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秋季鱼病防治技术

时间 : 2023-03-05 16:51:15 投稿人 : 听筒 点击 : 加入收藏

秋季是鱼类生长的黄金季节,此时水温适宜,饵肥充足,鱼类摄食旺盛,是快速生长的最佳时期。但此期间气温偏高,鱼类新陈代谢旺盛,水体水质变化无常,导致鱼病偏多,安全隐患较大,一定要加强鱼病的预防和治疗。

秋季鱼病防治技术 | 淡水养殖

鱼病偏多的原因

养殖密度大鱼类经过春、夏季节的生长,进入秋季个体渐渐长大,自然出现养殖密度大的问题。随着养殖密度上升,鱼类排泄物增加,有机质污染超过池塘自净能力时,水质会出现不稳定或变坏的可能,导致鱼病增多。在持续高温的秋季,养殖水体的分层现象特别严重,池底总处于缺氧状态,易导致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浓度增加,水质调控困难,极易暴发各种鱼病。

水质条件差秋季鱼类排泄物剧增,水体有机质污染加剧,养殖水体缺氧而亚硝酸盐和氨态氮等有害物质含量上升,造成水质不良,水质调控难度增加,鱼类病害增多。

投入品增多进入夏秋季节,鱼用饲料、肥料及鱼药等投入品使用频率较高,使用量也比其他季节多,大量的投入品施入水体,必然加剧水体污染,使水质难以控制,各种病害增加。

鱼病防治对策

科学投喂秋季水温在20℃以上,此时鱼类生长最为旺盛,饲料效率高,应抓紧这段时间强化投喂。(1)投饵数量:应根据天气、水质及鱼类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天气晴好,水质清新,鱼类摄食旺盛时可适当多投,反之,则酌情少投或不投。精饲料以投下半小时内吃完为度;青饲料以当日吃完为准;贝类以下次投喂前吃完为宜。(2)投饵次数:一般精饲料每天投喂2次,上午9时~10时及下午2时~3时各投喂一次;青饲料每天投喂1次~2次。要严格控制上午鱼类浮头时投喂和夜间投喂,以免造成病害。(3)饵料质量:精饲料要求营养全面且充足,宜采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青饲料及鲜活贝类要求适合鱼类口味,无毒无害。避免投喂霉变饵料,在饲料品种上讲究粗精搭配。(4)投饵地点:要求定点投喂,有条件的地方可搭建饵料台以方便投喂并观察鱼类吃食情况。

合理施肥为促进鱼类天然饵料的生长,保证其摄食之需,应注意合理施肥。(1)施肥方法:施用有机肥与无机肥应把握时机,入秋以施化肥为主,根据水体需要每周施肥一次,深秋可根据水体需要施用有机肥,每半月左右施肥一次。有条件的也可以施用生物肥。(2)施肥数量:对于养殖鲢、鳙等为主的池塘,应根据池水水质情况及天气情况施肥,一般要求水质透明度在25厘米左右,水色应以茶褐色为佳。同时应注意一次施肥量不宜过多,注重少施勤施。人畜粪等有机肥,每次每亩可施100千克~150千克;化肥每次每亩用尿素1千克或硫铵1.5千克,加过磷酸钙1千克~1.5千克,不提倡使用化肥,可使用生物肥。(3)施肥注意:水色过浓时或天气闷热,阴雨连绵时尽量少施肥或不施肥,鱼类发病时停止施肥。

调节水质秋季水温高,水质变化快,加之投喂施肥量较大,鱼类排泄强,极易污染水质,故应加强水质调节。(1)定期加注新水:一般每7天~10天加注新水一次,每次加水15厘米~20厘米。在池水恶化比较严重时,宜采用换水措施,保持良好的水质条件。以养鲢、鳙鱼为主的池塘,水色应保持草绿色或茶褐色,透明度为20厘米~30厘米;以养草、鲤鱼为主的池塘,水色较鲢、鳙鱼池塘水色淡些,每7天~10天左右应灌新水一次,每次宜提高水位15厘米~20厘米。(2)使用增氧机:精养池塘应配备专门的增氧机,一般可在晴天的中午2点~3点开机增氧,有浮头危险时也可开机增氧。(3)药物增氧:可用生石灰定期调节水质,一般每半个月按每亩用生石灰15千克~20千克化水全池泼洒一次。在鱼类发生浮头时,亦可选用增氧剂等相关药物予以增氧。

