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患淋巴囊肿病的鲤鱼
图2患淋巴囊肿病的鲤鱼腹部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袁圣/文图
│病原或病因│
本病是由虹彩病毒科的淋巴囊肿病毒(Lymphocystisvirus)引起的一种慢性皮肤瘤传染病。病毒粒子20面体,有囊膜。
│临床症状│
病情较轻时,发病鱼无明显症状,病情严重时食欲减退甚至不摄食,病鱼的皮肤、鳍条及体表各部位形成大小不一的囊肿物,颜色有白色、粉红色和黑色,较大的囊肿物上有肉眼可见的红色小血管。
│流行病学│
全年均可发病,水温在10~20℃间发病严重。可危害鲤鱼、牙鲆及鲈形目的一些鱼类,主要危害海水鱼。曾在欧洲,南北美洲的一些等国家造成流行影响。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外表病症及病理变化可初步诊断,确诊需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细胞培养技术或者电镜观察。
│防治措施│
预防:①调节好水质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②科学投喂,增强鱼体体质可降低该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
治疗:外用碘制剂泼洒,内服抗病毒的药物如盐酸吗啉胍、板蓝根等可以控制该病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病毒病治疗时防止细菌继发感染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措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需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进行投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