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河蟹出池与运输

时间 : 2023-01-28 05:40:33 投稿人 : 真真 点击 : 加入收藏

一、蟹苗出池前的淡化

河蟹出池与运输 | 淡水养殖

当池内第Ⅴ期溞状幼体80%[被屏蔽]成为大眼幼体时,成为大眼幼体1日龄,等到3~4日龄时,就对育苗池的水体进行淡化,每日降低盐度0.005~0.01,使最终池水盐度降到0.005以下,以使蟹苗适应淡水生活。淡化时,将原池的海水排掉部分,再注入淡水,用海水比重计换算成盐度,依次逐日淡化。随着大眼幼体日龄的增加,对淡水的适应力也增强。一般5~6日龄的大眼幼体,在淡水中能很好地生存。

淡化的目的,在于使蟹苗从海水的环境转向淡水环境的生活,逐渐调节体内渗透压与外界的平衡,使之过渡到淡水中生活。当淡化池水时,同时逐步降低池水温度,室内水泥培育池每日降1~2℃,直至与外界水温一致为止,这样还有利于运输。

人工繁殖的河蟹苗,必须经过淡化后,方能出售与放养。没有经过淡化的蟹苗,如马上放入淡水池,由于环境盐度的突变,体内渗透压与外界失去平衡,很快会造成蟹苗部分或大量死亡,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暂养锻炼

大眼幼体(蟹苗)出池前,在原池还要进行暂养锻炼,目的使出池蟹苗更“老炼”,不仅能游泳,而且还能爬行,提高蟹苗的成活率。蟹苗准备放养到淡水水域去之前,尚须经过暂养锻炼阶段。刚完成蜕皮[被屏蔽]的大眼幼体,由海水环境一下子进入淡水,半小时即麻醉,其后死亡。但随着其日龄的增加,对淡水的适应力明显增强。1~2日龄的大眼幼体从0.028盐度海水环境进入淡水池,24小时后的成活率只有10%~30%。但3~4日龄的大眼幼体进入淡水后,24小时的成活率可达60%~80%以上。5~6日龄的大眼幼体(每千克14万~20万只的个体),进入淡水后成活率达95%以上。

因此,为了提高大眼幼体(蟹苗)的放养成活率,出池蟹苗一定要经过暂养和池水渐渐淡化的过程。

三、蟹苗出池

第Ⅴ期溞状幼体蜕皮1次,即成为大眼幼体(蟹苗),这时着手淡化池水,并逐渐降低水温。当池中80%左右的溞状幼体变为大眼幼体时,即为出池的最好时机,当大眼幼体变为幼蟹时,就不易起捕。

培育池中的蟹苗,采用捞海网或聚乙烯网布制成的目大2毫米大拉网,捕法有以下几种:

①白天用捞海网捞取,利用蟹苗喜集群,喜岸边的习性,在土池选择上风一角,用捞海网不断搅动池水,造成一定方向的水流,可以捕到大量蟹苗。

②晚上灯光诱捕,利用蟹苗喜光的习性,用100~200瓦电灯光(加罩),用捞海网在光区抄捞。

③大拉网捕苗,它与鱼苗发塘中捕捞“夏花”一样进行捞取,起捕率可达90%以上。

④水泥培育池,可在排水孔放水出苗,用集苗箱收集。留下的在晚上用灯光法诱捕干净。

四、蟹苗质量好坏的鉴别

(1)看色泽:好的蟹苗体色呈淡[被屏蔽],差的为乳白色,体色发黑表明蟹苗已老化。

(2)看个体大小:好的蟹苗个体大,规格整齐,每千克14万~20万只。差的蟹苗个体较小,一般每千克在24万~28万只。

(3)看活动状况:好的蟹苗活动力强,反应灵敏,用手捏成团,松手后马上散开,垂直放入水中,立即朝旁边游去,离水后迅速爬行,反之则为质差苗。

五、人工繁殖蟹苗的运输

人工繁殖的蟹苗,均来自沿海自然海水的育苗场(厂)和内陆人工配置的海水育苗场。一般在4月下旬5月初至6月上旬(分两批育苗),人工繁殖的蟹苗,是在人为管理的育苗池中育成,并没有经过大自然的考验,因此必须在育苗池经过3天左右的暂养锻炼和淡化处理后才能运输。

人工繁殖蟹苗短距离运输,用蟹苗箱(图43)装运,每箱可装0.5~1千克。长距离运输采用尼龙袋充氧法比较理想,用10千克容量的尼龙袋,袋中装1/5量的淡水,内放1ppm土霉素,再放些水草,盛0.1~0.15千克的蟹苗,充氧后将袋口扎紧,不能漏水、漏气。如中间夹放冰袋降温更好,将尼龙袋放入纸板箱内,用包装带捆扎牢,采用汽车、火车、轮船、飞机运输均可。

