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台湾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

时间 : 2023-09-08 16:45:49 投稿人 : 元元 点击 : 加入收藏

台湾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

近年来,泥鳅的人工养殖已成为广大养殖户所看好的致富新途径。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从台湾地区引进巨鳞副泥鳅苗(俗称:台湾泥鳅)进行池塘养殖获得成功后,挑选部分成鱼培育成亲鱼,在2013年进行人工繁育苗种也获得成功。

本文简要介绍台湾泥鳅人工繁育技术的关键要点。

一、泥鳅的生物学特性

泥鳅对环境适应力强,最适生活水温在22℃~27℃之间,当水温高于30℃或低于5℃时即钻入泥中蛰伏。泥鳅属于偏肉食的杂食性鱼类,在自然环境中常摄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植物碎屑等,在人工饲养过程中以投喂配合饲料为主。泥鳅除了可用鳃呼吸外,还可用皮肤呼吸以及特有的肠道呼吸,所以泥鳅相对容易进行人工养殖。

在自然环境下泥鳅1冬龄即可达到性成熟,一般在每年的4月~8月份为繁殖旺季。为多次性成熟多次产卵,每次产卵期约五天。亲鱼怀卵量根据个体大小不同而异,体长15cm的雌鱼的怀卵量约17000粒,而体长20cm的雌鱼怀卵量高达25000粒左右。其常在雨后的夜间产卵,产卵场多为有流动水的水田、池沼、河沟边等。受精卵粘性,粘附在水草、石头等物体上孵化。

二、人工繁殖

1.亲鱼的选择

选择体格健壮,无病伤、体色正常,体表黏液多,体长15cm~20cm,体重50g以上的泥鳅为亲本。雌鱼要求腹部浑圆膨大、有弹性,繁殖季节用手轻挤腹部有卵粒流出;雄鱼要求在繁殖季节用手挤压腹部有精液溢出。

雌雄亲鱼的区别主要有:(1)胸鳍:雌鱼胸鳍宽短,前端圆,呈扇形,第二、三软鳍条长短基本相同;雄鱼胸鳍窄而长,比雌鱼大,第二鳍条基部有小骨板;(2)腹鳍呈白斑点:在繁殖期,雌鱼两侧腹鳍上部有一个白色斑点,雄鱼则无;(3)肌肉突起:在繁殖期,雄鱼身体后部的两侧各有一条明显的肌肉突起,雌鱼则没有。

2.人工催产

催产药物采用地欧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类似物LRH-A2,用量为地欧酮5mg/kg,HCG1000单位/kg,LRH-A25ug/kg,雄鱼剂量减半。采取背部肌肉进行一次性注射。效应时间大约15小时。

3.人工授精

催产后达到效应时间前后,加强检查。轻压雌鱼腹部有卵粒流出就可以进行人工授精了,一般采用干法授精。人工授精时先将卵子挤入干净的盆内,待有一定数量后再挤进精子,然后用羽毛轻轻搅拌,使精卵混合均匀,数秒钟后加入少量清水,随后将受精卵撒在准备好的网片上。一般情况下人工授精时雌雄鱼的比例是10︰1。

4.孵化

水温在25℃时,受精卵约经30小时的孵化后开始出膜。刚孵出的鳅苗长约3mm,附着在鱼巢上。3天后体长达到5mm,已经能够自由游动并开始觅食,此时就要开始投饵。如果原池水花密度过大,则要分池培育。

泥鳅鱼苗的开口饵料以轮虫最好,也可以投喂丰年虫、熟蛋黄、豆浆、鳗鱼饲料等。在原池饲养3天后,体长可达8毫米左右,鱼苗的体色也由黑色变为淡黄色,此时就可以转池(池塘)进行鱼苗培育。

三、鱼苗培育

泥鳅鱼苗培育主要有水泥池培育和池塘培育两种方法。

(一)水泥池培育

1.水泥池要求。水泥池以面积30m2~100m2为宜,水深70cm~100cm。要求进排水方便,并要求有充氧设备。池底要求铺上约15cm厚的泥土。

2.水池消毒和肥水。水池使用前先进水,以刚浸过泥土为宜,然后采用漂白粉1ppm全池消毒。消毒两天后进水至30cm~50cm,每立方米水施放化肥(如尿素或复合肥等)0.05kg进行肥水。进水两天后全池泼洒豆浆,连续两天,以培育轮虫。

3.鱼苗投放。水池进水三天后,经过试水后确认无毒性就可以放苗培育了。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放养规格为8mm的鱼苗约2000尾。