严防浮头秋季,鱼类时常因水质过肥、天气闷热而缺氧浮头,极易造成死鱼现象。鱼类浮头有轻重之分,一般早晨开始浮头是轻浮头,半夜开始浮头为重浮头。在池中浮头则较轻,周边浮头则为重;稍受惊动鱼就下沉者轻,受惊后鱼无反应者重。对于浮头的防治措施:(1)勤于预防:一般每天巡塘3次以上,重点时间在黎明、中午、黄昏,严格检查吃食情况和有无浮头之兆。(2)常清池塘:勤除池塘及饲料台残饵、污物,清除池周杂草。(3)发现浮头预兆,应停止施肥并控制投饵量,高温季节要求下午4时前吃光饲料,尽量不吃夜食。(4)定期加注新水,改良水质。(5)浮头后立即采取增氧措施,不可贻误时机,造成损失。

综合防病秋季既为鱼类最佳生长季节,同时也是最易感染病害的时期,一旦鱼病发生,传染极快,损失极大,故应抓好鱼病预防工作:(1)清塘消毒:在鱼类投放时期可用生石灰清塘,干法清塘亩用生石灰60千克~75千克,带水清塘则按每米水深用生石灰125千克~150千克。(2)鱼种消毒:鱼种放养前以2%~3%食盐水溶液浸体消毒。(3)定期防病:每月用生石灰消毒池水一次,水深1米,亩用生石灰10千克~20千克,或亩用硫酸铜300克和硫酸亚铁125克兑水全池泼洒。(4)有病早治:秋季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烂鳃病、肠炎病及锚头鳋病等发病率高,所以,发现鱼病及时请专业技术人员正确诊断,对症下药,不可讳疾忌医,终酿苦果。

强化管理秋季生长季节的日常管理至关重要,要注意搞好轮捕轮放,以提高产量和效益。要控制好水体的载鱼量,因为到秋季时鱼类生长较快,随着鱼体的增长,超过水体的载鱼量时,就会发生缺氧死鱼的危险,所以应做好轮捕轮放工作,捕大留小,均衡上市。同时,还要坚持巡塘,每天早、中、晚巡塘,观察塘内水质肥瘦、池鱼活动摄食等情况,并防止敌害生物对养殖品种的危害。要做好防汛、防旱、防逃、防偷等工作,确保各环节万无一失。并且,对水体的养殖情况要勤作记录,积累经验,为以后渔业生产提供参考和借鉴。

(来源:中国渔业报)

相关文章

  • 鳜鱼养殖常见病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常见病之水霉病防治技术

    1、病原:水霉菌。2、症状:主要由于鳜鱼体表受伤或皮肤被寄生虫破坏,霉菌侵入所致。严重时,肉眼可见鱼体受伤部位长有一簇灰白色绒状物,病变组织坏死,病鱼游动失常,食欲减退,最后瘦弱而死。该病主要感染鳜鱼卵、鱼苗、鱼种及体质较差的成鱼,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早春、晚冬最为流行。3、防治方法①彻底清塘:在鳜鱼种下塘之前用生石灰...

    731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团头鲂鱼种急性气泡病死亡一例
    团头鲂鱼种急性气泡病死亡一例

    河南荥阳桃花峪杨老板一养殖池塘,面积20亩,水深0.5米,3台3kW的叶轮增氧机(图1)。2017年3月15日放100g/尾的武昌鱼5万尾,池中混养鱼还未放养。3月15日、16日两天天气多云,温度较低。17日天气开始变晴,温度上升。3月18日晴天,微风。上午杨老板致电利洋水产药店反映鱼可能发生气泡病。上午9点到塘口观察...