(来源:中国农业推广网)

相关文章

  • NCG在高玉米蛋白粉饲料中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鲟鱼生长速度
    NCG在高玉米蛋白粉饲料中的添加可以显著提高鲟鱼生长速度

    说明:本文摘自发明专利“一种添加N-氨甲酰谷氨酸鲟鱼高玉米蛋白粉饲料”(专利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前言随着我国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和规模化发展,饲料原料特别是蛋白质饲料原料短缺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瓶颈。鱼粉蛋白质含量提高且氨基酸平衡,是水产动物饲料中营养最丰富的蛋白质原料,近年来鱼粉产量相对稳定,但...

    2518 鲶鱼养殖技术 鲶鱼 淡水养殖 鲶鱼养殖 鲶鱼养殖方法
  • 春季如何提高鲤鱼繁殖率
    春季如何提高鲤鱼繁殖率

    春季是鲤鱼的繁殖季节。但若管理措施不当,会导致鲤鱼的繁殖率低,要想提高鲤鱼的繁殖率,应做好如下三点:一、选择好亲鱼。选择体质健壮,体形肥满的无病无伤的亲鱼。雌鱼应选择3龄以上,体重一般3—5公斤;雄鱼选择2龄以上,体重1.5—2公斤。在非繁殖季节,雌鱼、雄鱼要分塘饲养,以便日常管理,特别是避免有些成熟早的亲鱼在雌、雄同...

    2099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鱼体受伤造成下塘苗种存活率不高
    鱼体受伤造成下塘苗种存活率不高

    有时水产苗种因为各种原因下塘后存活率不高,其中鱼体受伤,是重要原因。引起鱼类受伤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两种:压伤:当鱼体某一部分长时间受压时,就会引起该部位组织的血液流动不畅,引起组织萎缩、坏死。如:运鱼工具或过秤计重的容器中鱼苗处于水少甚至没有水的情况下,鱼苗与鱼苗之间相互堆积压榨而伤,这种鱼伤的表现是胸鳍基部或腹鳍...

    62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鳢鱼波豆虫病介绍及防治技术
    鳢鱼波豆虫病介绍及防治技术

    波豆虫病(IchthyobodiasisOfTaiwansnakehead)[又名]口丝虫病。[病因]病原为口丝虫或称飘游鱼波豆虫(Ichthyobodonecatrix)。[症状]病鱼体表皮肤有虫体寄生,鱼体色为淡黄色,病鱼不摄食,消瘦,离群独游或静置池底或池壁,不及时治疗,可发生死亡。[流行及危害]主要见于斑鳢鱼苗...

    2900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池加水有学问
    鱼池加水有学问

    加强水质调控,是夺取池鱼优质、高产的必要保证。而给鱼池加水是调节鱼池水质最直接、最有效、最主要的措施。为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加水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酌情加水。加水要根据天气变化、气温高低、水质等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普通鱼类,一般每隔10天左右向池塘加水1次。如天气酷热、温度高、水质过肥,或阴雨、闷热天,加水的间隔时间应缩...

    173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鮰鱼裂头烂身处理成功案例
    鮰鱼裂头烂身处理成功案例

    1、基本情况时间地点:2016年6月15号湖北省仙桃市五湖场5号沟养殖户蔡先生养殖品种:红鮰规格、放养密度:12块钱一斤买入18000斤,规格5两-1斤半不等池塘条件:20亩水面水深1.6米养殖模式:精养模式天气情况:阴雨水质情况:发病当天亚盐0.4氨氮0.2ph7.6,水色浑浊有机质较多2、发病情况发病时水质、天气:...

    712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黄喉拟水龟养殖常见病营养性疾病防治技术
    黄喉拟水龟养殖常见病营养性疾病防治技术

    1.病症:病龟行动迟缓,常浮于水面,食欲降低,最后拒食死亡。病重时腹部散发出臭味,肝脏变黑、肿大,表皮下出现水肿,体变厚重,身体较隆起,四肢根部肌肉无充实感,用手按压感觉细软无弹力。2.病因:超量投喂和使用了变质的肉类、干蚕蛹等高脂肪饲料,造成变性脂肪毒素在体内的大量积存,致使肝及胰脏中毒,代谢失调。3.防治:不投喂高...

    904 乌龟 淡水养殖 乌龟养殖 乌龟养殖技术 乌龟养殖方法
  • 巧治草鱼脂肝病
    巧治草鱼脂肝病

    一、症状:病鱼外表无明显症状,只是在投饲过程中陆续出现死亡。解剖可见发病草鱼肝脏明显增大、增厚,颜色发生变化;胆囊变大,胆汁变黑,肠外部及内部脂肪堆积,将解剖后的鱼放在水中,水表面会浮起一层油脂。二、预防:草鱼饲养过程中要注意饲料搭配,提倡用草鱼专用配合饲料,一些养殖户用鲤鱼饲料投喂草鱼,鲤鱼饲料蛋白质含量高,容易造成...

