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常见鱼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技术介绍

时间 : 05-02 投稿人 : 依秋 点击 :

(一)病毒性皮肤病

常见鱼病的流行情况及防治技术介绍 | 养殖病虫害防治

1.痘疮病

病原 

痘疮病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病毒直径为0.07~0.1微米,通常由成群的球状病毒颗粒感染所致。

病症 

早期病鱼体表出现乳白色斑点,以后变厚、增大,形成表皮的“增生物”。色泽由乳白色逐渐转变为石蜡状,长到一定程度后自行脱落,但又会重新长出。当“增生物”数量不多时,对病鱼无多大危害。如蔓延到鱼体的大部分,就严重影响鱼的正常生长,使鱼消瘦,并影响亲鲤的性腺发育。

痘疮病流行情况此病不常见,只有鲤鱼对这种病较为敏感,流行面不广,危害性不大。

防治方法

(1)将病鱼放到含氧量高的清水或流水中饲养一段时间,体表的“增生物”会逐渐脱落转愈。(2)每立方米水体用0.4~1克红霉素全池泼洒,对治疗痘疮病有一定的效果。

2.鲤水肿病

病原 

此病是由病毒和细菌双重感染而引起的。病毒初步诊断为鲤春病毒。细菌主是点状产气单胞菌。病毒是原发性病原,细菌是继发性病原,不利的环境因素是催化剂。

病症

(1)急性型:患病初期的病鱼皮肤和内脏有明显的出血性发炎,皮肤红肿,身体的两侧和腹部由于充血发炎,出现不同形状和大小的浮肿红斑;鳍的基部发炎,鳍条间组织破坏,形成“蛀鳍”,肛门红肿外突,全身竖鳞,鳃苍白,全身浮肿;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鱼行动迟缓,离群独游,有侧游现象,有时静卧水底,呼吸困难,不食不动,最后尾鳍僵化,失去游动能力,不久死亡。急性型的病鱼一般2~14天即可死亡。

(2)慢性型:开始皮肤表层局部发炎出血,表皮糜烂,脱鳞,而后形成溃疡,肌肉坏死,邻近组织发炎,呈现红肿,有时局部竖鳞,鳍充血,有自然痊愈的,也有因此而死亡的。慢性型发病过程长,可拖至45~60天或更长一些时间。死亡之前,常伴有全身水肿,腹腔积水,眼球突出,有的出现竖鳞。流行情况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水肿病的发生,主要在危害2~3龄鲤鱼,在鲤鱼产卵孵化季节,最为流行。病鱼池的鲤鱼因该病死亡率可达45%,最高达85%,成鱼饲养池的鲤鱼,死亡率也可达50%以上。

防治方法

(1)严防鱼体受伤,受伤鱼不能用作亲鱼,更不要将受伤鱼和健康鱼一起混养。(2)产卵池要挖除污泥,并用漂白粉或生石灰消毒。(3)每立方米水体用氯霉素50克,浸洗病鱼24小时。(4)对患病鲤鱼,每尾体重150~400克个体,注射土霉素3毫克。(5)每千克饵料中加土霉素1.8克做成颗粒饵料,每50千克鱼每天投喂颗粒饵料1.5千克,连喂8天。(6)用1/20000的高锰酸钾涂擦患处,以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细菌感染。

(二)细菌真菌性皮肤病

1.白皮病

病原 

此病是由白皮极毛杆菌所引起的。

病症 

开始发病时,尾鳍末端有些发白,随着病情的发展,迅速蔓延到鱼体后半部躯干,蔓延的部分出现白色,故又称白尾病。严重的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不久病鱼的头部朝下,尾部向上,在水中挣扎游动,不久即死去。

