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河蟹稻田养殖性早熟如何控制?且听养蟹能手讲解

时间 : 2024-10-13 23:08:12 投稿人 : 水儿 点击 : 加入收藏

蟹种性早熟是稻田培育扣蟹中的一大难题,也是直接制约河蟹养殖生产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生产实践中发现,稻田培育扣蟹,如不采取有效技术措施进行控制的话,所培育的扣蟹中,性早熟蟹种(亦称小绿蟹)一般占扣蟹总数的20%,有的超过30%,甚至达到50%以上。由于性早熟蟹种不能够继续生长,因此不能作为蟹种用;而个体一般又较小,食用价值不大,作为商品蟹售价很低。由此可见,在稻田培育扣蟹过程中,采用技术措施控制蟹种性早熟现象的出现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应该采取哪些技术措施呢?首先,我们要了解蟹种性早熟的原因。根据研究分析,在稻田中培育扣蟹造成蟹种性早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河蟹稻田养殖性早熟如何控制?且听养蟹能手讲解 | 淡水养殖

1、有效积温过高

有效积温高,致使鱼类、爬行类、鸟类性早熟,这在理论和实践中均已被证实。同样将河蟹蟹苗运到珠江流域水体中放流,则它们当年就达性成熟(一般规格为60克左右),即可参加降河洄游。而将河蟹蟹苗运到北方辽河流域水体中放流,则它们要到第三年才达性成熟。可见,有效积温高低能影响河蟹的性腺发育。

稻田的环境与河蟹天然生长的江河、湖泊又不同。稻田里水浅,在长江流域其夏季水温高达36~38℃,而江河、湖泊的水温不超过30℃,由于河蟹生长期水温高,其新陈代谢水平高,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当肝脏贮存养分过多时,便向性腺转化,促使性腺快速发育,从而形成性早熟。

2、放养蟹苗过早

近年来,河蟹的人工繁殖季节过早,4月初或4月底就可获得蟹苗,这些蟹苗必须用塑料大棚保温才能正常生长,否则在自然条件下若遇低温极易死亡,它们的生长期比天然蟹苗要早一个半月到2月,其当年的有效积温也相对增加,这等于延长了河蟹当年的生长期,如果培育时处理不当,也容易产生性早熟蟹种。

3、盐度过高

目前,稻田培育扣蟹多集中在沿海地区,这些地方盐碱地多,较高的盐度刺激了河蟹的性腺发育,促使蟹种性早熟。比如上海崇明县,其长江北部沿岸的稻田水体的盐度一般为1~3,比长江南部沿岸稻田(纯淡水)的高,其东部又比西部的盐度高,因此稻田培育扣蟹中,性早熟蟹种的出现率也是长江北部沿岸的稻田比长江南部沿岸的稻田高,东部也比西部的高。

4、营养过剩

河蟹的性腺重量与其肝脏重量是成反比的。在幼蟹阶段,其性腺小、肝脏重,肝脏为卵巢重量的20~30倍。当成蟹阶段进入生殖洄游时,其性腺发育迅速,卵巢逐渐接近肝脏的重量。当进入交配产卵阶段,卵巢的重量己明显超过肝脏。在江河、湖泊中生长的河蟹蟹种,其胃内的食物组成主要以植物性饵料为主,饵料质量差,故生长较慢,肝脏体积小,性腺发育处于停滞状态。而稻田培育的蟹种,投饵数量多、质量好,一些养殖户或养殖公司为使河蟹快速生长,从河蟹的大眼幼体放养之日起就一直投喂蛋白质含量很高的动物性饵料和精饲料,有些养殖户或养殖公司还在河蟹的饵料中添加促生长剂。由于营养过剩,致使蟹种肝脏的体积迅速增大,并加速向性腺转化,以贮存多余的营养物质,于是便出现生长快、个体大的性早熟蟹种。

针对性早熟蟹种形成的原因,可以采取以下技术措施控制蟹种性早熟现象的出现。

(1)适当晚放苗

若放养人工繁殖的蟹苗,其放养时间应尽量接近天然蟹苗,一般以放养至6月份中旬以后的大眼幼体为宜,最早不要早于5月份。

(2)加大放养密度

为控制河蟹生长过快,蟹苗的放养量可从原来的每亩放养250~300克增加到每亩放养400~500克。使当年的扣蟹规格培育成每公斤120~140只。

(3)降低稻田水温

培育扣蟹的稻田应尽量选在有丰富地下水、冷泉水或深水库的下游,便于打井引水或自流灌溉。

在夏、秋高温季节,每天上午9时至下午4时,不停地向稻田内注水,使之形成微流水,利用流水降低田水的温度。适当加深稻田的水位,以适当控制水温升高,尽量使田水的温度保持在20~24℃,以延长蟹种的生长期,降低性早熟蟹种的比例,提高稻田培育扣蟹的经济效益。蟹沟、蟹溜的水深要保持在70厘米以上,并在沟溜中种植水生植物如茭白、水雍菜、菱等,田埂上也应种植瓜果等经济植物,最大限度地降低田水的温度,以防止有效积温过高。

