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了解病因与特点 科学防治鸡球虫病

时间 : 08-08 投稿人 : 盼兰 点击 : 加入收藏

鸡球虫病是一种对养鸡业危害极大的肠道寄生性原虫病。一旦发生球虫病,将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据统计,我国每年用于防治鸡球虫病的费用有数亿元人民币,占鸡病全部防治费用的近1/3。患球虫病的鸡生长严重滞后,而且随之诱发其他疾病,如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等。此病还会影响人类的食物来源和身体健康。夏秋季节,气候多变,空气湿度较大,有利于球虫卵囊的生长发育,常常引起暴发性流行。因此,这个季节更应严防鸡球虫病的发生。

了解病因与特点 科学防治鸡球虫病 | 家禽养殖

鸡球虫病的特点

普遍存在鸡球虫是一种分布极广的寄生虫。无论鸡场设备及管理技术多么先进,防疫措施多么严格,鸡球虫病还是照样发生。

广泛流行造成鸡球虫病广泛流行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鸡球虫的发育方式为直接发育型,鸡是其唯一的宿主,因此球虫病的流行不受中间宿主分布的限制。二、球虫卵囊具有极强的抵抗力。常用的消毒剂不能杀灭球虫卵囊,常规的卫生防疫制度不能阻止球虫卵囊的散播。三、集约化、规模化饲养方式为球虫病的暴发创造了有利条件。

危害性大球虫病可导致鸡大批发病和死亡,发病鸡生长发育受阻,饲料报酬率降低。这些危害是由球虫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球虫的种类不同其致病力有所不同,球虫病的暴发取决于鸡感染了较大量致病力强的球虫卵囊,球虫寄生在鸡肠上皮细胞中,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受到影响,饲料报酬率下降,肉鸡饲养效益降低。

环境因素与鸡球虫病的关系

温、湿度对鸡球虫病暴发和流行的影响

为了给鸡的生产提供适宜的小气候环境,现代集约化养鸡场一般采用封闭式鸡舍。由于封闭式鸡舍外围护结构的阻挡作用,舍内外空气环境相差很大,光照、风速低于舍外,而温度和湿度则比舍外高出许多。这主要是因为鸡是恒温动物,其体内的代谢产热必须通过组织传导和血液循环的对流作用带到皮肤和呼吸道表面,并以辐射、传导、对流和蒸发的方式及时排到体外,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由鸡体排出的水汽量,与鸡体重大小和环境温度高低成正比。据测定,当舍温为24℃、相对湿度60%-70%时,11-30日龄的肉子鸡每公斤活重每小时可排出可感热33.91焦耳,排出水汽6.3克;1000只产蛋鸡在3.9℃时每小时可呼出水汽2.86公斤,26.7℃时可呼出6.49公斤。

封闭式鸡舍鸡群的周转,一般都采用全进全出制,饲养密度大,个体间相互接触的机会多。这种管理方式,也为球虫卵囊的发育和球虫病的传播提供了适宜的条件。

温暖、潮湿的环境有利于卵囊的发育,高温、干燥的环境则不利于其生存。在气温22℃-30℃,且雨水较多的季节,鸡球虫病最易流行,而当气温低于20℃和空气较干燥时,因卵囊孢子化不良,鸡球虫病的发生也随之减少。正因为如此,在集约化养鸡场,球虫病的发病率特别高,尤其是15-50日龄的雏鸡,其发病率最高可达70%,死亡率为20%-30%,严重时可在80%以上。

温、湿度对球虫疫苗免疫的影响

为了摆脱抗球虫药耐药性及药物在食品中残留的影响,利用疫苗免疫预防球虫病得到了广泛采用。但是,疫苗免疫的成败,同样与温、湿度关系极大。

球虫疫苗对温度较敏感,冷冻会因卵囊破裂而致免疫失败,温度过高也会使卵囊代谢旺盛,营养消耗过快而致有效期缩短,使免疫力低下或免疫失败。高温和冷冻都将杀死疫苗,故球虫活疫苗必须保存在2℃-8℃条件下,使用时所用稀释液应在20℃左右。

球虫活疫苗的免疫方法目前有滴口法、喷料法、饮水法及喷雾法等,以滴口法为最佳,但对于大鸡场则有些不方便;喷雾法较适用于设备先进的孵化室,对种鸡场不适用;饮水法和喷料法是大鸡场较为适用的免疫方法。无论采用哪种方法,免疫接种后的饲养管理都是至关重要的。球虫卵囊孢子化的较适宜条件是温度20℃-28℃,湿度大于20%。垫料太干,球虫卵囊不能孢子化,鸡群得不到反复免疫;垫料太湿,卵囊孢子化的数量太多,易使免疫力尚未充分建立的鸡群发生球虫病。因此,上层垫料的较佳湿度是25%-30%。

