止鱼病发生,提高了养殖鱼类的成活率。六是可根据某些病原对寄主的专一性,实行隔年轮养不同鱼类品种方法,达到预防鱼病。七要适应鱼类的生态要求,加强投饲管理措施。在按常规“四定”投饲的同时,应根据鱼类营养要求和摄食规律,尤其是在饲养草鱼时,一定要精粗结合,以防草鱼肠炎病和猝死的发生和蔓延;根据季节和水温的变化,灵活掌握投饲;另外坚持巡塘、及时清除残饵杂物等。

改善甚至控制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

养殖水体是鱼类的生存环境,水质如何,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发育和疾病的发生,改善甚至控制养殖水体的生态环境(如水体的温度、溶氧、酸碱度、透明度、某些离子的浓度等)是降低鱼类发病率的有效措施之一。掌握和控制水体的生态条件来防治鱼病是探索生态防治鱼病的重要途径。

(1)池塘的清理

即改善底质淤泥是养殖水体的耗氧源之一,也是病原体的藏身之处,其中还含大量有害物质;在缺氧、极端温度和极端气候等不良的情况下会产生硫化氢等有害气体,直接或间接引起鱼类发病或死亡。因此高产鱼池有必要每年清淤消毒。具体可在冬季干塘捕捞后,排干塘水,结合维修塘堤,清淤、铲除塘边杂草、进行晒塘处理。在投放鱼苗前一周,用生石灰(每亩150千克-200千克)清塘消毒。

(2)清理并改造进排水系统

做到进排水道分开,防止鱼病的交叉传染,避免“老水”同灌,不同的池塘互相排灌,并能应付突发事故。

(3)科学调节养殖水体的水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

①精养池塘采用水泵等适时抽取老水、更换新水也是行之有效的防病措施,但每次换水量应在20-30%。用增氧机增加水中溶氧及改善溶氧的分布状况,并排除有害气体等。对集约化养殖,养殖鱼类发病率在不同水温下有明显不同的特点,采用升高或降低水温的办法来减少疾病的发生。

②主要的养殖鱼类都适宜生长在中性或微碱性水体中,偏酸性的水对养鱼有害处。利用生石灰可以达到清塘、消毒和调节水的酸碱度的目的。适当采用水质改良剂如沸石粉、麦饭石也可改善水质,有去除有害气体、有害离子的作用。

③利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及复合微生物在水中增氧及分解有机物等来调节水质。水体透明度过小时,视情况可采用水生植物净化或用明矾沉淀有机物。

(来源:中国渔业报)

相关文章

  • 泰国笋壳鱼养殖方式介绍
    泰国笋壳鱼养殖方式介绍

    笋壳鱼市场价格高,发展前景好,很多人想养,但又不知如何养。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1.池塘养殖养殖泰国笋壳鱼的池塘面积以3亩为宜,通常不大于8亩。水深1.5米,淤泥少,水源良好。亩放养苗种3000~3500尾。初次养殖泰国笋壳鱼,选一次养成方式为宜。放苗前要进行清塘消毒,除去杂鱼。塘底要布设人工鱼巢(可采用直径11厘米、...

    1558 笋壳鱼养殖方法 淡水养殖 笋壳鱼 笋壳鱼养殖 笋壳鱼养殖技术
  • 夏季河蟹易受感染
    夏季河蟹易受感染

    细菌感染病因:为后肠与鳃先后感染水肿,病蟹腹部和胸部肿胀呈透明状,不能爬行,匍匐在池边的浅水处死亡,壳颜色无变化。防治:连续换水2次,先排后灌,每次换水1/3~1/2。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2克,或土霉素粉1克,或生石灰15克~20克全池泼洒。每公斤蟹用土霉素0.25克、另加0.5%~1%大蒜拌饵投喂5天~7天。毛...