4.饵料投喂。这个阶段的饵料以轮虫、丰年虫、熟蛋黄、豆浆、鳗料为好,要求每天投喂的饵料至少要有两种。投喂量为鱼体重的5%~8%,每天3次~4次,以少量多次为好,避免残饵过多污染水质。投饵时要求全池泼洒。

5.水质管理。整个培育阶段要求保持水质良好,水色以黄绿色为好。这一阶段要注意做好水质管理工作,由于投料水质容易变化,当池水过肥或变老时就要冲水或换水。同时整个培育阶段也要求有充气增氧。

经过约30天的培养,鱼苗体长可达3cm~4cm,即可以出池进行池塘养殖。

(二)、池塘培育

1.池塘要求。培育池要求选择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的池塘。面积约3亩~5亩,水深1米为宜。前期要进行整理,清除杂草,平整池底,修好塘基,填补漏洞,以防鱼苗逃逸。

2.清塘。在水花放塘前7天采用茶麸带水清塘,每亩池塘水深20cm茶麸用量为13kg~15kg。清塘2天后进水,水深约60cm即可。

3.肥水。进水后即施肥肥水,每亩池塘可以投放大草200kg~300kg,或投放基肥250kg。池塘进水两天后全池泼洒豆浆,每天一次,连续两天。鱼苗下塘6天~8天以后,每隔2天~3天再投大草100kg/亩~200kg/亩或化肥15kg/亩作为追肥。

4.鱼苗投放。经过试水后确认无毒性就可投放鱼苗进行培育。放养密度:每亩8万尾~10万尾为宜。

5.饵料投喂。池塘培育期间的饵料主要是熟蛋黄、豆浆和鳗鱼饲料等。每天投喂2次~3次,投饵量为鱼苗体重的8%,投喂量可以根据池塘中饵料生物的多少适当增加或减少。后期可以改投喂0号虾料、麦麸等,每天投1次~2次,日投喂量占鱼苗重量的5%左右。

6.水质管理。池水以黄绿色为好,透明度在20~30厘米为宜。日常要多注意观察水质变化,要及时追肥,防止水色变淡;如果水质过肥,要及时注入新水,保持水质肥而不老。

经过一个月的培育泥鳅苗体长可达3cm~5cm,这时就可投放到养成池塘养殖了。

四、日常管理

日常管理主要做好防逃和防敌害生物等工作。

(1)防逃。泥鳅容易逃走,经常会随水外流逃走或钻洞逃逸。所以要经常巡塘,注意查看塘基是否有漏洞或裂缝,如有就要及时堵住。注意检查进排水口,如果有破损就要及时修补或更换。雨季下大雨时要特别注意是否有溢水,防止鱼苗随水流逃走。

(2)防止敌害生物危害。泥鳅苗经常在靠岸的浅水地方活动,也常常浮出水面,很容易受到鸟、鼠、蛇等敌害生物的侵害。所以鱼苗培育期间要注意这个问题,最好在池塘四周围网,有条件的在池塘上面也要盖网,以防止敌害生物的侵害。

泥鳅鱼苗培育期间较少有鱼病情况发生,平时的预防工作主要是做到池塘定期常规消毒和做好水质调控的管理。

五、技术要点

在泥鳅的人工繁殖及育苗过程中笔者摸索出以下关键技术要点:

1.催产药物的选择。催产药物采用地欧酮+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类似物LRH-A2三种同时使用效果较好。

2.水温对效应时间有一定的影响。当水温达到25℃以上时进行催产,准确掌握效应时间是提高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的技术关键。一般效应时间在13小时~15小时之间。

3.开口饵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开口饵料对水花成活率的影响较大。开口饵料最好是轮虫,其次是丰年虫、熟蛋黄、豆浆、鳗鱼饲料等。水花先在水泥池饲养1周后再转到池塘培育,这样育苗的成活率能得到较大的提高。

4.彻底清塘。清塘一定要彻底,防止有敌害生物残留,从而影响育苗的成活率。

5.预防敌害生物。育苗期间要注意防止鼠、鸟、蛇等敌害生物的侵害,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围网、在池上盖网等。这也是成鱼养殖过程中采取的一个重要技术措施。

6.防逃。逃跑也是鱼苗培育和成鱼养殖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泥鳅善于逃逸,经常会从漏洞、漫水处逃逸,特别是雨季下大雨时,鱼池稍有一点溢水就会逃跑。所以日常要注意巡塘,做好堵漏等工作。

