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鳜鱼养殖常见病之锚头鳋病防治技术

时间 : 2023-03-20 11:44:24 投稿人 : 帅帅 点击 : 加入收藏

1、症状

鳜鱼养殖常见病之锚头鳋病防治技术 | 淡水养殖

在病鱼体表肉眼可见虫体。虫体四周组织常红肿发炎,同时靠近伤口的鳞片被锚头鳋的分泌溶解,窗蚀成缺口。鱼体初被虫体侵入时,呈现不安,食欲不好,继以身体瘦弱,游动缓慢。鱼体上的锚头鳋还往往固着许多钟形虫、累枝虫以及藻类等,看上去似棉絮状。

2、流行情况

此病常发生在成鱼养殖阶段。由于对饵料鱼喂养不当,致使饵料鱼寄生此虫而传染,或因饵料鱼供应不及时,致使鳜鱼体弱而发生。

3、预防方法

①加强喂养管理,要求投喂的饵料鱼应体质健壮。

②放养前用生石灰按每公顷(水深1米)2250千克带水清塘。

③在该病繁殖季节全池泼洒敌百虫晶体(90%),每立方米水用药0.5克,间隔2周一次,连泼2~3次。

4、治疗方法

①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水温10~20℃时用五万分之一浓度,20~30℃时用八万分之一浓度,30℃以上用十万分之一浓度浸洗病鱼30分钟。

②全池泼洒敌百虫晶体(90%),用量及用法同预防方法中的一致。

③每公顷鱼池放黄颡鱼300~450条,能吃掉病鱼体表的部分锚头鳋。

相关文章

  • 低温时期鱼池管理方法
    低温时期鱼池管理方法

    保持池塘水位稳定寒冬季节适当提高水位,增加水体容量,既可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又可以改善水质条件,鱼池水位保持在1.8~2.0米。当水位下降10~15厘米时补充新水,保持池塘水位和水质的稳定。定期调节好水质有水源的池塘,每10~15天加注新水1次,每次20~30厘米,并适当排放老水。每15~20天泼洒1次石灰浆提高水体中...

    236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池塘养殖鲻鱼技术
    池塘养殖鲻鱼技术

    鲻鱼是一种广温性、广盐性、食物链短,以摄食植物性饵料为主的河口性鱼类,具有肉质鲜美、病害少、生长快的优点,适合生活于海中、半咸淡水和淡水水域的主要养殖鱼类。一、放养前的准备工作1.整修池塘每亩用茶饼15-20公斤或用生石灰100-150公斤进行消毒除害。2.水质培育鲻鱼喜欢肥水,在清塘消毒后,让阳光暴晒数天,翻动底泥后...

    103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罗非鱼网箱养殖的网箱制作步骤
    罗非鱼网箱养殖的网箱制作步骤

    1、网衣材料选择选择伸缩性好、强度好、耐用、对水交换无影响而且价格低廉的聚乙烯网片作为网衣材料,为节省材料开支,2、框架制作为增强网箱的抗风能力,便于投苗后的饲养管理,选择4厘米×4厘米的角钢作为框架的骨架材料,将角钢焊接成截面为40厘米×40厘米的空心长条,并拼接成内空为4米×5米的长方形空框。在框架上铺设木板作为人...

    2164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无公害泥鳅养殖常见病腐鳍病和打印病的防治技术
    无公害泥鳅养殖常见病腐鳍病和打印病的防治技术

    一、腐鳍病1.病原:短杆菌感染。2.症状:背鳍附近肌肉腐烂,表皮脱落,呈灰白色。严重时鳍条脱落,肌肉外露,鱼体两侧浮肿,不摄食。3.流行:易在夏季流行。4.防治方法:①用0.3~0.5毫克/升聚维酮碘(含有效碘1%)全池泼洒1次;②用每毫升含10~50微克的土霉素溶液浸洗10~15分钟,每天1次,1~2天即可见效,5天...

    2615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从数据上分析近期河蟹塘水浓的原因
    从数据上分析近期河蟹塘水浓的原因

    2020年河蟹养殖基本上接近尾声,但在近期蟹塘服务工作中发现大多蟹塘出现了水发浓,具体分为浓绿色,浓黄色,红色。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以前也写过很多但仍有很多老板在问今天就简单的从数据上跟大家分析一下。一、水色发红一般在水质pH碱度较高的区域出现,由水中大量原生动物大量繁殖造成的。主要含鞭毛藻、裸甲藻等。这种水色主要是前...

    53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泥鳅腐皮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泥鳅腐皮病的症状发病原因及防治方法

    作者:北京生泰尔生物科技 孙祥红泥鳅腐皮病是由于养殖环境恶化,泥鳅感染细菌引起的皮肤发炎、水肿、出血、赤皮、烂皮、烂鳍等现象,统称为腐皮,是泥鳅的多发病。常与肠炎病混合发生,造成较多死亡,给泥鳅养殖业带来很大损失。一、主要症状泥鳅身体两测、腹部、尾部、鳍根部及肛门等部位的皮肤发炎、水肿、表皮脱落、出血、皮肤溃疡及腐烂,...

