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白露过后黄鳝肝胆综合症的成因及预防

时间 : 2023-09-05 11:48:58 投稿人 : 傲旋 点击 : 加入收藏

经过一个夏天的养殖投喂,进入秋季后黄鳝比较容易发病。由于其发病高峰多集中在“白露”前后,因此养殖者也把这段时间容易爆发的疾病称为“白露症”。该病其实在每年的6~10月都有可能发生。

白露过后黄鳝肝胆综合症的成因及预防 | 淡水养殖

据相关专家的研究,在“白露”前后最容易出现的疾病,其实是“肝胆综合症”。

一、肝胆综合症的形成原因

从目前的研究结果来看,引起黄鳝的肝胆综合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养殖密度过大、水体环境恶化。当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时,鳝鱼体内氨的代谢产物难以正常排出而蓄积于血液之中,引起鳝鱼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

2、乱用药物。如长期在饲料中添加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类等药物,或使用了副作用大、残留高的鱼药如敌百虫、硫酸铜等药物,造成了肝损伤。

3、饲料酸败变质、营养成分的失衡和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以及维生素缺乏。如长期给黄鳝投喂蛋白质含量过高的配合饲料或添加了大量动物脂肪的饲料,导致饲料能量蛋白比过高。大量的肝糖积累和脂肪浸润,造成肝肿大,色泽变淡,外表无光泽,严重的脂肪肝还可引发肝病变,使肝脏失去正常机能。腐败变质的饲料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物质,直接对鳝鱼的肝造成损害。缺乏部分维生素会导致鳝鱼体内脂肪代谢障碍,导致脂肪在肝脏积累,诱发肝脏疾病。

二、肝胆综合症的主要症状

黄鳝的肝胆综合症在初期是很难被发现的,重症通常伴有出血、肠炎等症。确诊本病需要进行解剖。其主要的特征是:黄鳝的肝、胆明显肿大(是正常的1~2倍),肝的颜色变淡或变绿,有的会变成花肝,肝脏易碎;胆汁颜色变绿变黑,或变淡变白,严重的因胆囊充血而变成红色。只要肝、胆肿大和变色明显,就可以初步确诊为肝胆综合症。养殖者应在养殖期间注意检查,发现发病趋势及早进行治疗。对于病情已经爆发的黄鳝,其治疗的可能是非常小的。

三、肝胆综合症的预防

1、科学养殖。包括适度控制投放密度,养殖期间搞好水质管理,做好水环境的培育,不使用有可能变质的饲料,在投喂时,高蛋白配合饲料的投喂比例不能超过鲜料的量(配合料与鲜料的比例不超过1:1),且这种比例投喂的时间不能超过30天。平时采用配合料与鲜料的比例以1:2或1:3比较合适。在鲜料缺乏的地区,养殖者需要增加配合饲料的投喂比例甚至需要全部投喂配合饲料,则需要选择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配合饲料(蛋白质以不超过36%,脂肪含量不超过6%为佳)。养殖期间定期使用微生物(如“黄鳝可乐”)对水体进行处理,每平方米养殖面积的载鱼量以不超过10公斤为宜。

2、正确用药。一些养殖者不注重平时预防,在黄鳝出现疾病后,又大量使用药物,尤其是大剂量使用抗生素药物,从而导致黄鳝出现肝损伤,结果治病不成反而加重病情。养殖者应特别注重平时的预防,并选择残留少、药物毒性低的药物,千万不要贪一时便宜而带来更大的损失。按照科学的预防程序进行系统的预防,发现疾病按程序进行用药,切忌未搞清楚病因就大量乱用药物,尤其要避免使用敌百虫、硫酸铜等副作用大和残留量高的药物,平时预防和治疗尽量使用毒性相对较低的中药制剂,尽量不使用阿莫西林、恩诺沙星、诺氟沙星等抗生素产品。

3、注意补充维生素。黄鳝肝胆综合症使用维生素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补充维生素的不足。黄鳝发生肝病时,由于机体需要消耗大量的维生素,加之肝脏受损,一些能在肝脏合成的维生素量减少。因此,补充维生素可以改善黄鳝体内的营养状态;二是维生素本身具有治疗作用,能加强鱼体的抗病能力,促进肝脏损伤的修复和肝细胞的再生,促进机体康复。在黄鳝的采食高峰期,经常给黄鳝补充复合的多种维生素(如“鳝宝金维他”、“电解维他”),可以有效的减少肝胆综合症的发病率。

