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网箱养殖翘嘴红鲌小瓜虫病的防治技术

时间 : 2023-03-04 05:47:32 投稿人 : 幼翠 点击 : 加入收藏

■文/资兴市农业局雷英平

网箱养殖翘嘴红鲌小瓜虫病的防治技术 | 淡水养殖

资兴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李志平

资兴市彭市二中肖文红

在集约化水产养殖中,养殖业户常常面临寄生性原¬虫的困扰,其中小瓜虫是致病性最强的原¬虫之一。小瓜虫学名为多子小瓜虫,是一种遍生性(周身遍布纤毛)纤毛虫,通常寄生于淡¬水鱼类的体表、鳍和鳃上,形成小白点,所以在生产上称之为“白点病”。该寄生虫会引起鱼的活动异常、上皮增生、呼吸困难以及机械损伤,继而带来病菌的继发感染。在自然水体中,鱼类的聚集密度不高,水质环境较好,小瓜虫不易大量繁殖,因此,野生的淡¬水鱼类很少受到小瓜虫的严重感染。然而在水泥池、室内的水族箱或渔排网箱等高密度鱼类养殖场所,虫体就能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而致病。相应地,随着近年来我市东江湖中网箱养鱼的发展,小瓜虫病频发,尤其是2007年9月份,性子急躁的翘嘴红鲌养殖网箱,“白点病”异乎寻常地集中暴发,很难治疗,损失惨重。为了防治小瓜虫病,只有了解小瓜虫的生活史,采取科学用药措施方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其生物学特性及其治疗经验介绍如下:

一、小瓜虫的生活史

1.滋养体阶段:从小瓜虫的掠食体进入鱼的皮肤或鳃后到小瓜虫成熟并离开鱼体的时期,此为寄生阶段,虫体能进行分裂生殖,但一般分裂3-4次后,就不再分裂了,这时可以看到大小相似的复分裂虫体细胞在宿主的上皮层下面呈排或呈丛聚集,当虫体发育到这种情况时,则很难杀死它们,因为这种虫体通常不会离开宿主,外面包被一层较厚的宿主保护层,药物难以渗透,只有那些基本成熟,即将脱离鱼体的虫体才对药物敏感,因为此时它们外面的保护层(上皮细胞和粘液)很薄,药物容易渗透进去。

2.包囊阶段:从小瓜虫脱离鱼体形成包囊到包囊破裂的时期。寄生阶段的小瓜虫成熟后才会冲破胞囊,离开鱼体,自由游动一段时间后(约3-6h)落在水体底部,静止下来,分泌一层胶质的胞囊。胞囊里的虫体分裂法繁殖,一般一次能孵化500-1000个幼虫。

3.掠食体阶段:从包囊破裂后,掠食体自由游动到进入鱼体的时期,即小瓜虫的感染期。此期虫体周身长有丰富的纤毛,借此游向鱼体,依靠头上的穿刺腺钻入宿主鱼的皮肤和鳃。此期是药物敏感期,而且如果在1-2d内没有发现宿主鱼,幼虫会自行死亡。幼虫感染了新寄主,又开始它的下一个生活史。

4.流行规律:小瓜虫完成其生活史所需的时间随水温的变化而不同。该病发生的最适水温是15-25℃。虫体通常在20-25℃最易感染宿主,但在低水温如1℃也可以感染。在30℃以上,虫体不能发育,所以,在炎热的夏天,通常不会发生白点病。在24℃时,生活史为4d,15℃时为10d,但在10℃以下,往往需要1个月以上,因此低温时成虫不易离开鱼体包囊,药物作用不明显,施药周期须30d以上。该病往往在营养不良、养殖过密、热应激或其它环境条件引起的过强应激反映情况下容易发生此病。

二、症状

小瓜虫病主要是在鱼体表形成小白点。当病情严重时,躯干、头、鳍、鳃和口腔等处都布满小白点,并同时伴有大量粘液,表皮糜烂、脱落,甚至蛀鳍、瞎眼;病鱼体色发黑、消瘦、活动异常,常与水中的固体物摩擦,最后病鱼因呼吸困难而浮头死亡。小瓜虫病的主要病理变化在皮肤和鳃上。由于小瓜虫是在鱼的上皮细胞下寄生,并不断转动,因而引起上皮细胞增生,形成白色结节,此乃所谓的小白点。其主要致病机理:小瓜虫寄生在鳃的上皮细胞,引起鳃上皮细胞增生、肿胀、坏死,影响鱼的呼吸;寄生后引起鱼的电解质、营养物质和体液流失,造成代谢紊乱;导致鱼的体表伤口产生继发性感染,从而造成鱼的死亡。