流行情况

此病传染性大,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养殖场的鱼种培育池,主要危害鲢、鳙鱼的夏花鱼种,夏花草鱼为次,流行季节以6~7月最盛,这时正是夏花分塘时期,因操作不慎,碰伤鱼体,病菌乘机侵入,引起该病的流行。一般死亡率在30%左右,最高的死亡率可达45%以上。该病的病程较短,从发病到死亡只要2~3天时间,对鱼种生产威胁较大。

防治方法

(1)在牵捕、运输过程中操作要细致,避免鱼体受伤。(2)鱼种放养前或发病初期,可用金霉素或土霉素水溶液浸泡鱼体半小时,药液浓度是每立方米水用金霉素12.5克或土霉素25克。(3)发病严重的鱼池,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或五倍子2~4克,全池遍洒。(4)向病鱼池泼洒痢特灵,每立方米水用药0.3~0.5克。

2.白头白嘴病

病原

此病是由一种粘球菌引起的。菌体细长,粗细几乎一致,而长短不一。菌体一般宽0.8毫米、长5~9微米,柔软而易曲绕,无鞭毛,滑行运动。生长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5℃,pH6.0~8.5之间都能生长。病症病鱼自吻端到眼前的一段皮肤呈乳白色。唇似肿胀,嘴张闭不灵活,因而造成呼吸困难。口圈周围的皮肤腐烂,稍有絮状物粘附其上,故在池边观察水面游动的病鱼,可清楚地看到“白头白嘴”的症状。病鱼体瘦发黑,反应迟钝,有气无力地浮动,常停留在下风处近岸边,不久就会出现大批死亡。

白头白嘴病流行情况

白头白嘴病是夏花培育池中最常见的严重鱼病之一,草、青、鲢、鳙、鲤的鱼苗和夏花鱼种均能发病,尤其对夏花草鱼危害最大。鱼苗培养20天左右以后,若不及时分塘,就容易发生此病,发病快,来势猛,我国华中、华南地区最为流行。

防治方法:

(1)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合理放养和及时分塘。

(2)用漂白粉(含30%有效氯)全池遍洒,每立方米水用药1克,每天1次,连续2天。

(3)或用生石灰全池遍洒,每667平方米水面用15~20千克。

3.赤皮病

病原 

此病是由萤光极毛杆菌引起的。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菌体长为,0.7~0.75微米,菌体宽为0.4~0.45微米,单个或成对排列、有运动力,极端有1~3根鞭毛,无芽孢,菌体染色均匀,革兰氏阴性。此菌好气,适宜温度为25~30>的水温尚能生存。

病症 

此病是草、青鱼种和成鱼阶段的主要鱼病之一。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出血发炎,鳞片脱落,特别是鱼体两侧及腹部最明显,鳍的基部充血,鳍条末端腐烂似一把破扇子。有时病鱼的肠道也充血发炎。

赤皮病流行情况

此病流行广泛,而且终年可见,常与烂鳃、肠炎病并发。每当鱼种放养、牵捕或搬运时;由于鱼体受伤,病菌乘机侵入感染而发病。在寒冬季节,鱼体皮肤也可能因冻伤而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

(1)鱼池彻底清塘消毒,并在牵捕、搬运、放养过程中,防止鱼体受伤;鱼种放养时,用漂白粉药液给鱼种浸洗半个小时左右,浓度是每立方米水用药5~10克。

(2)给病鱼投喂磺胺噻唑,其方法是每100千克鱼第一天用药10克,第二至第六天减半,用适量的面糊作粘合剂,拌入饵料中,做成药饵投喂。

(3)用漂白粉或五倍子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用漂白粉1克或五倍子2~4克。

4.疖疮病

病原

病原菌为疖疮型点状产气单孢杆菌。菌体短杆状,两端圆形,菌体长0.8~2.1微米,宽0.35~1微米,单个或两个相连,有运动力,极端单鞭毛,有荚膜,无芽孢,染色均匀,革兰氏阴性。

