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养殖鳗鱼新疾病及其控制技术

时间 : 2023-05-20 06:28:57 投稿人 : 觅云 点击 : 加入收藏

在近年鳗鲡养殖中,不断发生新的疾病,给养殖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简要介绍新发生的疾病及其控制方法,以期为养殖生产提供参考。

养殖鳗鱼新疾病及其控制技术 | 淡水养殖

一、日本鳗鲡皮肤溃疡症

皮肤溃疡病又称腐皮病,发生于日本鳗鲡,是近两年发现的疾病,病原至今不明,疑为嗜低温细菌性疾病。流行于水温低于20℃的季节,一般于12月~翌年5月流行,流行高峰为1~4月,当水温高于23℃时不发生。由于近年在越冬过程中一般不加温,本症不断蔓延,传染速度快,引起的死亡率一般达1%~5%,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病鳗主要症状为体表局部斑块状黏液增生脱落,外皮裸露,出现烧伤状斑块病灶,进而病灶溃疡或受真菌感染,肝脏、胆囊肿大,色变浅,脾脏肿大,色加深,肾脏肿大。病鳗于水流缓慢处水面缓慢游动。发病前期死亡少,当病灶溃疡或受真菌感染后死亡率升高。

预防采用越冬期保持水温20℃以上能避免本症的发生。治疗最有效方法为升温至23~25℃后,全池泼洒土霉素10~15克/米3或氟苯尼考2~3克/米3,每天一次,连续2次,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保持水温10天以上,症状基本消失;如伴有水霉感染,应结合升温,同时使用抗真菌药物如铜制剂、碘制剂等杀灭水霉;在低温条件下,几乎无良好的治疗方法。

二、复殖吸虫病

本病现仅发生于水源含盐分的欧洲鳗鲡养殖池,在其它养殖种类鳗鲡及纯淡水养殖池中未发现。流行水温为18~26℃的季节,低温期发生死亡率较高温期低,一般导致的死亡率达5%以上,在高温期短时间内往往引起批量死亡。

病原为复殖吸虫的卵,主要寄生于鳃组织内,有时在肾脏中也发现虫体。病鳗体色变浅,不摄食,呼吸困难,胸鳍发红,鳃丝粘液增生、淤血、溃烂,于鳃小瓣组织间大量寄生圆形或卵圆形卵,卵内原生质致密,发育到一定阶段时,可见卵内约有20个左右、周生纤毛、近圆形幼体在卵内作旋转运动,最终卵膜破裂,释放纤毛幼虫。内脏表现为胆囊壁充血,胆囊肿大,体内性腺具出血点,肠道充血,鳔壁充血,萎缩,肾脏寄生时肾肿大,寄生处肾组织坏死,溃疡。取鳃及肾组织作水封片,显微镜观察发现鳃丝内具圆形或椭圆形卵,部分卵内具已发育的纤毛幼虫即可确诊。

预防采用生石灰彻底清塘,驱除养殖池中螺类,养殖期定期使用敌百虫杀灭浮游动物。

治疗采用甲苯咪唑、敌百虫等驱、杀虫剂全池泼洒1~2次,杀灭虫体后再采取控制细菌性烂鳃的方法,疗效显著。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治疗能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并降低死亡率;当鳃内大量寄生、引起严重烂鳃时,即使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将产生较高的死亡率。

三、消化道出血糜烂症

近两年,由于鱼粉价格大幅度上扬,优质白鱼粉原料紧缺,导致我国鳗鲡生产中采用大量红鱼粉和劣质白鱼粉生产鳗鲡饲料,饲料挥发性盐基氮(VBN)和组胺(Histamine)超标或酸价超标。病鳗主要症状为:起初消化不良,严重时病鳗不摄食,体质弱,体表具出血小点,肠粘膜脱落,肠道糜烂出血,肠腔内具有出血后凝集的血块,胃粘膜严重脱落,胃积水。肝脏肿大、呈淡黄色或糜烂,胆囊、脾脏肿大。主要发生于摄食旺盛的夏秋季节,病情后期引起严重死亡。