    526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开春鲫鱼怎么养 | 盐城海大技术方案,助您赢在起跑线上
    开春鲫鱼怎么养 | 盐城海大技术方案,助您赢在起跑线上

    文|图盐城海大曹峰、蒲金成2018年2月19日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节气特点-表示天气回暖,降水量逐渐增多,气温忽冷忽热变化不定,上下层水温变化大,返底造成水体有机质增加,藻类匮乏,细菌、寄生虫等致病生物随之繁殖并且经过越冬后鱼的体质偏弱,这一系列原因综合导致鱼开口不好或者摄食不旺,鱼儿身上潜在的一些病因也会逐渐放大。俗...

    2544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东北地区越冬草鱼发病 养殖户可采取换水倒塘措施早出售
    东北地区越冬草鱼发病 养殖户可采取换水倒塘措施早出售

    辽宁地区十一月大部分池塘开始封冰,关于北方地区安全越冬的技术要点之前通心粉社区就给大家介绍过,但在实际越冬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与去年鲫鱼肝胰腺水肿问题不同,今年的越冬出现问题多发为草鱼问题,而且多为1两左右的规格苗和2斤多的商品鱼,在辽宁的营口、盘锦和辽阳等地区都有发生。案例一、营口地区2斤商品鱼发病水面14...

    879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淡水鱼甲鱼混养的优越性分析
    淡水鱼甲鱼混养的优越性分析

    1.充分综合利用水体鳖虽然大部分时间生活于水中,但也常潜居水底泥中,或上岸晒甲、活动,使水体常处于空闲状态,与鱼类混养时,鳖和鱼不会发生生态中的共栖矛盾,既养鳖又养鱼可以大大提高水体的利用率。有人试验证明,鳖鱼混养池的经济效益比单养鱼类对照池提高1倍以上。2.鳖对水体的培肥和净化作用在单独饲养鳖的过程中,由于大量有机废...

    209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鳗鱼养殖之鳗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鳗鱼养殖之鳗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鳗鱼在养殖过程中,一旦发病,很难治疗。因此,更需强调“无病先防、有病早治”的原则。在预防鳗鱼发生病症方面要做好以下工作。1.设计建造的养鳗场所应符合防病条件养鳗场的水源应是水量充沛、洁净,不带病原体或有毒物质,适合鳗鱼生活的要求。除此之外,在设计进、排水系统时,总的进、排水应该分开,以免鳗池排出的水重新污染进水口的水源...

    733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加州鲈鱼不吃料怎么办?
    加州鲈鱼不吃料怎么办?

    进入10月份以后,随着天气逐渐转凉,气温不断下降,鱼塘出现以下几点现象:1.吃料变慢同时在逐渐减少;2.池塘水体有的变浓有的变清;3.部分鱼塘已经开始长时间的不吃料。原因1.随着气温下降,鱼体活动量减少,同时水温的变化(上下水体水流动性差,容易造成返底等问题),导致摄食量的减少;2.由于低温环境,阳光不是很充足,藻类和...

    96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颡鱼大规格苗种的池塘培育技术
    黄颡鱼大规格苗种的池塘培育技术

    池塘大规格鱼种培育指从2厘米左右的鱼苗培育到5~8厘米的鱼种。此时,鱼的规格增大,摄食习性基本上与成鱼相似,集群性强,摄食量增大,对生态环境适应性较为增强。1、池塘条件:面积一般1~2亩为宜,池塘水深在1.5米左右,池底平整,淤泥较少,保水性能好,周围环境安静,且稍有遮光物。做好池塘清整消毒和培肥水质工作。2、鱼种放养...

    1543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
    斑点叉尾鮰标准化健康养殖技术

    A、夏花苗种培育技术  1、环境及池塘条件  1.1鱼苗培育的场地环境应符合《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GB/T18407.4-2001)。  1.2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分开,排灌方便,交通便利,养殖用水不得有污染源,水源水质应符合《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标准》(NY5051-2001)。...

    2561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为什么蟹苗在下塘前必须暂养饱食后下塘?
    为什么蟹苗在下塘前必须暂养饱食后下塘?

    人工育苗或天然蟹苗均需经过淡水淡化后才能销售。但沿海淡水都带一些盐度(2‰~4‰),属氯化水(含氯量高),而且其钙、镁离子含量高,钙镁比例为1:1~2;如采用地下水,尽管水中镁离子少,但其铁离子、氟离子高。而内河淡水,通常盐度在0.5‰以下,钙、镁离子含量低,钙镁比例为1:0.3,属碳酸水(碳酸盐高)或硫酸水(硫酸盐高...

    242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关于乌龟白眼病的新见解
    关于乌龟白眼病的新见解

    乌龟的白眼病集中于水栖龟类,半水栖和陆龟暂时没有发现这样的病例(我养殖的龟里面)。基本上所有的资料都说是饲养密度过大,没有及时进行换水,导致水质变坏,碱性过重而引起。发病季节多在春季和秋季,越冬后的春季为流行盛期。但据我养了这几年龟发现,产生白眼病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并不是上述原因,还有一个原因是龟对水质不适应,很多野生...

    772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