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沟虫病是由单殖吸虫中的鲀异沟虫寄生引起的疾病。
(一)病原
鲀异沟虫。虫体扁平细长,舌状或纺锤形,长5-20毫米。虫体后部延长,后固着器上有4对固着铗,最末1对稍小。肠分2条主支,每支向外侧伸出许多分支,并有少数向内侧伸出短支,主支末端一直伸至后固着器后部。睾丸约有30个,位于虫体主体部分的中部;卵巢在睾丸之前。虫卵黄绿色、纺锤形,两端各有1条卵壳丝,与相邻虫体产的卵相连接,使得许多卵互相缠绕相连成串,拖拉在鱼的鳃孔之外,鱼游动时卵块挂在网上或水草上而离开鱼体,孵出具有纤毛的幼虫,在水中遇到合适的宿主就附着到鳃上,脱去纤毛,生出膜状的壳将虫体包着;虫体在壳内发育,长到1.5毫米左右时,壳消失,变为与成虫相近的体形。该虫的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大约在1个月内,繁殖季节为夏季及秋季。
(二)流行情况
该病流行于夏季,主要危害暗纹东方鲀和红鳍东方鲀等,大量寄生时可引起病鱼大批死亡。
(三)症状
成虫大多寄生在鳃腔的肌肉部分,虫体后部被寄生处的组织包埋着,1尾鱼上可以寄生几十个到几百个虫。虫体吸食鱼血,使鱼贫血,寄生数量多时,病鱼失去食欲,身体瘦弱,鳃上分泌很多黏液,鳃丝末端组织坏死、解体,病鱼呼吸困难,游动缓慢,衰竭而死。
(四)诊断
必须用显微镜检查进行诊断。诊断时需注意,如鳃上只有少量鲀异沟吸虫寄生,则不会引起病鱼大批死亡,应进一步作仔细检查,查明引起大批死亡的主要病因。
(五)预防措施
(1)清除池底过多淤泥,并进行消毒。
(2)鱼种用每立方米水体放10克甲苯咪唑药浴10-20分钟。
(六)治疗方法
(1)全池遍洒甲苯咪唑,每立方米水体放甲苯咪唑1克。水中的虫卵杀不死,疾病严重时,隔1周左右要再泼药1次(在虫体发育至尚未能产卵前泼药)。
(2)用鱼虫清或克虫威(内服型)拌饲投喂,每千克饲料中加鱼虫清2-2.5克或杀虫威27克拌匀后投喂,连喂2-3天。因水中虫卵杀不死,所以疾病严重时,水中虫卵多,隔1周左右要再投喂药饲l-2天(必须在幼虫寄生到鱼体上后,而又尚未产卵前投喂药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