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甲鱼养殖四控制

时间 : 2023-07-04 18:04:27 投稿人 : Jaron 点击 : 加入收藏

随着甲鱼养殖业的飞快发展,养殖水平的逐步提高,养殖产量迅速增加,甲鱼市场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给甲鱼养殖业带来巨大考验。如何面对扑朔迷离的市场,降低养殖的风险,是摆在每个养殖业主面前的重要课题。

甲鱼养殖四控制 |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成功关键在于日常管理,而把节能降耗、成本控制的观念融入日常管理中是取得效益的关键。甲鱼养殖日常管理一般围绕水温控制、饲料的投喂、水质调控、用药四个方面开展工作,把这四个方面细化后,在每一个环节合理节省投入,就能取得最佳效果。

一、水温、气温控制

甲鱼在水温30℃~32℃度范围内是最佳生长环境。甲鱼在水温高于20℃时,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升高而增加。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消化酶合成水平低,饵料转化率降低;水温高于最佳温度,活动量增加,也会降低饵料转化率。所以这个环节上的加温与保温工作非常重要,应使水、气温保持在最佳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会造成浪费。且在保温中切忌水温、气温大范围波动,减少甲鱼应激反应。

恒温水产品种在温室保温条件下养殖效果较好,可节约保温环节的投入。许多厂家都采用炉体与通道空气加温的方式,有关工厂化养殖场可根据自身的厂房构造特点,向其他厂家借鉴。

二、饲料投喂控制

1.投喂方式 

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能使甲鱼吃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投喂比块状料投喂更能减少饲料浪费。

2.投喂量控制 

甲鱼摄食受环境变化影响很大,当气温、水温发生变化以及用药时,应考虑对甲鱼的影响调整投喂量,一般水下投喂应控制在30分钟内吃完为宜。

3.饲料选择 

饲料在养殖成本中占40%左右。饲料的投喂与所选饲料品质的好坏,决定了养殖成本控制的成败。选择饲料应选择大型正规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大型厂家的技术与设备决定了饲料的技术含量与品质。

三、水质调控

甲鱼生性喜净怕脏,良好的水体环境是甲鱼稳定生长的重要条件,水质调控工作的好坏,决定了养殖的成败。

1.pH值调控 

甲鱼池水体要控制在偏碱性,一般在偏碱条件下病菌不易生存,将pH值控制在7.5~8.0之间会降低甲鱼发病机率,使用生石灰调节pH值,建议浓度在40ppm左右,过高剂量会增加刺激性,引起甲鱼应激反应,可采取小剂量,多次使用。

2.充氧 

水体充氧主要目的是降低水体中有害气体含量,要保证充气设施的畅通,并依据水体状况调整充气时间的长短。注意要固定时间段充气,使甲鱼形成习惯,减少惊忧。

3.水质培养 

应用微生物制品培养水体,提高水体稳定性与水体自净能力,建立水体的微生态平衡,是水体控制的重要手段。微生物制品的合理应用可以大大节约水质调控及其他方面的投入。一般黑暗温室可多用光合细菌或芽胞杆菌等有效微生物类制品来降低水体中的氨氮含量,分解有机质和其他有害物质,采光温室除能利用黑暗温室的方法外,还可通过培养水体中的藻类来创造水体平衡。

4.排污与换水 

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每天或几天一次),有良好的聚污能力的池体可为甲鱼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此方法效果显著,可延长换水时间

换水是调节水体最直接的方式,但频繁换水一方面费用高,另一方面换水是以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为代价的,在换水后必须通过另外手段重新建立新的生态平衡,才能达到目的。因此换水应根据水体情况,决定换水量多少,必要的少量换水,可以避免大量换水。

四、病害控制

根据甲鱼生长阶段发病特点进行日常观察是做好预防工作的关键,一般稚甲鱼入池前做好苗体消毒,可以2‰食盐+1‰小苏打浸泡30分钟后入池。在甲鱼50克重以前谨防霉菌病的发生,这个阶段迅速培养稚甲鱼体质,避免机械性损伤是预防工作的重点;50克~150克谨防白点病的发生,日常消毒以溴氧制剂为主,可合理安排使用生石灰;150克至成甲鱼,谨防疖疮病的发生,预防方式同50克~150克阶段,但消毒剂使用次数应增加。

一般规格达到50克以后,甲鱼疾病的预防中应引入一个早期治疗的观念,即通过日常观察,在使用溴氯制剂预防过程中,甲鱼仍有不稳定表现,可通过内服药物来达到预防目的。甲鱼疾病预防,一般建议使用外用消毒剂(溴氯等制剂)来进行,在甲鱼健康与否判断不准情况下,切忌滥用抗生素内服预防,中草药内服预防也应谨慎,不合时机的内服预防,往往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加重甲鱼肝肾负担,产生耐药性或引发内脏病。另甲鱼池换水后必须加强消毒预防。