三、药物治疗经验

1.9月7日前各养殖户用药及治疗效果情况:2007年9月7日,白廓乡几个翘嘴红鲌养殖户暴发小瓜虫病,李志平邀笔者随诊,根据调查,几组翘嘴红鲌网箱每组网箱10-20口,设置比较密,且各组网箱靠得比较近,位于同一区域,发病时间间隔不到一个星期,养殖户甲、乙、丙、丁先后于8月31日,9月1日采用15mg/L福尔马林+10mg/L生石灰网箱泼洒。治疗几天后,患病鱼均无明显好转,死亡逐渐增加,9月7日随诊时,笔者对用以上2种药物处理后的鱼体进行镜检,发现鱼体上的小瓜虫体无明显减少,具体见表1。

2.9月7日后各养殖户用药及治疗效果情况:由于前段时间治疗效果不彰,很多养殖户纷纷采用各种偏方等治疗。养殖户甲、乙在笔者指导下采用拜特辛敌磷+拜特超铜¬进行治疗,一亩网箱。因水深按3亩计,施拜特辛敌磷一瓶,另加拜特超铜¬半瓶,间隔3个多小时再施一次。

施药的方式是:用防雨布把网箱的上风岸围住,以防水体交换过快;丙采用5mg/L的亚甲蓝治疗;养殖户丁采用0.1mg/L的硝酸亚汞治疗,结果为:亚甲蓝治疗4d,患病鱼无好转,死亡更甚;用拜特辛敌磷+拜特超铜¬或硝酸亚汞治疗一星期后已无死亡。对用以上3种药物处理后的鱼体进行镜检,发现亚甲蓝治疗鱼体上的小瓜虫体无明显减少。用拜特辛敌磷+拜特超铜或硝酸亚汞治疗网箱的鱼,镜检鱼体上无虫体。

结论是:患小瓜虫病的翘嘴红鲌,不宜用亚甲基蓝、食盐或福尔马林,采用0.1mg/L拜特辛敌磷+拜特超铜或硝酸亚汞治疗较为有效。治疗一周后镜检并统计结果见表2。

四、总结

1.预防措施。目前对于小瓜虫病的防治尚无特效药,须遵守防重于治的原则。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水泥池壁要进行洗刷,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对于池塘、育苗室养殖水域,加大换水量,改善水质,定期消毒。育苗室用具经¬常用福尔马林或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并做到专池专用。鱼下塘或进入网箱前应进行抽样检查,若发现多子小瓜虫应及时采用上述方法治疗。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日常应加强营养,提高鱼体抵抗力。

设计和制作网箱渔排时,其分布要合理规划和布局,密度适宜。平时可每月调整网箱设置区域一次,勤刷洗养殖网箱,保持网箱水流畅通。每15d定期用生石灰泼洒或强氯精挂袋,以保证养殖区内水体的水质良好。

2.治疗周期:小瓜虫的生活史中,只有那些基本成熟、即将脱离鱼体或刚脱离的滋养体和掠食体才对药物敏感,而在滋养体的早期、中期和包囊体中幼虫均对药物不敏感。因此,一种即使对虫体很有效的药物,都需要连续使用3-7个疗程,才能完全杀死虫体,两疗程之间间隔一定的时间,间隔期的具体长短视水温而定。最适温度(24-26℃)时需隔天1次治疗1周。评定药物的治疗效果,需要在3个疗程之后,根据在显微镜下检查鳃丝中有无虫体或虫体是否死亡来判定。同时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更多的疗程治疗。

3.注意控制水温和渗透压:当环境不适,特别是低温时,小瓜虫成虫并不立即形成胞囊而先分裂,有的中途死亡,有的分裂到一定数目中途再产生胞囊或不形成胞囊。而在高温时,胞囊内孵出幼虫所需的时间随温度升高而变短,囊壁厚度随水温升高而变薄。所以温度升高或者降低都是控制病情的有利因素。小瓜虫对外界渗透压十分敏感,所以要好好利用这一特性。利用食盐刺激小瓜虫离体之后再杀灭离体小瓜虫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治疗办法。

4.食用鱼慎用禁用药:被推荐用于食用鱼白点病的治疗药物主要是福尔马林、硫酸铜(或络合铜)和高锰酸钾三种,市场上流通的此类药品拜特辛敌磷与拜特超铜¬合用比较有效。拜特超铜主要成分是萘酸铜40%、活化剂和渗透剂。拜特辛敌磷成分是4%敌百虫、4%的辛硫磷及增效剂。原理是利用小瓜虫在外界渗透压变化之后会离开鱼体,而硫酸铜可以有效杀灭游离在水体中的小瓜虫。在治疗的几种方法中,此种方法非常快速有效。

