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泥鳅人工催产

时间 : 2023-09-04 00:55:39 投稿人 : 琅琅 点击 : 加入收藏

选择成熟度较好的雌雄泥鳅后,就可进行人工催产。催产药物采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鱼剂量为每克体重20~40国际单位,雄鱼减半。注射方法为背鳍基部肌肉1次注射。雌雄比例一般为1∶2或1∶3。注射时间一般选择在晚上7~8时。注射后的鱼放入挂有鱼巢(用水草制成)的孵化池或网箱中。在水温为25℃左右时,注射后12小时可发情,这时可进行人工采卵受精。首先将雄鱼的精液挤出,再将卵子挤入器皿中,并用羽毛轻轻搅拌,用水冲洗后将受精卵轻洒在鱼巢上,不要轻易搬动鱼巢。

泥鳅人工催产 | 淡水养殖

孵化

将附有卵粒的鱼巢放在池中,密度要适宜。如果是静水池塘,需要充气,以保证孵化时所需的充足的溶氧。充气量大小与卵质密度有关,如鱼巢放置密度较稀,卵质好,则充气量小;反之,充气量要大。在水温25℃左右时,约30小时可以孵化出膜。在精心管理下,孵化率一般可达80%左右。仔鱼出膜后3天,需立即清洗鱼巢,将仔鱼移入水质良好的池中暂养。仔鱼暂养时要投喂熟蛋黄,每10万尾鱼苗投喂一个蛋黄,上下午各投1次,蛋黄要用手捏碎经120目筛绢过滤后再投喂,第二天投喂前要清除残渣,并加入新水再投喂。仔鱼高密度暂养的时间一般为5天,以后可转入池塘中饲养。

相关文章

  • 春季养鱼注意啥
    春季养鱼注意啥

    答:①防气泡病。早春季节,阴晴不定,雨后晴天或连续晴天,中午及下午应加大增氧力度,延长开机时间可有效预防气泡病。鱼苗培育阶段常见“打转”、“停尸”、白尾、“烧尾”等症状,鱼体镜检体表、鳍条或鳃丝可见大量气泡,这些都是气泡病的典型症状,如果处理不当,后期继发感染细菌,造成“烂鳃”、“烂身”、“烂尾”等症状,处理难度大易反...

    81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河蟹的繁殖技术介绍
    河蟹的繁殖技术介绍

    1.蟹种鉴别蟹苗幼体经过10天左右,即蜕皮变成幼蟹。同期蟹种个体差异也许会很大,有的达50克,有的只有5~10克。雌蟹腹部没长圆,雄蟹大螯绒毛稀少,性腺尚未成熟,这种蟹种有饲养价值。如雌蟹腹部呈圆形,全部遮盖,而且绒毛多,雄蟹步足刚毛发达,大螯绒毛丛生,则这种蟹无饲养价值。总之亲蟹的选留应以肢体健全,壳硬,体质肥壮,重...

    1005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河蟹无公害养殖需要注意四个方面
    河蟹无公害养殖需要注意四个方面

    近年来,江苏淮安市淮阴区农委藉科技入户这一惠及千家万户的平台,通过电视、报纸、广播等大力宣传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增强了人们对水产品质量的安全意识,使“无公害”概念已逐渐在人们的头脑中扎根。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的人们不仅注重吃得好,且更注重吃得健康、吃得安全。目前食品安全的发展趋势逐渐向“绿色食品”、“有机食...

    964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鳝鱼秋冬管理三要点
    鳝鱼秋冬管理三要点

    入秋后,气温逐渐下降,鳝鱼的觅食和活动量也逐渐减弱。要想保证鳝鱼来年高产,秋冬管理必须抓好三点:1、合理捕捉。入秋以后,应将养殖池内的鳝鱼进行一次捕捉,这样既可增加收入,又为鳝鱼留种做准备。捕捉应做到捕大留小,捕老留少,捕病留健,切忌留老鳝鱼做种用,因为少壮鳝鱼繁殖力强,产卵多,老鳝鱼不产卵。2、搞好秋冬育肥。鳝鱼是一...

    737 淡水养殖 黄鳝 黄鳝养殖 黄鳝养殖技术 黄鳝养殖方法
  • 甲鱼氨气中毒的诊断及治疗
    甲鱼氨气中毒的诊断及治疗

    甲鱼氨气中毒是伴随着甲鱼控温高密度养殖而出现的一种由非生物病因引起的甲鱼病。甲鱼氨气中毒在温室的发生率很小,且症状和甲鱼红底板相似,养殖者一般很难辨认此病,一旦发生,如果诊断错误,用药不当,将造成甲鱼大量死亡。1诊断方法1.1症状甲鱼一旦发生氨气中毒,甲鱼底板呈点状充血,身体萎瘪、瘦弱,病情严重时,脖子、四肢及全部底板...

    257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鳗鱼养殖常见病赤鳍病的防治技术
    鳗鱼养殖常见病赤鳍病的防治技术

    鳗赤鳍病在欧洲称淡水鳗红瘟疫,是由嗜水气单胞菌感染引起的鳗鲡的躯干和头部的腹侧皮肤、臀鳍发红的一种疾病,死亡率很高。(一)病原嗜水气单胞菌。(二)流行情况带菌鱼是重要的传染源。当环境条件恶化、鱼体抵抗力降低时易暴发流行;经多次用菌液浸浴不受伤及人工创伤的鳗鲡,均不感染,因此认为不易发生经皮、经鳃感染。如越冬后,捕捞、换...