(4)调整饵料结构

在培育扣蟹的整个喂养过程中,蟹种的饵料结构要坚持两头精中间粗的原则。刚放入大眼幼体,要投喂以枝角类为主的浮游动物和鱼糜等精饵料,便于河蟹消化和保持水质清洁,以防止产生懒蟹。20天后(三期幼蟹后),投喂的饵料要以水草、浮萍、麦麸、玉米等植物性饵料为主。如发现幼蟹生长太快,则要停止喂食或三四天投喂一次。9月中旬后,为增强蟹种的体质,以便能顺利越冬,还要投喂20天至1个月的精料,品种以小鱼虾、豆饼和人工配合饲料。

(5)改善稻田条件

盐碱地区的农户如在稻田中培育扣蟹,应经常排出稻田中盐度逐渐升高的陈水,注入新鲜淡水。没有新鲜淡水的地方可以打井,井水特别是深井水既无污染,盐度又极低,很适合养蟹。

相关文章

  • 合理运筹肥水多产优质莴苣
    合理运筹肥水多产优质莴苣

    莴苣以肉质茎的大小来体现产量,茁壮的莴苣要有足够的水分,才能正常的发育膨大。莴苣种植大田内,应保持土壤湿润,使莴苣嫩柔鲜美,味道纯正。秋莴苣在6月下旬播种。为了促进肉质茎茁壮生长,在肥料的施用上要把握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平衡施肥,由于根茎类的蔬菜对钾肥的需求量较大,其氮磷钾元素施用的比例一般为1∶0.5∶1.8。肉质茎膨...

    170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莲藕池塘套养泥鳅
    莲藕池塘套养泥鳅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它能够捕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和害虫,同时也需要人工喂食大量饵料,它排泄出的粪便大大提高了池塘的肥力,与莲藕之间形成了互利关系,因而可以提高莲藕产量25%以上。1.池塘准备池塘要求光照好,土质肥沃,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水的pH值6.58.5,溶氧不低于4毫克/升,没有工业废水污染,注排水方便,土层较厚,保水...

    1935 泥鳅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泥鳅 泥鳅养殖 泥鳅养殖方法
  •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河蟹池塘底质的改良办法

    每年我们都会花大量的精力在水质调控和水草的养护上。究其原因,无外乎就是营养被消耗掉,导致营养结构不稳定,在天气突变或其他影响因素作用下,导致水质变的恶化,水体白混,高温期可能还会出现蓝藻之类的情况。这里有点思考方向给大家,尤其在这个准备卖河蟹的时候,卖河蟹后清塘之后需要面对的事情。池塘的营养元素在早期新开唐的时候结构和...

    152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养蟹先养水”,水质管理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养蟹先养水”,水质管理是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学会水质管理包括,弄明白,这些概念,很有必要:肥水、调水、改底、解毒、抗应激等。肥水:就是为蟹塘培养所种有益的成份,这个名词贯穿于我们养蟹整个养殖周期。塘口水体肥度的合理控制是养殖大闸蟹高产的一个关键因子。适当的肥水有如下的养殖回报好处:1.能够丰富水体藻相,增加溶氧;2.肥度合适的水体含有丰富的藻类,这些藻类能为养殖...

    1947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初春鱼痘疮病的防治
    初春鱼痘疮病的防治

    病原:病毒症状:发病初期,病鱼体表出现许多白色小点,上面覆盖一层白色块状粘液。随着病情的发展,白色斑点的数量不断增加,同时斑点的区域不断扩大,致使病灶部位的表皮逐渐增厚,形成石蜡状的增生物,形状好似痘疮,因此称之为“痘疮病”。痘疮增长到一定程度会自然脱落,接着又会在原患部再次出现新的痘疮,最终使鱼消瘦而死。危害对象及流...

    184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罗非鱼指环虫病的防治技术
    罗非鱼指环虫病的防治技术

    1.病原和症状病原为指环虫属,隶属指环虫科。这种虫的种类很多,估计在500种以上。指环虫寄生于鳃瓣,钩住鳃丝,破坏鳃组织,刺激鳃细胞分泌过多的黏液,妨碍鱼的呼吸。受严重感染的鱼,鳃部显著浮肿,鳃盖张开,鳃丝呈暗灰,体色变黑,病鱼缓慢的离群独游,不摄食,逐渐瘦弱死亡。当每片鳃上发现有50个以上的虫体,或在低倍显微镜下检查...

    994 罗非鱼养殖技术 罗非鱼 淡水养殖 罗非鱼养殖 罗非鱼养殖方法
  • 黄鱼养殖日常管理技术谈
    黄鱼养殖日常管理技术谈

    一投饵管理投饵是养殖管理的重要环节,饲料的品种、品质、投饵量、投饵次数及投饵时间等都影响着大黄鱼的生活和生长。依据我们几年的养殖经验,池塘养殖大黄鱼要做到先精后粗,具体是:1.前期:要投足精饲料。因为鱼种经过越冬和运输,体质虚弱,要选择高品质的饲料,如投些新鲜的肉质比较好的青、黄鲇鱼,以便使鱼尽快恢复体质而进入速长期。...