鸡球虫病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过分依赖药物而忽视综合预防自从1940年代发现磺胺类药物可以抗球虫以来,已经开发出50多种抗球虫药物,这些药物已大部分在我国得以应用,但由于过分依赖药物使得抗球虫药物在生产中引起的问题越来越多,主要包括:一、滥用抗球虫药物加速球虫耐药性的产生,缩短药物使用周期。二、抗球虫药容易残留于禽蛋和肉中,威胁人类健康。三、增加了药费开支,降低了饲养效益。

绝大部分饲养场无针对球虫病的消毒措施目前国内无专用于球虫的消毒剂,火焰消毒和热碱水消毒还未被推广应用。

不重视轮换和穿梭用药方案轮换和穿梭用药是防治球虫病最为理想的用药方案,可以有效避免耐药性的产生,但该方案并没有在国内普遍应用,很大一部分饲养场根本无用药方案可谈,一种药效果好了,就长期使用。

多种抗球虫药物的随便配伍一些饲养场为了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盲目地将多种抗球虫药物进行组方,极容易使球虫产生多重耐药性。

饲养管理落后导致球虫病发病率增高我国肉鸡饲养硬件水平迅速提高,但从业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却相对较低,鸡舍的温度、通风、湿度、光照以及各种应激控制不好就会加剧球虫病的危害。

使用球虫活疫苗应注意

一、球虫活疫苗在保存时不能结冰,结冰会导致活的球虫卵囊死亡,从而失去免疫原性。

二、只有健康鸡才能进行免疫,在免疫前2天到免疫后21天,鸡饲料和饮水中不能加任何抗球虫药物。在饲料中添加足够量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K。

三、免疫后1-8天鸡出现轻微症状是正常的,必须保证鸡群充足的饲料和饮水,如果鸡群有更严重的反应,应当连用3天的抗球虫药物。

科学使用抗球虫饲料添加剂

使用剂量使用剂量过小,起不到应有的预防效果,反而易使球虫产生耐药性以致暴发球虫病,过量使用则可能产生不良作用,甚至中毒死亡。特别是聚醚类抗生素使用剂量的安全范围较窄,如马杜拉霉素在每公斤饲料中的的常用剂量是5-6毫克,超过6毫克就对鸡的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使饲料报酬率下降。因此,掌握好使用剂量是应用抗球虫添加剂的一个关键。

持续使用由于球虫卵囊有较强的生命力,在潮湿的土壤中能生存1年以上,鸡的整个生长过程都可能感染。因此,使用抗球虫添加剂应持续使用,不能随意中断,否则可能暴发球虫病,造成损失。

注意使用禁忌盐霉素、莫能菌素、拉沙钠菌素、氨丙啉、常山酮、尼卡巴嗪等药物之间有配伍禁忌,这些药物不能两种或两种以上同时使用;盐霉素、莫能菌素也不能与泰妙菌素和竹桃霉素同时使用,否则能引起生长抑制,甚至中毒死亡;氨丙啉与维生素B1有明显的拮抗作用,也应引起注意,以免降低药物效果。

休药期使用抗球虫添加剂,不论是化学合成药物,还是聚醚类抗生素,在鸡体内都有一定的残留量。这些残留的药物对人体的健康有一定的危害性。因此应有一定的休药期,以降低药物在鸡体内的残留。一般在肉鸡上市前几天和蛋鸡的产蛋期都应停药,以保证肉、蛋产品符合有关卫生标准,维护人们的健康。

混合均匀性由于抗球虫药物的用量都较少,因此最好能经过两次以上的预混后再使用,以确保较好的混合均匀度,保证药物稳定地发挥作用效果,并避免因混合不均匀而造成药物中毒。

控制肉鸡球虫病的措施

采用针对球虫的消毒措施空鸡舍在进行过常规消毒程序后,应用酒精喷灯对鸡舍的混凝土、金属物件器具以及墙壁(消毒范围不能低于鸡群2米)进行火焰消毒,消毒时一定要仔细,不能有疏漏的区域。对木质、塑料器具用2%-3%的热碱水浸泡洗刷消毒。

网上平养网上平养使鸡群几乎没有直接跟粪便接触的机会,因而可大大减少球虫病的发生,是控制球虫病最为理想的饲养模式。

管理好垫料地面平养的鸡群应5-7天换一次垫料,新垫料要在直射阳光下暴晒2-3天。

做好鸡舍管理鸡舍保持清洁干燥,搞好舍内卫生,要使鸡舍内温度适宜、阳光充足、通风良好,要严格控制鸡舍湿度,炎热的夏季慎用喷雾法降温。

制订消毒计划对饲槽、饮水器、栖架及其他用具,每7-10天(在流行季节每3-4天),要用开水或热碱水洗涤消毒。出入鸡场的车辆及人员要严格消毒,并要杜绝外来人员参观。