相关文章

  • 汇海鱼塘公助罗非鱼恢复自信创造财富
    汇海鱼塘公助罗非鱼恢复自信创造财富

    2015年8月13号,合浦公馆镇的陈华陈老板处结束实证,实证天数共46天,实证末称每条鱼均重1.2斤,阶段饵料系数为0.83,即全场用汇海(罗非鱼料)551鱼塘公0.83斤料能长1斤鱼!在汇海饲料的帮助下,陈老板终于结束养鱼不赚钱的噩梦。据了解,陈老板目前有鱼塘23亩,虽说自己养罗非鱼也有6个年头了,但是始终赚不了钱,...

    717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黄鳝养殖之后常见的三种运输方法
    黄鳝养殖之后常见的三种运输方法

    黄鳝的运输方法目前常见的有干运、水运和尼龙袋充氧运输3种:1、干运是指运输过程中不带水的运输方法,多用于小批量短距离的运输,运输时间一般在24小时以内。运输工具有竹篓、木箱、木桶、塑料桶、铁皮桶(箱)、蒲包、麻袋和纺织袋等,可根据运输量和载运动力工具等情况灵活选用。运输时必须在容器底部铺上一层湿草或湿蒲包,以利黄鳝能保...

    2125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从数据上分析近期河蟹塘水浓的原因
    从数据上分析近期河蟹塘水浓的原因

    2020年河蟹养殖基本上接近尾声,但在近期蟹塘服务工作中发现大多蟹塘出现了水发浓,具体分为浓绿色,浓黄色,红色。其实这些问题的出现在以前也写过很多但仍有很多老板在问今天就简单的从数据上跟大家分析一下。一、水色发红一般在水质pH碱度较高的区域出现,由水中大量原生动物大量繁殖造成的。主要含鞭毛藻、裸甲藻等。这种水色主要是前...

    53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户千万别和虫子较劲
    河蟹养殖户千万别和虫子较劲

    天气逐渐变暖,来店检测水质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其中不乏有些塘口水清、虫子多。毫无疑问,这类塘口多数指标严重超标(氨氮、亚硝酸盐)。诊断的结果也多数是因为水没有肥起来(水中微生物、藻类较少),而这个时候水草也还没有长成型,水体的净化能力不足。加之温度回升,池塘土壤底肥释放到水体当中,导致了塘口污染、指标严重超标。水清、指标...

    294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养殖及时把握倒池机会是提高育苗成活率关键措施
    河蟹养殖及时把握倒池机会是提高育苗成活率关键措施

    倒池是河蟹育苗中一项常用技术,即将一个池中的幼体移人另一个池中,使得水质和底质得到根本的改善。河蟹育苗由于育苗时间长,开食早,投喂量大,池水极易污染变质。又由于幼体每期变态历时较长,自净能力弱,幼体也容易生病。因此,及时把握倒池机会,合理运用倒池技术,是消除不良影响,提高育苗成活率和蟹苗质量的关键。1.如何掌握倒池时机...

    366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每周一例]鳜发病死亡,检出蛙虹彩病毒
    [每周一例]鳜发病死亡,检出蛙虹彩病毒

    [病例568]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三洲一桂花鱼养殖池塘(图1),面积4.5亩,水深2米,配置4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5月28日放苗2.8万尾,规格3-4cm。7月下旬规格3~5两/尾。2020年7月20日开始每天死亡2-3尾,之后死亡量逐渐增加。7月30日死亡30尾,死亡量继续增加。外泼杀菌抑菌药物A+B。8月3日,...

    2314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高温季节河蟹养殖户必须掌握的六个饵料投喂技术要点
    高温季节河蟹养殖户必须掌握的六个饵料投喂技术要点

    作者:浦口区水产技术指导站 黄树兵6~8月份是河蟹养殖中期,也是河蟹养殖关键季节,此时气温高、水温高。河蟹活动能力增强,代谢能力增强。饵料投喂需要注意变化。1、全程投喂全价配合饲料的,应改用同厂家的蛋白低的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在28%~32%为宜。2、混合型投喂的,应增加植物性饵料投喂量、减少动物性饵料的投喂;以黄豆(...

