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资料网收录动物养殖、植物种植及宠物饲养相关资料,如家禽家畜、水产、花木、瓜果蔬菜等,欢迎查阅!

鲟鱼知多少

时间 : 2023-03-20 23:02:18 投稿人 : 婧婧 点击 : 加入收藏

鲟鱼类是世界现存鱼类中最原始的一目,广泛分布在北半球。鲟鱼类隶硬骨鱼纲Osteichthyes,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软骨硬鳞总目Chondrostei,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世界鲟鱼类计2科6属26种:中国鲟鱼类计2科3属8种;俄罗斯鲟鱼类计1科3属14种;欧洲(含俄罗斯欧洲部分)鲟鱼类计1科2属9种;北美鲟鱼类计2科3属9种。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是江海洄游性鱼类,在鲟属中个体最大、寿命较长。主要分布在东海和黄海的大陆架水域及长江干流,偶尔进入通江湖泊和支流,在闽江和钱塘江时有出现。中华鲟是鲟鱼类中生长较快的种类,但性成熟较晚。雌体性腺初始成熟在14-26a,平均18a;雄体性腺初始成熟在8-25a,平均12a。性腺将成熟个体于6-8月到达长江口进行溯河生殖洄游,9-11月陆续到达湖北江段,并在江中滞留过冬。翌年10-11月洄游亲鱼在宜昌江段产卵繁殖,产后降河返回海洋育肥。粘附江底砾石的鲟鱼受精卵约7d孵出,出膜仔鱼顺江而下,于次年4月可在江苏浒清附近江段出现。仔鱼在5月到达长江口,滞留至9-10月后陆续进入海洋生长,待性成熟后再溯河产卵。河口地区的中华鲟幼鱼主食底栖鱼类舌鳎属,磷虾和蚬类等。中华鲟在海洋中生活时食物以鱼类为主,甲壳类次之,软体动物较少。
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ki为淡水中的大型鱼类之一。其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干流,在乌苏里江已数量稀少,松花江和嫩江已绝迹。施氏鲟可分二个类群:洄游性种类是栖息在河口处育肥,生殖季节上溯约500km产卵;在黑龙江上游和中游干流分布的施氏鲟,多为定栖种类。在黑龙江水域中施氏鲟雌体性成熟年龄为9-13a,雄体6-7a,生殖周期2-4a。每年5-6月,性成熟的亲鱼在有砂砾底质的河段中产沉粘性卵,怀卵量在51万粒-280万粒,在17-23℃水温下受精卵经72-120h孵化出仔鱼。施氏鲟耐低温,生存水温1-33℃,4℃时开始摄食。为动物食性,以水生昆虫幼体、底栖动物及小型鱼类为食,也有食两栖类的情况,幼鱼的食物则以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及水生昆虫幼体为主。
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主要分布在里海、亚速海和黑海,以及流入该海域的河流。有洄游性种类和终生在淡水中生活的定栖性种类。俄罗斯鲟在亚速海生长最快,在里海和黑海生长次之。其洄游种类生长快于定栖种类。雌体成熟多在12-16a,雄体成熟多在11-13a。绝对怀卵量在26-29万粒。在伏尔加河,产卵洄游始于3月未或4月初,此时水温1-4℃;6-7月产卵群体达到高峰,至11月基本停止。俄罗斯鲟以软体动物、虾、蟹等甲壳类及鱼类为食。
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分布在西伯利亚。多栖息在河流的中、下游,也栖息北冰洋的海湾及半咸水水域。西伯利亚鲟分为三个类群,即洄游型、半洄游型和定栖型。此鱼雌体成熟年龄多在25—30a,雄体多在20—24a。西伯利亚鲟产卵时间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水温9—18℃,适温11—16℃,。勒拿河雌鱼绝对怀卵量为1.65—1.44万粒。西伯利亚鲟以底栖动物为食,其中摇蚊幼虫占多数,也摄食大量有机碎屑和沉渣。
裸腹鲟在黑海、亚速海和里海均有分布,主要栖息在多瑙河水系。裸腹鲟分为洄游性种群及定栖性种群,定栖性种群常年生活在淡水中。雌鱼成熟年龄在14-19a,雄鱼成熟年龄在9-16a。春季溯河洄游开始在4-5月(水温6.2-13℃),秋季溯河洄游开始在10-11月(水温12-17.9℃)。
闪光鲟主要分布在里海、亚速河海、黑海和爱琴海、以及与其相通的河流。雌鱼性成熟年龄多在11-15a,雄鱼多在9-12a。春季洄游盛期在5月,秋季洄游盛期在9月。1龄鱼体长25厘米,体重500克。第一年生长最快。
高首鲟Acipenser transmontanus 为北美最大的鲟鱼。其主要分布在北美洲西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在咸水、半咸水及淡水中均能生存,其大部分时间在海里度过。高首鲟雄鱼初次性成熟11—12a雌鱼初次性成熟26—34a,繁殖期5—6月,产卵水温8.9——16.7℃,性成熟个体在早春溯河入大河作产卵洄游,然而有些个体在秋季和冬季也溯河入淡水中。雌鱼最大怀卵量可达300—400万粒。幼鱼主食摇蚊幼虫和软体动物等,全长48.3CM以上的成鱼主要以鱼类为食,其次摄食螯虾和蟹类等食物。
美洲鲟Acipenser oxyrhychus 在加拿大和美国均有分布。大部分时间在海里度过,溯河到淡水中产卵。在圣劳伦斯河,美洲鲟雌鱼在27—28龄、全长190CM时始性成熟,雄鱼在22—24龄、全长165CM时始性成熟,怀卵量在80万—240万粒。幼体在淡水中摄食底栖生物,成体在海里以软体动物、虾、蟹及小型鱼类为食。(见下表)