病症 

患病初期鱼体背部皮肤及肌肉组织发炎,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部位出现脓疮,手摸有浮肿的感觉,脓疮内部充满含血的浓汁和大量细菌,所以又名瘤痢病。鱼鳍基部往往充血,鳍条间组织破坏裂开,有时像把烂纸扇,病情严重的鱼肠道也往往充血发炎。

疖疮病流行情况  

此病在我县可发现,但发病数不多。主要危害青鱼。此病无明显的流行季节,一年四季都可出现。

防治方法

防治方法与赤皮病相同。对于患疖疮病的亲鱼,可在病灶部位抹浓的高锰酸钾或金霉素软膏消炎。

5.水霉病

病原

水霉病又称肤霉病、白毛病,是由水霉科中许多种类寄生而引起的。我国常见的有水霉和绵霉两属。菌丝细长,多数分枝,少数不分枝,一端像根一样扎在鱼体的损伤处,大部分露出体表,长可达3厘米,菌丝呈灰色,似柔软的棉絮状。扎入皮肤和肌肉内的菌丝,称为内菌丝,它具有吸取养料的功能;露出体外的菌丝,称为外菌丝。

病症

霉菌最初寄生时,肉眼看不出病鱼有什么异状,当肉眼看到时,菌丝已在鱼体伤口侵入,并向内外生长,向外生长的菌丝似灰白色棉絮状,故称白毛病。病鱼焦躁不安,常出现与其他固体磨擦现象,以后患处肌肉腐烂,病鱼行动迟缓,食欲减退,最终死亡。在鱼卵孵化过程中,也常发生水霉病。可看到菌丝侵附在卵膜上,卵膜外的菌丝丛生在水中,故有“卵丝病“之称,因其菌丝呈放射状,也有人称之为“太阳籽”。

水霉病流行情况

此类霉菌,或多或少地存在于一切淡水水域中。它们对温度适应范围广,一年四季都能感染鱼体,全国各养殖区都有流行。各种饲养鱼类,从鱼卵到各龄鱼都可感染。感染一般从鱼体的伤口入侵,在密养的越冬池冬季和早春更易流行。鱼卵也是水霉菌感染的主要对象,特别是阴雨天,水温低,极易发生并迅速蔓延,造成大批鱼卵死亡。

防治方法

(1)在捕捞、搬运和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勿使鱼体受伤;同时注意合理的放养密度。

(2)鱼池要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清塘。

(3)用食盐、小苏打合剂各4/10000的溶液全池遍洒。

相关文章

  • 家禽拌料给药注意三点
    家禽拌料给药注意三点

    一、准确掌握拌料给药剂量进行混料给药时,应按照拌料给药浓度,准确、认真地计算所用药物的剂量。若按禽只体重给药,应严格按照禽群只体重,计算总体重,再按照要求把药物拌进料内。药物的用量要准确称量,切不可估计大约,以避免造成药量过小起不到作用,或过大引起中毒等不良反应。二、药物与饲料必须混合均匀为了使所有禽都能吃到大致相等的...

    8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无公害水产品鱼药使用原则
    无公害水产品鱼药使用原则

    生产无公害水产品必须在水质、土壤、大气等环境条件符合要求的基础上,对生产投入品(饲料、肥料、鱼药等)都具有较高的要求,其中病害防治用药是最关键的技术措施。因此,养殖生产者必须掌握鱼药的使用原则。一、选择药物 选用鱼药应严格遵守国家和有关部门的有关规定,以不危害人类健康和破坏水域生态环境为基础,选用“三效”(高效、速效、...

    145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新母鸡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蛋鸡新母鸡病怎么治疗?
    新母鸡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蛋鸡新母鸡病怎么治疗?

    新母鸡病是近年来蛋鸡养殖中的常见病,主要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引起的,一旦发现有蛋鸡患新母鸡病,建议及时将其挑出来,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加强饲喂管理。本文针对蛋鸡新母鸡病的发病原因与治疗方法详细介绍如下,供参考。新母鸡病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发病原因:发病原因主要与环境中肉毒梭菌毒素的含量、营养不足、呼吸性碱中毒、光照、饲料中...