几种常见病的治疗方法:(1)白斑病用亚甲基蓝3ppm+呋喃唑酮5ppm。(2)白点病用药高锰酸钾5ppm+土霉素10ppm。(3)疖疮病

用小苏打30ppm+红霉素25ppm,内服复方新诺明4克/公斤饲料。(4)白底板内服“肝胃散”5克+“菌毒净”6克+盐酸环丙沙星4克+Vc2克+“病毒灵”1克每公斤饲料,结合外用消毒剂。

另外,要保持适于甲鱼生长的合理的养殖密度,应根据养殖条件,做好分池分级饲养工作。甲鱼养殖日常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作,在养殖中要不断借鉴先进科学技术,好的经验,并在创新中追求节能降耗,提高养殖效益。

相关文章

  • 河蟹长毛病防治技术
    河蟹长毛病防治技术

    病因:水质不良,过肥或被污染,纤毛虫等有害原生动物大量繁衍,寄生于蟹体各部位。症状:病蟹体表长着一层厚厚的毛状物,毛状物上粘有污泥,蟹壳呈灰黄色或灰色,无光泽,用手摸其壳,光滑粘稠,污物很难刮除。治疗:发病池使用每立方水体用0.5-0.7克的纤虫必克,连用2-3天,或用百奥速康B1型每立方水体1.5-2克1-2次。(来...

    142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渔业抗灾复产技术措施:三种黄鳝高效养殖模式
    渔业抗灾复产技术措施:三种黄鳝高效养殖模式

    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中心 刘定柱程咸立龚珞军2008年的雪灾造成了黄鳝的部分死亡,为有效提高今年黄鳝养殖产量,放种、补种十分重要(苗种选择详见《湖北省渔业抗灾复产技术措施(三)黄鳝养殖的苗种挑选注意事项》),以弥补灾害对渔业生产造成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回升,在黄鳝养殖的关键时期,为进一步提高黄鳝养殖的效益,本文介绍三种黄鳝...

    2158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池塘养蟹何时捕捞最合适?
    池塘养蟹何时捕捞最合适?

    在长江中下游,池塘养蟹应在10月上旬或中旬开始捕捞,到10月底基本捕完。如捕捞过早,一部分河蟹尚未完成生殖蜕壳变为绿蟹,其生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而捕捞过晚,出于气候转凉,河蟹因生殖洄游,易越墙逃逸,留池河蟹也穴居越冬,不易捕捉。在长江中下游,最晚到9月下旬该地区的河蟹已全部完成生殖蜕壳变为绿蟹,到10月上、中旬蟹壳...

    2449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甲鱼池塘养殖水上栅板条状投喂法
    甲鱼池塘养殖水上栅板条状投喂法

    这是一种把饲料做成圆柱形长条状放在一块特制的带栅栏的食台板上投喂的方法,栅板的制作方法:取厚2厘米、宽25厘米、长根据投饵池边的长而定的木板,然后在离长边10厘米处顺长钻一排栅柱孔,孔距为1厘米(一般以稚鳖爬不进去为宜),栅柱可用普通竹筷子的一半粗,长15厘米钉于栅柱孔上即可。料板制好后呈30度斜置于鳖池墙边,其中栅下...

    2118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乌鳢人工孵化操作程序的三个注意点
    乌鳢人工孵化操作程序的三个注意点

    1.孵化设施孵化设施要求比较简单,以换水方便为原则,可以用孵化缸、孵化池、网箱,甚至塑料盆等,孵化器中放入一些水草,室外孵化在孵化器上加遮荫棚,防止太阳直晒或阵雨直接淋击。孵化用水要求清洁无敌害。孵化池或容器应预先严格消毒,孵化用水水质要求清新,投卵前一天用0.1毫克/升的亚甲基兰消毒,以防止水霉的滋生。自来水应预先曝...

    2010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鲟鱼网箱养殖后期管理方法
    鲟鱼网箱养殖后期管理方法

    鲟鱼网箱养殖受到水温的影响较大,进入夏天水体上层水温偏高,鲟鱼往往生活在3米以下的水体环境中,此处水温鲟鱼虽然能够生存,但水中溶氧偏低,造成鲟鱼不吃食或者少吃食,饲料利用率降低,鲟鱼生长缓慢或者不长,甚至出现消瘦。进入8月下旬,水温逐渐降低到25℃以下,适宜的温度,鲟鱼摄食旺盛,代谢相应加强,生长加快,抓好鲟鱼网箱养殖...

    1924 鲟鱼 淡水养殖 鲟鱼养殖方法 鲟鱼养殖 鲟鱼养殖技术
  • 利用水泥池高效养殖泥鳅技术介绍
    利用水泥池高效养殖泥鳅技术介绍

    淡水篇泥鳅属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泥鳅属,别名鳅、真泥鳅等,近年来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为探讨泥鳅养殖技术,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山东省临沂市润兴特种水产养殖场在兰山区渔业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开展水泥池养殖泥鳅试验,成鱼全部出口日本、韩国,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水泥池条件水泥池面积为1亩3亩,东西方向排列,池...