抓好营养调控在球虫病流行季节加强饲养管理,供给鸡富含维生素的饲料,以增强其抵抗力,在饲料或饲水内特别要增加维生素A和维生素K,这样可增强抗病力,减少死亡。

预防性用药目前饲料中一般都加有抗球虫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自然感染率。在球虫病高发季节可预防性地用一些抗球虫药物,但应轮换和穿梭用药。

搞好免疫接种目前市场上已有许多厂家生产的商品化球虫疫苗,最好在鸡1-3日龄免疫,不要超过14日龄。在实施滴口免疫时,要确保每只鸡都将疫苗咽下,避免接种时鸡甩头将疫苗甩出来。在喷雾免疫时用蒸馏水按照每100只鸡20毫升将球虫疫苗稀释。用喷雾器均匀地喷到满足鸡1-2小时的饲料上,使鸡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吃完。

(来源:河南科技报)

相关文章

  • 鸡病诱导因素知多少
    鸡病诱导因素知多少

    许多鸡病的病因有两重性:一是实际的病因,二是诱因。而诱因使鸡更容易得一种特定疾病,主要诱因如下。饲喂不良营养不平衡的日粮,缺乏一种或多种成分,或任何一种成分过多都会造成诸如佝偻病、骨短粗病、脑软化、内脏痛风等疾病。饲喂方式不当会使鸡易得病。例如维生素添加剂混合不匀会造成某些鸡吃得过量,而另一些鸡表现维生素缺乏的症状;混...

    270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肉鸡胸囊肿的预防
    肉鸡胸囊肿的预防

    病因饲养密度过大,鸡活动量小;长期处于卧伏状态,胸部受刺激和压迫;笼养肉鸡长期站在细铁丝上,影响血液循环,使鸡胸部出现水肿。预防一、适当降低密度,使鸡占有宽松的面积,增加运动量。二、增加喂料和查巡次数,不要让鸡长时间卧伏。三、选择质地柔软、干燥、吸湿性强、不易板结的材料如锯木屑、稻草、麦秸、糠皮等作垫料。垫料要铺垫平整...

    109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农村溆浦鹅养殖有窍门
    农村溆浦鹅养殖有窍门

    农村溆浦鹅养殖有窍门。它不是鹅类之最,但也很出类拔萃的鹅,在我国它是优秀的肉用鹅,深加工的优质原材料肉鹅。它就是鹅品种的大块头,溆浦鹅。溆浦鹅产于湖南西部,它们生活在山清水秀的乡村,也优秀的物种资源,历经百年,繁衍至今的优秀品种。今天我们来讲的是溆浦鹅的养殖技术:溆浦鹅的养殖首先要重视早期的幼鹅的管理,早期30~45日...

    22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自配鸭饲料三注意
    自配鸭饲料三注意

    1.鸭经常吃新鲜的鱼虾和小螺等软体动物,这些动物体内含有一种叫硫胺酶的物质,能破坏维生素B1,故鸭很容易发生维生素B1缺乏症。本病多发生于雏鸭,常在2周龄内突然发病。因此,在鸭子能够吃到水生动物的情况下,要增加日粮中维生素B1的含量,尤其在雏鸭料中。2.产蛋鸭经常会发生维生素D缺乏症,这是日粮中维生素D供给不足或家禽接...

    178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鸭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鸭大肠杆菌病如何防治

    答:加强鸭舍环境卫生控制,饲养用具要经常消毒,还要注意检查水源是否被大肠杆菌污染,如有污染要及时更换。注意鸭舍育雏期的保温及饲养密度,保持鸭舍内通风良好,粪便要及时清除,以减少氨气污染。平时可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进行预防,尽力防止寄生虫等病的发生。如果有鸭群发病,要及时隔病鸭,可用当地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菌苗对未发病鸭进行免...

    28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季产蛋鸡 饲料巧调整
    冬季产蛋鸡 饲料巧调整

    冬季蛋鸡养殖户受饲养技术、保温防寒、日光照射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致使鸡群产蛋量下降。处于产蛋高峰期的鸡群,粪便、采食量均良好,产蛋率仍然会下降5%~10%。配方的调整,直接影响经济效益,养殖户应根据环境条件和鸡群的具体情况,适时调整饲料配方,提高养殖效益。蛋白质及其他养分的调整在低温季节,蛋鸡的采食量有所提高,在配方不变...