鲟鱼主要养殖品种简介<?XML:NAMESPACE PREFIX = O />

生殖期(月)

鲟鱼知多少 | 淡水养殖

相关文章

  • 斑鳜鱼人工养殖技术
    斑鳜鱼人工养殖技术

    斑鳜头部有暗黑色的小圆斑,体侧有较多的环形斑,是长江及其南部水域传统名贵肉食性鱼类,肉质细嫩、味道甘美、刺少,极富营养,有“淡水石斑”的美誉,主要生活在山区溪流和水库中,对水质的要求非常高,一般体长100-300毫米。在人工养殖情况下,一龄鱼体长可达200毫米,体重150-250克左右;二龄鱼体长可达250毫米,体重2...

    1156 鳜鱼 鳜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鳜鱼养殖 鳜鱼养殖方法
  • 河蟹池塘水浑处理一例
    河蟹池塘水浑处理一例

    江苏盐城市盐都区一河蟹池塘,面积10亩,未清塘,平均水深80cm,全塘种植伊乐藻。由于前一年是育苗塘,所以放苗密度未知。2016年4月份以来,水一直浑浊,透明度不足10cm。镜检水中以隐藻、裸藻等鞭毛藻类为主,数量适中,悬浮有机质较多。4月份曾经使用明矾净水,透明度略微提高,几天后水又变浑浊;又使用阿维菌素杀虫,透明度...

    2550 螃蟹 淡水养殖 螃蟹养殖 螃蟹养殖技术 螃蟹养殖方法
  • 用硫酸铜防治鱼病注意啥
    用硫酸铜防治鱼病注意啥

    一、测量池水体积和计算时务必准确。因为硫酸铜的安全范围较小,一般情况,浓度应控制在0.7×10-6(每立方米水体用药0.7克),若浓度低于0.5×10-6,杀虫效果较差,浓度高于1×10-6,鱼就有中毒死亡的危险。二、防止失效。溶解硫酸铜的水温度不易高于60℃,否则会分解失效。三、根据水质情况增减用药量。若水质较肥,水...