    1767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温室大棚里的水质较浑导致甲鱼打斗严重烂头烂脚多怎么办
    温室大棚里的水质较浑导致甲鱼打斗严重烂头烂脚多怎么办

    安徽蚌埠甲鱼养殖户金老板:我温室甲鱼池水质较浑,一天打氧8~9个小时;共13000只苗,现一天喂料40斤出头。最近有发现烂头烂爪,不知该使用什么药物来治疗?(11月21日)答复:甲鱼出现烂脖子烂脚的原因:(1)水温控制过高,甲鱼会比较烦躁并互相撕咬,伤口被易感染菌感染从而出现烂脖子烂脚;(2)水体透明度太大或养殖密度过...

    282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大闸蟹养殖池塘里的水草比较脏怎么办?
    大闸蟹养殖池塘里的水草比较脏怎么办?

    俗话说“蟹大小,看水草”,说明水草对螃蟹的保护和维持池塘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水草脏了(水草上吸附着泥沙等污物),水草光合作用减弱,生长缓慢,严重时出现烂根,甚至死亡。蟹池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河蟹生长缓慢。随着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在工作中,我们发现以氧化剂为主要成份的底质改良剂,不仅能改底,而且还能去...

    2978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长吻鮠江团养殖常见病白皮病和车轮虫病防治技术
    长吻鮠江团养殖常见病白皮病和车轮虫病防治技术

    一、白皮病:由细菌侵入表皮引起。发病初期,背鳍基部或尾柄出现白点,并迅速扩大到整个尾部,呈白色。常见病鱼头部朝下,尾部朝上与水面垂直,时而挣扎游动,时而悬浮水中,不久即死。长吻鮠苗种阶段易得此病。1.预防。用1毫克/升漂白粉或20克/立方米生石灰全池泼洒,二者轮换使用,效果更好。2.治疗。用25毫克/升的土霉素浸洗病鱼...

    1394 淡水养殖 长吻鮠 长吻鮠养殖 长吻鮠养殖技术 长吻鮠养殖方法
  • 养殖公甲鱼的池子里出现较多烂脖子的情况怎么办
    养殖公甲鱼的池子里出现较多烂脖子的情况怎么办

    浙江嘉兴甲鱼养殖户徐老板:我养殖公甲鱼的池子里出现较多烂脖子的情况,不知道是什么原因?(黄星煌0621)答复:鳖烂颈的发生多数是由于养殖水环境的恶化引起,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偏高,鳖在这种水环境下易烦躁,互相撕咬,导致鳖颈部被咬伤,伤口被细菌感染后,继而肿胀、溃疡,形成烂颈。再者,该客户养殖的品种是日...

    1601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草鱼一龄鱼种高产养殖技术
    草鱼一龄鱼种高产养殖技术

    1、池塘准备。要求池塘面积在1300-2000平方米,水深1.50米左右,排注水方便,水质良好,池周围无杂草。每亩池塘用生石灰125-150千克消毒。鱼苗下塘前1周注水50厘米深,每亩施发酵人畜粪肥250-400千克。2、鱼苗放养。施肥1周后,水色呈淡黄色或淡油绿色时,鱼苗下塘。用尼龙袋运鱼苗的,应先把尼龙袋放在鱼池水...

    125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池塘鱼浮头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池塘鱼浮头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池塘鱼浮头的原因通常是缺氧,精养鱼塘由于放养密度大,投饲施肥量也大,水中有机物质多,耗氧量也大,因而容易造成池水缺氧而鱼出现浮头现象,稍有疏忽就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给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其应对措施:一,及时加注新水或开动增氧机,有条件的可采用增氧机或大口径水泵加水,在抢救浮头时切勿中途停泵、停机,否则,池鱼因停止增氧而分散...

    88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
    池塘主养黄颡鱼技术

    (一)养殖环境的基本要求1.产地无公害环境要求黄颡鱼养殖产地应是生态环境良好,无或不直接接受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及农业、城蚀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域环境。2.底质要求养殖水环境底质要求无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垃圾、无大型植物碎屑和动物尸体;底质无异色、异臭,无有害物质。3.水质要求根据无公害水产养殖要求,养殖水...

    669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名优水产品种虹鳟鱼
    名优水产品种虹鳟鱼

    虹鳟鱼具有肉味鲜美、营养丰富、刺少肉多、生长迅速、人工繁殖及驯养简便易行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联合国粮农组织向世界推广的四大淡水养殖品种之一。鱼病的防治在虹鳟鱼养殖中十分重要,尤其是高密度饲养时更容易发生鱼病。而防治的关键又在于预防。下面简单介绍两种常见的鱼病。小瓜虫病:易发生在仔鱼期,病鱼体表明显出现许多小白点,鳃上分泌...

    201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