    192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蛋鸡管理注意啥
    秋季蛋鸡管理注意啥

    秋季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应根据秋季气候变化和鸡群状况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养殖效益。加强疫病防治蛋鸡经过产蛋盛期后,到秋季体况差,容易发生新城疫、鸡痘等传染病,此时可结合秋季防疫对蛋鸡进行鸡新城疫免疫注射。同时,早秋仍然天气闷热,雨水大、湿度高,鸡舍内比较潮湿,鸡群易发生呼吸道和肠道疾病,饲料中应经常投放环丙沙星等药物...

    199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良凤花鸡
    良凤花鸡

    羽色为麻色或麻黄色,冠、肉垂、脸、耳叶均为红色,屠体皮肤、胫为黄色,公鸡单冠直立,胸宽挺、背平。父母代种鸡开产体重:公鸡2800~2900克,母鸡2100~2300克,5%产蛋周龄为24周,65周龄产蛋量180枚,种蛋量165枚,平均蛋重57.2克,种蛋受精率96%,受精蛋孵化率93%。商品代60日龄上市,平均体重16...

    196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洪涝过后如何做好畜禽防疫
    洪涝过后如何做好畜禽防疫

    洪涝过后养殖户应如何做好防疫工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负责人李赛明给出以下建议。全面开展消毒灭源。立即转移受灾畜禽,清除栏舍中和周边特别是排水沟里的污水、污物,保持环境整洁与排水畅通。及时用相应的消毒药,对畜禽饲养场所、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市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场地等清洗后进行一次彻底全面的消毒灭源,养殖场消毒池要每天更换...

    168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不妨试试泥鳅与鹅搭配养
    不妨试试泥鳅与鹅搭配养

    近年来,随着泥鳅苗种需求的持续火热,一批泥鳅繁育基地异军突起,但泥鳅苗种培育过程中的浮萍问题给养殖户带来了不小的烦恼。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茆阁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泥鳅繁育基地,最引人注意的是每口池塘都放养有2~3只鹅,近而发现塘内水面浮萍有而不多。鹅为素食动物,尤其喜欢摄食浮萍等漂浮植物。鹅的存在缓解了浮萍大量滋生使池...

    42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如何控制育成鸡的均匀度
    如何控制育成鸡的均匀度

    蛋鸡育成期指从育雏结束到开产前的一段时期,一般为7周龄~20周龄,育成鸡的质量好坏对蛋鸡一生的生产性能都有巨大的影响。育成期的主要任务是在保证育成鸡具有高的成活率和体格充分发育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体重和性成熟,培育出均匀度在85%以上、具备高产潜力的合格鸡群。均匀度主要包括体型、体重、性成熟三个方面。在实际生产当中,以体...

    834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雪菜新品种---七星鸡冠芥菜
    雪菜新品种---七星鸡冠芥菜

    七星鸡冠芥菜是嘉兴市农科院和秀洲区农林局利用地方品种,通过系统育种方法先育而成的雪菜新品种。其腌制后叶柄,中肋十分脆嫩,口味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如采取小包装精加工,效益更佳。该品种苗期叶片平展,植株成倒圆锤形,心叶鲜黄色。抽苔前,短缩茎基部变态呈扁平状,形似鸡冠,宽度3-15厘米,通常分枝基部也变态成扁平状,形成多个...

    126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鸡产蛋高峰期管理措施
    鸡产蛋高峰期管理措施

    适时转群蛋鸡入笼工作最好在18周龄前完成,以便使鸡尽早熟悉环境。过迟易使部分已开产鸡停产,或使卵黄落入腹腔引起卵黄性腹膜炎。在上笼前或上笼的同时应接种新城疫苗,减蛋综合征灭活苗及其它疫苗。入笼后最好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工作,对体表寄生虫如螨、虱等可用喷洒药物的方法,对体内寄生虫可内服丙硫咪唑20~30毫克/千克体重、或用...

    1155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冬末鸡腹部肿大的原因分析
    冬末鸡腹部肿大的原因分析

    如果腹腔内是水的话,为生殖型传支引起的输卵管囊中。主要症状此病各日龄的鸡都易感,1—6周的雏鸡多发,特别是10日龄前最易感。发病鸡群只表现一过性的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容易忽视此病或造成诊断错误。生殖型传支主要侵害的输卵管,造成输卵管发育不良或囊肿。进而造成“假母鸡”。防治措施淘汰病弱鸡,大群抗菌消炎,控制继发感染。卵黄性...

    276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秋季鸡体表寄生虫病防治
    秋季鸡体表寄生虫病防治

    秋季适宜的温度、湿度及外界生物环境,为体表寄生虫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繁殖空间,这也是每年夏秋季节成为鸡体表寄生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一、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秋季,由于温度和湿度特别适合体外一些生物的繁殖,故而发病较其它季节严重。寄生于鸡体表的寄生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虱、臭虫、皮刺螨、跳骚、鸡蜱等。二、预防措施经常...

    1097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