    70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培育鳜鱼天然饵料可以采用施肥的方法
    培育鳜鱼天然饵料可以采用施肥的方法

    肥料是饵料鱼的间接饲料。在饵料鱼养殖过程中,采用施肥的方法培育天然饵料,供给所养殖的饵料鱼苗摄食,既可降低生产成本,又可提高池塘单位产量。一、肥料种类池塘施肥所用的肥料种类很多,概括起来可分为绿肥、人与畜禽粪肥和无机化肥三大类。⒈绿肥:含有不同营养成分,包括有机氮、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在水中腐烂分解,为微生物的孳生创造了...

    979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高温季节须防罗非鱼链球菌病
    高温季节须防罗非鱼链球菌病

    作者:钱善伟罗非鱼链球菌病是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细菌病,属革兰氏阳性菌,发生在广东、广西、海南三省的一种鱼类疾病。网箱和池塘养殖的罗非鱼均有此病的发生,主要危害亲鱼和100克以上的幼鱼和成鱼;流行高发期为5~9月份;流行水温为25℃~37℃,在水温32℃以上易发;传染性强,发病率达20%~30%,发病鱼的死亡率可达80%...

    1685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为什么建议河蟹养殖户年前种植水草
    为什么建议河蟹养殖户年前种植水草

    2017年的河蟹养殖工作已经进入尾声,新一轮的养殖也即将要开始。俗话说“养鱼先养水,养蟹先养草”足以见得水草对于河蟹的养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蟹塘种植的水草主要有伊乐藻、苦草、轮叶黑藻,蟹塘种植的水草品种一定要多种搭配。在江苏地区,大部分蟹塘以种植伊乐藻为主,伊乐藻俗称“吃不败”适用能力强,耐低温,水温达到5℃即开始...

    2153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淡水养鱼的致病因素
    淡水养鱼的致病因素

    一、操作不当在运输、捕捞拉网和鱼繁殖过程中,动作要轻、稳,不要伤其鱼鳞。一旦鱼鳞创伤脱落,各种细菌就会相继感染,并发疾病。二、鱼塘消毒不够严格鱼塘消毒不严格、不彻底或未经消毒,鱼塘中的病菌、寄生虫就会大量存在,鱼整天在不良环境中生长,很容易感染疾病。三、鱼塘放养密度过大鱼塘中混养各种鱼,由于搭配不当、放养密度过大,容易...

    257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成鳗养殖的鳗病防治工作应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
    成鳗养殖的鳗病防治工作应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

    鳗病的发生将直接影响鳗鱼的摄食及产量的提高,鳗病的防治工作应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在日常管理中应注意以下几项工作:1.养鳗用水最好采用地下深井水,减少细菌及污染源。在利用江河等自然水源的养鳗场,进水时必须采取砂过滤池或筛绢网过滤,防止敌害生物进入鳗池。2.在成鳗池不能搭养带有病害的鱼类,防止病原体带入鳗池。3.从外地购入...

    753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一例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处理方案
    一例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处理方案

    1池塘基本情况时间:4月2号;地点:海南文昌事件:罗非鱼的链球菌病:主要症状为眼球突出,或在池塘中眼球不突出,离水后很快眼突出;眼表面有白色膜,常一只眼有白色膜,一侧正常;60%左右的病鱼眼球白色处充血;肝脏肿大、有小白点,内脏溶血,肠道充血,肠道充满水样物,肠道壁变薄;部分鱼有腹水,鳃盖内侧充血发红但不腐烂,血管明显...

    728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池塘养殖甲鱼疖疮病的预防与治疗
    池塘养殖甲鱼疖疮病的预防与治疗

    2001年8月份以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的一些池塘生态养鳖场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疖疮病,该病死亡率高、传染快,同时,因池塘养殖水体体积大,治疗成本高,治疗难度较大。笔者依据成本与效果两者的综合考虑,采用中西药相结合、内服与外消同时进行的办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此病的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一、发病原因主要因气温突变,水质迅速...

    216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鳗鱼苗培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鳗鱼苗培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目前我国正由南向北陆续进入季节交替阶段。去年季节交替期间,鳗苗曾出现过由于气候温差大引起的肠胃炎,许多鳗场发生了拉痢或浮便的现象。当时大部分鳗场采用抗生素进行口服治疗,并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见效后绝大部分鳗场没有对鳗肠胃进行护理,而是急于增加投饵率,造成肠炎不断发生,严重影响了饵料利用率和鳗鱼本身的抗病力。下面谈谈季节交...

    252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