治疗小瓜虫硝酸亚汞很有效,但为禁用鱼药,食用鱼须慎用。

相关文章

  • 水产养殖贴士:春季亲鱼培育的水质调节
    水产养殖贴士:春季亲鱼培育的水质调节

    1、保持足够的水体空间:亲鱼的较大个体和生理条件决定,需要宽敞的水体空间,才能满足其生长与性腺发育的需求。这是因为在水量充沛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延缓或减轻有机负荷对水质的污染、储存更多的溶氧和保持相对稳定的水温,为亲鱼的性腺发育创造良好环境。在亲鱼分池后就应及时加注新水,提高水位,满足亲鱼对水量的需求。提早注水的另一好...

    1641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淡水鳖、龟血簇虫病的防治技术
    淡水鳖、龟血簇虫病的防治技术

    血簇虫病是由血簇虫寄生引起的疾病。血簇虫是一种孢子虫,属真球虫目、血族虫科。血簇虫寄生在鳖、龟的血细胞、肝细胞和枯否氏细胞内,并进行繁殖。(一)病原血簇虫。据柴建原等(1990年)报道,在我国的鳖、龟体内已发现有6种血簇虫。现以中华血簇虫为例,在中华鳖体内,分3个阶段:①在肝枯否氏细胞内成熟的组织内裂殖体呈卵形或球形,...

    1428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如何解决草鱼夏花“溜身”问题?
    如何解决草鱼夏花“溜身”问题?

    草鱼夏花“溜身”一般发生在5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阶段,该阶段雨水多,水温适宜细菌以及寄生虫的生长繁殖。“溜身”鱼塘最明显的特征是吃料不正常,吃食鱼少,驯不上料,并且一经发现,扩散的速度很快,死亡量大,持续时间长。夏花养殖能否成功,关键就是如何预防并解决“溜身”。“溜身”的原因目前定格三个因素,一是有虫;二是有菌;三是外来...

    1885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草鱼脂肝病的诊断及防治
    草鱼脂肝病的诊断及防治

    草鱼生长快、养殖成本低,是很多地方养殖户喜欢养殖的主要品种之一。但是,草鱼的病害多,每年由于病害的原因给养殖户造成巨大损失,特别是近几年来,流行一种营养性疾病——脂肝病,发病草鱼外表无症状,给养殖户的防治增加了难度,根据近几年的防治探索,将其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供养殖户参考。一、草鱼脂肝病的诊断1.发病原因  此病属于营...

    2407 草鱼 淡水养殖 草鱼养殖 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方法
  • 鳗鱼养殖生态防病管理技术介绍
    鳗鱼养殖生态防病管理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的关键在于防病,如何做到恰到好处的防病,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就以下几个方面加以阐述:一、充足的溶氧是防病的前提。充足的溶氧可以保证鱼旺盛的生命力。这样才能保证鳗鱼对病虫害的抵抗力。充足的溶氧可以降解水体中的有害物质,从而减少对鳗鱼的侵害。鳗鱼需要较高溶氧,溶氧量5毫克/升,不得少于3毫克/升。水中溶氧主要由...

    2740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斑鳜养殖市场开发前景广阔,养殖效益较高
    斑鳜养殖市场开发前景广阔,养殖效益较高

    斑鳜(SinipercaSchezeriSteindachner)隶属于鲈形目、脂科、鳜鱼属、斑鳜种,俗称肉鳜、褐鳜、岩鳜等.在江河、湖泊中均有分布。体圆桶形,修长,头部具暗黑色不规则的小圆斑.体侧有较多不规则的环形斑.体色黄褐色或灰褐色.腹部黄白色。斑鳜属肉食性鱼类.主要食物为小鱼,小虾,人工养殖经驯化可食死饵.具有...

    1560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提醒:切忌盲目从事黄鳝规模养殖
    提醒:切忌盲目从事黄鳝规模养殖

    近年来,由于天然黄鳝资源日益枯竭,市场价格居高不下,市场需求又日渐旺盛,黄鳝养殖迅速成为养殖业的新热点。但从事养鳝技术推广工作的水产养殖专家提醒农民朋友,规模养鳝难度很大,面对日渐升温的养鳝热,规模养鳝务必冷静思考、谨慎行事。其主要原因是:一、鳝种数量质量难保证到目前为止,黄蟮苗种的批量繁育技术尚无突破,规模养鳝首先就...