    362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黄颡鱼鳃霉病少量死亡
    黄颡鱼鳃霉病少量死亡

    四川省眉山市思蒙镇一精养黄颡鱼池塘,面积1.1亩,水深0.8米,2台1.5kW叶轮增氧机(图1)。2017年3月23日转1500斤苗到该塘,规格30尾/斤左右。4月6日开始有轻微的浮头现象,无死亡、吃食比较正常,未引起重视。4月7日早晨浮头,以为是池塘缺氧引起,打开增氧机后塘主离开。上午9点回到鱼塘,发现鱼还是浮头,塘...

    963 黄颡鱼 黄颡鱼养殖技术 淡水养殖 黄颡鱼养殖 黄颡鱼养殖方法
  • 中华鳖红底板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中华鳖红底板病诊断与防治方法

    又称“赤斑病、腹甲红肿病”等,发病原因可能有三种情况:①养殖池底、岸边坚硬粗糙,鳖在爬行时,底板摩擦受伤,遇水质恶化、生态环境恶劣时,感染病原菌所致;②在捕捉运输时,鳖的腹甲摩擦、挤压受伤感染病原菌而引发本病;③也可能是腐皮病、穿孔病、红脖子病或其他内脏炎症等引起的一种临床表现。1.诊断该病是由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感...

    1310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 鳜鱼苗的养殖
    鳜鱼苗的养殖

    鳜鱼,俗称桂花鱼、石花鱼、季花鱼、淡水石斑等。世界上鳜鱼有三属11种,我国有三属9种,占81.8%。分布在我国的9种鳜鱼都集中分布在长江以南,长江以南的华南区是鳜亚科鱼类的分布中心。在鳜亚科鱼类的11个品种中,只有鳜和大眼鳜,不仅分布广,生长速度快,个体大,而且形体好、肉质好、经济价值高,适合人工养殖。在天然水体中,鳜...

    1969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怎样混养美国大口胭脂鱼
    怎样混养美国大口胭脂鱼

    美国大口胭脂鱼又名巨口牛脂鱼,原产于北美洲,是一种大型的经济鱼类,俗称美国鲫鱼。该鱼具有适应范围广、耐低温、食性杂、个体大、易捕捞、肉味鲜美等特点,是经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审(认)定通过推广养殖的一个优良品种。由于美国大口胭脂鱼为滤食性鱼类,主要吞食浮游动物,因此,以美国大口胭脂鱼代替传统的花鲢(鳙鱼)混养模式,能发挥...

    1564 胭脂鱼 淡水养殖 胭脂鱼养殖 胭脂鱼养殖技术 胭脂鱼养殖方法
  • 菲律宾蛤仔静水移动产卵育苗技术
    菲律宾蛤仔静水移动产卵育苗技术

    ■福建省晋江市水产技术服务中心谢章源/文菲律宾蛤仔自然分布广泛,中国南北沿海均产,是中国主要海水养殖贝类之一。其人工育苗技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就已获得突破,基本达到生产性要求。但是,花蛤在全国沿海各地的养殖面积大,苗种需求量多,加上近年来育苗生产成本上涨明显,而苗种价格升幅有限,育苗比较效益下降。因此,不断探索改进育苗方...

    2106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鱼类冬管要“三防”
    鱼类冬管要“三防”

    冬季水温低,光照寡,养鱼池塘水中浮游植物少,产氧能力差,鱼类因摄食和活动少而体质相对较弱,对安全越冬和生长都有较大影响。为使鱼类冬季的安全和生长,冬季养鱼池塘的水质调控和管理要三防。防浅水一些养鱼户认为冬季池塘水浅对鱼类有类,其实,这是一个误区。冬天池塘水位浅、水温变化快、温差大,会给鱼类造成冻害,对鱼的越冬和生长极为...