广东省渔业种质保护中心梁德进/文

相关文章

  • 鲟鱼养殖技术
    鲟鱼养殖技术

    一、鲟鱼养殖技术概述从技术角度讲,开发鲟鱼,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养殖较鳜鱼、甲鱼等容易得多。如可用廉价饲料,饲料转化率高,养殖成本低,而且鲟鱼养殖的附加值很大。鲟鱼适应性强,抗病力强,是一个优良饲养种类。(一)人工繁殖据报道,目前世界各国已进行人工繁殖研究的种类主要有小体鲟、闪光鲟、高首鲟、中吻鲟、俄罗斯鲟、中华鲟、欧洲鲟...

    806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通威淡水名特优鱼苗培育操作说明书
    通威淡水名特优鱼苗培育操作说明书

    通威淡水名特优鱼苗培育操作说明书前言鱼苗培育:鱼苗培育是将鱼苗养成全长1~3厘米的鱼种,淡水养鱼业称夏花培育。本文就通威淡水名特优鱼苗培育做简单的操作说明,主要适用于黄颡鱼、斑点叉尾鮰等名特优淡水鱼类的鱼苗培育。具体的鱼苗鱼种培育方式可在通威水产种苗有限责任公司的网页上下载。一、准备工作第一项准备工作:池塘准备首先要求...

    2590 名特优鱼苗培育
  • 八月河蟹塘水韭菜根烂和发黑原因分析及对策
    八月河蟹塘水韭菜根烂和发黑原因分析及对策

    作者:北京水世纪兴化游龙水韭菜高温草,在高温期生长旺盛,光合作用强,产氧多,在河蟹塘养殖中后期高温天气氧气不足的情况下很多养殖户都会首先种水韭菜,它相对伊乐草来说更耐高温,备受很多人喜欢。然而在今年八月初陆续有部分塘出现水韭菜烂根,发黑,草活力差,易漂浮等现象。很多养殖户都是头一回碰到水韭菜烂草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

    119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黑鱼(乌鳢)养殖常见病之诺卡氏菌病的防治技术
    黑鱼(乌鳢)养殖常见病之诺卡氏菌病的防治技术

    随着乌鳢(俗称黑鱼)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过程中的符种疾病也越来越多,“诺卡氏菌病”就是这2年流行起米的一种新型传染病。一、流行情况该病流行季节较长,从4月至11月均有发生,发病高峰在6~9月,水温在28~32℃,发病呈慢性型。上年发病鱼池,第二年开食后一个星期左右,该病就有发生。二、症状及病理变化病鱼上浮水面,反应...

    1069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品种推荐-澎泽鲫
    品种推荐-澎泽鲫

    澎泽鲫原产于江西省澎泽县,是由水产科技人员从1983年开始,经7年六代的选育而获得的,目前正在推广养殖的一个优良鲫鱼品种。识别标志为体低背,侧线鳞在30以上。一、特性澎泽鲫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食性杂、抗病力强、繁殖方便等优良特性。澎泽鲫的养殖,放养夏花鱼种,当年可长到了250克以上,放养仔口鱼种,一年个体可达到达35...

    2875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池塘鱼苗培育要点
    池塘鱼苗培育要点

    鱼苗培育阶段是指经过25天左右的时间,将水花养成至寸片(3厘米左右),由于此时正值夏季,故通称之为夏花。培育池条件培育池应选择靠近水源、水量充足、水质优良、饵源充沛、排灌方便、无遮阳物、无污染源,有利于鱼苗生活和生长,便于饲养管理和拉网捕捞的地方。塘口呈东西向、长方形,面积以(3-5)×667平方米为宜,土质为黏壤土,...

    110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鳜鱼养殖梅雨期间,不要因为烂鳃而让你损失惨重
    鳜鱼养殖梅雨期间,不要因为烂鳃而让你损失惨重

    江苏扬州地区作为华东最大的鳜鱼养殖集中区,目前养殖也不算一帆风顺。最近因为鳜鱼烂鳃而造成的损失屡见不鲜,再加上养殖户情绪化和不规范用药以至于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所以我觉得有必要分享下对鳜鱼烂鳃病的一些个人看法,希望对现阶段鳜鱼养殖能有所帮助。鳜鱼烂鳃病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单一性的细菌性烂鳃,鳃部寄生虫病继发性的细...