    543 淡水养殖 鳊鱼 鳊鱼养殖 鳊鱼养殖技术 鳊鱼养殖方法
  • 养殖户如何有效治疗甲鱼白底板病
    养殖户如何有效治疗甲鱼白底板病

    一、病因多由病毒、细菌或病毒与细菌混合感染引起,而长期过量饲喂高蛋白饲料及发霉变质饲料,是本病的诱因,导致肠道发炎破损失血;常继发于营养综合症;应激反应也会诱发此病的爆发。二、流行特点主要流行季节在5-6月;从温室转入室外养殖后易发生此病,常呈突发、急性暴发死亡。三、如何防治1、彻底清塘,避免不同来源种鳖混养。2、鳖种...

    1826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以兴化地区塘口为例谈如何解决成蟹养殖中常见难题
    以兴化地区塘口为例谈如何解决成蟹养殖中常见难题

    兴化地处苏北里下河地区,拥有数十万亩的河蟹养殖水面。塘口的养殖规模由几亩到千亩乃至万亩。大的养殖户塘口多分为几十亩至百亩的单独塘面,很少有几百亩以上的单独塘口。该地区的蟹苗分为外地苗(启东苗、崇明苗)和本地苗。经过多年的发展,本地苗占多数,多数成蟹养殖的塘口都配有蟹苗培育池,自育自用,减少了长途运输带来的损伤,提高了养...

    282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鲫鱼养殖安全越冬的三个管理技术措施
    鲫鱼养殖安全越冬的三个管理技术措施

    作者:通威水产技术研究所吴业阳米海峰薛春雨池州通威总经理李德贵冬季来临,水温走低,水中溶氧降低,大多数鱼类开始进入冬眠状态,呼吸、新陈代谢开始变慢,行动也变得缓慢。然而鲫鱼在冬季与其他鱼类有所不同,较其他鱼类相对活跃。这是由于鲫鱼鳃丝能开裂,这样整个鳃的呼吸表面积变大了7.5倍,即使在寒冷的冬天,其呼吸、代谢能力也较其...

    2606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一例罗非鱼头槽绦虫病的诊断及处理措施
    一例罗非鱼头槽绦虫病的诊断及处理措施

    成都通威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张许光唐林凡顾继锐罗非鱼头槽绦虫病通常发生在育苗期或标苗期,成鱼发病几率较小,病鱼黑色素增加,口常张开,食量剧减或停食,故又称“干口病”。头槽绦虫的卵在水中孵化后,首先寄生于水蚤上,鱼类吞食水蚤后即可感染此病,头槽绦虫在鱼肠道寄生后,造成肠道堵塞,影响鱼的正常生理机能,最终导致鱼发病死亡。头槽头...

    2698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如何捕捞泥鳅?
    如何捕捞泥鳅?

    1.成鳅池的三种捕捞法(1)食饵诱捕即把炒米糠、蚕蛹与腐殖土混合,装入麻袋、须笼或其他鱼笼中,傍晚沉入池底,翌日太阳出来之前再取,经一夜时间可捕捞大量泥鳅。装食饵的麻袋等选择在下雨前沉入池底最好。(2)冲水法在出水口外系好张网,夜间排水,同时不断注入,泥鳅顺水流进入张网内,约可捕到池中60%的泥鳅。(3)干塘法排干池水...

    2813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乌鳢人工催产的亲鱼配对后发情产卵
    乌鳢人工催产的亲鱼配对后发情产卵

    1.效应时间:从亲鱼注射第二针催产药液后到开始产卵这段时间成为效应时间。效应时间的长短随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动,而非固定不变。在广东,斑鳢在水温23~30℃时,17~25小时便开始产卵。催产后对配的鱼不仅比群配的鱼产卵效果要好,且效应时间也相对提早。影响效应时间长短的因素主要有亲鱼的性腺发育程度、水温的高低、催产剂的种类...