预防采用控制鱼粉的质量,使用质量优良的白鱼粉、减少红鱼粉的使用量,能有效防止本症的发生。

发现病情后,停止投饵3~5天,改投优质饲料,降低投饵量以适当控制消化道细菌感染,待鳗鲡恢复正常后再恢复投饵量。

需要注意的是,改投饲料并不是仅局限于改投不同品牌的饲料,而是应该投喂优质的、挥发性盐基氮、组胺、酸价等指标良好的饲料。

四、胃膨胀

随着人们对微生物制剂认识的加强,微生物制剂被广泛应用于鳗鲡饲料,以期达到提高饲料利用率、控制肠炎发生和降低抗菌药物使用频率的作用。但是,现有用作鳗鲡饲料添加的微生物制剂的菌株大多数由畜禽用菌株移植,部分菌株并不适用于鳗鲡,盲目使用可能导致肠道菌群混乱、失调,无法正常消化吸收饲料,产生疾病。另外,大多数微生态制剂是利用培养的活菌,产品使用过程不当,易被其他菌株污染,使用被污染的微生物制剂也易导致疾病的发生。

病鱼主要症状为漂浮于水面,外观胃部膨胀,解剖发现胃内充气后膨胀,胆囊肿大,有时肠道粘膜脱落、发炎,肠道内有黄色粘液或严重积水,并有气泡。脾脏肿大,发黑。

主要预防措施为不使用未经充分论证的微生物制剂和污染的微生物制剂。治疗措施为停止使用微生态制剂并停食3天以上,投喂抗菌药物,杀灭消化道污染细菌3~5天后,恢复正常管理。

五、败血症

败血症是近年欧洲鳗鲡养殖过程中危害和引起损失最严重的疾病,几乎所有欧洲鳗地区和养殖场均发生,发病率约90%,由此造成的死亡率约为苗种投放量的5%~10%。从白仔培育至成鳗期均发生,发病高峰为3~8月份,一般发生于鳗苗放养后60~120天,尤其在规格达10~20克、水温达25℃以上时、水质恶化或突变的养殖池、使用驱虫剂驱除拟指环虫后。也有无上述诱导条件发病的案例。一般一口塘发病后,全场养殖池陆续发病,发病池治愈后至养殖周期结束基本不再发生本症。

病鳗体弱,在水流缓慢处顺水游动或于池底逆水游动,不摄食,体色变浅,鳃盖膜水肿、充血,鳃瓣水肿,色变浅,鳃丝呈烂鳃症状,严重时头部下鄂充血,似红头症状。胸鳍、臀鳍充血。腹部膨胀,腹部皮肤出血点连成片状,使整个腹部皮肤发红,轻摸腹部,手上能沾血丝。肛门红肿外突,解剖病鳗,从腹部流出血水,内脏器官呈严重贫血状态。肝脏呈苍白色,胆囊肿大,胆汁色浅,使胆囊呈黄色或无色。消化道无食物、常充血,肾脏肿大,脾脏肿大、呈褐色。

报道的病原体为气单胞菌中的温和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和嗜水气单胞菌。近期我们在超微病理组织研究中发现肝脏、鳃和消化道细胞中存在病毒粒子,因养殖生产中单纯控制细菌的方法已无法控制病情,而且导致病情的加剧,因此不排除由病毒致病的可能性。

没有良好的预防措施,在疾病流行季节,避免使用刺激性强、副作用大的驱虫剂以及保持适当的投饵量和维持良好的养殖环境能减少发病率。

发病后,要调整水质、维持稳定的水环境。大量拟指环虫感染时采用高效低毒的驱虫剂驱除虫体后,以刺激性小的S-高聚碘1~1.5毫升/米3全池泼洒2~4天。在严重死亡时,可以在上述处理的同时,再在池水中添加0.1%~0.3%的食盐控制死亡率。一般不要使用抗菌药物,待后期细菌感染严重时再使用低剂量的抗菌药物控制细菌感染。降低投饵量,于饵料中添加维生素、具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持续投喂。

总之,在治疗时应注意控制方法的调整,避免大量使用抗菌药物的常规方法,否则,将加重病情,导致较高的死亡率。

相关文章

  • “LY-生态康”替代鱼浆,海水鱼苗长势棒!
    “LY-生态康”替代鱼浆,海水鱼苗长势棒!

    在广东珠海斗门白蕉地区,海水鱼苗开口驯化时一般都是用杂鱼加工成的鱼浆进行全塘或定点投喂,鱼浆具有强烈的鱼腥味,虽然对各类海水鱼均有诱食作用,但对小苗来说,其消化系统还比较脆弱,未加工的鱼浆蛋白不易被吸收,加重了消化脏器的负担。“LY-生态康”由鱼粉、鱼油、发酵豆粕、面粉、矿物质、微量元素、复合维生素等组成,是公司新推出...