    1577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论文解读-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对鲤鱼氧化应激、非特异性免疫、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论文解读-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对鲤鱼氧化应激、非特异性免疫、自噬和凋亡的影响

    今天给大家分享一篇发表在DCI上的文章——《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对鲤鱼氧化应激、非特异性免疫、自噬和凋亡的影响》,实验设计以及行文较为基础,对于新手研究生具有借鉴意义。嗜水气单胞菌是淡水养殖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之一,嗜水气单胞菌属于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菌,在自然生态系统(如淡水河流和沿海地区)以及自来水中普遍存在,该菌产生的毒素...

    2867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水产养殖户如何掌握好鱼苗安全下塘
    水产养殖户如何掌握好鱼苗安全下塘

    正确放养鱼苗,才能为养殖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介绍了如何保证鱼苗安全下塘的技术要点。1、鱼苗下塘前检查清塘药物的药效。将几十尾鱼苗放入池塘内的网箱中,半天至一天观察鱼苗活动是否正常,一般清塘后7天左右药效基本消失,药效消失后方可放苗。2、放养鱼苗前用密眼网拉空塘1~2次,将清塘后池中繁生的有害昆虫、蛙卵、蝌蚪和野杂鱼等拉...

    1815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秋季繁殖鱼苗关键措施
    秋季繁殖鱼苗关键措施

    南方夏季多雨,经常导致洪水灾害,为了尽快恢复灾后水产养殖生产,弥补鱼类苗种不足,可秋繁鱼苗培育鱼种,供来年成鱼养殖所需。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亲鱼培育水退后要抓紧时间进行渔池清整、消毒和亲鱼分塘。鲢、鳙亲鱼培育要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泼洒豆饼浆;草鱼和团头鲂亲鱼培育要投足青饲料,并辅一定量的精饲料。培育期间通过加强...

    2574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甲鱼养殖过程中疖疮病的处理方法介绍
    甲鱼养殖过程中疖疮病的处理方法介绍

    湖南省常德市黄珠洲圩场,有一池共放养甲鱼12000只,在2012年5月20日发现患有疖疮病。先后用高锰酸钾0ppm、三氯异氰脲酸12ppm进行控制处理,持续一周时间明显疗效后出现大量死亡,每天均有100多只死亡。后检查发现其背甲、腹甲、颈部及四肢根部都出现大小不一的疖疮,有的疖疮已形成一个个孔穴,大的直径达0.6厘米,...

    1510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成鱼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
    斑点叉尾鮰成鱼的池塘养殖技术介绍

    1、池塘选择养殖斑点叉尾鮰商品鱼池塘一般面积为2~10亩,要求水质好,能加注新水。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进行常规清塘,杀灭野杂鱼、病菌、寄生虫等敌害生物。2、养殖方式池塘养殖分为主养和混养。主养池塘亩放大规格斑点叉尾鮰鱼种600~800尾,搭配鲢、鳙鱼种200~300尾,但不宜搭配鲤、鲫鱼,因斑点叉尾鮰与它们的食...

    2092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鱼病发生的原因
    鱼病发生的原因

    一、环境条件。⑴水温高低及变化可影响鱼体质和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鱼种类不同,生长发育所需的适温不同;同种鱼类的不同发育阶段,适温不同,对温度变化的抵抗力也不同。水温高于或低于适温,或水温激变,导致鱼食欲下降,新陈代谢减弱,体质下降,抗病能力降低,易被病原微生物感染而致病。⑵水体中的溶氧量直接影响鱼类生存。溶氧量低于1...

    87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入秋防死亡
    河蟹入秋防死亡

    每到秋天,养殖河蟹进入成熟和收获的季节,同时也进入极易死亡的阶段。若不注意加强管理,有可能因河蟹成批死亡造成重大损失。怎样预防河蟹秋季死亡呢?这要从下述三个方面着手:(一)每年9月~11月,都有一批生长两年的河蟹由“黄蟹”脱壳变为“绿蟹”,因性腺成熟,体内渗透压升高,已经不能适应淡水低渗透压环境,这种蟹必然要逃逸去寻找...

    40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低温季节河蟹养殖户如何肥水?
    低温季节河蟹养殖户如何肥水?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每年的早春时节是我们播种的季节,也是河蟹养殖户前期比较重要的时节。很多有经验的养殖老板在栽完伊乐藻后选择在晴天的时候肥水,但是我们发现早期肥水难肥。早春肥水一直肥不起来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阴雨天气比较多,气温偏低,水温也会偏低,藻类殖速度慢,新陈代谢慢,藻类起不来。2:缺乏藻种,缺乏藻类...

    25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