    2484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鱼要获高产 秋季管理须抓紧
    鱼要获高产 秋季管理须抓紧

    秋季水温适宜,是鱼种生长旺季,秋季鱼种管理应抓好清塘、分养、稀放、投饵等工作。一、清塘经2~3个月培育鱼种的池塘,一般水质老化,天然饵料减少,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及病原菌增多。入秋后应将鱼种转入经过清塘消毒的池塘进行培育。水源鱼塘周转有困难的地方,可将鱼种全部转出暂养,再对原塘每亩用生石灰75~100公斤消毒,并按常规方法...

    46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甲鱼方便食品加工工艺
    甲鱼方便食品加工工艺

    甲鱼是名贵的水产珍品之一。如果将甲鱼加工为方便携带、且保质期较长的熟制品,则可以不受地区和季节的限制,大大拓宽了甲鱼的销售范围,也增加了市场的甲鱼食品的花式品种。本文作者近二年经过大量试验,研制开发了清蒸甲鱼、红炖甲鱼和药膳甲鱼三个品种。现着重介绍清蒸甲鱼加工技术:1、主要原辅材料。⑴甲鱼:采用当年生长的鲜活中华鳖,室...

    280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防止冬季亲鱼掉膘
    如何防止冬季亲鱼掉膘

    亲鱼培育一般分为产后护理、秋季培育、冬季培育和春季培育四个阶段。冬季培育阶段由于气温低,亲鱼活动减少,摄食能力弱,常发生鱼病,如管理不善,会对来年的家鱼人工孵化生产、鱼苗鱼种供应、成鱼养殖等几个生产过程产生很大影响。预防冬季亲鱼掉膘,应着重抓好以下工作。合理配养。合理的放养密度是保证亲鱼培育成功的重要条件。亲鱼放养密度...

    79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高温季节鱼病防治办法
    高温季节鱼病防治办法

    水质调控。使用颗粒饲料进行精养的高产池塘.一般来说养殖水体中有机质沉积较多.不能用肥水养鱼调控水质,而应做到:每年坚持用生石灰清塘.用量应达到过去的1.5倍,且坚持不用或少用有机粪肥。春季水质清瘦、水体透明度大时,可用氮肥加磷肥来调水。在夏季水温高的情况下,如水质突变、藻类死亡、水体透明度增大.不能用氮肥肥水,而要适当...

    241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梅雨季易生甲鱼白斑病
    梅雨季易生甲鱼白斑病

    甲鱼白斑病又称毛霉病、白毛病,是因霉菌感染造成,尤其是有外伤的甲鱼最易感染,其症状是病甲鱼食欲不振,骚动不安,四肢、裙边等处出现一簇簇白斑,开始仅表现在边缘部分,后逐渐扩展成一块块白斑,表皮也随之坏死、脱落。该病四季均可发生,尤以5-7月最流行。防治:①用生石灰彻底清塘,保持水体清洁呈浅绿色。②在放养、捕捞、运输过程中...

    164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7张图让你看懂黄颡鱼养殖
    7张图让你看懂黄颡鱼养殖

    1、池塘进水需要筛绢网过滤以去除敌害生物。2、为了便于投饲管理,需要架设投饵机,这就需要这么一个架子以放置投饵机。3、为了集中投喂和黄颡鱼摄食,需要制作圈网作为食台,以减少黄颡鱼膨化饲料的吹散浪费。4、架设好投饵机和圈网食台之后就可以进行黄颡鱼大规格苗种和成鱼养殖了。当然,为了提高黄颡鱼摄食消化率,需要投饵机附件架设增...

    1929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虹鳟与道纳尔逊优质虹鳟仔稚鱼的培育技术
    虹鳟与道纳尔逊优质虹鳟仔稚鱼的培育技术

    上浮仔鱼是指鱼苗孵出后,卵黄囊吸收2/3,开始上浮水面摄食的个体。此时鱼的全长为18-28毫米,体重70-250毫克。仔稚鱼的培育是鱼苗培育过程中难度最大的一环,往往成活率较低,在60%左右。为提高其成活率,应在此培育阶段加强技术管理。1、培育池培育池以长方形水泥池为好,设于近水源的上游,面积为30-60平方米,从进水...

    1154 淡水养殖 虹鳟鱼 虹鳟鱼养殖 虹鳟鱼养殖技术 虹鳟鱼养殖方法
  • 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技术
    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技术

    斑点叉尾鮰又称沟鲶,原产于美国密西西比河,是目前美国饲养规模最大的淡水鱼类,也是当前我国水产养殖中的一个优良新品种。河南省商丘鱼类良种场在虞城县北部的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中进行了斑点叉尾鮰养殖试验,并获得成功,为沿黄低洼盐碱地池塘推广养殖斑点叉尾鮰起到了示范作用。一、池塘条件用于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池塘位于黄河故堤南侧的低洼...

    2959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春夏交替常见病之鲫鳃细菌性出血症
    春夏交替常见病之鲫鳃细菌性出血症

    春夏交替常见病之鲫鳃细菌性出血症1、疾病简介:该病在22℃以上高温季节时呈暴发状态,超过30℃时病害有所缓解。底质淤泥过多,水体缺氧,水体环境恶化,氨氮、亚销酸盐、硫化氢等指标过高,都会诱发该病发生。2、常见症状:发病初期鲫鱼鳃下部和颌部出现红点,并随着病情加重向腹部蔓延(如图1)。当鱼体表面有血丝溢出时鲫鱼开始死亡。...

    670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