    1587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养鱼巧用生石灰
    养鱼巧用生石灰

    在当前全社会积极倡导以健康、安全、自然、和谐为消费时尚的前提下,渔业养殖也要顺应发展趋势的要求,大力推广健康、生态、绿色、无公害养殖技术,既要生产出品质优良、安全可靠的水产品,又要确保养殖水域不受污染、生态环境不受破坏。那么,使用生石灰是较为理想的天然杀菌药物。生石灰是理想的清塘药物:养鱼池每年需要清塘,杀灭潜伏在鱼池...

    8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早春轮叶黑藻常见问题及养护要点
    早春轮叶黑藻常见问题及养护要点

    在河蟹养殖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于河蟹精养塘口水草品种的选择的讨论从未停歇。何种水草才是河蟹养殖池最佳的水草,才能养出大规格的河蟹,在广大的河蟹人看来皆是见仁见智的。但是不论何种水草都离不开养殖人员在塘口细致、科学、合理的养、护、管。就目前河蟹养殖的主力产区:江苏、湖北来说。湖北地区精养池滩面的水草主要以在河蟹二壳以前种...

    207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浅谈鲟鱼养殖过程中溶氧与投喂管理技术
    浅谈鲟鱼养殖过程中溶氧与投喂管理技术

    这次参加宁波天邦商学院水产特训班第一期的培训学习,听了各位培训老师的授课受益匪浅,尤其是听了林文辉教授的《池塘养殖水质》和《池塘养殖底质》对实际的工作帮助很大。现结合授课内容和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整理一下,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应用。一、鲟鱼的基本概况鲟鱼是一类大中型经济鱼类,广泛分布在北回归线以北的水域,世界上尚存的约有...

    2024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河蟹亲蟹的挑选方法
    河蟹亲蟹的挑选方法

    马上又到了河蟹育苗的种蟹催产时节,育苗户们纷纷开始准备池塘,购买亲蟹,种蟹的优劣对整个育苗成败影响较大,挑选种蟹时既要考虑到种蟹的亲本血缘,又要考虑到种蟹的体质强壮程度。在种蟹选择时要注意如下几点:1、雌、雄蟹要分区域购进,防止近亲,成蟹苗种最好是天然苗种。2、亲蟹要求是性腺成熟的“绿蟹”,“绿蟹”的特征:雄蟹螯足、步...

    101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选购优质鱼苗的技巧
    选购优质鱼苗的技巧

    在水产养殖中,选购优质的鱼苗是养殖成功的一大保证。那么,选购优质鱼苗有什么技巧呢?1、逆游能力。搅动装鱼苗的容器,产生漩涡,好鱼苗能沿边缘逆水游动,差鱼苗则卷入漩涡,无力抵抗。亦可让风吹动或用口吹动水面,好鱼苗能逆风而游,差鱼苗只能随波逐流。2、离水挣扎。倒掉水后,好鱼苗会在盆底剧烈挣扎,弹跳有力,头尾能弯曲成圈状,差...

    210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烂鳃病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烂鳃病防治技术

    1、病原与流行情况病原体为柱状纤维黏细菌。该病一般在水温20℃以上开始流行,春末至夏秋为流行盛期,时间连续较长,发病严重时能使当年鱼大量死亡。2、症状鳃丝腐烂,有污泥附着,有时由于鳃丝尖端组织溃烂,造成鳃边缘的残缺不全,或鳃部一处或多处腐烂。鳃盖骨的内表皮充血,严重时常被腐蚀成略呈圆形的透明区域,俗称“开天窗”。因为鱼...

    1418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黄鳝养殖失败的八个常见原因介绍
    黄鳝养殖失败的八个常见原因介绍

    养黄鳝也是特种水产养殖之一,饲养得当经济效益收入要比养鱼的高,所以在农村水产养殖上,养黄鳝的户数,近年来在不断扩大,但是在养黄鳝的农户中也有不少是失败的,查其原因有多方面的。但在技术问题上,主要存在以下八类。1、乱购苗种。许多养殖户外地购买的所谓“人工养殖”苗种或其它所谓“优质”苗种,实为收集的野生苗种,而且这些苗种因...

    1468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黄颡鱼育苗期的水质培育方案
    黄颡鱼育苗期的水质培育方案

    作者赖召国黄颡鱼鱼苗(水花)开口饵料以轮虫为主,整个育苗期以轮虫、枝角类、甲壳类、摇蚊幼虫(红虫)等浮游动物为食,到了浮游动物不能满足其饵料需求时,则需补充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同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大量繁殖、生长起来,而黄颡鱼苗又不会采食、利用,水体中过剩的藻类等极易因天气变化、营养元素缺乏等因素导致缺氧、倒藻等现象的发生...

    1930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