    215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青鱼鱼种常见病卵甲藻病治疗方法
    青鱼鱼种常见病卵甲藻病治疗方法

    用40公斤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调节池水pH值至8左右,第三天、第五天再各用30公斤生石灰化水全池泼洒1次。...

    906 青鱼 淡水养殖 青鱼养殖 青鱼养殖技术 青鱼养殖方法
  • 泥鳅育苗过程中的“寸片死”是什么意思
    泥鳅育苗过程中的“寸片死”是什么意思

    水花出膜后前三天,依赖从母体中带来的卵黄囊存活,不需摄取任何食物,附着在池壁上,不吃不动。三天后开始自主游动,并主动觅食。此阶段为开口苗阶段。从开口苗阶段开始到一公分规格、从一公分到二公分规格、再到三公分的寸片规格,泥鳅苗在每一个阶段都十分脆弱,免疫力也很差,尤其在寸片阶段,会因诸多原因出现大量甚至全部的死亡。这种大规...

    2962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无公害成蟹湖泊传统养殖技术
    无公害成蟹湖泊传统养殖技术

    湖泊凭借其水质清新、无污染源、阳光充沛和水草茂盛等优点,一直为养殖者所青睐。从湖泊养蟹的结果看,一般大湖泊产量不如中小型湖泊,水草稀少的湖泊不如水草丛生的湖泊;河口少的湖泊放流效果好于河口多的湖泊。这是由蟹的生存特点所决定的,由于水草是小鱼、小虾和其他生物的繁殖场所,为河蟹提供了丰富的动物性饵料。丰盛的水草,也是河蟹栖...

    95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大闸蟹养殖户如何预防河蟹性早熟
    大闸蟹养殖户如何预防河蟹性早熟

    目前在河蟹养殖生产中,普遍存在着有20%~30%的河蟹性早熟现象,性成熟河蟹不再生长,规格一般在每只50~80克,商品价值极低;一旦遇到天气突变,可提前进行生殖洄游,洄捕率低;如继续饲养,死亡率极高,一般可达到80%左右。严重影响了河蟹养殖效益。1、性成熟河蟹的特征是(1)性成熟河蟹的雌蟹腹部已成团脐,雄蟹交接器变成坚...

    30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常见病孢子虫病和鳜败血病的防治技术
    鳜鱼养殖常见病孢子虫病和鳜败血病的防治技术

    1、孢子虫病危害较大,尤其危害幼龄鳜鱼,破坏其皮肤、鳃组织,影响呼吸功能。病鱼体表和鳃部肉眼可见白色点状物,肛门拖着未消化的粪便,鱼体负担过重,失去平衡,在水面上打滚,影响正常摄食,2天内死亡率达40%左右。防治方法有:(1)发现病鱼应及时清除,深埋在远离水源的地方。(2)用晶体敌百虫(90%以上)全池遍洒,使池水达0...

    2995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藕塘套养黄颡鱼
    藕塘套养黄颡鱼

    近年来,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进行了无公害藕塘套养黄颡鱼生产模式试验,平均亩产莲藕1000~1500公斤、鱼60公斤(其中黄颡鱼43公斤、草鱼7公斤、鳙鱼10公斤),取得显著成效。池塘建设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土质肥沃、地势平坦、进排水方便、保水保肥性强的池塘,塘深1~1.5米,底泥厚30~40厘米,池塘面积3~5亩,东...

    121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高温期河蟹与小龙虾养殖预防管控技术要点
    高温期河蟹与小龙虾养殖预防管控技术要点

    近期连续的高温天气,加剧了底质和水质恶化,导致水草上浮腐烂、蓝藻爆发,河蟹、小龙虾爬边、上草、上岸及各种病害与死亡量明显增加!因此,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预防管控:1.水草与水底管控:如水草过密或上浮,应尽快削剪并捞出,傍晚使用粒粒神+黑臭净(1+2用3-4亩)干撒,快速消除因水草腐烂或底质腐败导致底质发臭、缺氧产生的...

    194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