    2391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鱼苗出塘时育苗户必须掌握的三个小细节
    鱼苗出塘时育苗户必须掌握的三个小细节

    第2次拉网后,隔1天再拉第3次网,将鱼苗捕起,转入网箱,约半小时后,清除网箱底部污物,用鱼筛分出不同规格的鱼苗分装网箱,便可计数出池。如长途运输,应将鱼苗放入水质较清的池塘网箱中“吊养”1夜,第2天清晨即可装运。夏花鱼种计数一般采用碗量法和数个法。碗量法是先确定1碗的个数(抽样数碗内鱼苗的平均数),然后乘以碗数,即得总...

    2190 养殖技术 养殖教程 育苗 苗种 苗种培育
  • 冬季养鱼不“掉膘”几个小技巧
    冬季养鱼不“掉膘”几个小技巧

    进入冬季,水温逐渐下降,当低于10℃时,大多鱼类就开始停食,进入冬眠状态。许多农民朋友认为此时鱼类停食了,就可以不闻不问,这样势必导致鱼类严重掉膘,乃至冻死饿死。近日,在四川省仪陇县檬垭乡玉明村三组养鱼基地一鱼塘边,县水务局水产养殖站站长、高级农艺师胡昭军一边向村民讲解冬季养鱼技术一边回答村民们提出的问题。他说,冬季养...

    1333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鲤鱼养殖常见病鱼鲺病防治技术
    鲤鱼养殖常见病鱼鲺病防治技术

    1.病因及症状:由鱼鲺寄生鱼体引起。对幼鱼和鱼种危害严重,肉眼可见病鱼体表,大如指甲、小如米粒的虫体似钯钉般吸附在鱼体上,或在鱼体上爬行,用其腹面的倒刺、口刺、大颚刺伤或撕破鱼的皮肤。鱼出现极度不安,在水中狂游和跳跃。2.防治方法:放养前,每亩用生石灰150千克带水清塘(水深1米),可杀死水中鱼鲺的成虫、幼虫和卵块;或...

    2692 鲤鱼 淡水养殖 鲤鱼养殖 鲤鱼养殖技术 鲤鱼养殖方法
  • 乌鳢(黑鱼)的繁殖技术
    乌鳢(黑鱼)的繁殖技术

    (一)亲鱼的收集与培育目前,乌鳢人工繁殖用的亲鱼,一般是干塘收集与市场选购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重在0.5千克以上的达到性成熟的雌雄鱼,暂养于池塘中,亲鱼可以是野生的,也可以是人工养殖的。亲鱼培育池面积不宜过大,以每平方米200-300为多,水深5—100厘米,池内种植有水草,每池放养亲鱼30—50尾,投喂小鱼、小虾等...

    2909 黑鱼 淡水养殖 黑鱼养殖 黑鱼养殖技术 黑鱼养殖方法
  • 夏季谨防甲鱼腐皮病
    夏季谨防甲鱼腐皮病

    腐皮病又称烂皮病、皮肤溃烂病,发病季节多在4—10月份,5—9月份为发病盛期,发病率高达20%—30%,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防治:1.消毒防病。定期对池水消毒,一般每月每亩水面用生石灰10—15公斤,化浆后全池泼洒,使池水的pH值保持在8左右。从市场上购进的甲鱼种,一定要消毒后方可下塘。一般用2∶1000的高锰酸钾水溶液...

    478 养殖技术 种植资料 农业技术 种植教程 养殖教学 农业知识
  • 工厂化养殖甲鱼的九月份管理技术要点
    工厂化养殖甲鱼的九月份管理技术要点

    1.成鳖9月下旬,日照逐渐缩短,外界水温逐渐下降,但对塑料棚内的鳖池影响不大。但鳖还是本能地为冬眠做准备,需要吃较好的饵料。为此,要投喂添加复合维生素、矿物质营养素等饵料,给饵标准棚内为体重的3%~3.5%,常温池为2%~3%。2.亲鳖为了使亲鳖做好冬眠的营养储备和产后恢复,跟成鳖一样,需投喂添加复合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

    876 甲鱼养殖技术 甲鱼 淡水养殖 甲鱼养殖 甲鱼养殖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