    657 养殖常识 养殖疾病防治 养殖疾病症状
  • 淡水鱼养殖常见病毛管虫病的防治技术
    淡水鱼养殖常见病毛管虫病的防治技术

    毛管虫病是由毛管虫寄生引起的疾病。毛管虫属纤毛虫类,没有一定的形状,呈长形、卵形、圆形或种种不规则形,大小变化也很大,3l~81.3微米×15~56.3微米。有的前端有1簇吸管,称中华毛管虫;有的在虫体上有2~3簇吸管,或遍布全身,如湖北毛管虫。吸管为中空小管,末端作球形膨大;吸管的数目随个体大小而不同,虫体小,吸管数...

    381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鸡低温病的症状与防治技巧
    鸡低温病的症状与防治技巧

    鸡低温病多发生于秋冬季节,成年鸡发病后成为软骨病,雏鸡则成为佝偻病,无论是哪个阶段的鸡,一旦发生此病,生长会受到很大影响。所以发现患鸡应及时治疗,平时注意鸡饲喂的搭配调整,加强管理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一、鸡低温病的症状病鸡主要表现为发育不良、食欲不振、羽毛蓬乱,骨软变曲、龙骨变曲、软肋和硬肋骨接合处有圆珠样硬节、胸平...

    1400 养殖常识 养殖病害 养殖常见疾病
  • 春季鱼病防治技术要点
    春季鱼病防治技术要点

    春季鱼病预防主要做好疫苗注射、鱼种消毒、药物预防等工作,现简述如下。1.注射疫苗:根据养殖的品种,以及平时病害的发生情况选择所需注射的疫苗,按其说明要求进行操作,尽量减少鱼体的损失。2.鱼种消毒:鱼苗注射疫苗后,用浓度为3%-5%食盐水浸洗5-10分钟,然后再慢慢放入池塘中。3.药物预防;每隔15天左右用生石灰溶水后全...

    2645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用中药制剂养河蟹?你个傻瓜蟹奴!揭秘中药制剂那点猫腻
    用中药制剂养河蟹?你个傻瓜蟹奴!揭秘中药制剂那点猫腻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蟹讯速递》栏目录制现场,我是你们的老朋友——老潘!这段时间跑了很多地方,目的很明确,希望去了这么多地方能够拿到各地最真实的塘口情况,今天借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中药养蟹?你个傻瓜蟹奴!揭秘中药制剂那点猫腻!你造么?渔药市场挂中实西的勾当,让你防不胜防,你需要一双火眼金睛,下面的一切你需要了解!目...

    1291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关于碘溶液的秘密,含量不同价格差别太大了
    关于碘溶液的秘密,含量不同价格差别太大了

    一、碘是有“官方语言”的养殖老板大多时候专注于对自己的养殖生产,往往忽略了水产药品说明书上的一字之差。碘也是有“官方语言”的。第一,市面上的碘不止聚维酮碘一种。第二,碘溶液含量不代表有效碘含量。聚维酮碘标注的10%并没有错,那是聚维酮碘含量。聚维酮碘的9.5%—11%,是有效碘含量。有效碘的10%—30%是国内百分之七...

    718 水产养殖技术 水产渔药 水产养殖用药 水产养殖药物
  • 淡水鱼气泡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淡水鱼气泡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病因:由于水中某种气体过饱和,鱼的肠道出现气泡,或体表、鳃上附着着许多小气泡,使鱼体上浮或游动失去平衡,严重时可引起大量死亡,这种病主要危害鱼苗,其原因:一是池塘中施放过多未经发酵的有机肥料,生肥在池塘底部分解放出很细小的甲烷和硫化氢的小气泡,鱼苗误当食物吞入。气泡在肠内积累较多时,加之硫化氢等对鱼苗有毒,使鱼体上浮,...