    2965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成龟的饲养管理技术
    成龟的饲养管理技术

    幼龟培育结束后进入成龟养殖阶段,幼龟出池时间在5-6月,苏州为6月25日左右。出池平均规格已达到150-200g。此时外界自然温差较小,有利于龟的快速生长。为避免出池时温差过大引起死亡,在幼龟移出温室前要逐渐降温,每天只能降低2℃,如果室外水温是25℃,那么从室内的30℃水温降到室外的25℃约需3d左右的时间。移入室外...

    1052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养殖户如何应对黄颡鱼点状出血?
    养殖户如何应对黄颡鱼点状出血?

    科学的管理,远离点出血!跟着技术走,把钱赚到手!点状出血爆发速度快,顽固易复发,有潜伏期;因此预防管理是首选。五月改底3次;补菌3次;内服15天;没有点状出血,每天多喂0.5包,每天多赚30元/亩。今天下午我们去跑塘,养殖户正在喂鱼,我们聊到5-6月黄颡鱼养殖关键点及主要病害点状出血。五月进入黄颡鱼养殖的关键时间,投饵...

    1135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越冬期间罗非鱼养殖常见病小瓜虫防治技术
    越冬期间罗非鱼养殖常见病小瓜虫防治技术

    小瓜虫病由小瓜虫侵入鱼体皮肤、鳃部而引起。被感染的罗非鱼体表和鳃部有许多白色小点状囊泡。严重时病鱼的体表、鳃部粘液增多,鳃丝成暗红色,鱼体消瘦,病鱼游动缓慢,浮于水面,呼吸困难,陆续有死亡。在水温20℃左右时,2~3天可遍及全池,大量死亡。此病对个体小的尼罗罗非鱼和鱼种危害最大,往往大量寄生,引起大批死亡。防治方法有:...

    1368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选择龟种的一般原则和几种常见亲龟的选择要求
    选择龟种的一般原则和几种常见亲龟的选择要求

    选择龟种不仅要根据自己的喜好,还要根据龟体本身的健康程度,不能盲目追求,下面介绍一些我们常见的龟品种,并介绍一下不同龟种的选择标准及一般原则,供饲主参考。一、选择龟种的一般原则作种用的龟叫亲龟,各种亲龟的选择要求不一,但基本原则一致。一般要求性腺开始成熟、体质健壮、体色鲜艳、动作灵敏,眼睛明亮、个体大、无病残、无畸形、...

    2323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棘手!鲫鱼鳃出血即将暴发,这里有份鳃出血防控标准!
    棘手!鲫鱼鳃出血即将暴发,这里有份鳃出血防控标准!

    盐城地区的养殖现状分析1.养殖现状据统计,近十年,全国鲫鱼产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16年我国鲫鱼产量为348.02万吨,占全国大宗淡水鱼总产量的13.38%,鲫鱼已成为中国百姓最常消费的水产品之一。鲫鱼的养殖分布在江苏、湖北、江西、安徽、山东、广东、四川、辽宁、湖南、浙江等省,江苏是鲫鱼的主产地,养殖面积在80万亩以上...

    2990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如何区分鱼类中毒与泛塘
    如何区分鱼类中毒与泛塘

    1、从时间上判断:鱼类中毒无季节、天气、昼夜之分,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泛塘多法身工作夏季高温季节,特别是连续的低气压,闷热天气及阴雨天气,并发生在半夜至黎明这段时间。“老水”及“瘦水”且存鱼量较大的池中易发生泛塘。2、从症状判断:鱼中毒无浮头迹象,且因毒物不同而异,有的表现为串游直至昏迷死亡,有的表现为行动迟缓、麻痹、体...

    82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防范黄颡鱼出血性水肿
    防范黄颡鱼出血性水肿

    黄颡鱼出血性水肿病由细菌感染引起。该病在苗种期危害最大,死亡率高达80%。高温季节,该病暴发且来势猛,蔓延快。症状:病鱼体表泛黄,黏液增多;咽部皮肤破损充血,呈圆形孔洞;腹部膨大,肛门红肿、外翻;头部充血,背鳍肿大,胸鳍与腹鳍基部充血,鳍条溃烂,甚至腹部自胸鳍到腹鳍纵裂,胆汁外渗。腹腔淤积大量血水或黄色冻胶状物,胃、肠...