    251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生态型循环水养殖鲟鱼试验
    生态型循环水养殖鲟鱼试验

    腾氏传媒--《当代水产》五月刊文/湖北天峡鲟业有限公司王胜望万年春鲟鱼因其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市场前景好等优点倍受养殖户青睐。目前,鲟鱼已经成为了山东、四川、湖北等地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其养殖模式大多为网箱养殖,对水体环境污染较大,并且养殖受地域限制太大,不容易大规模推广。为了探索一条节能环保,受水源限制小,能显著提高...

    1665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长速快14%,今年养斑点叉尾鮰试试通威鮰鱼苗!
    长速快14%,今年养斑点叉尾鮰试试通威鮰鱼苗!

    斑点叉尾鮰原产于美国,是美国最主要的淡水养殖和食用鱼类。通威鮰鱼是以美国密西西比州斑点叉尾鮰原种为选育基础群体,通过采用传统群体选育技术与亲子鉴定技术相结合的手段,以生长速度为主要选育指标,经连续2代选育的斑点叉尾鮰新品系(F2),具有生长速度快、遗传性状稳定等特点。品种特性1、生长快在相同养殖条件下,1周龄F2代个体...

    2171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关于台湾泥鳅肠炎病的两个案例分享
    关于台湾泥鳅肠炎病的两个案例分享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养殖环境恶化,越来越难养,养殖户的利润和养殖风险极大。很多养殖新的品种来改变养虾的困境。台湾泥鳅是一个热门的养殖品种,据媒体估计,珠三角约有1万亩水面养殖台湾泥鳅,而且养殖面积还在不断扩大。随着养殖面的扩大,病害问题也逐渐显露,养殖技术不成熟,饲料营养不全面,目前成为当前制约台湾泥鳅养殖的重要因素。肠...

    1440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泥鳅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
    泥鳅细菌性疾病及其防治

    泥鳅是温水性底层鱼类,具有食用、药用双重价值,是我国主要淡水经济鱼类之一。近年来,由于出口创汇,市场的需求量增大,泥鳅人工集约化养殖迅速发展,随之产生各种细菌性疾病。现将其症状、病因及防治方法综述如下,供广大饲养者参考。一、赤鳍病1.症状 此病多在水质恶化、蓄养不当时,由短杆菌感染引起,均在夏季流行。病鱼体表或鳍部表皮...

    1381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深秋季节水产养殖户应加强鱼种管理
    深秋季节水产养殖户应加强鱼种管理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的旺季,做好秋季鱼种的管理十分重要,它能促进生长,增强体质,提高抗病抗寒能力,保障鱼种安全过冬,为明春提供规格大、体格健壮的优良鱼种放养,从而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因此,笔者根据多年养殖经验,对如何抓好秋季的鱼种管理提出四点:转池清塘优化环境鱼种在池塘经过夏秋季高温养殖期,池内底质会产生大量的有...

    97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鳗鱼爱德华氏菌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鳗鱼爱德华氏菌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病原】由爱德华氏菌引起。【症状】表现腹侧皮肤及臀鳍发红,以肛门为中心肿大成丘状;侵害肝脏前腹部显著肿胀。治宜抗菌消炎,消毒池水。【处方l】四环素或盐酸土霉素10g用法:混饲。用于100kg鳗一次投喂,每天1次,连喂5天。【处方2】磺胺甲基异唔哩20g用法:混饲。用于lookg鳗一次投喂,每天1次,第二天起减半,连用5...

    2054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红片一号”+“亚硝消”组合降解河蟹塘亚硝酸盐有奇效
    “红片一号”+“亚硝消”组合降解河蟹塘亚硝酸盐有奇效

    35亩蟹塘,水草适中,水体20亩左右,因为坂田上伊乐草长势不好,一次性洒入复合肥200斤,尿素80斤,施肥后天气不稳定,氮肥吸收效果不好,再加上起风,造成氨氮亚盐超标,螃蟹趴草严重。5月18日,下午pH8.5,氨氮0.6,亚盐0.7。当天下午红片12袋。5月19日,上午亚硝消12袋。5月20日,上午应激宁16袋,下午p...