    2847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淡水鱼肠炎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淡水鱼肠炎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病症由点状产气单胞杆菌引起的细菌性传染病。病鱼腹部膨大,体色变黑,特别是头部显得更黑,有很多体腔液,肠壁充血,呈红褐色。肠内没有食物,只有许多淡黄色的黏液,病鱼不吃食,如不及时治疗,病鱼会很快死去,是草、青鱼的主要鱼病之一。防治方法(1)每立方米水体用漂白粉1克全池遍洒。(2)每100千克鱼,每天用鱼复康A型250克拌...

    998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淡水鱼病 淡水鱼养殖病害
  • 鲶鱼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鲶鱼常见疾病有哪些?如何防治?

    鲶鱼作为我国常见的鱼种,目前在各地区都有人工养殖。而在养殖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疾病,因此鲶鱼养殖防病非常关键。本文在这里就鲶鱼常见的几种疾病及其防治方法进行以下介绍,供参考。一、鲶鱼肠炎病病鱼体消瘦发黑,腹部膨胀,离群独游,轻压腹部,有淡黄色黏液从肛门流出。剖腹可见腹部积水,肠壁充血发炎,红紫色,后肠尤甚,肠粘膜溃烂...

    578 动物病害防治 养殖疾病防控 养殖病害
  • 防治鱼类肠炎病的三个用药处方
    防治鱼类肠炎病的三个用药处方

    (一)预防用方【处方1】聚维酮碘或百毒清,一次量,每666m3水体,100ml~166.7ml或250g,稀释后在食场周围泼洒,发病季节7天使用1次。【处方2】克菌灵或诺菌素,一次量,每1kg饲料,12g或5g;同时加服电解多维,一次量,每1kg饲料,1.5g~3.0g,混匀后拌饲投喂,每15天使用1次。(二)治疗用方...

    955 养殖病害 水产病害 水产综合病害 水产养殖病害
  • 养殖户如何提高网箱养鱼用药效果
    养殖户如何提高网箱养鱼用药效果

    网箱养鱼放养密度大、空间小、患病率高、传染快,采取平常的箱内直接泼药方法,常会使鱼病久治不愈,原因是网箱水体交换快,药效时间短,药力范围小(施药后,药物大部分溶解在水的表层,底层浓度很低甚至为零,而鱼因药物反应都会往网箱底部走),而且网箱养殖数量越来越多,对大水面水质的影响加剧,病原体不断增加,导致交叉感染严重。所以采...

    807 水蛭 水蛭养殖 水蛭养殖技术 水蛭养殖方法 水蛭饲养
  • 小龙虾养殖5月疾病高发病种及防治措施
    小龙虾养殖5月疾病高发病种及防治措施

    谷雨季节过后是春夏交替的时节,这时候气温时高时低,容易引起疾病发生。而对于小龙虾养殖户来说,5月是非常难熬的时间段,被称为“5月瘟”,主要是这个时期常会高发各种疾病,给养虾户带来极大的损失,为了保证自己的收益,我们必须要了解发病的原因,以做好预防。 一、发病原因可能是小龙虾健康状态不好 1、气温骤降等环境变化,很多养殖...

    1956 动物病害防治 养殖常识 养殖疾病防治
  • 夏季养鸭谨防蛋鸭产蛋下降综合征
    夏季养鸭谨防蛋鸭产蛋下降综合征

    夏季气温高,在炎热天气里蛋鸭产蛋很容易受影响而出现下降现象,因此养鸭户注意做好防控。本文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了预防蛋鸭产蛋下降的措施,供参考。1、正确选择场址应选择远离疾病传染源的地方建造母鸭舍,鸭场要求水源干净、水质清新没有污染。鸭场建造应包括鸭舍、陆地运动场和水上运动场三个部分。鸭舍要作到能保温又能通风,保持鸭舍安静、...

    2957 养殖教学 养殖疾病症状 养殖疾病防控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