    240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蛙餐厅火爆全国,您一定想了解的青蛙卵孵化技术
    蛙餐厅火爆全国,您一定想了解的青蛙卵孵化技术

    撰稿|粤海饲料集团工程中心赵忠波仿佛一夜之间,过去只是一道家常菜的“蹦蹦”(青蛙),成为全国多个综合体内众多餐厅的主打牌。吃青蛙、牛蛙的主题餐厅火遍全国,大有超越小龙虾餐厅的势头。而餐饮业的火爆,也带动了青蛙、牛蛙养殖业。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下青蛙卵的孵化技术。青蛙属于两栖纲、无尾目、蛙科,主要生长阶段分为蝌蚪期、变态期...

    1714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中华鳖的繁殖技术介绍
    中华鳖的繁殖技术介绍

    当水温上升到20℃时,适龄亲鳖的性腺开始成熟,条件适宜的时候可进行交配产卵。鳖交配多数在晚上,偶尔也有白天进行的。进行体内受精,交配时间约为5分钟,交配后各自离开。产卵在交配后半个月左右进行,在一年的生殖季节中,中华鳖产卵和孵化时间为5~8个月,每只较好的雌亲鳖1年内可以产卵3~5批,雌鳖产卵一般在晚上10时或凌晨6时...

    1394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暖水性罗非鱼防寒潮措施
    暖水性罗非鱼防寒潮措施

    秋冬季寒潮来临,鱼池水温下降,往往伴有降雨,甚至偶有霜冻,此种天气水温降得最快且持续时间长,池塘里的奥尼罗非鱼最易冻死、冻伤。奥尼罗非鱼在水温15℃时即停止摄食,水温8℃为致死温度,水温8℃以下连续2天即出现死鱼现象,给广大养鱼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寒潮来临前,鱼类防寒抗灾措施不容忽视,当水温低至20℃左右就要采...

    154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初春世界广东地区黑鱼养殖常见病之溃疡病防治技术
    初春世界广东地区黑鱼养殖常见病之溃疡病防治技术

    初春广东地区气温时冷时热,水质容易恶化,病害频发,其中对生鱼造成重大损失的疾病一般为溃疡病,所以养殖户要加强对这种病的防治,以免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溃疡病对鱼种至亲鱼均有害。主要发生在高密度养殖及低温期,低温时如果饲养管理不良、水质差、水温变化大及鱼体受伤易患此病,发病池感染率可高达50%以上,不及时防治,死亡率很高。...

    1188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甲鱼养殖之庭院养鳖的饲养管理技术
    甲鱼养殖之庭院养鳖的饲养管理技术

    1.投饵:鳖是以肉食性饵料为主的杂食性水生动物,常用饵料有昆虫、肠类、死禽、蚯蚓、鱼、螺蚬、蝇蛆、瓜类、豆饼、浮萍、水草等,可与附近饭店、食堂、食品厂等单位联系利用其下脚料,每天投喂量为鳖体重的5%,分上、下午2次投喂,池中设数个饵料台,饵料台被水淹没10~30厘米。另外,在池中设一电灯,夜间既有利于看管,又能诱虫供鳖...

    24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斑点叉尾鮰的鱼苗培育、计数及运输
    斑点叉尾鮰的鱼苗培育、计数及运输

    1、鱼苗培育鱼苗出膜后1~2天即可移入浮盘继续孵化,上浮10天后即可下塘培育夏花鱼种。浮盘规格为1米×1米×(0.15~0.2)米,四周用木板制成边框,底部为网目1.5毫米的尼龙筛绢,筛绢规格要求鱼苗不能漏跑出去。浮盘放置在流水的水池中,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并充气增氧,在浮盘的上方向盘内喷淋,在浮盘的下方用气泡石充气,...

    2276 淡水养殖 鮰鱼 鮰鱼养殖 鮰鱼养殖技术 鮰鱼养殖方法
  •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养殖技术

    鳜鱼,又名桂鱼、桂花鱼、季花鱼、季鱼等。它肉味鲜美,肉质细嫩,蛋白质含量较高,营养丰富,是一种比较名贵的淡水鱼类,为历代宴宾席上的珍肴。湖州市于90年代初突破了鳜鱼人工繁苗育种技术,养殖鳜鱼开始起步,2000年全市鳜鱼专养面积1155亩,养殖产量489吨,形成了一套鳜鱼养殖的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1、种类与形态特...

    1496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