    140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鳙鱼花鲢养殖常见病菌性烂鳃病防治技术
    鳙鱼花鲢养殖常见病菌性烂鳃病防治技术

    1.病原体:柱状纤维黏细菌。2.症状:病鱼体色发黑,呼吸困难,鳃上黏液增多,常伴有淤泥,鳃丝末端肿胀、腐烂发白,严重时鳃小片坏死脱落,鳃丝末端缺损,鳃丝软骨外露,常伴有蛀鳍、断尾现象。3.流行情况:此病是养殖鱼类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危害青鱼、草鱼、鲢、鲤、鳙等,特别是草鱼种。流行季节为4~10月。流行水温为15~30℃...

    283 淡水养殖 花鲢白鲢 花鲢白鲢养殖 花鲢白鲢养殖技术 花鲢白鲢养殖方法
  • 鱼病预防肠炎的重要性
    鱼病预防肠炎的重要性

    有一种说法,肠道为鱼提供了70%的免疫力。鱼的肠道富含神经、微血管,可以称之为鱼的第二大脑。有经验的鱼贩拉鱼时,一定会让养殖户先停食。停食虽然可以减轻单个鱼的重量,其实最重要的是让鱼赖运输。根本原因就是鱼肠道神经丰富,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可以减小鱼的应激反应。其次肠壁血管丰富,当肠内有食物时,鱼体的血液会向肠道集中,以便...

    287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泥鳅育苗过程中的“寸片死”是什么意思
    泥鳅育苗过程中的“寸片死”是什么意思

    水花出膜后前三天,依赖从母体中带来的卵黄囊存活,不需摄取任何食物,附着在池壁上,不吃不动。三天后开始自主游动,并主动觅食。此阶段为开口苗阶段。从开口苗阶段开始到一公分规格、从一公分到二公分规格、再到三公分的寸片规格,泥鳅苗在每一个阶段都十分脆弱,免疫力也很差,尤其在寸片阶段,会因诸多原因出现大量甚至全部的死亡。这种大规...

    2962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黄鳝苗分级投放原因浅析
    黄鳝苗分级投放原因浅析

    曾经有个养殖户,发现黄鳝反季节养殖利润空间较大,就买了一批黄鳝苗在自己的鳝池暂养,可是没有想到到年底捕捞的时候,却发现黄鳝已经所剩无几了。那么黄鳝都去了哪儿呢?据黄鳝养殖专家介绍,因为该养殖户所暂养的黄鳝是大小混合在一起,在黄鳝饥饿的时候,就会出现互相残食的情况,也就是最终出现该养殖户的黄鳝失踪的原因。黄鳝如果不分级饲...

    1242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河蟹第四次脱壳需要注意什么
    河蟹第四次脱壳需要注意什么

    河蟹养殖进入第四次脱壳的关键阶段,由于正处梅雨季节,临近盛夏高温季节,河蟹养殖管理具有要求高、难度大的特点,不能有丝毫松懈麻痹思想,必须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饵料的投喂第四次蜕壳以后食量将增加,应及时调整投饵量,日投喂量一般应控制在其存塘量的8﹪-12﹪,饵料的投喂重点以小鱼为主,日投喂小鱼每亩达3斤左右,并搭配...

    122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江苏盐城地区鲫鱼养殖鳃出血病的变化及趋势
    江苏盐城地区鲫鱼养殖鳃出血病的变化及趋势

    经过前几年鳃出血病的洗礼,盐城地区的鲫鱼养殖户对于鳃出血病的认识都有明显提高,但是根据今年鳃出血病出现的新变化来看,很多养殖户在操作中仍存在着一些误区,笔者对此做一分析,并探讨盐城鲫鱼未来的出路。鳃出血+大红鳃并发症一、对于鳃出血病的认识有明显提高经过前几年鳃出血病的洗礼,再加上各个饲料厂、渔药厂、各种级别的专家教授技...

    2057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