    197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繁鱼苗把“六关”
    秋繁鱼苗把“六关”

    秋季气温、水温比较适宜,培育秋繁鱼苗时应把好以下六关。一、彻底清塘。清除塘内的蛙、蛇、鱼、虾、虫、菌等敌害。可抽干池水,每667平方米用60~80千克生石灰或4~5千克漂白粉溶于水后全池泼洒。二、科学施肥。适时适度施肥,可为秋繁鱼苗提供丰富的适口饵料。一般鱼苗下塘前6天注入60厘米深的新水,2天后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

    91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花鲈养殖常见病真鲷双阴道虫病的防治技术
    花鲈养殖常见病真鲷双阴道虫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该病是由蠕虫寄生而引起的疾病。虫体扁平细长,体长3~7毫米,虫卵纺锤形,两端伸出1条卵壳丝,可缠绕在物体上。虫卵在水温18.5~19.5℃时约8.5天孵化。此虫全年均可寄生,在冬季寄生数量显著增加,产卵季节为11月份至翌年1月下旬,主要危害当年鱼种,1龄以上的花鲈也有寄生,但危害不大。真鲷双阴道虫寄生在鳃上,...

    935 淡水养殖 加州鲈 加州鲈养殖 加州鲈养殖技术 加州鲈养殖方法
  • 鲤鱼养殖常见病之斜管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鲤鱼养殖常见病之斜管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1.基本症状:病鱼体色发暗、发红(即鱼体表、鳍、鳃部有充血现象),游动减慢。确诊前连续两天出现几十到上百尾病鱼死亡现象。经显微镜检查病鱼鳃丝,发现寄生有鲤斜管虫。2.病原体简介:鲤斜管虫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外形近似粘孢子虫,但能借助腹部纤毛运动,且运动时能看到有一条象喇叭状的口管,与身体纵轴约成30度的倾角。该寄生虫主...

    388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疱疹病毒病防治技术
    斑点叉尾鮰养殖常见病疱疹病毒病防治技术

    1、病原:病原是疱疹病毒。2、症状:病鱼头部皮肤、鳍条基部充血,腹部膨胀,腹水;眼睛外突,鳃苍白,肾脏肿大并有出血区,肝脏灰色,脾脏增大,肠道灰白色,病鱼在水中游动时呈螺旋状,头朝上垂直悬浮水中。3、诊断:确诊须用透射电镜观察大批疱疹病毒或分离培养到疱疹病毒。4、流行:水温25℃时发病,此病主要感染斑点叉尾鮰1~4周的...

    2460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河蟹雌雄群体单性化养殖春季生产指导意见 金坛推广示范基地
    河蟹雌雄群体单性化养殖春季生产指导意见 金坛推广示范基地

    近年来,河蟹雌雄群体单性化养殖比例逐年增加,笔者结合金坛实际养殖情况,将河蟹单性化养殖春季生产指导意见总结如下,供参考。1.蟹池双层护坡1.1双层护坡对池塘进行标准化改造,平整池底、塘埂,调整塘埂坡度,平整并夯实斜坡和塘埂,在池塘底部和塘埂顶部沿四周挖环沟,沟深30-40cm,从环沟底部向塘埂顶端由内至外依次铺设PE膜...

    236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脱壳期管理的五个技术要点
    河蟹脱壳期管理的五个技术要点

    一、在巡塘时如发现软壳蟹,要加强保护,可捡起放入水桶中暂养2-3小时,待能自由爬动后再放回原地。及时清除漂浮、腐烂水草,蜕壳期间投饵量应酌情减少,并且严禁在蜕壳密集区投饵。加强日常管理。  二、河蟹在蜕壳前不吃食,如果发现这几天投饵后剩饵大量增加,且在池边浅水处发现有空壳,则表明河蟹已开始大批量蜕壳了。看河蟹体色及吃食...

    46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如何加工五香熏鱼
    如何加工五香熏鱼

    一、主要原料:鱼、食盐、豆油。设备用具、锅等。二、加工方法:选取新鲜的鱼(带鱼、鲳鱼等),去鳞、鳍、剖腹去内脏,用水冲洗干净后,沥去水,切成小段。用酱油、食盐腌2小时左右(按每50公斤鱼段加入酱油15公斤、精盐750克的比例)。捞出后沥干,放入烧热的油锅中炸,火要旺,油温在200℃左右,鱼块浮起来时要勤翻动,防止粘连。...

    245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