    24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鳗鱼养殖常见病斜管虫病防治方法
    鳗鱼养殖常见病斜管虫病防治方法

    ①用0.5%硫酸铜和0.2%硫酸亚铁合剂全池泼洒,18~24小时换水。②用高锰酸钾1.5~2.5毫克/升全池泼洒,每天1次,连续2~3天。...

    427 鳗鱼 鳗鱼养殖 淡水养殖 鳗鱼养殖技术 鳗鱼养殖方法
  • 瓦氏黄颡鱼网箱养殖技术
    瓦氏黄颡鱼网箱养殖技术

    1、生产流程6月中旬至7月初将5.0厘米的鱼种在网箱中培育,约在7月底筛选分箱,将10厘米以上的鱼种转入内箱网目1.0~2.0厘米、外箱网目2.5~3.0厘米的成鱼网箱饲养;养成尾重为150克的商品鱼上市。2、鱼种放养密度瓦氏黄颡鱼的网箱饲养,目前一般采用二级放养。第一级从5.0~6.0厘米长养到10~12厘米长;第二...

    1210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白鲫的成鱼饲养技术
    白鲫的成鱼饲养技术

    1、放养密度要适中,白鲫的成鱼饲养可用隔年鱼种,也可用当年鱼苗,但苗种的放养密度必须适当,若放养密度过大,起水白鲫的个体重达不到150克以上商品规格,若密度过稀又浪费水体和饲料,鱼产量也低。实践证明,在一般混合饲养条件下,冬末春初每亩放入重10~15克的隔年鱼种1500~2000尾,6月初再补放3厘米左右的当年鱼苗30...

    1009 鲫鱼 淡水养殖 鲫鱼养殖 鲫鱼养殖技术 鲫鱼养殖方法
  • 螃蟹常见病防治
    螃蟹常见病防治

    一、抖抖病)[病原]该病可能由病毒和细菌引起,据陆宏达等(1999)等报道,一种无囊膜、球状的核糖病毒是该病的病原,不致病时,为肠道寄居,一旦侵入到中枢神经和心脏部位,即会造成较大的危害;也有人观察到另一种比细胞略小,位于细胞的内质网上,可形成包涵体的病毒;此外,还从患该病的病蟹上分离到了弧菌及嗜水气单胞菌等。不洁、较...

    211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不用孔雀石绿也能治鱼水霉病
    不用孔雀石绿也能治鱼水霉病

    水霉病是由水霉菌引起的鱼类真菌性疾病,近年来,因孔雀石绿被国家列为禁用渔药,有效治疗该病难度较大。现将江苏洪泽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防治该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一、临场检疫要点1.该病流行甚广,终年可见,以晚冬早春为高发期,各种鱼类自卵至成鱼皆可感染,苗种受害严重。2.病鱼急躁不安,行动失常,并分泌大量黏液,鱼体消瘦,菌丝深入肌...

    227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稚幼鳖的加温养殖技术介绍
    稚幼鳖的加温养殖技术介绍

    稚幼鳖个体小,越冬死亡率高。为了有效提高稚、幼鳖成活率,缩短养殖周期,最好采用加温养殖。1.稚、幼鳖的混养先对稚、幼鳖池进行清塘消毒,方法同亲鳖池,待毒性消失后混养。稚、幼鳖入池前,用百万分之十的高锰酸钾浸泡5~10分钟,取出,待体表药液阴干后,按大小分级放入池塘养殖。混养密度视规格大小而定。2.稚幼鳖的饲养管理(1)...

    1342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充分了解龟鳖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一)
    充分了解龟鳖的生态生物学特性(一)

    预防龟鳖疾病,首先应该充分了解龟鳖生长繁殖对环境和食物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使龟鳖健康生长,除了陆龟(大多为家庭观养),我们养殖的大多是鳖和水栖半水栖龟类,由于他们的基本习性差不多,所以就一起概括介绍。1、喜温怕寒怕热龟鳖是变温动物,所以龟鳖的生活与环境中的温度关系十分密切。一般情况下,当水温低于15℃时基本停食;低于1...

    1122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黄颡鱼“断头症”一例
    黄颡鱼“断头症”一例

    四川省邛崃市陶师傅一5亩鱼塘,水深1.2米,配备2台1.5kW增氧机。塘内有老口黄颡鱼6000斤左右,规格500g/尾以上。2016年3月底,水温上升,鱼吃料渐渐增强,也长得快,没有出现死亡现象,直到5月下旬,受天气变化影响后吃料差,开始慢慢死鱼。5月27日,发现有零星死鱼,出现死鱼前五天左右开始吃料不好,到别的药店检...

    451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